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400字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1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14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不知不覺中,又到端午節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佔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消息之後,含着淚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便包起了糉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屍體。這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糉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捨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着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後來人們把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爲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裏面有:香藥、雄黃、硃砂等配料。先把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然後再用五色線縫製,真是芳香四溢。

以上便是關於端午節的一些資料,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裏。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嫺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爲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糉子。

還有的認爲過端午是爲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着端午節清晨到野外採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還有的認爲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後漢書》就持此說。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有的帶了一袋糉子,有的帶了一袋鵪鶉蛋,有的帶着電飯鍋。難道要去野餐嗎?不是,我們今天要過端午節了!

一下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忙開了,我們把鵪鶉蛋洗乾淨後放進電飯鍋,老師又放了許多調味品,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時,我們不時去看看電飯鍋,心思早就到鵪鶉蛋上了。一會兒,電飯鍋便熱氣騰騰了,整個教室瀰漫着香氣。這下更把我們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可活動要下午纔開始,我們只好咽咽口水,盼望時間過得快點。

午睡課時,我翻來覆去睡不着,感覺今天的午睡課特別滿長,好容易才捱到下課。我們立刻端端正正坐好,老師終於揭開鍋蓋,給我們分鵪鶉蛋了,同學們使勁吸着鼻子,想把香氣都吸進去。同學們的桌上擺滿了糉子和蛋。還沒等老師發話,同學們早已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開吃”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剝開蛋殼,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還不停地說:“鵪鶉蛋真香,真好吃!”環顧四周,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連平時最愛談天的同學也顧不上說話了。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糉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今天,我們既品嚐了美味,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中國人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包糉子、賽龍舟,到處都洋溢着一片節日的氛圍,同樣,在我們家每年的端午節也是十分難忘的。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這個端午節,我們不僅一家人一起包了美味的糉子,還一起分享了喜悅幸福,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難忘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有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糉子吃。一開飯,一家人就會大吃特吃,一直到糉子兵團沒有士兵了才能停下來…我這個端午節就是和糉子兵團打了三次這樣的戰,快樂的端午節拉開了序幕,我因此非常過癮。

早晨一戰

早晨,糉子的香味吸引我早早來到“戰場”,爸爸媽媽派出紅豆糉、白米糉、牛肉糉和紅棗糉,牛肉糉首先和我交戰,雖然個個都長得虎背熊腰,但對我來說易如反掌,一眨眼就被我消滅了。白米糉連忙助戰,我急忙用叉子大炮來轟,打得白米糉紛紛潰逃,一口氣躲到了冰箱。紅豆糉和紅棗糉一起來殺,我用勺子坦克應對,筷子戰機相助,兩者輪番開戰,我毫無懼色,坦克戰機一齊轟炸,不一會兒,“戰場上”就只剩下幾名殘兵敗將。我方得勝!

中午一戰

中午我來到“戰場”,爸爸媽媽派出糉子騎兵,我也派出我的騎兵,騎兵後面還有兩個團的步兵,身披銀甲,堅不可摧,推着火箭炮。騎兵使用斬馬腳,步兵使用連環炸,糉子騎兵哪能想到我用的這招,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我們又勝了,不過我軍傷亡慘重,只能算是一個小勝。

晚上一戰

晚上我來到“戰場”,爸爸媽媽派出全部的糉子兵,而我派出一百名會武功的強兵應戰。這一戰可真過癮,武功隊可真像一隻只發狂的猛虎,使拳的使拳,使腳的使腳,打得敵軍無兵再發,我軍死傷零。

我喜歡端午節,希望明年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爲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爲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衆,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爲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爲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星期一的早晨,天氣晴朗,沒等爸爸媽媽喊我,我就早早的起牀了,因爲爸爸媽媽告訴過我今天要帶我去崑山的蒙特利樂園玩,最令我激動的是,我們班有10個同學也要去這個樂園玩,我迫不及待要去參加這個活動了。

吃過早飯,我就坐上了爸爸的小紅車出發了,經過“漫長”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酒店,抓緊辦理好入住手續,我們就直奔蒙特利樂園而去,到達了遊樂園門口,發現限流,我心急如焚,好在10分鐘後我們就被允許進去了。

一進樂園,我就邊玩邊尋找我的同學,我先玩了充氣的大蹦蹦牀,在這裏我遇見了我的同學沈嘉妮,我們又一起陸續碰到了其他的同學,我們在遊樂場裏盡情玩了好多項目,其中我最喜歡的項目是傳送球的遊戲,這個遊戲是把一個球放到一個機器的左邊進口裏,經過傳送管道就可以到達二樓呢,厲害吧!這個遊戲我樂此不疲的玩了好多次。到了下午4點15分,爸爸說我們要趕去跟同學們聚餐,我就很不情願的跟爸爸離開了遊樂場。

我們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晚餐,吃的我們的肚子圓滾滾的,然後我們就一起去酒店做端午節香包了,我是第一個做好的,透過做香包,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知識。我們最後錄製了視頻,向老師、家長和同學們表達了端午節的祝福!第二天,我們吃完早飯就動身回上海了。

我非常期待我們下一次的親子活動!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彷彿就聞到了糉子那撲鼻而來的香味,讓我垂涎三尺,回味無窮。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了、重五節。最早,端午節源於對惡日的禁忌,也是祭龍的節曰。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賽龍舟、吃糉子是我們南方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由於受到奸臣所害,在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汨羅江而亡,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亡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逢端午節,爲了驅趕蚊蟲,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並在門口放上艾草。

