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那隻松鼠》閱讀答案

《那隻松鼠》用詞樸實、精確,情感體驗扣人心絃,真情流露中表達出“我”對愛的另一種詮釋。

《那隻松鼠》閱讀答案

《那隻松鼠》原文

連續好幾個晚上,我都夢見了那隻松鼠。

它躺在我的網袋裏,一動也不動,老實得就像已經沒有了生命,一改幾秒鐘前那股拼命逃竄的靈活勁。

逮住了一隻松鼠的我,心裏當然異乎尋常地高興。在家時,女兒常吵着要一隻小松鼠,可惜上海的高樓大廈絕無松鼠的蹤跡;想買一隻,卻又沒有精力去逛市場。萬沒想到這次在山林路邊等車,卻逮到了一隻。

我先是看到路對面樹幹上有個灰褐色毛絨絨的圓球在跳動,於是便躡手躡腳地過去。可是沒等我接近,那個圓球就“嗖”地一下躥上了樹梢。哦,原來是一隻活潑伶俐、可愛至極的小松鼠。頃刻間,我忽然又發現周圍的一棵棵樹上,幾乎都有幾隻松鼠在跳動覓食。我興奮無比,感覺自己彷彿來到了一個松鼠的王國,跑東竄西地去抓。那些小精靈呢,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嗖嗖嗖”地直朝樹梢躥,然後又從這棵樹梢跳到那棵樹梢。我癱坐在地上,喘着粗氣。而這時,那些小精靈又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我面前的幾棵樹幹上。待我再去抓時,它們又極其靈巧地逃之夭夭……後來,我動用了隨身攜帶的網袋,纔算網住了一隻。

我很開心,看着這隻一動不動躺在網袋裏的“小俘虜”,想伸手去摸摸它。但是我突然看到了兩道極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絕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更像是對人類的蔑視……

我的`身體有點兒顫抖,手像觸電般地縮回原處,定格。很久很久,我就這麼陰沉地看着它,盡力體驗着它的心情;它也如此這般古古怪怪地看着我,猜不透在動什麼樣的腦筋……

最後,我長嘆一聲,終於把它放了;看着它躥上樹梢,又從這棵樹梢跳到了那棵樹梢,漸漸隱沒在密林深處……

我說不出爲什麼要這樣做。我發誓,回家後隻字不提那隻松鼠。

但我畢竟忘不了那隻松鼠,所以在一次得意忘形的餐桌上還是說漏了嘴。我惶恐不安地看着女兒,女兒竟一點兒也沒有嗔怪的意思,依舊稚氣未脫地沉浸在我的故事裏,並且飽含着深情問我:“爸爸,後來它回家了嗎?它回到媽媽身邊了嗎?”

我笑笑,心裏有一塊石頭落地。看來,女兒也忘不了它。

《那隻松鼠》閱讀題

(1)逮住了一隻松鼠的“我”,爲什麼“異乎尋常地高興”?

答:

(2)“很久很久,我就這麼陰沉地看着它,盡力體驗着它的心情。”此時此刻,作者能想到什麼?

答:

(3)“它也如此這般古古怪怪地看着我,猜不透在動什麼樣的腦筋。”作者猜不透,你能猜透嗎?

答:

(4)“最後,我長嘆一聲,終於把它放了”。“長嘆一聲”、“終於”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答:

(5)作者說“我說不出爲什麼要這樣做”,你能替作者說出來嗎?

答:

(6)爲什麼“連續好幾個晚上,我都夢見了那隻松鼠”?

答:

(7)假如作者沒有放“那隻松鼠”呢?能否寫一篇想象文章?

答:

《那隻松鼠》閱讀答案

2.也許會想小松鼠太可憐了,也許……;

4.反映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以及作出決定的不容易;

5.一句話:愛動物,愛自然的生靈的慈悲情懷促使他這樣做的;

解析:(1)因爲女兒吵着要松鼠,“我”又沒有精力逛市場,萬沒有想到在等車時卻逮到了一隻,自然高興。

(6)因爲作者忘不掉那“兩道極其古怪的目光”。透過這目光,作者似乎理解到了什麼。其實女兒“飽含深情”的話語也使作者夢見那隻松鼠。

拓展閱讀:《那隻松鼠》語意理解

“我先是看到路對面樹幹上有個灰褐色毛茸茸的圓球在跳動,於是便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可是沒等我接近,那個圓球就‘嗖’的一下躥上了樹梢。”

“那些小精靈呢,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兒,‘嗖嗖嗖’地直朝樹梢躥,然後又從這棵樹梢跳到那棵樹梢。”

這兩段描述,使活潑、伶俐、可愛至極的小松鼠的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又生動又有趣,爲後面放鬆鼠作了鋪墊。

“但是我突然看到了兩道極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絕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古怪”是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松鼠古怪的目光,使“我”震動,甚至身體有點兒顫抖,從心底裏感到它的可憐併產生了深深的同情,所以“我”才決定放走它。

“我惶恐不安地看着女兒,女兒竟一點兒也沒有怪我的意思,依舊稚氣未脫地沉浸在我的故事裏,並且飽含深情地問我:‘爸爸,後來它回家了嗎?它回到媽媽的身邊了嗎?’”

這一段主要寫“女兒”對松鼠的深情和關懷。開頭寫“我惶恐不安地看着女兒”,因爲“女兒常吵着要一隻小松鼠”,當“我”講了捉又放鬆鼠的故事時,惟恐女兒責怪我放了它。沒想到女兒再沒有提起要小松鼠的事,反而關心它是否回到了媽媽的身邊,可見“我”講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女兒,“我”和女兒的想法達到了一致,喜愛那隻松鼠、關心它、忘不了它。

“我笑笑,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看來,女兒也忘不了它———那隻松鼠。”

這最後一段話,寫“我”跌宕起伏的思緒終於平靜了下來。“一塊石頭落了地”是比喻。心情由提心吊膽到最後歸於平靜。女兒態度的變化使“我”感到寬慰。最後一句話,緊緊扣住題目,令人感動。

標籤:閱讀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