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論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質論文

論文3.11W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心理學、教育學、衛生學界對健康、素質,心理健康、心理素質,心理衛生、心理教育,心理常態與變態,心理正常與異常,心理適應與障礙,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心理保健等概念一直存在各種不同的解釋,經過20年的研究,我們對這些概念有了自己的科學解釋;關於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標準更是近10年來心理學界爭論不休的的問題,我們也參與了討論,並形成了自己的看法①至於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測量評價問題,由於沒有廓清概念和標準,所以各種各樣的量表所測量的結果難以一致,使得基層教育和衛生工作者無所適從。爲此,對心理衛生與心理教育工作和學科建設中概念、標準、評價以及工作體系建設提出下列意見,就教於學界。

論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質論文

一、心理衛生與心理教育學科與工作中的概念

健康是一個人生理和心理機能在與自然和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適應和發展的協調狀態。衛生工作的總目標是維持健康、保護生命。其途徑有二,一是生理衛生;二是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是一個人心理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各種機能能夠適應生存的需要,並在適應中不斷髮展的協調狀態。心理衛生就是利用人類己經發現的身體和心理規律運用預防、鍛鍊、治療等手段,維護健康、保護生命爲人類的正常工作、學習、生活提供基本條件的工作過程。生理衛生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科普宣傳、檢查診斷、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其主要的工作承擔者有教育工作者,包括體育工作者、狹義的衛生工作者、醫療工作者、心理學工作者;心理衛生的主要內容有科普宣傳、諮詢指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其主要的工作承擔者是心理學工作者、衛生工作者、精神病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

素質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經過後天環境的薰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個體品質的總和。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總目標是提高人的素質。其途徑有體育和心育(包括智力教育智育、情感教育德育和美育等)心理素質就是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機能在社會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行爲品質。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種途徑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學生的各類認知、情感、意志品質的活動過程。體育的主要途徑是生理知識傳授、鍛鍊、運動。心育的主要途徑有心理知識傳授、輔導、諮詢。前者的主要工作承擔者是衛生工作者、體育工作者;後者的主要工作承擔者是心理學教師、班主任、任課教師等。但是,在具體工作中,以健康爲目標的心理衛生工作如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和以素質爲目標的心理教育工作如心理教學、心理輔導、心理諮詢等,往往很難分清。所以,我們主張從理論上分清,但在具體工作中要結合實際,把二者結合起來。

既要注重心理問題的預防,又要注重心理學知識的教學,更要積極開展心理輔導活動,也要爲學生提供相應的心理諮詢。至於發生嚴重的心理疾病,則要送有關的治療機構,因爲學校畢竟是教育機構,不是衛生機構。

二、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標準的多學科建構

從1995年周燕的論文引發心理健康標準討論至今己有十年。十年來,心理學界就這一問題發生了曠日持久的爭論。先後有20多位學者對這一問題開展了思辯性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也有一些學者從心理測驗量表編制的角度,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進行了研究。筆者自1995年在這些駁論和立論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二維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標準構建框架現以此圖爲框架,列述各個學科角度的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素質標準,並對這些理論的構想,對生理學一衛生學角度的心理健康標準;教育學一倫理學角度的心理素質標準;心理學角度的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素質標準以及量表編制原則進行論述。

1.生理學——衛生學角度的心理健康標準

從理論上說,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標準的制訂,當然不應當是生理學一衛生學的角度。然而,因爲健康與衛生不可分,心理健康又與心理衛生不可分,而且心理健康問題的提出,最早並不是心理學家,而是衛生學家(精神病學家),因而,生理學一衛生學的心理健康標準實際上早己有之,且在現代仍然流行。所謂“社會適應論”、衆數標準、平均數標準、適應標準,其實都是生理學一衛生學標準。這種標準是一種大衆的現實標準,是生理心理健康標準。它強調趨同,只要一個人與周圍的他人在心理特質和行爲方式上一樣,他就是健康的、正常的、變態的,反之則是不健康的、不正常的、變態的。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標準,乃是因爲精神病學家作爲醫生,他們習慣於以身體標準爲參照系來考慮心理健康標準。而且,這種立場又正好迎和了人類社會歷史積澱下來的立場。因爲制定身體健康的指標就是透過大面積測試和臨牀觀測而得到的各種身體機能的平均數,比如身高、體重、肺活量、腦電波、心電圖及其它各個系統的外形和生理生化指標。所以制訂心理健康標準也當然要以心理機能的各種測試數據的平均數作爲制定指標。而且在西方,這個詞本指心理衛生,偏又被國人譯爲心理健康,就更加說不清楚了。心理衛生運動發起者是衛生學家而不是心理學家。生理學一衛生學的標準假定多數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行爲方式永遠是正確的、正常的;不正常的永遠是少數人、個別人。他們單純強調適應,而無論個人適應多數人的心理和行爲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人類的自由和幸福。據筆者理解所謂適應,就是壓抑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自己變的圓滑、世故,失去進取精神,失卻堅持真理的意志,把自己的潛能壓抑在潛意識中。

