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4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4篇)

端午節的作文1

在我兒時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爲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家鄉。那時的端午節使我很難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樣我乖乖坐在牀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列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糉子,不許和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頻頻點頭,外婆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起來,穿好衣服就奔向廚房,鄉下的大竈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乾淨的鴨蛋放入大鍋裏,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裏滔幾票水放入鍋裏,然後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鹽,接着就往竈裏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旁邊,開始給我編洛子了,外婆的手由於長期勞動已經粗糙,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用紅繩子編成一個洛子,把煮好的鴨蛋放進洛子裏,掛在我脖子上,說這能給我帶來好運,這時候有小夥伴叫我看賽龍舟,可我們小孩子去看只是圖個熱鬧,外婆帶着我來到河道邊,真熱鬧只看每一條船上都有二三十人,有吶喊的划船的敲鼓的,一個個勁頭十足好不熱鬧。

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和舅舅們都回來了,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着外婆做的香噴噴的飯菜,真有說不出的幸福,現在我上學了很少回外婆家,我特別懷念在外婆家過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2

今日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象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 今日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3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與農事、親情連在一起,也有一些節日與紀念祖先有關。農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等。這一個節日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最多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傳統節日作文300字作文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賽龍舟、吃糉子,傳說屈原的祖國滅亡後,他不願投降敵人,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划船到汨羅江打撈他的屍體,爲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把包好的糉子扔到江裏餵魚

今天的賽龍舟、吃糉子就是爲了紀念他。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包好多糉子帶給我們吃,我與爸爸也一起包過,我們用煮熟的竹葉將泡好的糯米、紅棗包好,用五彩繩繫牢。煮熟的糉子可香了。

中國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與淡淡的懷舊,爸爸用屈原《離騷》中的話鼓勵我:“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記住的。

我會象屈原那樣愛我的祖國。

端午節的作文4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民族節日,在端午節中我們要幹兩件事:一是要在端午節包棕子吃;二是要給我們繫上五彩繩。你們知道嗎?因爲古人說:如果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繫上五彩繩,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蟲子咬了。現在讓我來給你們講講怎樣做棕子吧!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1、我先幫媽媽買30顆大棗,你知道爲什麼要買30顆大棗嗎?因爲我們要做30個棕子。再將洗好的棕子葉拿出來,棕子葉是用蘆葦做的,因爲它非常結實。媽媽又讓我拿出一個大盆出來,我問媽媽用盆做什麼呀?媽媽說:包好的棕子放在盆裏呀!媽媽將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兩遍,放在那裏,這樣一切準備工作結束。

然後是包棕子了,我先幫媽媽把棕子葉屢平直,四個有層次的疊起來,只見媽媽雙手捧起疊好的葉子把它們打個筒,然後將糯米放進筒裏,再把一顆大棗放上,最後把葉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後用繩將它緾上,這樣一個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媽媽重複着,二個、三個。。。。。。就包完了,放入鍋內開始煮,我已經等不及了,終於聞到了香味,我感謝媽媽做這麼好吃的棕子給我!大家端午結也是這樣包棕子的嗎?

端午節的作文5

我盼啊盼,終於盼來了端午節,我想,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端午節到了,我早早的起牀,等着,盼着,吃到香噴噴的糉子,我既着急,又興奮。

包糉子是媽媽的拿手好藝,首先她把糉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糉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糉葉包一下,用線紮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轉瞬間,媽媽手腳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籃子糉子弄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嚥唾沫。急不可待揭開鍋,拿出一個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燙又饞,不住用嘴吹氣,用手扇,那饞樣把全家都逗樂了。媽媽說:“不要急,還有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糉子等你,形狀有枕頭狀的,圓桶形,煮熟了,放那,隨時吃,既方便又美味。

今天着一天過得真快樂啊!我不僅享受到糉子的美味,還享受到過端午節的快樂!我真想天天過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6

時間過得真快。每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下個月的6月6日是端午節。我聽媽媽講,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5月初5,又稱端陽節,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今掛菖蒲、艾葉等,則是爲了避邪。聽力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我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奶奶買來了象草一樣的東西掛在家裏的大門上,現在我知道了草地名稱和用處了。

她還買來了綠綠的棕葉和白白的糯米,給我們包糉子吃。那時我想幫奶奶包糉子,可惜不會。後來吃着奶奶包的糉子真香。真好吃!今年的端午節也不會例外,我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糉子了,還知道了不少端午節的習俗,這個端午節我將會過得更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7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爲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今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着今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裏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着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擡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爲什麼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裏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覺得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8

青春小區東至迎暉路,西到東峴路,北至吳寧東路,南到振興路。小區已全部硬化,走在平平整整的水泥路面上感覺十分舒服,小巷也非常清爽乾淨,沒有一點兒垃圾,這應該感謝環衛工人,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才換來我們的乾淨清潔。房前屋後,居民家的陽臺上,不時地會發現種的花花草草,迎風輕輕地跳着舞。但迎暉路池塘邊和東峴路的變壓器下,卻常堆積着許多垃圾,蒼蠅、蚊子快樂地在上面飛。迎暉路池塘儘管比以前好了很多,但看上去還是髒兮兮的,飄着一股說不出的氣味,常常看見有人去那兒洗拖把。迎暉路口的一些地磚顏色變成了黑灰色,不用說,這也是垃圾長年累月的“傑作”。婦幼保健院旁邊,有許多建築垃圾,當然等房子造好了,相信這兒會乾淨起來。總之小區裏面總的衛生狀況不錯,但幾條大路還有待改進,特別是迎暉路,可能小攤小畈太多,確實還需要努力。

