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聲樂演唱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6.5K

摘要:聲樂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的特點是透過美妙的聲音和清晰的語言表達歌唱者的真情實感。確實,一首歌曲唱得好壞,除了聲音條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樂表現。實踐證明,只有技術掌握得好,再加上良好的音樂表現,才能感動觀衆,打動評委。因此,我們平時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在聲樂的藝術創造上,把聲樂技巧與音樂表現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本文緊扣強化中師生聲樂演唱情感表現力的主要目的,分析情感表現力缺乏的產生原因,研究如何在聲樂教學中訓練歌唱技巧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使演唱聲情並茂。

聲樂演唱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聲樂中師生;音樂表現;藝術實踐

聲樂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的特點是透過美妙的聲音和清晰的語言表達歌唱者的真情實感。確實,一首歌曲唱得好壞,除了聲音條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樂表現。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有些學生自然條件非常好,經過長時間的正規訓練後,成績卻很平平。而有些聲音條件、演唱方法不是很突出演唱方法的學生,卻能以良好的音樂表現取得優異成績,這就是音樂表現在臨場表演的不同結果。怎樣纔能有良好的音樂表現呢?中師聲樂大綱對音樂表現的一項闡釋爲:爲了較好地表現歌曲情感,音高、節奏準確,要準確地運用普通話或原文演唱中外歌曲,演唱完整。這裏包括四點要求,其中最核心的要求和最能體現學生演唱水平的,是“較好的表現歌曲情感”,即要有情感表現力。

人類先學會說話,爲了表達更深厚的情感纔開始唱歌。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歌聲之所以爲人傾倒,除了歌唱者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術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歌聲能生動地表達歌曲內容和真實情感,即有良好的音樂表現,可引起聽衆內心情感上的共鳴,給予聽衆美的享受和情緒感染。可見,音樂情感表現於聲樂藝術中的重要性。正如《詩經》中所說:“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因此,向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是聲樂教學中的核心任務,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很好地表現歌曲情感,提高情感表現力呢?結合本人多年從事中師聲樂教學的體會,以強化學生音樂情感表現爲主要目的,針對表演中出現缺乏情感表現力的現象,分析情感表現力缺乏的產生原因,研究如何在聲樂教學中訓練歌唱技巧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

一、學生缺乏情感表現力的原因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學生缺乏情感表現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注重技巧,忽視情感表達的重要性。

2、學生對作品缺乏理解,包括作品的時代背景、主題、風格、思想感情等。例如,有的學生在演唱外文歌曲時,不在原文詞義上下功夫,照貓畫虎,辭不達意,只重視原文拼音發聲的準確性,不懂原文詞義,如何能準確地表達感情呢?

3、對音樂情感的表達方式,缺乏瞭解運用。

4、缺乏藝術實踐。

5、綜合藝術修養不足,缺乏藝術想象力。

二、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

(一)技巧與情感表現並重,平時教學中滲透情感表現力的培養

教師應讓技術訓練、音樂感覺、音樂表現力等綜合體,依靠練聲曲進行。例如,音階的上下轉換和跑動要富有流動感,唱得舒展而自如的是連貫性樂句,唱得華麗而富有活力的是跳躍性樂句。對快的練聲曲,要想象是快樂、激動的情感抒發;慢的,則是哀傷、沉重的情感表達。應要求學生感覺每個樂句、每個母音的流動都有潛臺詞,每首練聲曲都要讓學生賦予一定的含義,然後積極地表現。例如,練聲曲《135||》用母音“啊”演唱時,可以想象是向媽媽表達愛意“我愛你”,唱起來就會不只是乾巴巴的聲音,而是有感而發的樂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發聲必有情的習慣。還可以拿歌曲中的旋律作爲練聲曲,在練聲中養成分析作品的良好習慣,細心感受,把每條練聲曲或作品都唱得準確,完美而有感情,認識到美好的歌唱是技巧與情感的完美結合,從技能訓練上升到有意識的歌唱需要,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思想內容和情感,爲情感表現鋪墊

1、瞭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特點。例如,歌曲《黃河頌》是在表現作曲家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所以要深刻地領會作品思想內容,必須瞭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特點。《黃河頌》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中華民族到了最困難的時刻,中華兒女不屈不饒,誓死保衛祖國,爭取民族獨立的悲壯歷史時刻,作者以不可抑制的創作激情寫下《黃河大合唱》。《黃河頌》是其中的一個樂章,透過歌頌母親河,激勵中華兒女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瞭解這些背景,歌唱時才能聲音洪亮,氣息穩健,激情澎湃。

