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蛙泳腿部技術最優化教學論文

論文3.28W

摘要:蛙泳的關鍵技術是腿部技術動作,掌握了腿部技術動作就可以說學會了蛙泳;透過“感知——模仿——水下練習”腿部技術動作訓練,以達到掌握蛙泳腿部技術。本文以蛙泳的教學實踐,從腿部技術動作要領、腿部技術動作練習方法及預防和糾正錯誤方法三個方面總結歸納了蛙泳腿部技術動作的最優化教學法,旨在短時間內讓更多的學生掌握蛙泳技術,探討學習蛙泳的最佳途徑。

淺談蛙泳腿部技術最優化教學論文

關鍵詞:蛙泳;動作;腿部技術;教學;方法

前言:蛙泳是最古老的一種泳姿,是模仿青蛙的游泳動作形成的,在蛙泳遊進過程中,身體位置隨手退動作不斷變化,兩臂和兩腿的動作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時進行,蛙泳是雙臂同時對稱划水及雙腿同時對稱蹬夾水、配合換氣的一種泳姿;蛙泳屬於“易學難精”的一種泳式,在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是雙臂划水與雙腿蹬夾的協調配合以及雙臂雙腿的協調動作與換氣的配合。腿部技術動作是學習蛙泳關鍵技術動作;腿部動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體在水中的前進速度和水中的正確姿勢;解決了腿部技術動作,就能保證手臂、呼吸配合等動作的順利完成。腿部技術動作是蛙泳主要推動力的來源,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所以蛙泳教學中必須重視腿部技術動作。

一、腿部技術動作要領

蛙泳腿部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 ,只有掌握正確的腿部動作技術 ,同時與劃臂和呼吸有機配合 ,才能發揮蹬腿動作的最大實效。但是在初級組教學中 ,由於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蛙泳腿部動作技術 ,使蹬腿動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造成了身體漂浮不起來或者只蹬腿不前進的現象 ,因此影響了整個蛙泳配合技術的效果。教學時首先要向學生講清蛙泳腿部動作基本技術要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悟蛙泳腿部動作基本技術要領。一般分爲收腿、翻腳、打腿、漂浮四個不可分割的動作階段。在教學中要抓住收、翻、打退和滑行四個環節,在腿的一次動作中,要求收腿正確,翻腳充分,打退連貫,滑行放鬆。在動作節奏上,強調收腿時要慢而放鬆,打退時要快而有力。

1、收腿

收腿動作不但不產生推進力,還會給身體帶來阻力,因此一定要考慮如何減少阻力。

收腿是大腿帶動小腿慢收;收腿時小腿慢慢向大腿收攏,儘量少收大腿;或者說是小腿勾起,儘量向大腿方向收;大腿與上身的夾角儘量保持一直線,儘量少收腹收大腿,兩腿稍內旋,以較慢的速度和較小的力量使小腿和腳儘量靠近臀部;膝關節隨腿的下沉向前邊收邊分;爲了將腿收至最有利於打水的位置,收腿過程中雙膝間距不能過大。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如果我們從正面角度來看收腿結束時,兩膝的距離與肩同寬,而且看不到小腿,說明收腿時小腿始終在大腿後面的投影區域內,這樣的窄收腿,更有利於減少小腿收腿時受到的水的阻力,爲蹬水創造有利條件。

2、翻腳

翻腳對蛙泳蹬水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動作階段,而是在收腿還沒有完全結束時就開始了;翻腳也就是收腿的繼續,打腿的開始;在收腿將要結束時,兩腳就開始做外翻動作,兩腳外前轉,雙腳跟外分,並儘量分開,腳趾指向左右,膝關節稍向內轉,最終使腳掌和小腿內側形成最有利的(向後的)對水面;在翻腳結束時,兩腳之間的距離要大於兩膝之間的距離。

須注意的是:在腳外翻動作未完成到位時就應該開始做打腿(打水)動作,最終的外翻對水姿勢是在打腿動作開始不久時完成的,而不能等完成翻掌擺出對水姿勢後再開始打腿。

3、打腿

打腿能產生較大的推進力,是蛙泳前進的主要動力來源,其動作效果取決於三個因素:

(1)打腿的方向。現代蛙泳腿部打腿(打水)的方向是徑直地向下向後而不是水平地向兩旁蹬。以腳掌和小腿內側形成最大的對水面,直接向池底打去,產生最大的動力。這就好比舉着芭蕉扇用力往下扇扇出很大的風。

(2)打腿路線。垂直俯視,從外形上來說在打腿過程中雙腳運動軌跡是對稱的、弧度很小的兩條曲線,接近直線。而向兩旁蹬夾的路線像三角形。

(3)打腿的發力和速度。正確的蛙泳打腿並非開始就要快速猛力發力,而是開始要用緩勁來做(這時進一步完成翻腳),直到腳掌和小腿內側感覺水的壓力,再加快速度和發力,最後要以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來達到最加的打腿效果。

4、漂浮

蛙泳打腿結束以後,雙腳併攏,腳板打平,藉助打腿的力量,使下身上升擦近水面這樣依靠慣力向前漂浮,這樣既減少前進的阻力,又爲下一個動作循環做準備。

總之,爲了提高腿部動作效果,應將四個腿部動作階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既連貫又有明顯的節奏感,即:收腿要慢而放鬆,翻腳要快而用力控制,打腿要均勻加速和用力,漂浮要保持好流線型姿勢。

