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原生態設計理念下的區域形象傳播論文

論文2.71W

摘要:原生態設計理念作爲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在區域形象傳播中有着深厚的內涵和顯著的優勢。本文以中原經濟區爲例,從自然和人文等方面對區域形象的構建與傳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區域形象作爲一個地區文化符號的集中體現,既有橫向視覺轉換,又包括縱向的文化延伸,是建構在傳播學基礎之上的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原生態設計理念下的區域形象傳播論文

關鍵詞:傳播;原生態;區域形象;自然;文化

傳統意義上的傳播學是指人類運用語言、文字、圖像等多種形式的符號進行社會資訊交流的學科,其根本目的是向大衆傳遞資訊。它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相互傳遞資訊、接受資訊及反饋資訊的全過程。“傳播”強調的是一種動態的行爲過程,是社會資訊系統的執行,是社會關係的體現,是人類透過符號和媒介交流資訊並期待發生相應變化的活動。區域形象傳播是建構在傳播學基礎之上的社會公衆對於某個地區的總體印象和綜合評價。城市區域本身就是一個由各種媒介塑造形成的具有複雜內涵的傳播體系。而區域形象的傳播則充分體現了人類、媒介及各種社會因素共同生存且彼此影響的“共棲”關係。

一、原生態設計理念的提出

“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爲家或環境。1869年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爾克借用“生態”一詞建立了生態學理論。生態學是研究自然要素之間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生態過程及生態規律;面對自然生態的屢遭破壞和嚴重失衡,提出保護、恢復或重建自然生態的措施和建議。“原生態”一詞便是來源於生態學中的“生態概念”,通常是指沒有被特殊修飾過的,廣泛存活於人民大衆日常生活中的,充滿樸素生活氣息的表演形態。而區域形象中的原生態理念,則引用並延伸了它的原有內涵,彰顯了自然和人文的雙重價值,充分體現了人類、社會、自然三者的和諧統一。老子(河南鹿邑人)是和諧生態文化的倡導者,他在《道德經》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類要尊重自然規律,要把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爲人生行爲的基本準則,強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演進依賴的是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莊子(河南商丘人)是和諧生態文化的主張者,“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莊子認爲人應該尊重自然,任何時候都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不能做出強加於自然的舉動,否則將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只有順應自然,與萬物和諧相處,才能真正達到“天地與我並存,而萬物與我爲一”的'境界。[1]某個區域形象的形成並非偶然,它以其深厚的自然和人文背景爲基礎,並且隨着經濟的發展進而伴生出新的文化形態。因此區域形象的構建,同時也是自然與人文生成和發展的區域文化的構建。早在兩千年前的《易經》中就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天下”之說。在古人的觀念中,“文”和“化”是兩個獨立的概念,“文”作爲名詞,原意是指紋飾,進而引申爲倫理制度、典籍規章及詩書禮樂等,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體現;“化”作爲動詞,原意是指教化,強調的是一種實踐活動。合二爲一,“文化”就是以“文”的精神內涵去實現“化”的實踐作用。區域形象的傳播實際上就是區域文化的構建,它充分體現了城市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是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的“名片”。

二、區域形象的構建與傳播

區域形象作爲一個地區的“名片”,差別化定位尤爲重要,要想被公衆認可和記憶就要在構建和傳播的過程中突出個性特徵,彰顯文化內涵。例如,一提到安徽,會使人聯想到黃山、皖南古村落、徽派文化等;一提到福建,會使人聯想到廈門、武夷山、閩南文化等。諸如此類被公衆所認可的地區印象便是很好的區域形象傳播。中原經濟區地處我國中心地帶,是以鄭州、開封、洛陽都市區爲核心,中原城市羣爲支撐,覆蓋河南全省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其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構建其良好的區域形象並行之有效地傳播出去意義重大。

