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教材解析

作者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下面看看其具體解析。

桃花源記教材解析

一、整體把握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爲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爲?洞口僅容一人透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爲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爲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裏,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裏,他既透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爲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透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透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透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爲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爲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着寫桃林奇景,似爲人間所有又似爲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爲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爲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爲“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練習說明

一、熟讀並背誦全文,用自己的話敘述這個故事,可以適當地加進自己的想像。

設題目的是:①使學生當堂成誦,要求背得順暢,並能大體上敘述作者原意;②發展學生的想像力,能根據上下文意補充若干細節,作創造性的複述。答題方式要靈活,可以先熟讀成誦再作複述,也可以經過熟讀粗知課文大意後,先複述故事,最後練習背誦。爲了激活學生的想像,在熟讀課文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故事情節提出某些問題,或要求簡答,或引而不發,讓學生放開去想,也可以加幾句點評。

二、作者在這篇文章裏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條件下能不能變成現實?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提示〕討論前要先大致瞭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一點社會發展史常識。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學過的有關社會發展知識,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培養辯證思維。

此題可讓學生討論,形式不拘,或全班集中討論,或分組討論。前面“問題研究”已對此題所涉及的內容作了初步說明,但僅供教師參考。此題是開放性的,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能自圓其說即可,不要搞統一答案。

三、本文語言簡潔而含蘊豐富。請根據文意完成下面的練習。

1.在括號裏填入被省略的字。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語,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

3.“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容?

陶淵明的語言明淨如一泓清泉,沒有一點雜質,真正做到了將可有可無的字句一概刪去,這種語言風格很值得探究。三個小題要學生注意的是作者行文時的省略筆法各不同,只讓學生作答是不夠的,還要作一點分析,使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1.這是省略句子成分。在不妨礙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體的指稱,可以使行文簡潔、流暢。這種省略不僅文言文中常見,在現代書面語和口語中也常見,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現得更爲頻繁罷了。在分析過程中,最好不使用“主語”“賓語”或“施事者”“受事者”之類的概念。

答案依次是:村人、漁人(可用“他”替代)、漁人、村人、漁人(可用“他”替代)。

2.這可見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問“今是何世”,漁人當答以“今是晉”;村人會接着問“秦之後即晉乎”,漁人再答曰:“否,秦之後尚有漢魏,魏之後方爲晉。”作者不正面地詳細敘述這一對話過程,卻用總敘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裏。這種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淵明的語言風格。

3.運用指代詞語,避免重複前文內容。“如此”,是指代語,指上文所說。漁人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郡中有此“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探個究竟,因此他一定會談到自己發現桃源村的經過、村中的生活情狀,還會談到他歸途中做標記的事。

四、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跟現代漢語裏的不同,試作解釋。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不足爲外人道也

設題目的是提醒學生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讀文言文一定要根據上下文細究詞義,切勿望文生義。答案如下:

1.交通,這裏指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在現代漢語中,“交通”是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2.妻子,這裏指妻子及兒女。在現代漢語中,“子”是詞尾,無義。

3.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在現代漢語中,“無論”是表示條件的連詞。

4.不足,不值得。這個意思仍保留在現代漢語的成語中,如“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不足爲奇”(不值得奇怪)等。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一個半課時教讀。

由於文章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在此條件下,教師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創造出有特色的教法來。下面提幾條建議,以供參考:

一、關於誦讀教學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讀一遍約需2.5分鐘。假定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已讀過兩三遍,課上再讀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誦。再加上教師及個別學生的示範朗讀和檢查背誦,課上用於誦讀的時間不會超過35分鐘。這是學好這篇課文的基本保證,從長遠的眼光看,尤其應該如此,決不容忽視。

讀和講可以穿插起來進行。大致可分三個階段:(1)在掃清語言障礙的基礎上讀得順暢,主要是字音準確,停頓分明,不讀破句,並透過多次誦讀熟悉故事;(2)對情節作一點分析,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具體地想像出故事的發展過程,能進行創造性的.複述,並牢牢記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語句,能讀出一點“講故事”的味道;(3)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能比較熟練地背誦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學班而言,在水平較高的教學班,也無妨先背下來,然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

二、關於想像力的培養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想像來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例如:

1.漁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於無意?

