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排列組合》專題學科網站的開發與設計論文

論文1.38W

論文摘要:透過畫一畫、擺一擺、連一連等形式,透過觀察、分析等途徑,不僅能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而且知道如何全面有序、簡捷地去思考問題。畫、擺、連、觀察等這些具體可操作的技能是學生學習數學,包括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可依憑的“通法”。

《排列組合》專題學科網站的開發與設計論文

論文關鍵詞:排列組合,專題站的開發設計,解決問題

《排列組合》是新課程實施以後新增的內容,分別在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冊以“數學廣角”的形式呈現。二年級上冊中僅是簡單滲透,三年級相對完整和系統,開發的這個專題網站主要用於三年級學生使用。《排列組合》這一內容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透過畫一畫、擺一擺、連一連等形式,透過觀察、分析等途徑,不僅能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而且會體驗到計數時(特別是在思考問題時)如何全面有序、簡捷地去思考問題。更爲重要的是,我個人認爲畫、擺、連、觀察等這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技能是學生學習數學,包括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可依憑的“通法”。介於此認識,所以選擇《排列組合》內容進行主題網站的開發設計,希望藉此網站每位學生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網站的框架圖如下:

排列組合

首頁排列組合介紹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分組合作評價交流

在“首頁”裏,以充滿童真的畫面和“歡迎來到神奇的排列組合世界”的魔力話語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吸引他們進入網站開始學習。

在“排列組合介紹”模組裏,設計了“回顧舊知”、“三年級的學習學習意圖”、“學習目的”和“擴展認識”四大塊,在“回顧舊知”裏呈現了二年級學過的排列組合問題——用1、2能擺成幾個兩位數,用1、2、3呢?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幾次手?等,喚醒學生的相關記憶。“三年級的學習意圖“裏幫助學生讀懂教材,弄懂教材編制本單元的初衷——在一些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帶着解決問題的願望去思考、去探索,最終在獲得問題解決的同時,有序思考的意識能深入腦中,有序思考的方法能熟練運用。在教學目的中說明“有序思考,解決問題”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那麼具體透過怎樣的途徑去實現?——畫、擺、連、觀察、分析等。“擴展認識”僅作了解,介紹了排列組合的基本原理,即分類計數和分分步計數,並用示意圖講解,主要用於想深入學習的孩子的需要。

第二模組“數學方法”,三年級的孩子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了的解決方法,但他們還不能抽象概括出這種數學方法的名稱,因此,在該網站中我設計了這一模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前瞭解列舉法、畫圖法、符號法(五六年級的時候課本上會講解),並知道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當然不需要學生回答解決這個問題用到的是什麼方法,只需要知道象這樣解決問題是可以的就行了。至於各種方法的精確概念沒有定義,只是用排列組合例題來加以說明。如列舉法——有序地、一一寫出排列組合中的所有情況就是列舉的方法。以李明、張亮、秦芳三人賽跑,他們的名次有多少種可能性爲例來講解列舉法,而在列舉時又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如用表格列舉等。

數學方法當然還有很多,在“排列組合”專題網站中只介紹了常用到的這三種,其它方法有待今後再研究。

第三模組是“解決問題”,如果前面是臨陣磨槍,那現在就是“小試牛刀”了。設定了“1分題區”、“3分題區”和“5分題區”,分值越大,題目越難。開發這一板塊的目的是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靈活選擇題目來做,點擊“我來答題”就可在“留言板”上回答,每一題都設有“參考答案”,部分題特別是3分和5分題還有詳細講解,檢視“參考答案”,閱讀、思考詳細講解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透過這一模組的做題和學習,學生應該對排列組合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接下來就進入“重頭戲”小組合作學習了。

第四模組裏,預設了八個小組,主題分別是——探討電話號碼裏的排列問題;運動場上的奧祕;我是攝像師;出遊策劃;小小主持人;盒子問題;圖形與塗色以及學校管理員。每個主題都有相關的排列組合問題等着解答,解決問題只是一方面,主要是透過這些問題的探究形成有序思考的`意識,掌握方法,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分工合作。下面我把“出遊策劃”中預設的一些問題呈現出來,供大家參考。

1.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小組有六人,可現在只有兩個外出旅遊的名額,請問有多少種不同的給法呢?

2.剩下的四名同學不要着急,荊州本地也有幾處名勝古蹟(如博物館、關帝廟、荊州古城牆等)就以這三處爲例,每人選擇一處,請問有多少種不同的參觀方案呢?(提示:可以列表,以4人都去博物館開始,然後三人去博物館,再兩人去博物館,依次排列)

3.出遊就得住旅館吧!4人分住兩個房間,每個房間至少住1人,求不同的住宿安排有多少種?

4.一位學生假期前往A、B、C三個城市遊覽,他今天在這個城市,明天就到另一個城市,假如他第一天在A市,第五天又回到A市,問他的遊覽路線共有幾種不同的方案?(很有點難,可以用樹形圖一天一天地安排)

5.你可以把你的收穫、感受或者是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訣竅用PPT或寫數學日記等方式表達出來嗎?

殊途同歸,每個小組雖然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不同的主題,但探究的內容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均是排列組合問題,最後再用數學日記、手抄報、照片或者是PPT等形式把學習中的體驗、收穫、感受記錄下來。

最後的模組是評價與交流,學生可以在留言板上與老師、與小組成員或者是不同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爲師生共同創設了一個立體網絡式交流環境。學生也可以參照自我評價表和小組合作評價表進行評價,做到認識自我,正確評價自我,明確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顧志能. 對一組排列組合內容的深入解讀[J]. 小學數學教師,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