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教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幾乎人人熟記成誦的小詩,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的教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供參考借鑑!

教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第一步: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這樣可爲後面要學的古詩營造氛圍,激發學習積極性。

2、匯入新課,簡介作者,並介紹寫作時的背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介紹背景時引出一個節日“重陽節”檢查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並最後課件出示教師收集的資料。這樣可培養學生自己接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出示了資料後,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功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並給予以正確的答案。

第二步;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課件出示學習古詩的步驟:有節奏的讀詩、理解字詞意思、根據字詞意思,理解全句全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繼續有感情的讀詩、背誦古詩。

讓學生明確學習古詩的步驟,知道這堂課要學會什麼、掌握什麼、怎樣去學,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失、不要盲目去學習古詩,三年級學生畢竟接觸古詩較少,根據上首詩已掌握的學習古詩的步驟,形成的'基礎,讓他們小組去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夠獨立學懂的知識。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第三步:劃出節奏、誦讀詩句

學生在自己已讀基礎上,聽老師範讀全詩,並檢查標的停頓的地方是否劃對。讀後課件出示詩中停頓的地方。根據符號讓學生再次嘗試讀詩並敢於與老師挑戰,讀的好與否。這樣可培養學生的自我挑戰,與別人挑戰的精神,培養了學生的自信。

第四步:學習詩句、體會感情

這首詩字詞的意思並不難,學生學習的難度應該不大,估計在課下透過查找有關資料學會的人應該很多。

在學習古詩中,我採用的形式是“扶”、“放”、“半扶半放”式的學習。

“扶”學生學習題目的“山東”,因爲這是古今義發生變化的詞。

“放”學生解釋“獨”、“異鄉”、“異客”、“倍”、“遙”因爲這些詞的解釋基本上沒有什麼難點。

“放”學生根據字詞的解釋來串講全詩的詩意

“半扶半放”教師質疑爲何要登高、插茱萸,檢查學生收集的資料,這樣檢查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提問題的能力,並且培養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本首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最後課件出示教師收集的資料,爲了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案,以判斷自己的對錯。

“扶”師介紹今天的重陽節的習俗,又是老人節,從中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懂得尊老、愛老、助老。

課件出示詩中字詞句的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出示字詞句的意思,不是爲了侷限學生思考的空間,爲了讓學生心中有個準繩,並且爲體會詩人思想感情做鋪墊。

體會詩人的思想的感情,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親人。

第五步:反覆誦讀、背誦詩歌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要使學生讀好。

1、學生根據所劃出的節奏,根據所體會的思想的感情,去嘗試的朗讀。

2、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帶着含義去讀、讀出節奏感

3、反覆誦讀

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最後全班背誦。

第六步:總結方法、佈置作業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理解句子含義”兩個訓練點,並突出了按照學習古詩的步驟去學習,注重了智力與技能的培養,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