在我們這裏,放艾葉,包糉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節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在家包糉子了。媽媽老早就準備了蘆葦葉、糉繩,還有醃好的肉和棗子、淘好的糯米……真是應有盡有呀!媽媽拿了一片葉子,做成圓錐形,放入米和肉,再把葉子包嚴實,綁上糉繩就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在邊上幫起忙來,不一會兒,一個個“糉寶寶”就排着整齊的隊伍等着下鍋了。等糉子煮好,聞着糉葉散發的清香,吃着鮮美香甜的糉肉,心裏美滋滋的。

端一盤糉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特別喜歡過端午節呢?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小時候過端午節是快樂無比。每逢這一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帶我到珍珠泉去看劃竹排比賽。中午吃過飯,爸爸騎着電瓶車帶着我出發了。

路上,爸爸給我講端午節和屈原的故事,當爸爸講到屈原投江的時候,我心中不由自得對這位偉大的詩人感到肅然起敬。故事講完了,我們也到達了目的地——珍珠泉。一進公園大門,寬大的湖面上游動着許多竹排,竹排上的人奮力地划着漿,大家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有的還用水槍相互對射,他們身上個個溼淋淋,人人的臉上笑開了花。岸上的觀衆歡呼一浪高過一浪,都希望自己的心中的竹排能得冠軍。

看過劃竹排比賽,爸爸又讓我去玩碰碰車。我坐上碰碰車,用腳一踩開關,碰碰車啓動了。我開着碰碰車,一下子左轉彎,一下子右轉彎,一下子我碰你,一下子你碰我,真好玩。後來,爸爸還讓我玩小蹦極,開始我心裏很害怕,只敢像蜻蜓點水那樣輕輕點地,蹦也蹦不高。這時,我看到旁邊一個比我還小的小朋友,動作熟練,蹦得很高。我想,我不能比小朋友還不如吧!在爸爸的鼓勵下,我的膽子越來越大,蹦得也越來越高,還引來了陣陣的掌聲。最後,我玩累了,就和爸爸一起找個陰涼的地方,下起了國際象棋。

聽爸爸說,珍珠泉每年都要舉行國際象棋比賽呢!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棋藝,長大了也要參加國際象棋比賽。端午節多快樂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好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視窗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好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3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啦,吃完午飯後,我就開始做卡通書籤。做到一半,爸爸來電話,讓媽媽去叔叔家做飯,我們都要去叔叔家吃飯。我說了一句“好噠”就掛了。

我們來到叔叔家,媽媽就去廚房做菜了。我趕忙把裝在口袋的書籤材料拿出來,繼續做我的書籤。

終於開飯了!“吃貨”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了。我跑到飯桌旁一看,哇哇哇!今天的菜好豐盛啊!紅通通、發着油光的小龍蝦令人眼前一亮;那看起來美味可口的炸雞腿更是令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還有那螃蟹,嘖嘖嘖,那叫一個香的啊!還有不少的無名小菜……

總之,今天我們是有口福了的!發好碗、筷、杯子後,大家就開動了。我也不例外,東夾一個西夾一個,吃得不亦樂乎,然後再喝上一大口的雪碧,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了!我就一直吃,吃到肚子不能再撐了,才繼續去做書籤。

不一會兒,書籤做好了。正好我的好朋友語語也來叔叔家玩了,我們一起聊天,還和叔叔的兒子玩遊戲。遊戲的規則是: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寫一個歌名,剩下兩個輸的人選出一人,那個人要做動作但不能說話,可以哼出那首歌的旋律,猜到則爲勝利。我和語語配合默契,三首歌中我們猜對了兩首。可惜時間有限,不一會我們就回家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看望爺爺奶奶。

我奶奶總會在這天包很多糉子。這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看得津津有味。奶奶熟練地拿起兩張大大的糉葉捲起來,變成一個漏斗的樣子,接着把米放進去,然後加入早調好的香甜的紅豆沙餡,再用葉子把它們包起來,一點縫也不能漏。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起來,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分鐘。我看得躍躍欲試,拿起兩片葉子學着奶奶,左一疊,右一疊,卻怎麼也捲不起來。

哎呀,剛剛奶奶究竟是怎麼操作的啊,太難了。我愁眉苦臉地看着手中不聽話的葉子,正想放棄,奶奶笑眯眯地又拿起兩片糉葉,在我手中調皮的葉子,見了奶奶卻聽話得不得了,乖乖地捲成漏斗,等着香糯的米。看着看着我彷彿也找到了竅門,笨拙地將糉子綁成了一塊豬肉乾。“奶奶是包糉子高手,包了很多年了!”我安慰沮喪的自己,“還是等着吃吧!”“熟了熟了。”奶奶眯着眼睛端詳着蒸籠,我迫不及待地衝過去一把抓起熱乎乎的糉子,結果燙得把糉子拋了起來,簡直像是在玩雜耍啊!好不容易等糉子涼了,我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啊!好香啊!

吃着香甜的糉子,我美滋滋地笑了。我想,在今晚的夢裏,說不定我就能學會包糉子了,而這香甜的滋味,也會伴隨着我入夢,度過整個夢境,陪着我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