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扶貧民情日記大全

扶貧民情日記【篇一】

今天是難得的一個好晴天,一大早,我們駐大地坡村扶貧工作隊又開始忙碌了起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63戶451人,按照鎮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東川區湯丹鎮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及<<貧困戶幫扶卡>>的填寫工作,我們加上鎮村組領導共計8人按照分工,各自負責完成20戶。領到任務,大家對照前期的貧困戶資訊,認真填寫貧困戶家庭資訊,爲進村入戶做好準備。

扶貧民情日記大全

下午,湯丹鎮黨委書記周XX拿着自己所幫扶的貧困戶建檔立卡“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到所掛鉤的大地坡村民小組貧困戶袁開友、童安軍家中進行調查。在訪談中:袁開友,男,50多歲,低保貧困戶,獨身一人,常年患病,只靠在村裏打點零工維持生計,生活靠民政救濟,家中一貧如洗,房屋簡陋,養了5只雞在家中,與人同住,生活貧困。周XX與他聊聊家常,認真算好一年的經濟帳,祝願他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並語重心長地再三叮囑:“家禽不能與人在同一屋居住,不衛生,這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童安軍,男,50多歲,家中只有夫妻二人,還帶着一個五歲的小外孫女,老倆口常年患病,無勞動能力,低保貧困戶,生活艱辛,兒子長期在外打工,未盡贍養老人義務。

由於白天村民大多數在外做農活,所以很難找到人。晚上6點,吃過晚飯後,湯丹鎮紀委書記劉發俊帶着扶貧工作隊員又到大地坡村民小組農戶家中填寫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對在家中的童安發、楊馬平、袁開羣進行訪談。訪談中瞭解了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脫貧願望……回到村上已經10:30分了,還要繼續不辭辛苦地完善表內資訊。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已經到了晚上的12點多了,隊員們感覺到很疲倦,但爲了貧困羣衆能早日脫貧,心中都覺得:值得!

扶貧民情日記【篇二】

9月24日,從早8時開始進村入戶,到晚18時45分,我們一行6人終於完成了每人12戶扶貧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訪問任務,平安返回縣城。

一大早,雨下個不停,彷彿爲我們洗塵。心裏惦記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鄉親們,我們繼續冒雨進入雙河村營頭、團山自然村,走進貧困農戶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訪完的任務。走在滑溜溜、坑坑窪窪的泥巴路上,堅定的腳印淺一腳深兩腳的通向遠方的家。走進村民家中,老鄉們把我們視親人般遞水讓座。我們同鄉親們拉着家常、講解扶貧政策,用筆記錄生產、生活困難情況,用相機見證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況。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腦流了,大家心裏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難也一下子讓微笑着的精氣神趕跑了。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精神矍鑠的趙老告訴我們,他當了32年的社長,爲村民們發展生產、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盡的事,獲得了一些榮譽。看着牆上的榮譽牌,趙老喜滋滋告訴我們,這是20XX年12月天星鎮黨委、政府首屆“十佳道德模範”評選給他的“敬業奉獻模範”先進個人獎牌。同行的蔣貴強村支書介紹說:老社長沒讀過兩天書,也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思想先進、熱愛集體、愛學習,處事公道、爲人正派,敢說敢想敢做,鄉親們都佩服他、敬重他。村裏大小事都聽他的`意見和安排。前年,團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沖毀,急需要恢復,村委會幫助解決了5噸水泥,老社長硬是發動了100餘名村民,花了兩天時間,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損毀路面打成了水泥路,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順暢通車。蔣支書還給我們介紹說:今年,老社長動員發展了村裏有志青年羅XX成爲團山社的第一個養殖大戶。我們隨後走訪進入羅XX家,參觀了他今年新修的養豬場。

       羅XX介紹說:他年初投入了50餘萬元資金,餵養了100餘頭豬,長勢良好,豬價也看好。在談到今後打算時,他期盼幫扶資金支援,透過聯戶經營、羣衆入股、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周圍鄉里鄉親發展生豬養殖,逐步壯大養殖規模,爲大家脫貧致富盡一份力。 下午,我們來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斷村組公路的排危作業現場(該路斷位於雙河村委會老街安置點去榨房自然村20餘米入口處),因下雨路滑推車濺了一身泥的蔣支書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頭對我們說:9月14日,我們接到村民險情報告,當天就組織人員安全轉移了涉及危險威脅的5戶18人。同時還在在公路兩頭加設了防護欄和安全警示牌。這幾天,雖然天天都是秋雨,險斷邊坡還不時有石頭、泥土滾落,但是我們採取了有效措施、險情處置及時,險情預警預報有力,當地羣衆生命安全和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腳步在丈量,夢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們堅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舉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大關貧困羣衆必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步康莊大道。

扶貧民情日記【篇三】

8月中旬,雖早已立秋,天氣依然酷熱難當。我們工作兩名成員在大湖口鎮黨委副書記唐純國和原巖橋村劉書記的陪同下,驅車在安鄉縣大街上來回穿梭,只爲能銜接好縣政府各部門,儘快落實年初制定的駐村幫扶各項脫貧措施。中午,我們結束在縣城的部門銜接工作計劃回到潭子口村,準備下午繼續整理扶貧檔案資料。

但意外不期而至,在進入第四、五、六村民小組地方,先有一個上坡,然後一個急下坡,由於還是泥巴路,路窄而且雜草較多,視野不太清晰,車子稍微打滑,左前輪似乎踏空。下車察看,只左前輪懸空,車子已無法動彈。這時,陸陸續續有村民圍了上來,村民對工作隊的同志已經很熟悉了,看到是扶貧工作組的車,沒有號召,紛紛開始出主意,大家自發出手相助,有的拿出自家的粗木樹、鐵棍、木板,一邊想辦法從坡下爲左前輪找一個支撐防止傾覆,一邊察看車況。最後,大家想辦法採取木板支撐,人力擡的方式,把車擡出來,忙得汗流浹背。他們把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肯定和期盼,體現在熱情的出手相助中。

