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職業教育觀的內涵研究論文

論文2.13W

歷史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多在這一層面上使用了這一概念;第四,觀念是指系統化、理論化的社會意識形態,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教育思想等。這種理解相對第三種認識在範圍上顯得更加狹窄一些,它將系統化、理論化作爲了區分觀念與其他認識的標準點。[1]無論是個體還是羣體,無論是獨立或分散的認識還是系統性的認識,我們都會對觀念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我們可以暫且把觀念分爲以下四種類型:一是個體性的獨立認識;而是個體性的系統性認識;三是羣體性的分散性認識;四是羣體性的系統性認識。

職業教育觀的內涵研究論文

職業教育涉及的範疇

職業教育的定義目前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從外延的定義,職業教育是教育與經濟的結合;二是從內涵的定義,職業教育是透過知識、技能的傳授,使得受教育者獲得一定職業資格的教育;三是從功能的定義,職業教育作爲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勞工素質和培養大批使用人才中承擔着艱鉅的任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科技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直接橋樑[2]。日常生活中,我們能接觸到的職業教育類的學校主要包括,中高職學校、各類專科學校、技術學校以及成人教育等。作爲一種特定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有着不同於普通教育而富含職業教育本身根本屬性的類型特徵。根據教育部職教中心研究所所長姜大源教授的理解,這些類型特徵至少包括:基於多元智能的人才觀、基於能力本位的教育觀、基於全面發展的能力觀、基於職業屬性的專業觀、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觀、關於行動導向的教學觀、基於學習情境的建設觀、基於整體思考的評價觀、基於生命發展的基礎觀、基於技術應用的層次觀、基於彈性管理的學制觀。對職業的研究是職業教育存在與發展的基礎。研究職業,就要研究職業教育的職業屬性。其範疇應包括職業哲學、職業歷史學、職業分類學、職業術語學、職業心理學、勞動醫學與職業醫學、職業社會學、職業法律(包括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法律及職業從業的法律),以及職業教育學和職業教學論。顯然這些“與職業相關的學科的總框架”,所蘊含的內容和涉及的學科領域是非常豐富與廣博的,或者說它本身已具備了作爲一個與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一級學科的基本條件。簡單地說,職業教育作爲一種研究透過什麼樣的教育途徑來獲取合適的職業從業資格的'科學,其特殊性表明其不可替代性,在職業教育觀和職業科學的所有層面,開展對職業教育的學習問題的研究。

職業教育觀的內涵

我們所討論的職業教育觀,不是指心理學意義上的,而是哲學意義上的。也就是說它是與上述對觀念定義的第三、四條相同。在這兩種含義(即社會存在反應的社會意識和系統化、理論化的社會意識形態)上,我們可以把職業教育觀理解爲,基於對職業教育的各種現象所形成的各種認識的集合,以及系統化、理論化的意識形態。[3]從以上的定義,我們可以將羣體性的職業教育觀看作是一類意識形態。羣體的意識形態是一個具有豐富含義的概念,它可以理解爲一個團體關於(社會)關於事物的一套信念。它是一個團體中所有成員共同具有的認識、思想、信仰和價值等[4]。或者我們也可以將意識形態理解爲所有人在解釋他們周圍的世界時所擁有的主觀觀念,無論在個人相互關係層面上,還是在有組織的意識形態的宏觀層次上,它都提供了對過去的和現在的整體性的解釋[5]。不論對意識形態定義如何,它都可以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意識可以將意識形態看作是一種認知體系,是某一個羣體對世界的認識;二是意識形態與個人、集體的行爲密切關聯,是行動的思想前提,在某個程度上決定着個人和集體的行爲。由此,意識形態一方面爲一個團體的集體行爲提供了合理性辯護,另一方面也爲這個團體中的成員提供了一套約束體系機制。基於以上對觀念和職業教育的分析,我們可以對職業教育觀作出以上的總結。它是在某一特定的社會大背景情況下,某個特定的主體對職業教育這一特定的教育類型,經過長期實踐和認識分析,產生的對其的想法和觀念的集合。以下透過主體和分類對此進行分析

首先,根據對特定主體的分類,我們可以把職業教育觀分爲以下兩個維度,即個體性的單獨認識和羣體性的分散認識。第一,個體性的單獨認識是指,是指在整個社會大背景中,某個特別人士(他可能是社會精英,也可能是普通羣衆)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這種認識只限於這個人本身,並不因外界的知識、資訊或價值而轉移。它可以是天馬行空的,也可以是經過理性分析的。因爲這種特定的認知,是根據這個主體本身的知識經驗水平有關的,所以它肯定也是因人而異。這種個體性的單獨認識,必然會有其創新之處,同時也會有偏激之處。第二,羣體性的分散認識,是指在整個社會大背景中,一個羣體(他們是至少人數大於一的集合)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這種認識是被這個羣體中的成員普遍承認的,羣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認爲這個觀念是毫無非議的。這樣的認識類似於我們經常所聽到的普世價值,但是它的範圍沒有那麼寬廣,它的範疇僅限於特定人羣對職業教育觀的認識。既然這種認識是普遍的,那麼它至少在某個程度上來說是合理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存在很多這樣的團體,他們分別支援着自己團體的觀點,於是形成了不同領域的不同學派,即所謂的社會大衆和精英人士。這一點將會在分析職業教育觀的形成機理時深入討論。

無論是何種維度下的職業教育觀,我們至少可以把每一種關於職業教育觀念的意識形態,展開並拓展爲以下三類:一是對職業教育宏觀環境認識,這一類型中包括對其社會地位、教育培養目標及國家重視度等的認識;二是對職業教育教學層面認識,其中包括職業學校的分類、教師師資水平、教學方法與其他教育的差異等的認識;三是對職業教育實踐者學生的認識,這一類型中包括對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等各方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