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童趣 教案教學設計

童趣

童趣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2.讀――反覆朗讀,熟讀背誦, ,在讀中體會“趣”。 

4.譯--自主、合作、探究,啓發和疏導學生主動求解、不機械地文白對譯,譯中激發“趣” 

5.析--讀議結合進行評述,感悟作者的“趣”,獲得審美愉悅,培養審美的情趣。

6.積--積累文言詞語(通假字、一詞多義、成語、省略句)。整理文言詞語和句子,以及背誦達到積“趣”。 

7.學生在學習和討論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聯想進行創造“趣”, 學會觀察、體味人生,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誦讀和背誦;翻譯和整理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賞析作者的“情趣”並創造情趣。 

教學方法:讀議結合法、評述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匯入

同學們,進入初中剛一個星期,我們就覺得初中的學習生活,既豐富多彩,又苦於作業;有同學已經有了嚮往小學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我們把學習和作業當成一種苦命的負擔,我們要把他幻想成一座座大山,一個個堡壘,一條條大海……如果你攀越了一座座高山,攻克了一個個堡壘,跨過了一條條大海,那老師想你肯定會感到格外的喜悅。好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清代文學家沈復是如何來把小小的事物幻想成宏大的事物,從中得到莫大的樂趣的。

二.整體感知,感悟作者的樂趣

1、 作者簡介:沈復清代文學家,字三白,江蘇蘇州人。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記趣》。

2、 聽錄音,並初步感悟文章及糾正字音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項爲之強(jiāng) 鶴唳(lì)雲端 怡(yí)然稱快 

凹(āo)凸(tū) 土礫(lì) 壑(hè) 龐(pá)然大物 蝦(há)蟆(ma) 

3.齊聲朗讀,讀得流暢 

(1)在正音的基礎上,教師範讀,學生體會朗讀的情感與語調(老人回憶往事的恬淡、悠然;飽含愉悅) 

(2)全班齊讀,力求讀得流暢。 

4.作者從幾個方面來寫童年的樂趣?

明確:

a. 夏天擬蚊作鶴,鶴鳴雲端,此爲物外之趣

b. 以叢草、蟲蟻、土礫、凸者、凹者爲樹木、爲獸、爲丘、爲壑,此則亦爲物外之趣

c. 見蛤蟆吞吃二蟲,以大欺小,“我”鞭打蛤蟆,並驅趕之別院

三.分析課文,感悟作者的樂趣 

教師佈置:一篇文言文的翻譯靠一個人是不夠的,下面進行第一次合作探究。採取“小合作+大合作”的辦法。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學習小組合作討論。

1.小組合作譯讀,教師巡迴參與。 

2.接龍翻譯(組內接龍)。教師巧妙插話、點撥,進行組間交流。 

3.引導之後總結文言文翻譯的方法是:加字法、換詞法、推斷法、查註釋法等。 

4.讀(放聲讀),讀好停頓,體會情感。

5.引導學生進行背誦

四、佈置作業

1、 背誦課文,感悟情趣

2、 做課堂練習1-2(後附練習一張)

3、 同步作業跟上

第二課時

一、檢查練習情況並講解

二、精讀課文,反覆討論感悟作者的情趣

1、朗讀課文並注意以下句子的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爲之強。 

(5)作/青雲白鶴/觀。 

(6)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鬥草間。 

(9)蓋 / 一癩蝦蟆。 

2、品味語言,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中,欣賞文中的妙句

① 挑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 

②在這句中你“看”到了什麼畫面? 

③沈復童稚時的“趣”在哪裏?(可從內容、寫法、修辭等方面賞析) 

3.學生按小組合作探究

⊙作者有那些擅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作者的“趣”在何處?(文中語句作答)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眼前出現想象中的畫面之後的驚喜。) 

(2)昂首觀之,項爲之強。 (看得出神,陶醉其中,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3)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徐噴以煙”之舉,非童稚不能爲也。作者創設了美妙的意境,表現他的好奇心和幼稚心靈中自發的審美意識。小小素帳中,竟出現“鶴唳雲端”之奇觀,能不爲之“怡然稱快”?) 

