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楊震》篇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爲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衆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楊震》篇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

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爲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爲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徵入爲太僕,遷太常。先是博士選舉多不以實,震舉薦明經名士陳留楊倫等,顯傳學業,諸儒稱之。

永寧元年,代劉愷爲司徒。明年,鄧太后崩,內寵始橫。安帝乳母王聖,因保養之勤,緣恩放恣:聖子女伯榮出入宮掖,傳通姦賂,尤爲驕淫。與故朝陽侯劉護從兄瑰交通,瑰遂以爲妻,得襲護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詣闕上疏,書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劉愷爲太尉。帝舅大鴻臚耿寶薦中常侍李閏兄於震,震不從。寶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國家所重,欲令公闢其兄,寶唯傳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書敕。”遂拒不許,寶大恨而去。皇后兄執金吾閻顯亦薦所親厚於震,震又不從。司空劉授聞之,即闢此二人,旬日中皆見拔擢。由是震益見怨。 ’

三年春,帝東巡岱宗,樊豐等因乘輿在外,競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豐等所詐下詔書,具奏。豐等聞,惶怖,會太史言星變逆行,遂共譖震。及車駕行還,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於是柴門絕賓客。豐等復惡之,乃請大將軍耿寶奏震大臣不服罪,懷恚望,有詔遣歸本郡。震行至城西幾陽亭,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爲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餘。

(節選自《後漢書·楊震傳》)

4.對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 答:答應

B、與故朝陽侯劉護從兄瑰交通 交通:私下結交,勾結

C、由是震益見怨 由是:從此之後

D、樊豐等因乘輿在外 因:趁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現楊震“不阿權貴”品質的一項是( ) (3分)

①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②性公廉,不受私謁③震深疾之,詣闕上疏④先是博士選舉多不以實,震舉薦明經名士陳留楊倫等⑤皇后兄執金吾閻顯亦薦所親厚於震,震又不從⑥於是柴門絕賓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

A、楊震早年便精通《尚書》,並且博覽羣書,做學問一絲不苟,因而被當時的人譽爲“關西孔子”。他數十年不答州郡禮命,年紀老大了仍然志向堅定。

B、楊震上任時,路遇故人王密深夜懷金私謁,他不爲所動,發出“四知”之論,令王密慚愧而出。

C、楊震任司徒時,國舅耿寶向他舉薦中常侍李閏的'哥哥,他沒有聽從,招致耿寶從此懷恨在心,後來夥同樊豐,誣害了他。

D、楊震一生做官清廉正直,不阿權貴,因此屢遭奸人遇讒害,被遣之後,仍不改本色,最後飲鴆而死,令人扼腕。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書敕。”遂拒不許,寶大恨而去。(5分)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5分)

4.A(答:回覆、迴應)

5.C(①說楊震不慕名利②說楊震“性公廉,不受私謁’’④說楊震以學問選才)

6.C(楊震是在太尉任上開罪國舅耿寶的。)

7. (1)“假如朝廷想讓三府徵聘人才,按規矩應該有尚書的公文。”於是拒絕他沒有答應,耿寶恨恨地離開了。(5分。採分點爲“如’’‘‘故’’‘‘敕’’‘‘遂各1分,大意1分)

(2)我承蒙國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卻不能懲處他們,厭惡後宮作亂卻不能禁止她們,還有什麼臉面再見天地日月!(5分,採分點爲“疾’’‘‘誅’’‘‘傾亂’’‘‘何’’各1分,大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