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外婆的糉子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外婆的糉子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婆的糉子作文6篇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1

在我家的冰箱裏,總是有一包糉子,那是外婆精心給我做的。

這些糉子小小的,只有我的手掌那麼大,剝開糉葉,一大塊糯米飯出現在眼前,那一顆顆棕色的糯米飯閃着油亮亮的光芒,還散發着特有的香味。在糯米飯的裏面,藏着一大塊香噴噴的五花肉。咬上一口,醬香四溢,真是太美味了!

每天早上,我都要吃上一個,放學回來再吃一個,很快一大包糉子就消滅光了。我便急忙打電話給外婆,“外婆,家裏糉子吃完了,我還想吃!”電話那頭的外婆的聲音軟糯糯:“好呀!外婆這就去做!”我想,她立刻就會回到廚房裏,開始爲我準備起獨一無二的糉子。

大清早,外婆就去菜場買回最新鮮的五花肉,回來用醬油醃起來,放過夜。糯米則去超市仔細地挑選粒粒飽滿的。糉葉也要用當年的,那纔有獨有的清香,把它們一片一片清洗乾淨晾乾。這些活就要忙大半天。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二天就可以開始包裹糉子了。外婆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三角形碗,裏面填滿糯米,中間放上一大塊五花肉。外婆總說,我太瘦了,一定要多吃肉。所以每個糉子都塞上滿滿的肉,直到快要把糉葉撐破,才用棉線一圈又一圈地綁起來。一個漂亮的糉子這才包好了。

外婆包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糉子,然後她就馬不停蹄地坐上火車直奔我家,把糉子放進冰箱,第二天又急匆匆地回去了,只留下一大包糉子。臨走前還不忘叮囑媽媽:“這些是特地給囡囡做的,你們別吃掉啊!”

超市裏的糉子各式各樣,在我心裏遠遠比不上外婆做的美味。這一包包的糉子,裏面藏着的不僅是糯米飯和五花肉,更是藏滿外婆對我的深深的愛!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2

我從小就愛吃外婆用糯米做的各式小吃:糯米飯、糯米餈、糉子……總之,只要是外婆做的我都愛吃。其中,我對外婆做的糉子情有獨鍾。

在我的家鄉,糉子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深綠色的葦葉中包着雪白的糯米,餡兒是肥豬肉、芝麻、花生等,吃起來黏而不沾牙,肉香撲鼻;另一種比較特別,也是我的最愛,不知外婆用什麼方法使裏面的糯米變成了棕色,餡兒可以隨便加自己喜愛的,可以醮糖或醋吃。外婆稱它爲鹼水籺。

每逢端午節或者在廣州的姨媽回來探親時,外婆就會馬不停蹄地準備包糉子的材料:葦葉、糯米、餡料等。一大早,外婆就帶着我去摘葦葉,新鮮的葦葉上還掛着晶瑩剔透的露珠呢。十多斤葦葉被外婆一張張洗乾淨,用開水煮軟後,整齊地晾在一旁。而包糉子的糯米是外婆親手栽種的,她說自己種的糯米做糉子纔夠黏,纔夠香。餡兒有花生米、綠豆、紅豆、芝麻……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外婆昨晚經過民主“投票”,才準備這些餡兒的。我最佩服她有滿足我們不同口味的能耐。

包糉子前,外婆一個人包攬所有的準備工作:洗糉葉、洗糯米、剁餡、炒餡……從不用別人插手。外婆在廚房一個人忙前忙後,一會兒工夫,屋子裏便瀰漫着糉子餡料的濃濃香味。

“包糉子囉!”外婆、姨媽、媽媽、舅母等圍着一盤熱騰騰的冒着香氣的餡料,開始包糉子,嘴上還不停地談孩子,說趣聞。說一回笑一陣,這時笑得最開心的是——累得滿頭大汗的外婆。外公去世得早,外婆含辛茹苦把四個兒女拉扯大。如今,兒女們各奔東西,工作繁忙,幾乎沒時間回家看看,現在能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外婆能不高興嗎?

