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班主任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建議論文

論文7.17K

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們爲人處世的價值觀主要就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要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開展積極有效的德育工作,幫助學生們培養出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爲準則。但就目前小學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小學德育工作依舊存在着一定的問題,如教育功利化、德育發展滯後等。要想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發揮小學班主任的關鍵作用,使德育工作可以更加合理有序的開展,最終實現學生們的全面發展。下文中,筆者將對目前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結合這些問題談一談小學班主任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建議論文

一、小學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1.教育功利化

目前,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的功利化,在升學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之下,家長學校對學生們成績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對道德品質的關注度反而降低了。比如,我之前教過的一個姓王的學生,學習成績很不錯,但就是爲人比較刻薄、錙銖必較,凡事都不能吃虧,和同學之間也經常鬧矛盾,甚至發生過在課堂上直接摔文具盒的狀況,而起因僅僅是因爲同學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寫字的他,而導致他在作業本上畫了一道。後來經過家訪發現,原來這位同學出生在雙獨家庭,家裏六個大人全部圍着他轉,從而養成了他自私的性格。另外,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不好了,家裏人會很緊張,但是和同學鬧矛盾的事情家裏人則不太在意,只是一味的偏袒自己的孩子。而像這樣的例子在我之前教過的班級裏還有很多。面對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幫助家長認識到孩子道德養成的重要性,從而實現家庭與學校的雙保險。

2.德育方式單一化

小學德育工作當中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德育方式的單一化,許多學校所謂的德育工作僅僅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課或者是學校偶爾召開的德育大會。這些單一死板的德育工作難以讓學生們真正的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內涵與意義。在學校召開的這些德育會議之上,其所宣傳教育的德育目標大都是一些類似於“做好社會主義接班人”“我的理想”這類的大而空的目標,難以真正的觸動到學生的心靈,達不到激發學生們積極努力的去做一個思想品德健全的人的目的。另外在德育工作的正式開展上,學校與家長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溝通的缺乏使得一些家長難以理解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在學校開展相應的德育工作時參加的熱情不高,影響了德育工作開展的效果。

二、關於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班主任是小學德育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要做好相關的`德育工作,必須要以班主任的工作爲核心。下文中,筆者將結合上文中提出的問題以及筆者的工作經驗,談一談小學班主任應當如何開展相應的德育工作。

1.轉變教學觀念

要更好的開展德育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轉變以往過於功利化的教學觀念,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實際行動當中去,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們養成健全的人格。比如,可以在班級設立好人好事榜、道德標兵等榮譽頭銜,激勵學生們去做好事,並給做好事的學生一定的精神鼓勵。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家長理解德育工作的意義,讓家長多支援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從而實現家長、學生、學校三位一體,互相交流,共同促進學生們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

2.豐富德育工作的開展渠道

一方面,透過豐富德育工作的開展渠道,可以激發學生們參與德育工作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們對德育教學工作的理解,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提高學生們的思想品德素質”。

具體實施起來班主任可以透過多媒體播放一些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並讓同學們談一談看完這些影片的感受,說說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應當如何踐行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除播放德育影片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透過舉辦小型辯論會的方式,讓同學的討論一下美好的品德在現實生活當中的重要性。這樣,在多渠道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下,既激發了學生們參與德育教學的熱情,也有助於學生們理解德育工作的內涵,更好的去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培養班幹,協調工作

僅僅憑藉班主任一個人的工作是無法照顧到班裏的每一位同學的,因此班主任還應當學會放權,培養一些能幹的班幹部,幫助老師處理一些相關的工作。比如,可以成立美德互助小組,任命小組長,讓各小組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競爭,比賽誰做的好事多。同時班主任也要加強與各小組長之間的溝通,瞭解學生髮展的具體情況。並且要對學生髮展當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及時的反應,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麗.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67-68.

[2]林娟.小學班主任德育之我見[J].新課程,2015,(04):16-17.

[3]餘銀霞.小學班主任德育活動課實效性的探索[J].東方文化週刊,2014,(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