據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幾條生理學一衛生學的心理健康標準:(1)智力正常(指智力測驗分數與大多數同齡人相比不是低能的,但可以超常)(2)情感反應與外界刺激和自身年齡相配,且與大多數人們認可的方式表現(如果上司無理批評你,你不可以發火);3)意志力健全,有與大多數人相同的自覺性、自制力、果斷性、堅韌性;(4)個性或人格內部和諧,儘量壓抑自己不受大多數人接受的個性品質(比如有了成績不能在別人面前有高興之色);(5)與大多數人處好人際關係,包括品質不良的人;(6)自我意識明確,安於自己的既定角色;(7)如果環境不讓你實現潛能,你應當放棄。

2.教育學一倫理學角度的心理素質標準

教育學一倫理學是人文社會科學,更多從人的思想道德乃至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理解健康標準。所謂“思想不健康”這樣語句中所指的健康便帶有道德上的評判。所以教育學一倫理學理解的心理健康標準就不僅僅是指心理活動機能對外界環境尤其是不良環境的適應,不僅僅是大多數人公認的那些行爲活動方式,不僅僅是指西方化的心理衛生學的心理測量所測出的那些內容,它必須考慮某些心理活動的具體內容及其道德品質含義。所以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爲了區別於心理衛生學的心理健康概念,一些中國化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教育學工作者便提出了心理素質的概念和心理教育的概念,從而隱蔽地表達了自己對心理健康的衛生學適應論的不滿。從筆者構建的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標準二維模型上看,教育學一倫理學的標準是指一種精英的理想標準,是一種心理素質標準,它不僅要考慮適應,但更多的考慮發展,而且這種發展還要立足於人類社會文化的進步,立足於人的心理髮展的文化道德意義。按照教育哲學的深刻理解,人類社會文化進步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由多數的大衆推動的,精英人物往往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但精英人物的心理機能是不同於常人的,比如他們的認知活動機能往往與情緒活動並不一致,他們的個性內部往往存在着尖銳衝突,乃至同時代的人們把他們視爲瘋子、不正常的人。然而,教育工作者並不能因爲此證,就只號召下一代去做一個常人,一個完全適應的人,一個爲避免被孤立而不敢堅持真理的人。恰恰相反,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和提高大多數人的心理素質的同時,必須培養學生的精英意識,而且要以前輩的精英爲榜樣。就此可以將教育學一倫理學角度的心理素質標準概括如下:(1)智力水平越高越好;(2)不僅要有穩定的情緒,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感;(3)要有堅強的、果斷的、自制的、自覺的意志力;(4)要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爲實現自己的潛能和理想而奮鬥的精神;(5)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樂觀的處世態度,利他主義的情操等;(6)在人際關係中,要有選擇的交朋友,對壞人壞事要敢於鬥爭,如果爲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以生命來捍衛;(7)爲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要能夠忍受他人的誤解和高出不勝寒的孤獨;(8)對於侮辱自己人格和尊嚴的人和事,敢於拍案而起,給予回擊;(9)我獨醒;(10)崇尚自由,在不背叛作爲人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下,敢於以自己的志趣爲中心,不受他人議論影響的、超脫世俗的生活。

3.心理學角度的標準

從學科歸類上來看,無論是心理健康還是心理素質,都是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之所以產生如此多的歧義,主要是因爲心理學發展較晚,一些領域早就爲先發展起來的學科所佔據。因而心理學就不得不面臨十分尷尬的境地。在考慮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標準時,就不得不權衡各個方面。從心理學角度看,必須區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兩個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種狀態,心理素質乃是一種品質。心理健康要從大衆的理想發展角度去確定定義域而心理素質則要從精英的現實適應角度去確定定義域。心理健康標準要有一種生理學一衛生學的偏向,而心理素質標準要有一種教育學一倫理學的偏向。