(一)區域形象傳播的途徑

1.人際傳播

人際傳播作爲一種直接傳播形式,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地交流傳遞資訊。它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羣體、羣體與羣體之間透過面談、電話、書信、短信等個人媒介進行資訊交流的活動,是其他傳播形式的基礎。在人際傳播過程中,個人的情感、需求、願望都可以透過各種視聽感官,充分直接地表達出來,資訊的接收者更可以透過相應的視聽感官准確而完整地解析資訊,並經由自己的主觀意識而獲得相應的情感滿足。比如,我們在外出旅行前想要對目的地的總體形象和地域特色做一個全方位的瞭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透過人際傳播。可以電話短信諮詢遠方的親朋好友,也可以與周圍去過這些地方的街坊鄰里面談,在交流過程中透過對方的語氣、聲調、表情、姿勢、節奏等視聽符號,準確地捕捉到我們想要了解的資訊。人際傳播在構建區域形象傳播中有着明顯的自身優勢。首先,人際傳播可以直接調動人的各種視聽感官。在人際傳播過程中,資訊傳遞雙方都可以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建立起周身上下的感官聯動,從而更有效、完整地捕捉資訊。其次,人際傳播作爲典型的面對面的雙向傳播,可以及時有效地反饋資訊。資訊發出之後,不僅可以快速瞭解到對方如何接收資訊及接收效果如何,而且還可以根據反饋的資訊及時進行修正、解釋和答覆。但是與大衆傳播相比,人際傳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最典型的便是其資訊傳遞的覆蓋面相對有限,因爲人際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播,其參與者和接收者數量較少,人數有限,而大衆傳播是透過相應的媒體發佈資訊,其複製資訊的能力極強,可以使同一資訊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快速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2]

2.大衆傳播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除工作、學習、睡眠之外,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大衆傳播影響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着大衆傳播。大衆傳播通常是職業的傳播者利用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絡等傳播媒介,將大量的資訊傳遞給不同的個體或羣體。在大衆傳播的過程中,傳播的內容往往由傳播機構和職業傳播者發佈。職業傳播者對採集到的大量資訊進行選擇、加工和過濾,並根據公衆的需要和自己的意圖進行傳播。[3]在區域形象傳播中,大衆傳播是一種迅速廣泛、行之有效的傳播途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祖的習俗,透過各種祭祖活動來表達對祖先的敬仰之情。而中原地區作爲華夏文明的搖籃,擁有豐富的祖根文化資源,最爲典型的便是鄭州新鄭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軒轅黃帝生於河南新鄭,被尊爲中華人文始祖,史料記載“三月三登新鄭始祖山朝拜黃帝,始於唐代以後漸成規制”。相傳農曆三月三是黃帝出生的日子,衆多華夏子孫每年都在這一天來到黃帝出生、創業、建都的新鄭尋根謁祖。黃帝作爲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始祖,象徵了華夏文明的生生不息。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既彰顯了中原文化的無窮魅力,又打造了一張中原地區的強勢文化品牌。正如河南大學王立羣教授所說:“中國人作爲黃帝的子孫,已不是一個血統的觀念,而是一個文化歸屬的觀念,是中華民族各個民族互相認同的表現。正是這樣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維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依託中原文化,展示中華文明,於2006年透過中央電視臺向全球直播,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河南區域形象傳播的一個文化品牌,是推廣中原文化的一個平臺。

