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學論文:個性化的語文課與語文教師的個性

論文3.23W

最近聽了幾堂語文公開課,都是各個學校選出來的優秀教師,看得出來也都是作了充分準備的,所以課上得很周正,找不到什麼漏洞,說不出什麼地方不好。但是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喝了一碗溫吞水,不解渴,不爽氣,課堂上沉悶得很,學生的反映可以叫做冷漠,我作爲聽課老師是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的,想來學生也不會有很大的收穫。我邊聽課邊仔細分析,從設計上來說,該有的都有了,有多媒體,有設問,有板書,有背景材料,有課外延伸,老師作實是想了一些辦法的;從技術上來說,各個環節的把握,各種手段的運用,也都還熟練,有些地方還頗見匠心,整個課堂的起承轉合也都還自然,從這些方面來說還是一堂比較好的課。那麼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什麼地方沒到火候呢?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堂沒有個性的課;沒個性,敗了口味,壞了興致。

語文教學論文:個性化的語文課與語文教師的個性

語文教學必須要有個性,這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一般的要求;沒有個性的語文課很難成爲一堂好課。這是由語文教學的本質決定的。語文教學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是學生與語文的內在交流,哲學家稱之爲“對話”,語言學家稱之爲“言語主體與言語作品之間的資訊交換”,心理學家稱之爲“同化”和“順應”,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學生與語文的內在交流。一堂語文課是否成功,主要就看在學生與語文之間是否發生了這種內在的交流,以及這種內在的交流是否深刻,是否流暢,是否完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語文”都是個性化的、不確定的。每一個學生是一個世界,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感覺世界和認知世界;所謂“語文”也是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存在。這兩個不確定性就決定了語文教學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相反,在語文教學中,越是不統一的越是有意義的,越是個性化的越說明學生與語文之間發生着深刻的、流暢的、全面的內在交流。由此可見,個性化是語文教學成功與否的標誌之一,是成功的語文教學的必然表現。在實踐中,也只有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才能打動學生的心靈,才能啓發學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我們的學生在語文課堂裏有一種期待,他們在等待驚喜,他們期待着老師帶給他們一個獨特的世界,一個新發現、新體驗的世界。

那麼,這種個性化的語文教學來自何處呢?來自語文教師的個性。

有什麼樣的語文教師就有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來自有個性的語文教師。語文教師的個性既是他個人的一種魅力,又是他的教學素質、教學境界的一種必然要求。語文教師的這種個性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

第一是對語言文字的獨特感覺,即獨特的語感。語感是一個人的言語智慧的集中體現,是一個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成果。作爲一個語文老師,他的語感是他開展語文教學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證他的教學個性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條件。從心理語言學這個角度來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實現教師語感向學生的轉移,也就是把教師的語感轉化爲學生的語感。現在有些教師之所以只能照着教參上課,只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自己獨特的語感,他本人對課文沒有深切的體驗,沒有真實的震撼。一個人的語感是很細膩、很敏感的,一個語文老師從自己獨特的'語感出發來教語文課,這堂語文課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我覺得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語文課教什麼,就是教語感;語文課怎麼教,就是按人對語言文字的感覺教,按語感教。語文教學本來是可以很簡單的,就是讓學生感覺語言文字嘛,其他技術、模式、程序、方法之類的東西,都必須統一在這一點上纔有意義,否則就是形式主義。

第二是對人生的獨特感悟。語感是什麼,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複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與一個人對人生的感悟是聯繫在一起的,與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及其思想感情是聯繫在一起的。這裏有一個心理學意義上的轉換過程,一個人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與語言文字結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語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說語感教學與人的精神底子聯繫在一起,甚至是二而爲一的過程。因此我們對語文教師要有獨特的人生感悟的要求,就不僅是一種思想素質的要求,更是一種語文教師的專業要求。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語感力強的人,往往也是精神豐富、內心充實的人;那些精神豐富、內心充實的人,往往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好的語感力。在生活中,這種獨特的人生感悟,往往體現爲語文教師的人生激情,體現爲語文教師對生活發自內心的詩意追求。對人生的獨特感悟,指的就是語文教師對生活的這種美學志趣。

第三是語文方面的特長。語文教師的個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他在語文方面的特長。有的語文教師,特別擅長朗誦,他的課就是以朗誦爲主,有的時候尤其是上文學作品的時候,聽他讀一篇課文,他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一半。有的語文教師寫有一筆好字,有些學生就是因爲喜歡老師的那一筆好字而喜歡上他的課的。有的老師擅長寫作,他的作文教學就是自己和學生一起寫同題作文,給學生提供示範。有的老師非常喜歡古文,根底很深,上起文言文來如數家珍,輕鬆自如,把本來很枯燥的古文教得豐腴生動。那些有着某種特長的語文教師,往往把語文課上得很簡單,往往沒有過多的環節,過多的招式,就是直接把學生領到作品面前,和他們一起來感受語文之美,語文之妙。而他們的這些語文特長,正好爲學生開啟了一扇通向語文之美之妙的通道。過去我們主要是在教學技能意義上來理解語文教師的這些特長,如果我們從教學個性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庶幾對語文教師的特長有更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