2、深刻地理解歌詞內容。歌詞是歌曲內容的具體體現,學生透過深刻地理解歌詞內容,將歌曲音樂形象與歌詞文學形象構成一幅生動的“音樂畫面”,達到聯想歌詞中的意境效果,讓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地投入其中,達到入戲與忘我的境界,強化情感表現。特別是外文歌曲,一定要對照中文,把每句意思弄清楚,否則自己都不知所云,如何談情感表現?還可讓學生透過提高語音位置,加強語氣、語調以及咬字、吐字的積極狀態朗誦歌詞,要求學生在練習中強調帶上感情和良好的呼吸支援,將朗誦時的生理感覺再現於歌唱狀態中。學生透過練習,既可加深理解歌詞的意義,又可找到好的聲音感覺。歌曲的音樂表現,不能光憑聲音技巧,必須深刻地理解歌詞內容,使自己完全進入歌曲境界,真正表達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掌握聲樂藝術情感表達方式,提高情感表現力

有的學生,不論什麼歌曲,總是一個速度,一種力度、音色,聽起來猶如喝白開水,平淡無味。要知道歌曲也是音樂語言,和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都是音樂語言要素。透過各種要素,表現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考生作爲歌唱者演唱歌曲,屬於二度創作,可以在速度、力度、音色上等進行藝術處理,

第一是音樂速度。音樂表現的方法,第一是速度。它來源生活,如人的對話速度一般平緩,說明環境優雅心境平和。如果說話速度很快,說明緊張激動。所以,爲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音樂一定要準確地表達出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例如,《牧歌》(蒙古民歌)是一首描繪遼闊寧靜草原風光的歌曲,演唱者要表現出草原那種一望無際、寬廣深遠的詩情畫意。同時,爲表現它的意境,作曲家標出PocoAdagio(最慢的柔版)的速度術語。這裏用中速或快速演唱,肯定是不合適的。

第二,力度的處理。力度是強弱的程度。音的強弱變化,在藝術上有很強的表現力。不同的力度表現不同的意境和人的不同情感,表現強大力量、強烈感情、高大形象等內容時,應採用強的力度來表現。如果表現細膩與深沉的感情、形容嬌小的形象時,則採用弱的聲音力度來表現。當然,同一首歌曲的力度也應根據音樂歌詞內容規定的情境來變化處理。例如,《祖國頌》這首氣勢宏偉的歌曲,不能用一樣強的力度從頭到尾來演唱,不僅演唱者吃力,而且也缺少音樂情感表現的對比和變化,不能生動地表現歌曲意境和情感。

第三,音色的色彩。透過音色的對比和變化,可以豐富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人類的語音音色受感情支配:音色明亮時,高興;音色暗淡時,悲哀;音色嘈雜粗糙時,憤怒;音色尖銳乾澀時,緊張。所以,歌唱者一定要對歌唱音色進行恰如其分的處理,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達情感的這一特性,使歌唱富於藝術的感染力。總之,速度、力度、音色明暗等變化,都是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這是使音樂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方法。因此,歌唱時要注意歌譜中的各種力度、速度記號和表情記號,根據對作品的理解進行再藝術創造。

(四)加強藝術實踐,穩定情感表現力

不斷地藝術實踐,是完善情感表現能力的基礎。成功的表演者是在反覆不斷的實踐中,鍛鍊成長起來的。教師應多創設機會,讓學生參與實踐,積累演唱經驗,增強心理素質,才能在演唱中盡情地表現歌曲情感。例如,有目的地給學生提供一個經常在衆人面前公開演唱的機會,組織學生聽課,上小組課,尤其是針對那些不善於表現的學生,要讓他們在同學面前演唱,互相傾聽,互相鼓勵,這會使他們的意志得到鍛鍊,養成自信的歌唱心理,從而更好地表現歌曲。也可運用演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或者與其他班級進行聯合考試,有條件的還可變換考試場地。例如,空間大小不同的,共鳴效果不同的,努力使學生習慣各種場合、環境的演唱。實踐證明,多次表演、排練和模擬考場的經歷,是鍛鍊學生心理和歌曲情感表現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自我調節,改善心理狀態。隨着不斷積累演出經驗,提高表演技巧和藝術修養,學生的演唱越來越投入,能更好地表現歌曲情感。

(五)功夫在詩外———提高個人綜合藝術修養是提高音樂表現力的保障

經過藝術加工、創作的感情再現,是演員舞臺表演前生活體驗後的真情流露。但一個人的生活閱歷是有限的,學生必須體驗色彩絢麗、變化多端的情感世界,在文學、電影、戲劇、美術等其他藝術領域觀摩和學習,體驗與積累越豐富,對藝術的感情表現越有幫助。因爲有了這種情感體驗,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會越透徹。所以,平時應要求學生閱讀中外文學作品,閱讀關於音樂史的書籍,多看繪畫、戲劇等姐妹藝術。

藝術是相通的,透過多看好的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欣賞音樂作品和名家演唱,可開闊音樂視野,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情感。歌唱藝術是美妙聲音與情感相結合的、統一的完整體,沒有情感的歌聲,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才能使演唱動聽、感人。爲此,教師應在聲樂教學中實現情感與技巧並重,讓學生做到準確理解作品,熟練掌握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方式,加強藝術實踐,提高個人綜合修養等,真正達到歌唱技巧與情感的完美結合,使歌聲猶如插上隱形翅膀,自由飛翔,飛進藝術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