(二)視覺文化的展示與交流

1.橫向視覺轉換在區域形象的傳播過程中,所有資訊都是由各種符號所構成。符號作爲人類傳播活動的要素,是資訊傳遞者和接收者之間的橋樑,它可以是語言、文字、圖形、動作等人類約定俗成的典型事物,它可以將資訊傳遞者的思想觀念、知識體驗、真情實感等有目的地傳達給資訊接收者。符號的創造和使用,就是要賦予本質上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以某種內在的聯繫。當人們觀察周圍所反覆出現的事物時,就會加深印象併產生主觀體驗,而人們想要把這種印象和體驗完全表達出來的時候,便會創造出特定的符號來指代這種反覆出現的事物。區域形象的傳播實質上就是區域符號的傳播,某種衆所周知的符號往往可以代表着某個區域。例如,一提到洛陽,便會使人聯想到龍門石窟、白馬寺、牡丹;一提到安陽,便會使人聯想到殷墟、甲骨文等。符號的傳播實質上就是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編碼就是傳播者將資訊符號化,解碼就是接收者將符號資訊化,要想使編碼和解碼契合一致,[4]就要使雙方充分了解對方的生活體驗和文化背景。符號雖然能夠指代某種事物,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往往不是某個單一的符號,而是由多種符號所組合而成的符號羣。符號濃縮了人類活動的文化屬性,文化世界本質上就是符號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演進就是依賴於符號的承載傳遞。區域形象的傳播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的傳播。開封作爲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古稱東京、汴京等,曾是歷史上的八朝古都,北宋都城自古就有“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由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作品透過風俗畫的形式再現了東京汴梁的經濟文化和市井生活。清明上河是流行於北宋時期的民間風俗,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便會以集會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商貿活動。在五米多長的畫卷上,作者緊緊圍繞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展開創作。全圖共分爲郊外風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個部分,以“散點透視法”生動再現了北宋都城的繁華似錦。宋代文學家孟元老目睹了朝代的更迭,後回憶往事恍如一夢,創作了筆記體散記文《東京夢華錄》,該書詳盡描述了北宋時期汴京上自王孫貴族,下至黎明百姓的生活習俗、飲食起居、時令節日、歌舞百戲等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爲後人研究北宋的市民生活和經濟文化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歷史資料。開封清明上河園中的大型實景水上演出《大宋東京夢華》便是以這兩部鉅著爲藍本,並運用《虞美人》《醉東風》《蝶戀花》《齊天樂》《滿江紅》《水調歌頭》經典宋詞的意境,將濃縮宋文化的符號羣與自然山水融爲一體,讓觀衆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北宋汴京的繁榮昌盛,更實現了區域形象的有效傳播。

2.縱向文化延伸中原文化作爲中原地區的主流文化,既立於地域,又超越地域。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文明之根、華夏文明之魂。據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華夏文化作爲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主要來源於早期的夏商文化,而中原地區又是夏商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核心區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原之所以能夠成爲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就在於中原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積澱。在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存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環境,而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爲人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中原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基礎。[5]文明是文化的結晶,淺薄的文化難以創造燦爛輝煌的文明。中原文化比較其他區域的文化,其分佈面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中原文明正是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才能成爲華夏文明之源。中原經濟區區域形象的傳播就是中原文化和華夏文明的昇華和延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作爲全球最大的山地實景演出,場地設定在河南鄭州登封市嵩山主峯少室山的待仙溝景區。演出以山水爲實景,以文化爲內核,以地域爲特色,將自然和人文融爲一體。舞臺爲一片擁有溪水、樹林和山石的天然峽谷,觀衆席結合自然地貌設定成廟宇的形態和曲折的迴廊,觀衆則坐在蒲團上觀看演出。中國武術歷史悠久,中國是武術的故鄉,中國武術是中華文化的品牌,中原武術又是中國武術的品牌,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因而尚武的習俗由來已久,加之其厚重的文化歷史淵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原武術文化體系。而源於少林寺的少林武術,則成爲我國北方武術的精髓。《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將傳統的少林武術和現代的聲、光、電技術融爲一體,大大提升了武術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整場表演分爲《水樂》《木樂》《風樂》《光樂》《石樂》五個篇章,以自然物爲樂器,以流水爲琴絃,將創作者、表演者、欣賞者融爲一體,既體現了外在自然與內在心靈的共鳴,又彰顯了禪宗文化、中原文化、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綜上所述,原生態設計理念下的區域形象傳播,就是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區域文化的傳播。正如沃澤所說:“國家是不可見的,它必被人格化方可見到,必被象徵化方可被熱愛,必被想象才能被接受。”民族因文化而存在,地區因文化而發展,人類因文化而繁衍,只有賦予了文化深度的區域形象才能得到公衆的認可並有效傳播。

參考文獻:

[1]陳序經.文化學概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童之俠.國際傳播語言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童之俠.國際傳播語言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童之俠.國際傳播語言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5]蘇全友,劉桂蘭.中原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