人的潛能有很大的遺傳差異,尤其是在超常的人和低能的人之間。維護心理健康的工作只能針對大多數而言,只要他們能夠有效地實現自己的潛能,相對自由幸福的生活,就不必強求。然而對於潛能“超常”的人而言,他們不會滿足於被動地適應環境、適應大多數人的觀念和行爲方式。他們渴望用自己的潛能改造環境,爲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自由和幸福作出自己的貢獻。這就涉及到心理素質問題。現行的生理學一衛生學標準會把這些潛能較好而有改造慾望的人視爲心理異常的人;而教育學一倫理學標準則教育他們學會忍耐,抗擊挫折,以百倍的代價來實現自己的潛能,等到他們的潛能釋放爲人類進步帶來成果時,再獲得大衆的認同。這兩種偏向顯然不利於人類文化的進步。

因此,無論心理健康還是心理素質標準的制訂都需要有一個立場。這個立場就是人類文化的進步,人的自我實現。有了這個立場的定位,我們纔可能從心理學角度確定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素質標準。

總之,我們認爲,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爭論不休的一個根源就是沒有區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把這兩個概念區分清楚,分別制訂標準,就能較好發解決大衆標準與精英標準、現實標準與理想標準的.爭論;也能較好地解決生學一衛生學;教育學一倫理學標準的尷尬。有了這樣的標準的區分,也可以使心理衛生者與心理教育學者各司其職,進而協同開展預防、保健、培養、發展等工作,爲人類的心理健康維護和心理素質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測評量表的編制

20世紀80至90年代,我國流行的心理測量量表主要有:智力量表如威克斯勒智力量表、本站智力量表,人格量表如卡特爾人格量表、愛森克人格量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斯特里勞氣質量表、羅夏投射測驗、主題統覺測驗,心理健康量表如症狀自評量表(SCL—90)、考試焦慮測驗量表等,還有其他許多量表如自尊量表、抑鬱量表等均可納入心理健康測驗量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心理學者模仿西方的量表編制了一些智力、人格、個性、心理健康量表,如自我意識量表、興趣量表、氣質量表、價值觀量表、特殊能力量表等,但以心理健康量表居多,如宋維真編制的心理健康測查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查量表、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測評量表等。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編制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是在日本鈴木清等所編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基礎上改編而成的,適用於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整體測查。鄭勝聖等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問卷》是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基礎上編制的。

2004年由教育部統一制定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評定量表”包括4種心理健康相關量表:一是“中國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可以測量一個人在一段時期內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也可以用來篩查那些可能需要給予特別心理關照的學生;二是“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主要用來測量心理困擾的症狀;三是“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嘗試從適應的角度來評估個體的心理健康所達到的水平;四是“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用來測量人格或性格特徵。

最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陳祉妍向外界透露了一個好消息:近兩年,中科院心理所正在編制中國第一套綜合性心理健康測量量表,預計到年底,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3個版本的量表將正式面世。此外還有許多碩士、博士研究生基於科研需要,編制了一些心理健康診斷問卷。這些量表的大部分己經被製作成計算機軟件系統,在市場上銷售。

與此同時,許多心理學者和人事培訓工作者根據自己對心理素質的理解,編制了一批心理素質測評量表,如中國成人心理素質測評系統、中學生心理素質測評量表、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生心理素質測評量表、大學生心理素質測評量表。同時還有一些其他測驗也與心理素質有一定關係,比如周步成等編制的學習適應性測驗、問題行爲早期發現測驗、學習動機診斷測驗、心理健康診斷測驗、親子關係診斷自我狀態測驗等。據報道該系統是國內唯一擁有全部量表版權的中小學心理測評系統。除了這些直接相關的量表之外,還有許多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編制了中國人性格量表、大中小學生自我意識量表、興趣量表、情緒測驗量表等。