二、蛙泳腿部技術動作練習方法

我國大多數學校游泳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時數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把蛙泳作爲游泳教學時的首選;蛙泳教學中腿部技術動作是整個蛙泳技術動作最先教的、最難掌握好的技術動作;腿部技術動作掌握的好壞、掌握動作的快慢直接影響整個蛙泳教學進度,所以蛙泳腿部技術動作教學的好壞很關鍵;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教會蛙泳腿部技術動作,並掌握好蛙泳腿部技術動作就成了我們教學者長期思考的問題。游泳教學一般採用水陸結合的方法,蛙泳腿部技術教學也是採用水陸結合的方法進行。

1、陸上模仿練習

陸上模仿練習學生能看到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便於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和掌握動作技術。在陸上練習教師能清楚的看到學生的動作技術,有利於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1)坐撐在地上或池邊:上體稍後仰,兩手體後撐,做收腿、翻腿、蹬夾水、並腿分解練習。要求:收腿-大腿帶動小腿,邊收邊分;翻腿-向外翻腳,腳的蹬水面對準水,膝關節稍內壓;蹬夾-向後弧形蹬夾水;停-兩腿併攏伸直放鬆停一會;教師邊講動作要領,邊檢查學生完成動作的質量,反覆練習,反覆糾錯,在學生腦海裏建立一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爲下水做準備。

(2) 等分解動作做熟練後,再做連貫動作;做連貫動作時掌握好動作節奏,翻腳和蹬夾水的動作路線,動作頻率先慢後快,達到熟練爲止。

(3)俯臥在凳子或出發臺上做上述動作練習。俯臥在凳子或出發臺上做蛙泳腿部技術動作練習跟水中蛙泳腿部動作一致,在熟練的基礎上直接做連貫技術動作,使蛙泳腿部技術動作定型,建立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這樣有利於學生較快的掌握正確完整的蛙泳技術動作技術。

透過岸上動作練習,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儘快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鞏固技術動作。如果在岸上技術動作都不能形成一定的正確姿態,如果下到水中,由於學生對水的瞭解不夠,水的浮力,水的阻力的存在更容易破壞技術動作。

2、水中練習

在岸上蛙泳腿部技術動作熟練的基礎上;在水中儘量少做分解動作練習,因爲水中有阻力,再做過多的分解動作,會使學生混淆動作概念;條件成熟直接做連貫的技術動作練習,這樣學生就不會混淆動作概念,在以後教的過程中就很輕鬆。

(1)抓池邊做蛙泳蹬腿練習。

(2)蹬邊滑行做蛙泳連續蹬腿練習。

(3)扶打水板做上述練習,在適當時候做完整的技術練習。

在水中進一步鞏固技術動作,體會水感,在技術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完整的水中練習。在水中練習時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技術情況,及時向學生傳遞資訊,改正、鞏固技術動作。

三、蛙泳腿部預防和糾正錯誤方法

在蛙泳腿部動作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以下一些錯誤。

(1)收腿的幅度過大造成角太小,角太小在水中表現爲臀部露出水面。其糾正方法是注意提醒學生收腿幅度,也可令其仰臥做收腿動作。

(2)翻腳時不蹦腳尖。這種情況,應在陸上練習時強(下轉283頁)

(上接282頁)化翻腳動作,幫助其勾腳尖時的肌肉感覺。

(3)翻腳時兩大腿沒內夾。教師可立或蹲於學生一側用雙手臂箍住學生兩大腿,令其翻腳練習;也可用繩限制其外張。

(4)打腿不以小腿內側及足內側面對水而是以腳掌蹬水。這主要是翻腳不夠或打腿不走弧線造成的。糾正時應注意翻腳的到位及打腿的路線。

(5)收腿過快。這主要是收腿過分用力,動作節奏沒有掌握好;在練習時強調慢收腿,肌肉放鬆,在蹬的時候要相對快些。

(6)違反競賽規則性的錯誤。如蹬壁後滑行及打腿後的滑行時出現的再次打腿動作等。這種情況只要在教學中結合規則學習就能避免。

總之,蛙泳的腿部技術動作是初學者學習游泳的基礎環節,良好的腿部技術動作可以產生60%以上的前進動力。只有當初學者較熟練地掌握了腿部技術動作並且能夠推動身體前進以後纔有可能學會蛙泳,而且這一技術掌握得越好,今後蛙泳的速度也會越快,動作也會越標準,所以必須緊緊抓住這一教學基礎環節,做好示範動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柏力.蛙泳教學方法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2,5.

[2]宋靜敏.蛙泳初學者的——學會蹬夾腿力[J].中國學校體育,2005,3.

[3]魏元媛.淺談蛙泳教學中學生腿部易犯錯誤與練習方法[J].科教文化,2009,5.

[4]黃文爲,王童,羅漢禮.蛙泳腿部技術最優化教學探究[J]. 中國學校體育,2006,6

[5]溫仲華等. 跟專家學游泳[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