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先預習一下課文,學生思考你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講述故事: 當年唐山大地震,有一位年輕的母親正一邊織毛衣,一邊用腳踩着搖籃逗她僅五個月的寶貝女兒。 在這靜謐的時刻,傳來天崩地裂的聲響,母女一起墜入黑暗無邊的廢墟,所幸的是母女都安然無恙。驚嚇後的孩子在母親懷裏睡着了,醒來時啼哭不止。母親知道她餓了,忙開懷餵奶。一天一夜,滴水未進的母親奶水枯竭,孩子的哭聲卻越來越弱。絕望的母親這時觸摸到毛衣針,心裏猛地一動…… 一週之後,人們發現了這一對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吮着母親的手指頭,母親已然氣絕。人們驚奇地發現,年輕母親的個個手指頭都破了一個小洞,臉色象雪一樣潔白。 年輕的母親爲孩子流盡最後一滴血奶…… 

    年輕的母親,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之頌歌。母愛,讓我們感動,父愛,也一樣讓我們震撼。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個題目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從小就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隨着你的成長父母也開始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以往我們的感受都是很具體和感性的,而我們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在學新課文以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它闡釋了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透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 

    如何來理解以上觀點呢?今天我們就透過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選文的解析來體會其中的涵義。 

二、背景資料 

弗羅姆是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當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權威。他的社會精神分析學說在夢的分析、精神治療及人格、倫理理論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他集哲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於一身,且著述甚豐,內容廣泛,涉及當代西方哲學、社會學、精神病學、心理學、倫理學等諸多學科,反映了當代西方社會多種學科的思想成果,對弗羅姆的心理學思想特別是他企圖用人本主義調合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學說而實現二者“綜合”的理論進行研究,不僅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 

三、問題探究

1、在同學們的心中父母之愛是--偉大、無私、含蓄的,那麼在弗洛姆的筆下父母之愛是怎麼樣的呢? 

(1)母愛的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愛是無條件的。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爲渴求的。 

消極面: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 

(2)父愛的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爲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爲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爲你同我相像。

積極面:可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2、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徵?

年 齡 段 特        徵

剛出生階段 無愛的意識

8歲以下 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 有愛的意識: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 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 ,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 

成熟時期 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成熟的愛。 

●無愛--被愛--有愛--創造愛 

3.文章中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爲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這兩種原則的區別在哪裏? 

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的,只有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爲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後一種愛是成熟的愛,從愛他人中實現愛自己。前一種愛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愛,因爲受到了別人的愛,需要別人,纔去愛別人。

(愛不是與生俱來的! 很明顯,在10歲之前,孩子還沒有主動去愛的意識,如果說他愛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爲像弗洛姆書本上說的“我愛你,因爲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父母一旦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悅感就馬上消失,大哭大鬧。自己的快樂完全建立在別人能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基礎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爺爺之間,有誰在一段時間內經常滿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時間內他就會跟那個人比較好。是不是?這就是弗洛姆說的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我愛,因爲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爲我需要你”。說得是太好了! 

那麼我想,我們在坐的各位,有沒有哪個是10歲以下的?8歲以下的?剛出生的?就更沒有了!可是同學們想想,我們中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像10歲以下的孩子一樣,因爲被人愛,纔去愛;因爲需要別人,纔去愛別人;甚至是連自己正在被愛的感覺都沒有,對別人的愛無動於衷,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可見,愛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隨着人的生理年齡的增加就會逐漸成熟的。愛是一種能力。) 

四、討論:可是我們生活中面對已經超過10歲的這樣的人的時候,經常聽見這樣的話:還是孩子,等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會愛了。想當然的認爲,“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讚同這樣的話,正如巴拉塞爾士說的: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爲,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 

   *(巴拉塞爾士(1493-1541),德國醫學家,自然科學家及哲學家。 )

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我們愛的能力, 

五、資料延伸

弗洛姆《愛的藝術》前言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 

同學們現在是少年了,如果像弗洛姆說的應該是“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的階段了,我們來想想怎樣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訓練自己對父母的愛? 

    愛是交流的。孩子領受着父母的愛,也想着應該怎麼回報父母。只有當你有愛父母、愛他人的能力時,當你的心理年齡與你的生理年齡一致時,纔可以說你時一個靈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這堂課老師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爲愛而更爲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