初到巖橋村時,工作隊召集村民代表商討扶貧工作開展計劃,村民代表們向扶貧工作組提出的第一條要求就是要給巖橋修上水泥路,沒有水泥路,“運貨的車都不願意進我們村”,“我們的棉花都要比別的村便宜兩毛錢一斤”。全村只在去年硬化了一條由焦圻鎮進村的2公里水泥路,解決了1、2組村民出行難問題,但還有一縱三橫8.41公里的通組公路都是泥巴路,且路況非常差,部分路段泥坑十多釐米深,一般車輛難以透過,後來工作隊與後盾單位車輛入村基本都要規劃好行車路線,採用透過能力較好的車輛,以保證活動正常開展。

工作隊進村後,經常召集村民代表開會商討全村的扶貧工作計劃,讓村民自己爲村級制定脫貧措施,工作隊從中給予引導,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並逐戶走訪171個貧困戶,瞭解每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引導他們形成自己的脫貧思路,工作隊與村民逐漸互相熟悉起來,在與村民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村民對自己的貧困狀況只有淺層的認識,除了道路交通狀況以外,溝渠不通,常年有旱澇水漬災害,導致農業效益不高也是他們眼中致貧的重要原因。

但仔細分析發現,村民收入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這個村是安鄉縣最重要的棉花產區之一,但是從全國的宏觀農業佈局來說,國家的棉花生產重心向北方和新疆傾斜,而南方的棉花種植面積和棉花產量正在減少,而且棉花需要投入的勞動時間較多,據常德市有關專家測算,棉花作物的效益已經遠低於水稻等其它農作物的效益。另外,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都外出務工了,而從事農業勞動的村民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他們從事農業勞動只是爲了維持基本生活水平,而無心從事更爲精細的產業化高效農業。

爲儘快幫助村裏脫貧,市聯點領導王孝山主任、李娥皇校長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和後盾單位負責人到村裏開現場辦公會議,組長單位科技局領導也多次到村裏走訪調研,指導工作隊制定扶貧幫扶措施,積極推動有關項目落到實處。爲提高農民的農業效益,一方面,工作隊主動迴應村民的訴求,將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硬化、溝渠疏通、機埠的維修加固並新建一座排積機埠等項目作爲優先推進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村7條溝渠近12公里的疏通工程,今年雨季漬渾澇災情大爲緩解。另一方面,邀請科技特派員下鄉,指導村民的種養殖技術,並向村民推廣高效益的農業產業。

如今年在科技特派員彭友林教授的推薦下,由長安蔬菜公司提供“包供種、包供肥、包技術管理培訓、包收購、包加工、報銷售”一條龍產業化服務,巖橋村大戶劉連生和李平安共種植了黃秋葵23畝,預計每畝產值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摘花摘果期間,每天都需要請5個以上勞動力,預計需要投入勞動力3.6萬元以上,據李平安介紹,預計有14戶貧困戶參與勞動,預計每戶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另外還有馬永春教授的食用菌種植項目和由市扶貧辦推薦的光伏發電項目也正在全力推進之中。

在逐戶走訪過程中,我們還發現貧困戶的房屋破舊,有的牆體已經開裂,屋頂漏雨、門窗破損,危房的情況較多,經過仔細清查,全村有56戶貧困戶的住房需要改造。聯點市領導非常關心貧困戶的危房改造情況,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工作隊督促鄉、村兩級政府儘快落實貧困戶危房改造的申請審批程序,已經有5戶貧困戶按照住建部門危房改造項目的要求開始動工。近日,工作隊到安鄉縣住建局瞭解今年下半年住建局針對貧困村的危房改造計劃,在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潭子口村貧困戶的危房情況以後,安鄉住建局負責人表示將在下半年的計劃中儘可能的實現想改造的都可以得到危房改造的補貼。日前,下半年潭子口村的貧困戶改造危房的申請工作已經有序展開。

爲儘快幫助貧困戶脫貧,各後盾單位都在上半年擇日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結對幫扶的幹部均到訪了各自的貧困戶家庭,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致貧原因,知悉他們的脫貧意願,爲他們制定幫扶措施等等。聯點市領導王孝山主任和李娥皇校長還多次到他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高永元、趙宏英家中看望慰問,作爲組長單位的科技局領導也多次到扶貧村及其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督促工作組和鎮、村兩級幹部落實針對貧困戶的幫扶措施,儘快實現貧困戶脫貧的目標。科技局馬慧局長先後五次到結對貧困戶嚴文發家,看望其臥病在牀的老伴,與工作隊員、鄉村負責人及嚴文發家庭成員一起商討扶貧措施,目前該戶危房改造已經設計,支援擴建了10畝龍蝦養池。

回顧駐村以來的日子,工作隊在聯點市領導、組長單位領導及扶貧辦的領導和指導下,工作緊湊而忙碌,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贏得了村民的信任。但脫貧的任務依舊繁重。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在下半年或明年動工開建,要進一步做好與各相關部門的銜接工作,做好項目實施的質量監督,把有限的項目資金爲改變村裏面貌發揮最大作用。下一步,還有引導貧困戶成立農業合作社,集體開展高效益的農業產業項目,並利用支援貧困戶的小額信用貸款,實行由農民合作社分貸統還的模式開展農業產業項目,減小貧困戶的貸款風險,增強農業產業發展的活力,爭取貧困村早日脫貧。

標籤:扶貧 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