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節喪閱讀訓練附答案

凡生於天地之間,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親也,慈親之愛其子也,痛於肌骨,性也。所重所愛,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爲也,故有葬死之義。葬也者,藏也,慈親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慮。以生人之心爲死者慮也,莫如無動,莫如無發。無發無動,莫如無有可利,此之謂重閉①。

節喪閱讀訓練附答案

古之人有藏於廣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國寶之謂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淺則狐狸抇②之,深則及於水泉。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溼。此則善矣,而忘奸邪盜賊寇亂之難,豈不惑哉?譬之若瞽師之避柱也,避柱而疾觸杙③也。狐狸、水泉、奸邪、盜賊、寇亂之患,此豐弋之大者也。慈親孝子避之者,得葬之情矣。

善棺槨,所以避螻蟻蛇蟲也。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心非爲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爲榮,節儉者以爲陋,不以便死爲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爲務,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父雖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雖死,慈親之愛之不懈。夫葬所愛所重,而以生者之所甚欲,其以安之也,若之何哉?

民之於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盩④肝以求之。野人之無聞者,忍親戚、兄弟、知交以求利,今無此之危,無此之醜,其爲利甚厚,乘車食肉,澤及子孫,雖聖人猶能禁,而況於亂?

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合珠鱗施,夫玩好貨寶,仲鼎壺金監,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其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題湊之室。棺槨數襲,積石積炭,以環其外。奸人聞之,傳以相告。上雖以嚴威重罪禁之,猶不可止。且死者彌久,生者彌疏;生者彌疏,則守者彌怠;守者彌怠而葬器如故,其勢固不安矣。

世俗之行喪,載之以大輴④,羽旄旌旗,如雲僂翣⑥以督之,珠玉以佩之,黼黻文章以飭之,引紼者左右萬人以行之,以軍制立之然後可。以此觀世,則美矣侈矣;以此爲死,則不可也。苟便於死,則雖貧困勞民,若慈親孝子者之所不辭爲也。(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重閉:大閉,指墓中無殉葬品,掘墓人無利可圖,不會招致發掘。②抇(h):發掘。③杙(y):一頭尖的小木樁。④盩,通“抽”。⑤輴(chn),載棺柩的車。⑥僂翣,用羽毛製成的傘形之物,有柄,持之隨樞車而行。

文言文參考譯文:

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事物,它們必然要死亡,死亡是人所不可避免的。孝子尊重他們的父母,慈祥的父母疼愛他們的兒子,這種感情深入肌骨,是人的天性啊。自己所尊重所疼愛的人,死亡之後把他們拋在溝壑之中,人之常情是不忍心這樣做的,因而產生了葬送死者的風尚。所謂葬,就是藏的意思;這是慈祥的父母和孝順的兒子應當慎重的問題,所謂慎重,就是說活着的人要爲死者考慮。從活人的心裏爲死者考慮,沒有什麼比讓死者入土後不動,讓死者的墳墓不被髮掘再重要的了。既要不移動死者又不使人發掘死者的墳墓,最好是讓發掘者無利可圖。這就叫做大閉。

古代的'人有葬於深山曠野之中而得到平安的,這不是說有珠寶國寶在起作用。而是藏的作用,所以說葬不可不深藏。葬淺了狐狸就會發掘屍體,葬深了就會碰到地下泉水。因此凡是葬地一定選在高丘之上,以避免狐狸的發掘之害和水泉的潮溼。這樣雖好,但卻忘記了歹徒、盜賊、匪寇的禍害,難道不是糊塗嗎?這如同盲樂師怕碰到柱子,躲開了柱子卻用力撞到了木撅子上。狐狸、水泉、歹徒、盜賊、匪寇的禍害,就如同撞上了又尖又大的木橛子啊!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子能夠避開這些禍害,這算懂得葬的本義了。

修棺苴槨,是用來避免螻蟻蛇蟲之害的。如今社會風氣混亂不堪,君主治葬越來越奢侈,他們心中不是爲死者考慮,而是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誇耀。他們以奢侈浪費爲榮,把儉省節約的人視爲鄙薄,不把方便死者當成一回事,而只是把活着的人的譭譽看作要要務。這就不是慈親孝子的心了。父親雖然死了,孝子對父親的尊重不會衰減;兒子雖然死了,慈親對兒子的疼愛不會消失。埋葬所尊重所疼愛的人,卻用活着的人很想得到的東西陪葬,他們想用這些東西使死者安寧,像這種做法將會怎樣呢?

