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微型課教案

《桃花源記》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它的微型課教案。

桃花源記微型課教案

教學目標:掌握相關文言實詞,落實句子翻譯。

理解桃花源作爲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理想社會的象徵含義。把握其永恆性和侷限性

教學重點:掌握相關文言實詞,落實句子翻譯。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源作爲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理想社會的象徵含義。把握其永恆性和侷限性

教學流程:

一、 匯入

1、“世外桃源”這個成語給人怎樣的聯想?

2、“世外桃源”何以稱爲“世外”?她究竟在何處?圍繞她又有怎樣的傳奇?

二、 朗讀感知,落實字詞,疏通文意

1、自讀課文,正音。朗讀要求:正確通順

2、自由朗讀,個別評價;朗讀要求:體現意境

3、圈劃理解有困難的字詞,提問彙總,合作解答

4、提問理解有疑問的語句,合作探討;落實全文翻譯。

三、 寄意深遠的桃花源

1、你認同“不足爲外人道”的說法嗎?桃花源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向外人稱道的?

自然景物、社會生活、風俗人情

2、桃花源中人強調“不足爲外人道”,其中蘊含了怎樣的意味,流露出哪些資訊?

自謙、擔憂、珍惜

3、平淡日常的農耕生活爲什麼被桃花源中人如此珍視?(桃花源作爲一面鏡子,反照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背景?)

補充晉朝時代背景介紹

4、桃花源這一理想社會反映了陶淵明怎樣的內心世界?寄託了他怎樣的精神追求?

補充陶淵明的人物生平介紹

四、 永駐心間的桃花源

1、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作者虛構的?作者在行文中側重於體現其真實性的一面還是側重於體現其虛幻性的一面?

(兩方面語句的品析、探討)

2、作者對桃花源亦真亦幻的處理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增強其傳奇色彩,更令人難忘,更引人遐想。

看似虛幻,又似乎確是存在,近在眼前,彷彿可以實現

成爲後世知識分子共同精神家園

3、作爲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精神家園的桃花源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社會怎樣的特點?

4、如果確有一個機會,你是否會選擇生活在這樣一個世外桃源中?

拓展閱讀:教學素材

關於本文的對聯

1.子驥難尋避世地,漁人偶入桃花源。

理解性默寫

1.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夾岸數百步”都是桃樹,沒有一棵雜樹,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寧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本文中明顯了桃花源人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明顯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6.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爲何嘆惋不已?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交代桃花源的人來歷的句子是: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9.“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0.“村人”滿足於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

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願也不屑與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時也爲漁人出而復尋,“不復得路”,埋下伏筆。)

11.“不足爲外人道也”這句話,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後,雖“嘆惋”卻仍然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爲什麼不願離開?

①桃花源中人厭惡源外戰爭,追求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後寫想重入桃花源“不復得路”,劉子驥“規往”而“未果”的意圖是什麼?

①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

②說明有很多人嚮往着桃花源。

內容評析

1.第一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的美景

第二段:總寫漁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社會風尚

第三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裏做客以及辭去的經過

第四段: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復得

第五段:寫桃花源無法找到

2.作者的願望: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

3.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和平生活的嚮往,對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會的原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

內容評析

發現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願。“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在當時階級社會中只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空想,又是作者隱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

本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本篇一個特點。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文章主題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裏生活着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羣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透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爲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透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透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透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爲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爲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着寫桃林奇景,似爲人間所有又似爲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爲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爲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爲“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想像來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例如:

1.漁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於無意?

過去的詩人對此就有不同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按這種說法,漁人這天並非出來打漁,而是爲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桃花林的。南宋詩人謝枋得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寫道:“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這是說,漁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繽紛”,自然有不少花兒落在水面,隨流而下,漁人是在看到這些花瓣後,逆流而上到達桃花林的。這兩種說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卻也無妨以此引起學生的想像。

2.漁人何以敢入洞?

漁人見桃林面積之廣(“夾岸數百步”),又是純一色的桃樹(“中無雜樹”),爲人間所罕有,已有“尋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盡頭,發現了“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他以爲這是“天外有天”的標誌,便決意去追尋光源,滿心希望能由此而直達仙境。

3.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爲什麼“皆嘆惋”?

桃源村人爲“避秦時亂”而來此,至晉太元中已將近六百年。文中沒有提到漁人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

爲培養學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不宜過多,更不宜瑣碎,要給學生留出自己發揮想像的餘地,辦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複述故事。

主題思想

表達了作者對安寧祥和的美好生活嚮往及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客觀的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中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