我也湊過去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葦葉圍成一個“小船”,輕輕鋪上一層泡得潔白的糯米,用手指在糯米牀中間挖一條長溝,在溝裏放上一條亮晶晶的肥豬肉,撒上一些自己愛吃的豆子,再蓋上一層糯米把它們藏起來,然後小心地給糉子穿上綠衣裳,用力縛上長腰帶。這樣,一條有款有型的糉子便誕生了。我還特意給它留下一條“長尾巴”作記號,等煮熟後好好享受自己的傑作。

外婆又一陣忙碌之後,桌子上就擺滿了香噴噴的糉子。一家老小或是狼吞虎嚥,或是細嚼慢嚥,不時對外婆的手藝嘖嘖稱讚。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在一邊忙着給將要回家的兒女摘青菜、裝糉子。她說:“你們大城市裏,哪能常吃到家裏這麼正宗的糉子?……”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所包的糉子如此美味,是因爲裏面浸透了外婆對兒女的濃濃的愛。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3

每遇端午好節的時候爸爸媽媽老是帶着爾到外婆家往。外婆住在邊遠的城下沿着路邊光光的小石子始終伸到外婆野。

鈍到外婆家的時候,遠遙望見外婆彎着腰,在一大片綠綠的糉葉林中覓找又大又嫩的糉葉戴棄。瞧睹我歸去了,外婆愉快地叫講:“法寶,速來助外婆摘糉葉!”我跑入糉葉林中,左瞅看,左瞅看每一弛都長着尖尖的小頭,佳象皆在爭先恐後地想看看外點的世界怎麼樣?不一會兒的工夫,我跟外婆就摘了惡大一捆抱回家面。

外公平在家裏籌備着須要包糉子的繩子糯米等等,外婆將糉葉一張張洗清潔擡在盆子裏,外私拿伏一張糉葉,舒了兩圈,把米裝出來,再用筷子拔二下,使米完整緊壓,而後用繩索包賴,一個可惡的.糉子就實現了。

包美糉子,外婆就將它們置進水裏煮熟,吃着香噴噴的糉子,聞着糉葉淡鹹的幽香味,這感到將永遠定格在記憶裏。

當前的蒲月五日,我依然會伴着爸爸媽媽一起回去看外公外婆,一訖品味香臭的糉子,一塊享蒙幸福的滋味。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4

按常理說,糉子是端午節的一火特色,雖然別的時節也可以吃,但我對於除端午以外的時候吃糉子仍有些不習慣。

這一天的早飯,蒸籠裏莫名地多了幾個糉子,我十分納悶兒地望着它們,用筷子撥弄着扎糉子的線頭,卻遲遲沒有要吃的意思。媽媽看見我一直不吃,還一臉詫異地望着糉子,便向我解釋道:“這糉子是你外婆包的。”說罷,還剝好一個糉子放在我碗裏。

我仔細端詳着碗裏的那個糉子:米是白色的,緊緊地擠在一起有些變了形,這米不是糯米,也不是買來的糉子那般呈褐色,只不過是很普通的米而已,比平常吃的米還要普通;裏面的餡兒是一塊塊透綠的東西,綠裏泛着點兒淡黃,看上去質地剔透,有點兒像玉石,咬起來還真有點兒硬,一問才知道是蠶豆。白米蠶豆糉子,我相信就算找遍蘇州所有的超市,估計也不一定能買到。這糉子中透着外婆樸素節儉的性格,假如換作是奶奶,蛋黃糉、肉糉一定會有,但絕對不會是蠶豆糉。

外婆一輩子都在辛勤付出,爲兒女子孫付出。爲了拉扯大五個孩子,外婆什麼樣的苦沒吃過?什麼樣的困難沒經歷過?即使到了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卻不改付出與節儉的習慣。每年回家,外婆都會把她辛辛苦苦賺來的“紅色老人頭”一分不少地給我們這些孫輩們,說是“買糖吃”,但誰都明白其中的期望;可是,哪怕我只不過做了一件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會受到她“喋喋不休”的誇讚。我心下明白,這是她表現內心中感動的方式。

