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魚我所欲也教案五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魚我所欲也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我所欲也教案五篇

魚我所欲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設想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出自《孟子》,相對於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爲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薰陶。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裏所說的質疑,並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 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 歸納至今爲人們所樂於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爲善、捨己爲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麼?

“魚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二、作者作品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爲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爲《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弄清字音和停頓。

讀音:

(1)不爲苟得也(wéi) (2)爲宮室之美爲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停頓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3)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齊讀全文。

4.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5.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三、佈置作業:熟讀課文,自己試着翻譯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1.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鍾”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珍貴的食品。

【得兼]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這裏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

【何不用也]有什麼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非獨]不僅僅。

【勿喪]不喪失(其本心人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兒郎g,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着給他(吃人 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着。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願意接受。

[萬鍾]鍾: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u2)四鬥爲一鍾。萬鍾: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麼益處。

[奉]奉侍。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貧窮的人。得,通

“德”,恩惠,這裏是感激的意思,動詞。與:通“欽”,語氣詞。

【鄉爲身死而不受]鄉,通“向”,以前。爲,爲(之)全句:從前爲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爲宮室之美爲之]第一個“爲”,Wei4,介詞。第二個“爲”,wei2,動

詞,這裏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心]天性,天良。

三、內容結構分析

第一段

本段可分爲四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題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闢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於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寧願赴死也不願行不義。這裏所說的“甚於生者”就是指“義”,“甚於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於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於“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複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接着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後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因而人能捨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這裏使主題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孟子認爲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義”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爲了“義”,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說”出發,認爲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二段

本段可分爲三層。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爲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爲“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三層(“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鍾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爲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爲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與”今”對比,指出爲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作對比,按財富的數量來說,“萬鍾”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鍾”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鍾”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鍾”’,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論點。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比喻論證,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爲什麼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捨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 “所欲有甚於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於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義;不義

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麼,“捨生取義”的含義是什麼?請根據下面一則孟子的語錄概括總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5. 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爲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對於後世,特別是今天來說“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堅持正義事業,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捨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範,成爲正義事業、正義行爲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捨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爲了正義事業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課文第二段內容隱含一個什麼典故?可以用我們蒐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五、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着“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着悲憤投入汩羅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捨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於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1. 模仿下面一段話,發表對選擇的感言。

選擇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擇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擇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擇堅強,我們感受經歷失敗後的成功的甘甜;選擇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悅不已……

2. 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擇的故事,並談談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擇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因爲選擇了母親,她就選擇了富貴、選擇了澳大利亞;選擇父親,她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中國。人人都說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擇了父親,選擇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她長大的父親,捨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於心。

六、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完成本課點津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鑑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教學步驟 ]

一、師生齊背課文

二、鑑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爲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爲“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爲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後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爲人都有“欲生而不爲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纔不會喪失。爲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爲他們爲物慾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捨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爲物慾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纔會按“義”的原則行事,纔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捨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爲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於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爲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爲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 (《四書章句集註》)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的。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古今對讀,品評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爲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鍾”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爲一種道德規範,約束一己之私慾,成就集體、民衆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他爲實現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於抨擊統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

五、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爲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六、佈置作業

請以“義與利”爲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魚我所欲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瞭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的關係,把握本文的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顯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

這幾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價值取向?(學生回答:生爲尊嚴,生爲自由,生爲名聲,生爲正義。)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了孟子什麼樣的道德主張。

二、資料助讀

1.“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即由此產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變壞,是由於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富歲子弟多賴、懶。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禮記檀弓》中有:“齊大飢,黔敖(富人)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字音:

(1)不爲苟得也(wéi) (2)爲宮室之美爲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停頓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3)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學生齊讀課文。

5.學生白讀課,參考註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6.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爲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問我答

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問師答

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多媒體顯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故患有所不闢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爲身死而不受

(2)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五、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3.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鄉爲身死而不受, ; , 今爲妻妾之奉爲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學生齊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第二課時

一、師生齊背課文

二、鑑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爲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爲“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爲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後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爲人都有“欲生而不爲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纔不會喪失。爲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爲他們爲物慾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捨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爲物慾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纔會按“義”的原則行事,纔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捨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爲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於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爲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爲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 (《四書章句集註》)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的。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古今對讀,品評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爲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鍾”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爲一種道德規範,約束一己之私慾,成就集體、民衆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他爲實現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於抨擊統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五、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爲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六、佈置作業

請以“義與利”爲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魚我所欲也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操的說理散文,《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一)。孟子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一個重要的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的人,應該爲義而生,爲義而死,必要時要“捨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儀而貪求富貴的行爲是不足取的。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相對於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爲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薰陶。

學習任務

1. 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 學習經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的獨到之處。

3. 感受孟子文章語言自然流暢,節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學習方法

1. 採用“誦讀—積累—感悟”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2. 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爲文章觀點找論據,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一)》。

3. 善於聯繫當代,聯繫個人生活實際,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鑑古人的思想精華。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1. 要求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基本疏通課文大意,找出疑難之處,留待課堂解決。

2. 默讀課文,基本斷句準確。

3. 教師推薦網站,瞭解孟子。

學生根據教師推薦網站,或自行搜尋,全面瞭解孟子,分組查找以下內容,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介紹:孟子簡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學說、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語。

二、激趣匯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引出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1. 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 歸納至今爲人們所樂於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爲善、捨己爲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麼?

