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塞下曲》的閱讀題及答案

《塞下曲》的閱讀題及答案1

閱讀李白的《塞下曲》,完成9-10題。(4分)

《塞下曲》的閱讀題及答案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22.下面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詩歌開頭兩句,抓住環境、氣候的特點,描寫邊塞生活的艱難困苦,爲下文作了鋪墊,表現詩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運用對仗,選取了一天的軍旅生活進行具體描寫,反映了邊塞軍旅生活的緊張和戰士奮勇殺敵報國的精神面貌。

C.皚皚的白雪,凜冽的寒風,幽怨的笛聲,慘烈的廝殺,一幅幅形象鮮明的畫面,表達了詩人的反戰態度和對戍邊戰士的同情。

D.這首詩借用戍邊戰士的身份和化用樓蘭這個典故,抒發了詩人渴望爲國殺敵的滿腔豪情和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23.詩中折柳二字語意雙關,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

參考答案:中閱讀答案網整理

24.C

《塞下曲》的閱讀題及答案2

塞下曲

【作者】 盛唐 王昌齡 【體裁】 五言古詩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譯文】

深秋的黃昏,軍士牽着馬來到洮水畔,牽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發抖,塞外的秋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臉上更是像刀割一樣。

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掛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隱現在暮色中。

這裏曾經是長城之戰大敗吐蕃的地方,鬥志高昂,意氣風發是衆人的說法。

然而,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瀰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1) 詩歌開頭四句描寫了什麼內容?

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

(2) 詩中的鹹足分別是什麼意思?鹹是都的意思。足是充滿的意思。

(3) 這首詩歌採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主題?請作簡要分析。

此詩是透過描繪滿目瘡痍的荒涼景色來表達主題的。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全詩寫得觸目驚心,用眼前所見的淒涼景色表達了非戰的思想感情。

(4) 賞析詩歌第一聯中的水和風字。

水寒風似刀這句描繪的是河水的刺骨和秋風的寒冷如刀。水是寒冷刺骨的,而風颳在臉上猶如刀割一樣,詩人透過取眼前所見的平常景色賦予細緻的描述,表現了塞外那種冷到刺骨的感覺,也爲下文粗目驚心的白骨和破舊的城牆做了鋪墊。寒水和刀風雖冷,卻冷不過眼前那種悽慘與荒涼。

5.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

A.詩人牽馬飲水渡過了塞下大河,儘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風凜冽。

B.雖已日近黃昏,但因爲平沙莽莽無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見臨洮城。

C.詩人聯想起昔日的烽火戰事,彷彿感受到了當年戍邊戰士的豪情壯志。

D.黃塵迷漫是邊塞古今一貫的特點,但片片野草間仍能見到零亂的白骨。

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開頭兩句寫景,分別點明瞭詩人活動的地域和季節特點,也有明顯的敘事意味。

B.風似刀這一比喻,形象地刻畫出秋風逼人的寒意,與平沙黃塵的環境協調一致。

C.詩人追思歷史之後,黃塵足今古一句使景物與情思緊密聯繫,銜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透過秋水、平沙、黃塵、蓬蒿等意象,寫出了悽清、憂傷的意境。

6。詩歌頷聯中黯黯見臨洮的黯黯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黯黯即暗淡的意思,這裏明指天氣,(1分)描繪了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也暗指徵人心情的`黯淡淒涼,表達了厭戰的情緒。(1分)

7。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這首詩運用渲染、對比等表現手法,(1分)透過對塞外惡劣環境和昔日戰爭遺蹟的描繪,渲染了淒冷、荒涼的氣氛,表達詩人對塞外古戰場淒涼的感受;透過昔日長城戰高昂的士氣與眼前白骨遍野的慘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之情。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窮兵黷武的牴觸情緒。(3分)。(表現手法回答側面描寫亦可得分)

【賞析】

透過對塞外景物和昔日戰爭遺蹟的描繪,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黷武戰爭的反對情緒。開頭從軍士飲馬渡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枯曠苦寒景象。詩人把描寫的時間選在深秋的黃昏,這樣更有利於表現所寫的內容。寫苦寒,只選擇了水和風這兩種最能表達環境特徵的景物,筆墨簡潔,又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首句的飲馬者是軍士,詩中的水指洮水,臨洮城就在洮水畔。飲馬須牽馬入水,以感覺水寒,看似不經意,實則工於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外南地區,秋風只使人感到涼爽,但塞外的秋風,卻已然似刀,足見其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點形象地描繪出來。三四兩句寫遠望臨洮的景象,平沙是沙漠之地。臨洮,古縣名,因縣城臨洮水而得名,即今日甘肅東部的泯縣,是長城的起點。這裏常常發生戰爭。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掛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隱現在暮色中。境界闊大,氣勢恢宏。

白骨是戰死者的屍骨。今古貫通兩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內:不僅指從古到今,還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說,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瀰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這裏所謂的白骨,包括開元二年這次長城戰戰死的戰士及這以前戰死的戰士。

接着,詩人不是直接從正面進行辯駁或加以評論,而是以這裏的景物和戰爭遺蹟來作回答。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將戰爭的殘酷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

這裏是議論,是說理,但這種議論、說理,卻完全是以生動的形象來表現,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極其高妙。

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戰爭的反對情緒。

《塞下曲》的閱讀題及答案3

閱讀下面兩首邊塞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鄉,烏孫②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爲日月光。

塞下曲

(明)蘇佑

將軍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

觱篥③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注】①玉帛:指烏孫使者朝覲漢武帝時攜帶的禮品。②烏孫:漢朝時活動在伊犁河谷一帶的遊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

(1)同爲邊塞詩,這兩首詩在內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2)第二首詩的前兩句寫景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說出一種並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5. (7分)

[4分。其中內容與情感各1分。兩點4分。]

示例三:視聽結合。月灑清輝遍軍營,風吹戰袍獵獵聲。一視一聽,形象再現邊關特有的自然風光、軍營情境。

[3分。特點1分,簡析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5分。答對一項得2分,答對兩項得5分,多選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