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看法論文

論文6.97K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在實踐中,不少教師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問策略,在選擇與使用時常常會出現偏差,並因而影響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本文對有效提問談幾點看法。

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看法論文

1、選擇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問

面對相同的問題情景,提出的問題不同,教學效果亦會有差異。因此教師提問時,尤其需要考慮提問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提問要激起學生對學習材料的思考。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度,以激起學生對學習材料的思考。

如教學“直線”時,根據學生認知領域中有“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6種不同層次行爲,對於直線概念也有多種不同提問方式,引起學生思考層次也不同,教學時如何把握呢?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實際情況採用相應提問方式,引起學生不同層次的思考,一般來說前3種類型提問方式常用於直接教學模式,後3種類型提問常用於間接教學模式。

2、提問要兼顧寬泛性和指向性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大氣”,不能太小,那種答案顯而易見,一問一答的問題要儘量減少。“大問題”首先要是一個具有現實性的、有意義、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其次“大問題”也必須是指向明確的,它的提出要依據本節課的教學要求,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符合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

如教學“時間和數學(一)”,在這節課裏,教師創設了一個“每當週六、週日的時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媽媽休息,他們就會帶飛飛出去玩,這不12月份到了”的教學情境,情境呈現後學生情緒高漲。然後,教師提出“飛飛會想些什麼呢?”的問題,提問一經提出馬上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與討論。一方面這個問題有一定的複雜性,它是一個包含了很多小問題的大問題,這個大問題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數學知識或方法,經歷一個過程來解決,因而具有了很強的挑戰性。另一方面這個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較易在學生中產生共鳴,問題直指要尋找共同的休息日這一教學活動,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3、根據學習進程,適時使用探詢性問題

探詢性問題是在學生對問題有一個回答以後接着追問一個問題,提出探詢性問題對教師具有較高的挑戰性,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目標和環節目標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當,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學目標,才能及時追問或補問。

(1)使用探詢性問題澄清對知識的理解,在快節奏的活躍課堂裏,那些簡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會掩飾部分正確的答案,或者,雖然答案是正確的,但理由是錯誤的。當你不能確定在一個正確的回答背後,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時,應使用探詢性問題來加以澄清。

(2)使用探詢性問題誘發新的學習資訊,在得到一個至少是部分正確的.或是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後,使用探詢性問題可以誘發新的學習資訊。

(3)使用探詢性問題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向,使討論轉向新的方向,爲後續學習問題設定新的情境。如教學“分數大小比較”學生明白同分母分數如何比較大小之後,教師提出“現在有沒有同學要說說其他分數的大小比較”,隨着問題的提出學生思維方向馬上發生轉變,進而自然地進入另一個知識點——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建構階段。

總之,對待課堂提問,要求教師心中有學生、有目標、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學生,才能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只有心中有目標,才能“粗中有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長袖善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