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鷗》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老人與海鷗》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1、學習8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褪色、親暱、抑揚頓挫、有聲有色”

等詞語。

2、能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感受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教學重點:體會描寫老人關愛海鷗的句子的意思,感受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海鷗老人”吳慶恆的圖片。(教師敘述)

2、質疑:爲什麼稱他爲“海鷗老人”?

3、揭示課題。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老人,來了解他和海鷗之間的感人故

事,學習課文《老人與海鷗》。(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碰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抓住重點詞“老人、海鷗、生前、去世後”;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老人和海鷗之間什麼事?)

指名學生說,教師加以指導。

3、師生交流,總結。

生前:(1-13)老人關愛海鷗

去世後:(14-19)海鷗送別老人

板書:關愛送別

三、品讀課文,感受老人對海鷗的關愛。

1、快速默讀課文1-13自然段,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關愛,

請把它們用橫線劃出來。

2、指名學生讀自己劃出來的句子。

3、隨機品讀句子,感受老人對海鷗的關愛。

句子一:“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爲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1) 讀了兩句話,你有什麼發現?(三個“褪色”、外貌描寫等 )

(2) 從三個“褪色”來看,你認爲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活節儉、衣着樸素)

(3) 老人自己的生活這麼節儉,對海鷗卻從不吝嗇,從哪些詞中讓你體會

到老人對海鷗的關愛。(理解“每天”、“二十餘里” )

(4) 指導朗讀。(注意重點詞:褪色、每天、二十餘里)

(5)

句子二:“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羣呼喚。立刻便有一羣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着

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1) 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動作描寫、老人喂海鷗的畫面十分和諧、默契,美得像一篇美妙的樂譜。)

(2) 用“▲”標出描寫老人動詞。交流說說標出哪些動詞。

(3) 從這些動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老人的動作是那麼的嫺熟,與海鷗

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那麼和諧!老人對海鷗就像對兒女一般。)

(4) 指導朗讀。(讀出老人對海鷗的就像對兒女那樣細心、耐心。)

句子三:“在海鷗的鳴叫聲裏,老人抑揚頓挫地唱着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1) 這兩句話裏哪些詞讓你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關愛?

(親暱、抑揚頓挫)理解這兩個詞,說說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

(2) 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這麼多海鷗老人都給它們取了名字,這又說明了什麼?

(3) 請你也像老人那樣親暱、抑揚頓挫地叫叫海鷗的名字。

句子四:“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1) 讀這句話了,你有什麼感受?

(“十多年”、“每天”說明老人與海鷗相處的時間長,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老人堅持不懈地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付出了自己無私的愛。)

(2)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小結,留疑探討

1、透過這些句子的品讀,讓我們體會到了這真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預留寫話訓練,根據時間的情況開展。

(學生交流:喜愛海鷗、無私奉獻、對海鷗像自己的兒女一樣)

2、老人爲海鷗付出了那麼多,海鷗感受到了嗎?它們又是怎樣對待老人的?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