“魚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三、整體感知

1. 教師和學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讀、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節奏。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鍾”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找出課文中出現的對稱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語言特點。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爲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

2. 教師以若干問題帶動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②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魚我所欲也教案 篇4

【學習重點】

1、體會文章的中心論點。

2、論證方法。

3、體會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孟子(約公元前372至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他曾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推崇並繼承了孔子的學說,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世稱亞聖。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長於說理,善用比喻,縱橫捭闔,妙趣橫生,在中國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魚我所欲也》就體現了他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二、學生朗讀課文

三、注意有關字詞

1、故患有所不闢也。通避

2、萬鐘不辯禮儀而受之。通辨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鄉爲身死而不受。通向,從前之意。

四、筆譯這篇課文

五、對艱難字詞句進行解釋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學生散讀課文

三、點名學生翻譯課文,對不妥之處詳加解釋

四、學生散讀課文爭取成誦

第三課時

1、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文章,它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捨生取義

2、作者是怎麼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文章用魚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論點的。

3、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文章用魚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論點,由有甚於生,有甚於死引出不爲苟得不避禍患來,這是從正面論述;由莫甚於生莫甚於死引出何不爲也這是從正面論述。結論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有比死亡更讓人討厭的東西(義和不義)。後又從反面論證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

4、寫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運用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論點

② 用行不吃呼爾,乞不受蹴爾比喻守義不辱。運用比喻使講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淺出。

⑵ 運用對比。魚與熊掌生與死義與不義向與今等通篇對比鮮明,使中心論點捨生取義鮮明突出。既然能爲義而捨生,那麼在接受比生命更輕的高官厚祿,甚至是一簞食,一豆羹的時候要辯解是不是合乎禮義。

⑶ 孟子的禮義是封建君臣之禮,封建君臣之義,應批判地繼承,現在的禮義已經賦予了新的含義。如陳毅取義成仁今日事。

⑷ 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5、結構圖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於生義

╱正面→→

舍 魚 死 雖惡所不避有甚於死不義

╲反面: 向(爲身死而不受)

受不義之萬鍾無益

今(爲宮室、妻妾、窮乏者)更不可

魚我所欲也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

2、瞭解本文運用比喻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3、重點積累欲舍甚惡患等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對文中的其他實詞和虛詞進行一般的學習和複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本文所運用的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邏輯推

理論證等方法。

2、難點是第一段的邏輯推理論證過程。

三、教學設想:

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分層推進的教學法,明確各層級的要求(具體見教學過程);注重體現新大綱對文言文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誦讀全文,力求做到能當堂完成背誦要求。

2、針對文中的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層分析,逐步理解其內涵。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幻燈片,將要點提示給學生,讓學生有直觀印象,便於今後的複習記憶。

3、本文用一課時完成。

四、教學過程:

《魚我所欲也》屬於文言說理文,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是論證方法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落實。教學內容可分爲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一)匯入新課

由學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入手,回顧其中名句,溫故而知新,而後匯入本文的學習,瞭解孟子關於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

(二)注重文言誦讀,指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而後教師針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正音。如:患(huān)、惡(wù)、簞(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煉中心論點(要求全體學生掌握此要點)

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這樣提出有什麼好處?(學生分組討論,而後解答)

明確:文章開頭第一句以魚和熊掌設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的結論,這裏其實是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第二句緊接着引出中心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 用比喻匯出中心論點,使捨生取義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論證方法(要求中高層學生掌握並能加以運用)

提問:在論述中心論點時,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讓全班同學閱讀思考,而後由中高層級的學生踊躍回答)

明確:這篇文章在論述過程中運用了比喻論證、邏輯推理論證、舉例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方法。(其中邏輯推理論證法是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中高層級的學生熟悉並掌握這一論證方法。)

(五)小結本課時內容

1、 回顧本課時要點,提醒全體學生記住孟子的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以及掌握本文中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2、面向中高層學生,要求這些學生仔細體味作者的論證思路,從中受到啓發,學以致用,聯繫生活實際,結合影片《生死決擇》,寫一篇500字的小論文。

(六)落實背誦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要求:中高層學生做到當堂完成本文背誦;低層學生做到當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誦。

2、課堂上可以全班齊背或個別抽查的形式來落實背誦情況。

(七)佈置課後作業

1、結合課後練習之四,落實本課文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補充舍惡患,要求中高層級的學生對它們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整理落實,以備檢查。

2、 預習《莊暴見孟子》,瞭解孟子關於仁政的政治主張。

板書設計

所欲有甚於生則不苟得生

魚與熊掌--舍魚取熊掌 捨生 (即義)

生與義--捨生而取義 取義 所惡有甚於死則不避患 捨生取義

(即不義) 是人的本

(設喻引出中心論點) (假設邏輯推理) 心(正面

一簞食,一豆羹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論述)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

(舉例論證)

(向) (今) 爲宮室之美受之 見利忘義

萬鍾:爲身死而不受 不辨禮義 爲妻妾之奉受之 是喪失人

而受之 爲所識窮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對比論證) (反面論述)

標籤:五篇 所欲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