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精選3篇)

論文2.1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精選3篇)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1

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爲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着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象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種“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對欣賞課的正確認識,認爲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瞭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油油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豔麗的顏色常常等使他們感到喜悅,樂於接受,如果我們把黑白圖片和彩色圖片同時放在他們的面前,兒童只會對彩色圖片反映強烈。

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夠接受,並常常用來作自己的範本。Code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在欣賞教學的不同組織形式中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爲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和現場欣賞課三類。

1、專題欣賞課

就是圍繞某個欣賞課題進行整堂欣賞,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個課時內組織學生專門對某些作品進行欣賞的課業。如小學美術第11冊第1課《中國古代建築欣賞》就是關於“官殿、宗教建築、園林”的整堂專題欣賞課,還有《中國畫》、《外國兒童美術作品欣賞》等等。

在美術專題欣賞課欣賞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看着作品圖片,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可想而知,學習效率很低。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爲此,可採取的教學策略是:

(1)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

(2)在出示欣賞作品後,讓學生仔細地“讀畫”幾分鐘,然後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初步的感覺;

(3)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上去細緻地體味;

(4)必要時,對於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併爲班級交流欣賞成果作準備。這樣的欣賞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

2、隨堂欣賞課。

隨堂欣賞課是指結合教學內容穿插進行的欣賞,也就是在進行繪畫、工藝等教學的同時,插入有關大師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欣賞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得很多,比如:我們每一課都安排了範圖及資料,教師指導學生觀看講解,指出作品美在哪裏。又如:爲了使學生掌握某種美術技能,出示一些合理範畫,也是隨堂欣賞的教學過程。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一種平等、博愛、寬容、引導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夠自由的表現和舒展開來,鼓勵學生從每個不同角度欣賞和感受,教師不輕易批評學生的欣賞不正確,讓每位同學都能輕鬆地講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在全班同學激烈的爭論中,讓美內化、昇華。如在湘版教材第三冊《巧妙的組合》一課中,有的學生讓爲西班牙畫家米羅這幅《太陽、人和鳥》不好看,什麼都不像,有的學生認爲好看。這時,教師不用評論學生的審美水平低或高,對或錯,只要當好中間人,讓學生去爭論。在爭論中逐漸加深對抽象畫的認識,接受大小不等的幾何色塊組成的畫面也是一種美的形式。反之,教師如果認爲學生不該對大師的畫質疑,批評學生欣賞水平低下,學生的積極性遭到打擊,容易與教師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再講幾何色塊組合畫面時要注意的地方時,只能是教師一個人的一廂情願了。

3、現場欣賞

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之外的美術欣賞形式,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到現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例如:組織兒童參觀美術作品展覽。

農村學校的兒童,外出參觀的機會較少,可根據具體情況儘可能提供現場欣賞的機會。比如我們上浙美版一冊《各種各樣的樹》這一課時,就可以帶學生到校園裏走一圈,欣賞一下校園裏各種各樣的樹,加強他們的直觀認識。學校裏就有那麼多不同的樹,何況大自然呢。既加深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又有利於之後的繪畫教學。

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爲此,可採取以下策略:

(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

(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爲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2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作爲小學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學生美術知識的提升尤其是審美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斷髮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爲新教育理念下的共識。基於此背景,提升小學美術教育的質量、水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課堂教學是課程教育的關鍵,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課程教育發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將結合實踐,透過分析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探究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形成系統的教學措施,使其能夠有效地應用在教學中,爲今後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提供相應的依據。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美術教育教學

引言

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的教學過分注重學生的課程知識水平的提升,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隨着教育思想的發展,整個教育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1]是當前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小學美術教育,對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各種美學意識的養成十分關鍵,所以加強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十分必要。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教育思想對實踐教學的重要要求,即要求課程的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變得高效,對於教育發展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這也體現了本文探究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的必要性。爲了探究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

1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

1.1豐富性

筆者認爲小學美術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豐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容主要就是培養學生對於美的感受,對美的作品進行鑑賞,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繪畫以及作圖的技巧等。這體現了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學生能夠學習更爲廣泛的知識,對學生美學意識的培養十分關鍵。其次,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性的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就較爲靈活,有衆多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環節,這就突出了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模式豐富性的特點。教學模式的豐富性,有利於小學美術教育的開展,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教學的有效開展十分關鍵。總體來說,小學美術教育的豐富性,是今後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重點,對於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十分關鍵,應當引起教師的重視。

1.2重要性

小學美術教育還具有重要性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首先,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性的課程教學,對於整個小學課程教育體系而言十分關鍵。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程的同時學習藝術性的課程,有利於活躍學生的思維以及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這有利於開展小學美術教育,對於整體層面的課程教學有一定的促進意義,這也就體現了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從學生髮展的層面而言,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體現在對於個人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要求方面,這就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教育中,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及可塑性,加強學生美學意識的培養,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今後的長遠發展,這同樣體現了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總的來說,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工作者積極地開展教學研究,最大限度地促進其發展。