百姓對於利,哪怕冒着飛箭、踩着利刃、拼命流血也要追求它,不知禮義的野人,寧可忍心不顧父母、兄弟、朋友的情分而去追求利。如今偷墳劫墓不用冒拼命流血的危險,也沒有忍心不顧父母、兄弟、朋友的恥辱,他們得到的實利很豐厚,可以乘車吃肉。其利可傳給子孫,即使有聖人也不能禁止,更何況如今又是亂世呢?

國超大,家越富,葬物就越豐厚。死者口含的珍珠,身穿的玉表,珍玩寶貨,鐘鼎壺

金監,車馬衣被、金戈寶劍等,不可勝數。各種養生的物件,沒有不隨葬的,用厚木累積而成的墓室,放着幾層的棺槨,堆積石頭木炭,環繞在棺槨之外。壞人聞知此事。互相傳告。土司雖然用嚴刑重罪來禁止他們盜墓,仍然禁止不住。而且死者死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子孫對他就越加疏遠,子孫時他越疏遠,守墓人就越懈怠;守墓人越來越懈怠了,而陪葬物品卻依然那麼多。這種形勢自然就不安全。’

世俗之人舉行葬禮,用大車載着棺槨,打着各種旗幟,靈車上蓋着如雲的飾物。手持衆多的羽毛製成的傘隨柩車嚴整而行,棺柩之上點綴着珠玉,棺槨上塗飾上黑白相間、黑青相間花紋,很多人在靈車周圍牽引棺柩,以軍法指揮送葬行列纔不會大亂,以這種排場讓世人觀看,既美觀,又奢侈,但用這種葬禮爲死者求安寧,卻是不行的。如果這樣做真有利於死者,那麼即便使國家貧窮、人民勞苦,作爲慈親孝子也在所不惜去做。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4.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3分)

A.避柱而疾觸杙也 疾:憂慮

B.涉血盩以求之 涉:流淌

C.無此之醜,其爲利甚厚 醜:恥辱

D.乘車食肉,澤及子孫 澤:恩惠

5.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凡生於天地之間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B.葬也者,藏也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積石積炭,以環其外 請立太子爲王,以絕秦望

6.下列對原文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指出生死是自然規律,而作者抱着一種非常理性、坦然而毫無畏懼的態度,可葬禮是活着的人要爲死者考慮的。

B.作者主張“節喪”,反對“厚葬”,指出喪葬的本意是讓死者得安,而“厚葬”的大量陪葬品,卻是誘發壞人盜墓的根源。

C.國家越強大,陪葬越豐厚,雖然聖上用嚴刑重罪來禁止盜墓,隨着時間的流逝,後代與死者感情的疏遠,增加盜墓的機率。

D.文章揭露了厚葬者擺闊氣讓人看的虛僞性,把對死去的人的譭譽看作要務是違背了葬禮的初衷,如此做法使死者不能安寧。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心非爲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5分)

(2)苟便於死,則雖貧困勞民,若慈親孝子者之所不辭爲也。(5分)

4.A(疾:急速,快速)

5.D(A.在/從;B,句末,表判斷/句中,起停頓作用;c.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誌;D.來)

6.D(“把活着”人的譭譽看作要務是違背了葬禮的初衷”而非“把死去的人的譭譽看作要務是違背了葬禮的初衷”)

7.(1)如今社會風氣混亂不堪,君主治葬越來越奢侈,他們心中不是爲死者考慮,而是

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誇耀。(“世俗”“愈”“矜”各1分,語句通順2分)

(2)如果這樣做真有利於死者,那麼即便使國家貧窮、人民勞苦,作爲慈親孝子也在

所不惜去做。(“苟”“雖”各1分,“若慈親孝子者之所不辭爲也”省略句1分,語句通順2分)

(3)陛下您看祖宗時代,科舉舉薦的規章制度,與今天相比,哪一個更爲精確?(法、與……孰,各2分,語句通順1分。)

標籤:閱讀 訓練 節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