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通用1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通用14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賽龍舟等等。

今年端午節,姑姑也包起了糉子。只見姑姑熟練地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醃好的五花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然後用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很快一個個又大又好看的糉子就包好了。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好後,大家都坐在桌子旁,吃起了香噴噴糉子,感覺太好了!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視窗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糉葉、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糉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糉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哈哈哈樣子也包起糉子來。糉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糉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糉子,剝開糉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糉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老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陽節的那天,我一大清早就起牀了,穿起衣服,快速地刷完牙,來到大廳,就乖乖地吃起飯來。早餐有糉子,那糉子的味道各式各樣。有紅豆餡的,綠豆餡的,牛肉餡的,豬肉餡的。非常好吃。

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去看外公外婆。我一進門,就說:“外公外婆過節快樂!”外公外婆聽了,樂壞了,急忙端出糉子。我看了說:“我早上吃了好多糉子,能不能換一種口味啊?”

“不行!”外公外婆霸道地說。我只好繼續吃糉子了。

晚上,爸爸買了一箱煙花。吃完糉子,我們開始放煙花。一個個煙花筒像一個個大炮筒。噴出不同顏色的煙火,一到天上就爆炸。有的煙花像獅子張牙舞爪。有的像盛開的玫瑰美麗無比,還有的像向日葵綻放在天空中。絢麗多彩,好看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非常快樂,期待明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們東方輔導班,決定組織一次包糉子的比賽活動。

剛到教室門口,我推開教室門,眼睛直冒光。哇!我們包糉子的材料可真豐富呀,有甜而不膩的糯米、有香甜的紅豆、花生,還有好吃的蜜棗,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先去洗了洗手,搬來椅子坐在老師的身旁,看着老師包一個糉子,覺得小菜一碟。開始包了,我先拿起糉葉,然後再把糉葉對齊,折成一個喇叭形,再把糯米和蜜棗加進去,可是因把握不好糯米的量,加入的糯米直往外冒,“這可怎麼辦?”“把糯米去掉些,就可以了”老師在一旁提醒道。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再次鼓起勇氣,堅持下去,最後終於成功了。

這個端午節太開心了。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了,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爲這一天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還可以看緊張刺激的賽龍舟。

一大早,我和奶奶就來到了超市,超市裏糉子品種可真多,簡直是琳琅滿目啊!有鮮肉糉、蛋黃糉、紅棗糉、豆沙糉等等。經過一番挑選,我們買了一些不同品種的糉子,快快樂樂地回家了。

到家後,我和弟弟妹妹玩得不亦樂乎,我還給他們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這時,電視上的龍舟比賽開始了,只見畫面上一條條龍舟在河面上飛馳。船上還有人在敲鑼鼓,嘴裏喊着整齊的口號。兩岸的人們在高聲吶喊,看得我們也情不自禁地爲他們加油。整個比賽相當刺激。

終於到吃飯的時間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彼此分享着有趣的事。而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着糉子,整個氣氛好不熱鬧。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一大早就到外婆家過節了。

外婆忙得不亦樂乎,一早上就買來了艾葉插在門頭。她神祕地告訴我:“艾葉不僅可以驅蚊還可以保平安,用過的艾葉還可以泡澡,消除疲勞。”

中午,飯香、艾香、糉香撲鼻而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午餐。桌上有烤鴨、莧菜、紅油鴨蛋、西紅柿炒雞蛋和黃鱔。外公說:“這五紅必須得嘗一嘗,可以避邪消暑”。大家搶着吃起來。飯後,我還嚐了一個外婆親手包的糉子,糉寶寶一身青綠色的外衣,身上纏着幾道紅腰帶,脫掉外衣,叫上一口,糉香瀰漫在脣齒之間。媽媽說:“糉子的繩子留着,一會給我和弟弟編蛋袋。裝上一個雞蛋,掛着胸前保平安!”我覺得端午節好神奇啊。

我喜歡過端午節,不僅有吃的還有玩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我準備和家人一起包糉子。我問媽媽:“爲什麼每年的今天才能吃糉子呢,不能每天吃嗎?”媽媽微笑着對我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投入了汨羅江,人們怕江裏的魚吃掉屈原,人們就包了好多糉子投入了汨羅江中。這個風俗流傳了幾千年,就變成了今天我們吃糉子來紀念他。”

我準備好了食材,有紅紅的紅豆、甜甜的大棗、好吃的臘肉、酸甜的葡萄乾、清香的糉葉和白花花的糯米,就開工包糉子了!我先用礦泉水瓶做了漏斗,我覺得這樣更環保一些。我再把糉葉裹成一個三角形放在漏斗裏,就可以選自己愛吃的食材放在裏面了,然後再把它裹起來,用細細的綠篙葉捆好,一個好吃的糉子就包好了。開始我包的糉子不好,我一直在嘗試、嘗試、再嘗試,我現在包的糉子越來越好了。

