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鄉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

鄉愁1.53W

講完一節公開課,坐下來靜靜沉思,有許多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詩源遠流長,就像是一個蹣跚走來的老人,有過青年時的夢想,中年時的繁榮,老年時的深邃。詩歌的形象大於思維,寥寥數語總是承載了詩人滿腔的深情。學生們經過八年九年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對古詩多少有了一些瞭解。而現代詩歌卻還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與悠遠的古代詩歌相比,無論是從詩歌的意蘊,還是詩歌的形象上,都沒有古代詩歌細爵起來津津有味,對於學生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學生能透過文字領會詩人的感情,這是一個基礎,但這還遠遠不夠,要真正理解一首詩,必須完成情感的遷移,即在詩歌領悟的`過程中,給原有的情感加上學生個體情感因素,把詩人的情感變成學生自己的情感,這首詩才算學會了。因此,現代詩歌怎麼教卻是長期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在教了余光中的《鄉愁》之後,我彷彿在迷霧中見到了曙光的端倪。

在余光中的《鄉愁》之中,最能夠打動人心的就是那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有人說,餘詩是用最狠心的別離成就最醇美的鄉愁。但是余光中只把鄉愁比喻成“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樣東西,那麼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許多意象就是他餘留的想象的空間。這裏我讓學生們設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鄉,心中最惦記的是什麼?讓他們想象一下自己的鄉愁,大膽地進行比喻句的仿寫。學生們的仿寫造句就像是在填補空白。這種想象力的調動,給學生們的理解又創造了許多新的元素,鄉愁也因此帶上了多元的個性色彩。當然,學生的創作畢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樣可以從中發現稚嫩的美。如有的學生寫鄉愁是一碗扯不斷的麪條,一鍋紅紅的火鍋,都是很不錯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們要培養學生自己的創造力,就要給予他們適宜創造力生長的課堂環境。相信這樣的仿寫一定可以深化學生對原詩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儘可能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