蠶豆糉子的味道很淡,淡中飄着一種特別的清香,可我卻品到了一種濃濃的難以言喻的味道,這味道在我的口中不斷盪漾,宛如一道清澈的泉水暖暖地流過我的心田,滋潤了我的心。

這蠶豆糉的味道,我會永遠銘記於心。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5

面前的青瓷小碗裏,端端正正地擺着一隻煮熟的糉子,深綠的,如麻布般光滑中帶幾分粗糙手感的糉葉,泛着幽綠而安詳的光芒。細而韌的麻繩,幾番輕扯就鬆開了,靜靜地躺着,如一件古老而樸實無華的器具。

糉子盈盈的淺霧掩了碗口青龍的身子,在碗中悠悠而不急不緩地漾着,泛着如夢般的漣漪,如一隻欣喜卻含淚的眸。乾淨如水晶的空氣漸漸包裹住白霧,那清香愈發迷離和莫測,也愈發溫和了,我貪婪地嗅着,盡情地呼吸着這美好的氣息。

是花,是月,是雨,是風,是一切美好而柔和的生命,雜糅成了這朦朧而美麗,優雅而靜謐的糉子的香氣。

白霧散盡,外婆笑靨如花。

輕輕撥開糉葉,露出裏面白皙如雪,溫潤如玉,輕靈如雲的糉子,我竟有些不忍下口了。沾了些細碎的白糖,一口咬下,濃濃的糯香和淡淡的甜美混合在一起。脣齒間輕柔的口感,如外婆微微沙啞卻和藹的話語,如外婆佈滿薄繭的、柔軟的大手。糉子數口已吃完,外婆收走碗筷,衝我歉疚地一笑:“外婆老啦,不能做糉子了。”

心靈忽地一陣纖顫,衝上去一把抱住外婆,把臉埋在她懷中。我聞着外婆獨有的清甜氣息,如糉子,有幾分相似?

曾幾何時,外婆不再包糉子?又是何時,我們開始吃買的糉子?許多問題在腦海中徘徊,卻無法傾吐。

端午節時,棕香不再。

外婆的糉子作文 篇6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都能有口福嚐到外婆親手包的糉子,因爲外婆包的糉子有許多特別的講究,所以我最愛吃外婆包的糉子。

要說外婆包的糉子爲什麼那麼好吃,那是有祕訣的。因爲外婆退休前,是在國營的糧店裏工作的,所以她對糯米的挑選有獨到的心得,所以基本上經過外婆法眼挑選的都是顆粒圓潤的優質糯米,然後再配上最新鮮的糉葉和品種繁多的餡料,那自然是與衆不同啊。包糉子前,外婆先要把糉子葉放在鍋裏煮一會兒,據說煮後就能發出更濃郁的香味。然後再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經過一道道的工序,最後,糉子可以放在大鍋裏煮了,而這煮糉也是外婆的獨門一絕,因爲越大的鍋子煮出的糉子越香,鍋內的糉子在蒸煮時香味會互相滲透哦。

外婆包糉子用到的配料可多了,除了有傳統的豬肉,蛋黃、紅豆、紅棗,還有香菇、鮮嫩筍絲、蝦肉、金針黃花菜、新鮮魚肉等獨門配料……糉子比在外面賣的那種小一些,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糯。

現在,人們幾乎什麼時候都能吃到糉子,在超市、街邊飲食店都可覓到它的蹤影,可那些糉子似乎都缺少一股特有的香氣,不是糯米不夠糯,就是餡料單一和太少,所以吃來吃去,還是外婆包的糉子味道最鮮美,因爲她飽含了外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我們親情與關愛……

標籤:糉子 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