綜觀這些量表,多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概念的定義和區分來制定,有些心理健康測驗包括了心理素質,而心理素質測驗多半又包括了心理健康。我們認爲,智力量表可以歸入心理素質量表,因爲它所測量的是我們所定義的心理品質;西方進口的人格量表可以歸入心理健康量表,因爲所測驗的大多是心理狀態。國內學者制定的性格量表和個性量表可以歸入心理素質量表,因爲按照現行的心理學體系,個性實際就是心理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品質,如認知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等,具體表現在活動中就是學習心理品質、性愛心理品質、生活心理品質、交際心理品質、勞動心理品質等。我們主張,本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測驗的編制還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採取總量表和分量表的辦法比較好。比如心理素質測驗的分測驗可以有認知品質即智力商數測驗、情感品質即情感商數測驗等,也可以按照活動分爲學習心理測驗、性愛心理測驗、生活心理測驗、交際心理測驗、勞動心理測驗。爲了更清楚的說明編制的原則,特引用筆者以前己經發表的編制思路。

2.心理健康測評量表編制思路

心理健康是一種狀態,是心理機能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能夠在適應基礎上釋放自己的潛能反作用於環境的狀態。其判斷標準和量表編制思路如下:(1)認知(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象、言語)、情緒(情感)、意志等心理機能的活動在社會環境中“自然成熟”,與所處文化環境規定的性別、年齡角色要求相符合;(2)人格內部各要素是諧統一,而不是分裂、矛盾的;(3)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明確,基本沒有持久的痛苦、焦慮、緊張、恐懼等症狀,偶有此類症狀,能夠進行有效地自我調控;(4)在與他人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能夠根據道德原則選擇交往,在利己不損人和不違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圈;(5)有長遠而且穩定的符合社會進步方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6)瞭解自我的潛能,努力利用環境實現自我潛能,如果受到環境的限制,能利用自己的能力改善乃至改造環境來實現自己的潛能。

3.心理素質測評量表編制思路

心理素質指的是一簾品質,是指個體爲了適應和培養起來的一簇心理品質,包括認知、情感品質、意志品質等心理機能品質,綜合表現爲個體的個性品質(人格品質)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性格、能力等。其判斷標準和量表編制思路如下:(1)就認知過程而言,要有良好的感知品質(如觀察的目的性、準備性、條理性、準確性)、記憶品質(如記憶的準確性、保持的持久性、再認和回憶的敏捷性)、思維品質(如深刻性與批准性、敏捷性與靈活性)等;(2)就情感方面而言,要在保持健康狀態的基礎上,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具有良好的道德習慣;(3)就意志品質方面而言,要有良好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性品質;(4)在需要與動機方面,具備滿足生理需要的基本品質,並能把自己的進階需要與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協調自己的各類不同層次的需要;(5)在興趣方面,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穩定性、效能性、持久性等品質;(6)在理想、信念、世界方面,能夠把自己的理想與人類社會的進步、自由、幸福結合起來,形成以自我潛能實現爲核心的心理;(7)在性格方面,具有內部各要素(如態度、理智、情感、意志)品質的統一性;(8)有能力方面,在具備基本能力的條件下,發展出自己的潛在特殊能力,並以這些能力服務於社會的同時,使自己獲得價值感、成就感。

4心理衛生與心理教育的工作體系問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衛生工作者包括衛生預防、醫藥治療、精神衛生、醫科教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管理、思想教育、體育、德育、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包括共青團、婦聯、法律諮詢等機構的工作者,一直在心理衛生和心理教育領域爭取地盤。比如心理諮詢,醫院有心理諮詢機構,學校有心理諮詢機構,社區服務機構也有;比如心理保健、心理治療,原屬於精神病科和精神病院的職能,現在綜合醫院、學校、社區都有此類機構;只有心理輔導因爲是從香港學校進口的,所以惟獨學校裏纔有。再比如心理學的科學研究人員,幾乎上述各個行業、職業的學者都有,而且每個學科、專業的研究人員所使用的概念都不一樣,體現出各自的專業特點。這主要是因爲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沒有以心理學應用爲專業的職業和行業。我們認爲,經過20年的發展,己經出現了心理問題研究、診斷、評價、解決爲目標和任務的職業和行業,但還不足以擺脫目前的混亂局面。因此需要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分工,以維護心理健康爲任務的心理衛生工作,包括心理保健、心理治療,應當主要由衛生工作者去做;以提高心理素質爲目的的心理教育工作,包括心理輔導、心理教學,應當主要由教育工作者來做;以化解社會心理矛盾、建設和諧社會爲目的的工作,應當交給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