經過一星期的努力,我對二十一位人員展開了對青春小區環境衛生的調查,其中10~20歲的有2人,21~30的有歲6人,31~40歲的有7人,41~50歲的有3人,50歲以上的有3人。在小區居住的有9人,租住的有3人,工作的有9人。其中有醫生、幹部、保安、銀行工作人員、個體商店服務員等,應該包括了小區的方方面面人員。

端午節的作文9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要把糉子紛紛投進河裏,讓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屍體,而去吃糉子。說起糉子,我那時還小,不會包,婆婆一邊包糉子,一邊對我說:“先取一片寬大的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狀,然後再把圓錐的裏面裝上糯米,把上部的糉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爲止,順着三角的邊將所有糉葉都摺好,用線將糉子捆綁結實,放到鍋裏一煮,這樣,糉子就包好啦!”,我按婆婆說的包糉子,呀!真的包出一個三角型的糉子了!吃着甜甜的糉子,心裏高興極了。

端午節不光可以吃糉子,還有其它的活動。如在門上掛艾草,塗雄黃……我們家通常包糉子的是我和我婆婆,我的婆婆可厲害了,包的糉子一會是方的,一會是三角形的,一會又是圓的,真有意思!我們一家人吃着糉子,高興極了。

端午節的作文10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什麼聲音?哈哈……沒錯,這是賽龍舟的聲音,那你們能猜到今天是什麼節日嗎?那就是熱鬧非凡、閤家團圓的端午節啦。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古時候有個叫屈原的愛國人士,爲了讓自己君主不聽信讒言,專心治理國家,就用自己的生命來警醒他。後世的人爲了紀念他便設立了今日的端午節。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有我喜歡的活動,掛艾草、賽龍舟、吃糉子等。我家門前會掛兩捆艾草,姥姥說:艾草可以用來辟邪。在我家附近江邊有一場熱鬧的龍舟比賽正如火如茶的進行着,我看好紅方,於是我大聲的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我喊的嗓子都快啞了,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紅隊真的贏了。

我最愛的就是吃糉子了,有蛋黃餡的、有蜜棗餡的、有紅豆餡的,但我獨愛肉餡的,滿滿一口下去,全是糯米和肉的香味,至今都讓我回味無窮呢。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你們喜歡嗎?

端午節的作文11

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的習俗有猜燈謎、吃元宵、舞龍燈、看花燈……

今年我吵着讓奶奶自己做湯圓,因爲我覺得做湯圓很有意思。首先,奶奶將黑芝麻倒入鍋中,用小火炒,鍋中發出“啪啪”聲,好香呀!炒好後稍微涼一下,用擀麪杖壓碎。然後我們將攪拌好的糯米粉,分成一點點壓扁,中間倒入芝麻,再把邊緣向上收起,最後把它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啦!雖然做湯圓很麻煩,但真的好好吃,湯圓在我的嘴裏滾來滾去,吃下去甜甜的、暖暖的。

我們還在網上買了製作燈籠的材料,親自動手做燈籠,我們把做好的燈籠貼上花。貼上“福”字,因爲今年是鼠年,所以把另一面貼上了小豬,我們還在燈籠下面掛上了中國結,爲了讓燈籠漂亮些,我把彩燈卡在燈籠裏,彩燈在燈籠裏一閃一閃的,可好看了!

到了晚上,我們提着各自做好的燈籠,去小區花園裏玩,哈哈!小朋友們可喜歡我們的燈籠了。

端午節的作文12

每年一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草,吃糉子,看龍舟比賽……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一起到內海灣觀看龍舟比賽。比賽場地可真熱鬧,來來往往的人可真多!比賽剛一開始,每一隊的龍舟都爭先恐後地往前划過去,龍舟像箭一樣飛快地向前衝。隊員們吶喊着:“加油,加油……”聲聲入耳,助威聲迴盪在內海灣的海面上。終點就在前面,百舸爭流,大家奮力向前划着漿。“噢,勝利了!”——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比賽結束了。隊員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看完龍舟比賽,我們一家人回到家裏就能吃到奶奶包的糉子,我們真幸福!這是我家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3

端午節來了,糉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端午節當天,我和老爸、老媽、大姑婆、二姑婆、大姑爺一起回老家過節,過端午節要幹什麼呢?當然要吃大名鼎鼎的糉子。哇!這糉子一口咬下去讓我知道了什麼叫“此味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品幾回呀!”但是糉子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太粘人了,一旦它掉在了你身上,那麼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小鳥依人”。糉子有一些奇怪的吃法,比如糉子加點魚香肉絲的油那就成了“米香糉絲”了。加點辣椒和幾個小豌在上面就是“端午糉糕"了。

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因爲我們要紀念屈原。屈原在汨羅江自殺,當地的漁夫看到了這一幕,便划着小船在汨羅江江面上投下米團,爲的就是不讓魚來破壞屈原的屍體。而屈原爲何自殺呢?因爲自己想的辦法未被採納。

端午節在古代是盪鞦韆,划龍舟,吃糉子。在現代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吃飯,多幸福的一個場面呀!

這就是端午節,糉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端午節的作文14

糉葉飄香時,一年一次的端午即將到來,世界處處充滿了喜悅的氣氛。

端午即將到來之時,你是否想起,那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害怕江裏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就把家裏的米團投入江中,後來米團經過千百年的改換,成了現在的糉子,而吃糉子也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不僅如此,還有戴香包。

這次作文課,老師打算帶我們做香包,老師買好了材料:針、線、布、桃木球、艾草,接着我們便開始了風波之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果跳過開頭不就好了嗎?我讓請同學幫我穿了針,引了線,又讓同桌幫我疊好了布,不過接下來更難了,怎麼縫呢!我一直認爲香包很簡單,可是沒想到會怎麼難。

小小香包端午濃,香包中蘊含着一縷春風,雨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和無限的想念……

標籤:端午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