姥姥給我蒸了幾個,剛出鍋的糉子真好吃,我覺得小小的糉子竟然有那麼大的甜味,今天的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一天晚上,寫完作業後,我問爸爸:“爸爸,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呀?”爸爸笑着對我說:“好,今天我就來給你說說端午節的來歷。”

我猶豫着說:“我好像在書上看過,是爲了紀念一位詩人。”爸爸摸着我的頭說:“是呀,那位詩人叫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

爸爸接着嚴肅地說:“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爲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後來卻受到壞人的迫害,被放逐到江南。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國都後,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了,對前途感到絕望,他選擇了爲國捐軀,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自殺了。”爸爸接着又說:“兩千多年來,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把糉子投入江中,據說是拿糉子去餵魚,以免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這也是每年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我滿懷深情地說:“原來,我們端午節吃糉子,爲的就是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屈原爲國捐軀的愛國精神啊!”爸爸高興地點了點頭。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到了,學校按規定放了三天假,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

過端午節,我家的風俗就是都要吃糉子。這不,星期三的晚上,我和媽媽就開始包糉子。我們包的是糯米糉子,另外還加上了紅棗、葡萄乾等材料。

我們開始包糉子了,第一步先把葦葉捲成圓錐形;第二步往裏面放入適當的米,然後,放上幾個棗;第三步再把葦葉包起來;第四步用線把糉子纏繞起來。糉子就做好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盤香噴噴的糉子出鍋嘍!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邊吃邊說:“我要把這些糉子全部幹掉!”

吃完糉子,爸爸又帶我和媽媽去廣場玩,到了那裏,藍藍的天空上飄着朵朵白雲,小草也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我先玩的是開船遊戲,我覺得搖船太累了,用勁搖小船也總是搖搖晃晃的,有好幾次我險些掉下水去呢!雖然費力,但還是很有趣。

最後,天色已經不早,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廣場。

這個端午我過得好開心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2

“三角四楞長,珍珠裏面藏,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這小小的謎語說的就是軟糯可口的糉子。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美味的糉子。

這糉子和端午節的來歷,得從兩千多年前開始說起。楚國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可是楚懷王不聽從他的意見,致使國都被秦軍佔領。心如刀絞的屈原寫下了最後一首詩《懷沙》後,於五月初五那天,自沉汨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人們爲了避免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往江裏扔糯米糰。後來,就漸漸形成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早晨,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超市,買了包糉子的材料:墨綠色的糉葉、似珍珠的糯米、火紅的大棗、麻繩,還有鮮美的豬肉。首先,我們把買來的食材洗淨。然後,將糉葉做成錐形,把糯米放進去。接着,將大棗和豬肉放進去,分別做成豬肉糉子和大棗糉子。最後,把所有的糉子用麻繩纏三圈,糉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象徵着中國民族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偉大的愛國精神。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3

星期六的中午,我們班舉行風情萬糉過端午的活動。邀請了奶奶和媽媽們來教我們包糉子。我們很是期待這個活動。

一轉眼午休的時間到了,我們幫忙把桌椅分成六組,端正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聽老師講。老師說:“現在請林宥辰奶奶來講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大家掌聲有請!”奶奶上來講解了好多不同地方的端午習俗和一些傳統等等。奶奶講完後馬上就進入到最激動人心的環節,那就是包糉子。奶奶教我首先要把糉葉折成一個漏斗一樣的,接着再放一勺米,放一個棗子,再把剩下的葉子往前壓,最後用繩子把糉子捆起來!哈哈,一個成形的糉子包好啦,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接下來我們還玩了刺激的撞蛋遊戲,品嚐了奶奶親自爲我們準備的美味串串……

整個下午我們班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這次活動,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美食,這個端午我覺得太開心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4

每年的農曆五月處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叫端陽,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開始了包糉子行動。大人先把兩張箬葉疊在一起。放入糯米,包成圓錐形。一個糉子就包好啦。各色各味,有紅豆的,有肉餡的,還有板栗的……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有狗頭形,有斧頭形,還有圓錐形……讓我眼花繚亂。接着,就開始煮糉子。那香味真是讓人垂涎欲滴。熟了,剝開咬一口,讓我吃了還想吃。

過端午節不僅有包糉子,而且要賽龍舟。比賽隊員有規律地吶喊者,划動着。個個都精神抖擻,躍躍欲試。在岸上的拉拉隊員們的加油聲中,龍舟劃得更快了。龍舟們爭先恐後。一會兒第一,一會兒有第二,最終獲得了並列第一。

端午節既能吃上好吃的糉子,有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真是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