過去的詩人對此就有不同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按這種說法,漁人這天並非出來打漁,而是爲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桃花林的。南宋詩人謝枋得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寫道: “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這是說,漁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繽紛”,自然有不少花兒落在水面,隨流而下,漁人是在看到這些花瓣後,逆流而上到達桃花林的。這兩種說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卻也無妨以此引起學生的想像。

2.漁人何以敢入洞?

漁人見桃林面積之廣(“夾岸數百步”),又是純一色的桃樹(“中無雜樹”),爲人間所罕有,已有“尋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盡頭,發現了“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他以爲這是“天外有天”的標誌,便決意去追尋光源,滿心希望能由此而直達仙境。

3.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爲什麼“皆嘆惋”?

桃源村人爲“避秦時亂”而來此,至晉太元中已將近六百年。文中沒有提到漁人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

爲培養學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不宜過多,更不宜瑣碎,要給學生留出自己發揮想像的餘地,辦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複述故事。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重點知識歸納

一、相關背景:

1、關於作者: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於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於詩文辭賦,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着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2、相關知識: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57歲,因爲此時正處於東晉末期,社會環境是戰亂紛呈,生靈塗炭。他拒絕同統治者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隱居農村已十餘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到他的無能爲力的思想矛盾。

課文下面註釋:

二、請掌握下列重點字詞

1、緣溪行:緣:順着、沿着。 2、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3、繽紛:繁多的樣子。

4、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5、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6、才通人:僅容一人透過。才:僅

7、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8、儼然:整齊的樣子。 9、屬:類。

10、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11、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13、黃髮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說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

14、要:通“邀”,邀請。 15、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6、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17、具言:詳細地說出。

18、嘆惋:感嘆、惋惜。 19、餘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邀請。

20、語云:囑咐。語,告訴。 21、不足:不值得。

22、便扶向路:就順着舊路(回去)。扶:沿、順着。向:從前的、舊的。

23、及郡下:到了郡城。 24、詣:到。特指到尊長那裏去。

25、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 26、遂:終於。

27、規:計劃。 28、未果:沒有實現。

29、尋:隨即,不久。 30、問津:問路。這裏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三、古今異義詞

1.阡陌交通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指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 古義: 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4.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

今義:味好,香濃

7.詣太守,說如此。 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四、一字多義

爲:武陵人捕魚爲業 (作爲) 尋:尋向所志 (尋找)

不足爲外人道也 (對,向) 尋病終 (不久)

乃:見漁人,乃大驚 (於是) 舍:便舍船 (捨棄)

乃不知有漢 (竟然) 屋舍儼然 (房屋)

得:便得一山 (看到) 志:處處志之 (做標記)

既出,得其船 (找到) 尋向所志 (做的標記)

復:不復出焉、不復得路 (再) 遂:遂與外人間隔 (因而)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又) 遂迷 (終於)

後遂無問津者 (就)

五、意思相同的字詞

1.悉如外人: 悉:都

並怡然自樂: 並:都

鹹來問訊: 鹹:都

皆嘆惋: 皆:都

2.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邀請。

3.緣溪行: 緣:順着。

便扶向路: 扶:沿、順着。

六、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塑造了一個幽美的世外桃源,並透過這個故事表現了陶淵明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不滿,希望能有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

(二)、文章脈絡

1.全文按情節的發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2-2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2.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七、理解性默寫

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安寧的句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5、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6、與《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表現的思想相同的句子是: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7、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本文“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爲何嘆惋不已?

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9、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八、課文理解

1.第2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

答:從活動、穿戴、心情等方面進行描寫。

2.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

答:描寫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兩個方面是: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3.“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桃源人爲什麼嘆惋?

答:桃源人爲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爲桃源外的人一直過着痛苦的生活而嘆惋。

4.漁人臨走時,桃源人叮囑說:“不足爲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麼?

答:桃花源中人不想外人進來干擾和破壞他們目前和平、寧靜的生活,不想把外面的人事紛爭帶進桃花源。

5.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答:作用是: ① 讓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更顯得亦真亦幻,增添傳奇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作者虛構這樣一個地方目的是什麼?

答: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兩件事是:(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2)未果,尋病終。

虛構目的是: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7.在現代生活中,友人對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說:“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這個人說的話意思是什麼?用簡潔的話來回答。

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與世隔絕,孤陋寡聞,不問世事。

九、寫出出自本文的四個成語並解釋:

1.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後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2.豁然開朗: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爲開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津:渡口。沒有人來問渡口。後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

4.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