2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引導性教學方法的應用

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爲首先就要從教學方法入手,即應用引導性的教學方法。所謂引導性的教學方法,簡單而言,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透過不斷地引導,使學生自己得出相應的結論。例如,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老師教學生一些繪圖的技巧,不要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去繪圖,而是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從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技巧。引導教學方法的應用,有利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首要就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探索,學生在探索思維模式下展開學習,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有效性。此外,引導性教學方法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3]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這也有利於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新型教學資源的'應用

近年來,隨着技術的發展,大量的技術成果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產生了衆多的新型教學資源,對教學發展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基於此,爲了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型教學資源的應用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常見的新型教學資源有視頻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以及新媒體教學資源。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視頻教學資源,讓學生跟着教學視頻學習繪畫技巧,或者透過視頻感受精美的圖片或者風景。這種培養學生的繪圖技巧以及美學意識的方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促進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此外,新型教學資源往往具有引導性的特點,有利於學生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而且應用新型的教學資源,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教學效果自然是十分理想的。

3結語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基於此探究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總體來說,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教學發展以及學生的能力培養十分重要,所以要重視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雯.提高中小學美術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大衆文藝,2013(1):239-240.

[2]邱春華.淺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6):123-124.

[3]劉鵬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美術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和方法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7(13).

[4]王志峯.淺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54).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論文3

【論文關鍵詞】教育機制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教學資源

【論文摘要】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迫在眉睫,從整體上看,應從加強教育監管、建立健全教育機制,加強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力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開發美術教學資源等方面入手,切實重視、解決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健康發展。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的頒佈,使長期被冷落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也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但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目前仍是基礎教育中最爲薄弱的環節,存在着很多制約因素,影響了美術教育的發展,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學校、教師的多方努力,方可達成。

(一)加強教育監管,建立健全教育機制

要改變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嚴重滯後的現狀,首先就要提高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領導對美術教育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的認識,使其明確美術教育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是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力手段,作爲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從農村教育實際出發,端正藝術教育思想,擺正藝術教育位置,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的科學育人觀,並透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支援農村藝術教育事業,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使美術課真正成爲一門不可取代的必修課。再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制定相應措施,加強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改革舊的教育評價體系,消除學科間的主、副之分,建立健全教育機制,儘早制定出一套操作性較強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以引導和促使學校教育朝着素質教育方向邁進。

(二)加強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教學設施是保障學校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針對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不足、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的現狀,各級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切實重視,把美術教育與主科等同對待,逐年增加對美術學科的經費投入,從實際行動上消除主、副學科差異,並根據《新課程》要求,按普九標準配齊美術教學所需的各種教學設備,改變以往教師僅以粉筆和黑板進行教學的落後狀態,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辦學條件,使美術教學活動在農村中小學得以順利開展。

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充分發揮其監管職能,對各學校器材配備使用情況進行檢查落實。而對於那些受客觀條件限制的,一時難以按標準要求配齊各種教學設備的偏遠、貧困地區學校來說,也應根據自身條件,想辦法改變過去那種一窮二白的現象,逐步提高美術教育設施,因地制宜地創造相對較好的美術教學環境,爲美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和教學保障。當然,由於各地區在經濟、文化、歷史等因素上的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各地辦學條件的差異性很大,要想在一夕之間讓所有學校都改善辦學條件,配齊學科所需設施,顯然是不現實的,但也不能以此爲藉口,就此無所作爲。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力量

針對農村中小學美術師資力量薄弱問題,首先,各級部「1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農村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大力吸收畢業於各高校的、受過專業培訓的美術專業人才來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對於那些暫時無力引進人才的學校,也應根據自身條件,培養一些在職的、有美術專長的非專業教師兼任美術教學工作,以彌補美術教師匾乏現狀,保證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應大力加強師資培訓工作,提升師資水平。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根據師資情況,有計劃地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並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加強農村中小學間的校際交流,從而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對新課程的適應能力,以加快美術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美術師資力量。再次,美術教師也應從自身做起,加強自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整體素質,以更好的適應其教學工作。

(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開發美術教學資源

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首先應突破各種瓶頸限制,以學生實際爲基礎,勇於創新,靈活運用現有教材,大膽改革教學方法,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識規律,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富於趣味的、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針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擺脫傳統教材的束縛,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民族民間鄉土資源,以豐富教學內容,彰顯美術教育的區域性特徵,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事物和活動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瞭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強學生對家鄉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實踐感悟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更爲直觀和形象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接受教育,增強學習興趣,使教與學更好地融爲一體。此做法既可豐富和彌補原有教材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適應性不足的特點,又可解決學生因經濟條件限制而無力購買學具的情況,使學生在無需投入太多財力的情況下,即可愉快地利用身邊隨處可見的、豐富多彩的資源來接受美術教育,進行經濟實用的美術教學活動。

在《新課程》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爲基礎教育中最爲薄弱的環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只有在真正認識到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並切實重視和解決好影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各種制約因素,才能真正促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不斷朝着素質化方向邁進,得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