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初中德育工作開展策略探討論文

論文9.5K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原則,從初中教育這個角度上看,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學生已逐漸告別兒童時期的稚氣,逐漸變得成熟與獨立。另一方面,學生開始渴望能夠得到外界的認可但又略顯急切與浮躁,這兩大方面交織相融正是大部分學生的叛逆期出現在初中階段的原因,這也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作爲校長,應當帶着全局思維去思考初中德育的開展策略。

初中德育工作開展策略探討論文

一、營造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

學校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因此,要想有效開展初中德育,學校管理者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一方面是軟環境。整個學校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這些看似無形的東西卻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學校教師對學生的管教與督促。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應當更柔性與溫和,透過指引、提醒、勸誡等方式,而不是諷刺、責罰,甚至打罵。和諧的育人環境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係。當教育建立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之上時,一切工作就會變得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接受。另一方面是硬環境。整個學校的校容校貌都應該有一股溫和有序,如沐春風般的舒適感。比如校道上、樓梯間、課室外等,一些與德育有關的標語口號、名言警句、溫馨提醒等,這些小標識不僅可以起到點綴校園環境的作用,而且也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爲。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可以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營造很好的氛圍。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除了日常的課業教學以外,學校可以根據德育的內容來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透過活動的方式來將德育精神傳遞給每一位學生。比如,舉辦徵文比賽。既可以是對德育書籍的一些讀後感、讀書報告、評論文章等,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還可以是學生透過觀察或瞭解所感悟的,領悟的德育心得等等,總之,就是鼓勵學生以書面文字的方式來記錄下自己對於德育的看法與收穫。比如,推選德育先鋒等等。鼓勵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尊敬師長、關心同學、幫助弱者、自我修煉,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與健康的心理素質。總之,就是利用榜樣力量的感染與影響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比如,組織戶外活動。透過安排學生走進博物館、走進音樂廳、走入藝術展等方式來給學生提供一個發現美、感受美、接觸美的機會,以富有藝術氣息的方式來開拓學生的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個人德育水平。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是踐行與落實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

三、重視家長與學校的相互配合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與學校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場所,家長與教師就是兩種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當重視學校與學生家長的相互配合。一方面,熱情邀請家長加入到對學生的德育引導工作之中。比如,學校提醒學生在放學回家後或週末等課餘時間裏要主動幫助父母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像拖地板、洗碗、打掃房間、澆花鋤草等,教師應當及時把學校“佈置”的這些作業告知家長,讓家長一起參與到監督與幫助學生之中,特別是對於部分過於溺愛子女的家長,教師應當提醒家長配合,不要一味地承攬所有家務活,而是要給子女一個成長的機會與空間。另一方面,做好學校與家長的及時交流,特別是當教師在學校發現學生有不良的行爲舉動或者不振的精神狀態或者錯誤的思想傾向時,就要及時與家長聯繫,做好溝通,以“無縫對接”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幫助學生。學校與學生家長的相互配合是避免學校德育工作開展存在空白與縫隙的重要保障。

四、細化有章可循的德育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項活動都離不開規則的指引與約束,德育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學校要制定並細化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的德育制度。比如,在學生日常的行爲操守中,是否能夠做到幫助弱者而不是嘲笑弱者、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尊重師長而不是辱罵師長、遇到問題時及時疏導並請求幫助而不是畏畏縮縮,欲蓋彌彰,在與其他同學及老師交流時,是否能夠做到使用禮貌用語而不是隨意爆粗口、講粗話,在活動中是否注意禮貌謙讓而不是粗魯蠻橫等等。學校應當將學生的日常守則悉數細化,一方面,這會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管理工作效率,令教師的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這會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與自我規範的能力,令學生的自我修煉有章可循。有章可循的德育制度是幫助學校將所有德育工作落實到位的一種細化的、具體的指引與操守,其目的是讓執行者與管控者都能夠對“德育”二字的理解從口頭落實到書面,從假想落實到行動。“灌溉德育之花培養棟樑之才”這是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精神要領,育人之本,德育爲先,德育的工作開展是每一個學校的重中之重,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來講,既要從宏觀的角度,透過營造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來保障整個學校的德育氛圍,又要從微觀的角度,透過重視學生家長的相互配合與細化有章可循的德育制度來落實整個學校的德育開展,由此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與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