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課外閱讀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外閱讀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外閱讀作文3篇

課外閱讀作文 篇1

這一學期快要結束了,我有很多收穫。 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有知識的孩子。

在語文方面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老師的教導下我認識了700個生字,我學會了寫作文、寫日記,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在他*的陪伴下,我讀完了一本《成語故事》。

在生活上我在很多收穫。我會幫媽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擦桌子、洗內褲、洗襪子、掃地。我還學會了穿衣服、穿鞋子、疊被子、整理房間...... 期末即將來到,我會更加努力,爭取有更大的收穫,我相信,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就會有更大更多的收穫。

課外閱讀作文 篇2

課外閱讀在培養學生綜合語文素質上和提高應試成績上,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得到了和呂叔湘先生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文中一樣的答案:“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們的經驗,會異口同聲地說得益於看課外書”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一書中也指出:“讓學生在圖書世界裏生活,這是當今學校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他還說:“我把人類寶庫中最優秀的圖書給自己的學生們讀。”可見,閱讀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有着多麼重要的地位。

根據大語文教學觀來說,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而課外閱讀正是語文學習的過渡,是聯繫課堂內外的紐帶和橋樑,因而它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那麼課外閱讀到底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般來講,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累積大量的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

蠻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感覺無話可寫。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少固然是個客觀原因,但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少也是不爭的事實。文學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都經過作者的精心錘鍊,大千世界,人生百態都有反映。中學生透過廣泛的閱讀可以彌補接觸社會生活少的不足,瞭解到更廣闊的生活,對作文所需要的外延有了一定的拓展。閱讀多了,材料也就豐富了,寫作時也不再會有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尷尬。閱讀多了,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動的語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語感的培養實在是大有益處的。接觸了各種寫作風格和文字技巧,長期的浸染,不斷的比較鑑賞,就會慢慢模仿,甚至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風格呢,或豪放或婉約或靈氣或深刻或淋漓盡致或含而不露,甚至兼而有之。這正應了蘇霍姆林斯基那句話:“學生寫作必須擁有與作文相關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積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動中透過觀察所獲得的材料,只有這樣,他們才纔會飛躍。”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語感。

語感從本質上來說一種能夠迅速地領會和感悟語言文字內在意義的能力。如葉聖陶先生就曾經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敏銳的感覺。”還有人認爲:“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最高水平的語文能力。”而這種語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長期的反覆的閱讀積累,透過接觸大量新鮮活潑的語言材料逐漸養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都知道漢語是一種極其靈活的語言,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達完全不同的含義,順序的調整,字詞的刪減都可能使句子含義發生變化。這也是爲什麼語文的閱讀能力完全依賴於語法知識的講解和閱讀技巧的指導但卻收效甚微的一個原因。要學好語文,透過大量的廣泛的閱讀,給予學生廣大的閱讀實踐的空間和時間,在具體的語境中去不斷的自我感悟和比較鑑別,慢慢他們就會培養對漢語言的整體的領會和感悟能力,並且這種能力會不斷由弱到強。

課外閱讀可以培養自學能力。

獨立閱讀能力可以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他們日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經常地依賴於此,只有善於獨立處理、分析和吸收資訊的人,才能幹好他們的工作。因此,中學階段要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爲首要的任務來抓。課內老師諄諄教導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教會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習,在課外,在離開學校以後也能自主閱讀,會自主的收集、選擇、整理資訊,語文學習的目的纔算真正達到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真實的閱讀實踐中自己去摸索去感悟,提高他們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鑑賞能力。這將會受益一生。

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於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有着極大的意義。當一個人決定閱課外閱讀籍時,他就要開始面臨選擇什麼樣的書籍來閱讀,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閱讀,閱讀過程中的認真度,以及從中吸取了些什麼,這些問題都會在閱讀過程中出現,而這些在日後他走上社會後會反覆出現,並且深刻影響着他的學習的提高,進而影響到他人生的生活和事業。這些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閱讀習慣,從而受益終身。

課外閱讀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鮮明地提出:“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育不僅要發展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中學階段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階段,更要注重他們思想、靈魂上的塑造。而課外閱讀正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優秀的文學作品,本身的目的就是爲了展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惡醜;表現社會、生活、人性中的讓人崇敬敬仰的精神道德情操等等,蘊涵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啓迪人生,薰陶品德,塑造和淨化心靈。而且這些文學作品都講究以情動人,以理育人,寓教於樂,透過形象的故事與讀者產生心靈的共鳴,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這種無形中的渲染和心理上的認可接受比老師在課堂上的乾癟而空洞的說教更容易讓學生信服,因爲自己在閱讀過程的這種感染和震撼是直達內心深處的,並進而內化爲自己的行爲。這樣的學生相信從內到外表現出的人文素養都會是相當高的。

課外閱讀的作用是深遠的,可如今的中學生課業太重,難得有空閒時間去浩如煙海的課外書中去選擇,這就需要給他們推薦一些名篇佳作,讓他們入迷。當課外閱讀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閱讀成爲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學生方能在自主的狀態下,讀得廣、讀得深,也才能寫得靈活,寫得更有個性。在這時,身爲語文老師,便會體會到課外閱讀指導中“潤物細無聲”的成功喜悅。

課外閱讀作文 篇3

書是一葉扁舟,能帶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書是一陣輕風,爲我們驅除夏日酷熱。書,是一座階梯,使人們一步一步地向前進發。所以,我喜歡讀書,喜歡閱讀,喜歡讀書給我帶來的快樂。

小時候,望着蔚藍的天空,坐在媽媽懷中,聽那幾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慢慢的思考着,沉思着。理解着人物的個性,心理活動。漸漸的,我開始喜歡上書了。

小學一年級時,慢慢地我已開始學會認字了。媽媽的閱讀已經不能滿足我的興趣了。於是我便嘗試着讀書啊。雖然有些字顯然我市不懂的。但我仍慢慢地領悟着,漸漸得,我真的能開始閱讀了。我又找來了幾本書,又嘗試慢慢地閱讀,這次我一字一字地看,看看能否找到四字詞語,以便我日後的積累。

漸漸的,我開始領悟書中人物的個性,因爲我之前看書就像囫圇吞棗。讀到五年級時,我開始“博覽羣書”。看《水滸傳》中林沖的剛正不阿,宋江的仁義待人,李逵的直腸直肚。《三國演義》中趙雲的長阪坡救阿斗膽量過人,關雲長的單刀赴會,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都讓我無不動容。就這樣,一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真的喜歡上了閱讀。

薩士比亞曾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自從閱讀後,我的思維敏捷多了。也讓我們一起讀書,增添精神糧食吧!

標籤: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