以叢草爲林,以蟲蟻爲獸,以土礫凸者爲丘,凹者爲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4)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用小孩的眼光,在前面想象的基礎上,看癩蝦蟆自然是龐然大物了,所到之處,山爲之拔,樹因之倒,這是大詞小用;觀二蟲鬥興趣正濃,忽被蛤蟆破壞,豈有不怒之理,寫出心情和神態;懲罰癩蝦蟆,可能是爲小蟲復仇,也可能破壞自己的審美情趣,表現了作者幼小的心靈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樸素感情。) 4.五讀(想象讀),讀懂心情。 

在以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的'基礎上,讀出趣的心情。 

5.小結(板書):

請概括地說出作者記敘了哪幾件“物外之趣”? 你認爲這種“物外之趣”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羣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土礫 聯想和想像 森林、野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蛤蟆 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三.拓展延伸,想象創趣 

1.六讀(讀出感情) 

文中的“我”之所以感覺到“趣”,全在一顆充滿純真的童心。讓我門練習讀出感情,可上臺展示。 

2.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第三次合作探究: 

(1)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你羨慕沈復嗎?你認同他的“趣”嗎?你認爲怎樣做纔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善於觀察、富於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鼓勵。 

板書: 

物--平淡無奇 

趣--其樂無窮 

因--細緻的觀察、豐富的想象 

果--與衆不同的發現、生活的樂趣、心靈的自由、人與自然的和諧 

(2)童年的確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滿陽光、充滿詩意、充滿幻想、充滿詩意,冰心稱讚童年爲“真中的夢、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請同學們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以“童年”爲話題,說一句很美的話,長短不限。 

學生說話,教師整理。 

如: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純真的詩; 

童年是一顆晶瑩的露珠;

童年是剛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隻飛向憧憬的小鳥; 

童年是記憶天幕上永遠閃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飛逝不見的箭;

童年是一塊糖,甜在心裏;

童年是一個謎,混沌初開、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畫,色彩絢麗、爛漫天真; 

童年是那無憂無慮四處遊蕩的風; 

童年是媽媽的搖車不停地搖啊搖; 

童年是奶奶的傳說充滿好奇與幻想; 

…… 

3.教師小結:你們看,我們每個人說一句很美的話,組合起來還是一篇散文詩呢。 

四.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尋找、整理重點字詞句 

①通假字 強――僵

② 字同義不同的字--一詞多義。如:觀、爲、之、其、以等 (文中自己找句)

觀:昂首觀之 (看) 

作青雲白鶴觀 (景象、景觀) 

察:明察秋毫 (看到、看清) 

必細察其紋理 (觀察) 

神:定神細視 (精神、注意力) 

神遊其中 (感受、想象) 

時:餘憶童稚時 (時候) 

故時有物外之趣 (經常) 

之:昂首觀之 (代詞,它。指蚊子) 

故時有物外之趣 (助詞,的) 

心之所向 (主謂間,取獨。) 

驅之別院 (代詞,它。指癩蛤蟆。) 

爲:項爲之強 (因爲) 

以叢草爲林 (當作,作爲) 

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 (被) 

以:徐噴以煙 (用) 

以叢草爲林 (把) 

其:必細察其紋理 (代詞,指所觀察之物)

蹲其身 (代詞,指自己) 

神遊其中 (其中,這裏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③成語並解釋大意(參考習題二) 

④省略句並翻譯。 

蹲其身,使與臺齊 ([我]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省略主語、謂語) 

鞭數十,驅之別院 (用鞭子抽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省略賓語) 

見二蟲鬥草間 ([我]看到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省略主語)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爲之怡然稱快 ([我]爲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⑤其它重點詞語 

明察秋毫 (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故時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 

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私,暗自、暗暗地) (於,在)

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 

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抽打。) 

⑥.課外閱讀一篇表現童趣的文章,摘抄部分內容。 

⑦.寫一則自己的“童趣”,300字左右。 

借鑑: 小時候,玩“過家家”遊戲,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媽媽,有的當孩子。 

有兒歌:“小板凳啊擺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啊坐上來。我當司機把車開啊,我當司機把車開。轟隆隆隆,轟隆隆隆,轟隆隆隆,鳴一一。”小板凳排起來就成了火車了,多有趣!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標籤:教案 童趣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