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十三歲的際遇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十三歲的際遇 教案教學設計

1、學習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透過研讀重點段落體會作者的情意。 

2、積累詞語,學習做詞語卡片或詞語筆記。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情、理、意、味。 

〖教學設想〗 

一課時,在學生默讀的基礎上,概括三個部分的內容,理解之間的聯繫,透過朗讀、精讀第4、9、10、11、15、17段體會作者所表現的對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讓學生學習製作詞語卡片或詞語筆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簡單介紹作者田曉菲。(要求學生默記要點) 

田曉菲和我差不多大,記得讀高中時,常在《語文報》上讀她的詩和文章,她的詩作和經歷曾經對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是我當時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歲時,在家長的引導下讀了很多詩和其它文學作品,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書呆子”,後來,又學寫作,並經初中時出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她的詩作還獲了“世界兒童詩歌比賽”的國內獎,十三歲時,她在天津十三中讀初中時,被北京大學英語系破格錄取,後來,她又考取了出國留學。這篇文章是她十六歲時,也就是她讀三年級時,爲紀念北京大學建校九十週年寫的。 

二、默讀全文 

要求:將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詞語或者是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劃出來,讀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這一段表達了什麼內容,注意勾畫那些表現了作者對北大的感情的語句。 

三、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討論: 

1、文章分爲獨立的三個部分,用空行空開,那麼第一部分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用一個詞填在下列橫線上: 

一、七至十六歲的生活 

  

   

七歲時的      

十歲時的      

十三歲時的        

十六歲時的            

2、朗讀第4段,說說這一段表現了作者回顧進北大兩年的生活產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寫去寫北大的? 

北大的圖書館 

北大的人:同學、老師、我 

4、朗讀第8、9段,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北大圖書館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5、朗讀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話所起的作用是什麼?“更喜歡讀北大的人”,“人”可以“讀”嗎?在這裏“讀”是什麼意思?此文的作者又從北大的人身上讀出了什麼?回憶一下,朱自清從父親的背景中“讀”出了什麼?小弗郎士又從韓麥爾先生身上“讀”到了什麼?  

B、作者對北大老師的感情是怎樣的?“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着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這句話中“船客”、“舵手與船工”、“兩岸風景變換”各指什麼?爲什麼是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 

6、朗讀最後一個部分 

A、這一部分表達作者對北大的什麼感情? 

     爲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 

讚頌北大、抒發深情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還會回到你的身邊 

B、爲什麼“我是不繫之舟”,“系”怎麼讀?是什麼意思?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小結 

文章題爲“十三歲的際遇”,這個際遇是什麼?爲什麼不以“我愛北大”,“我的學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憶”爲題呢?(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再總結) 

之所以要寫這個際遇,因爲對於作者的一生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實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北大是“自七歲起便結識便熱愛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裏”,和我“永遠無法分割開來”,簡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十三歲的那次不尋常的際遇”。 

五、練習:製作詞語卡片 

1、講授詞語卡片製作要領 

注音,解釋,例句,寫話 

2、例示 

六、佈置作業 

將“自讀提示”中的詞語做成詞語卡片。(在練習本上) 

七、板書設計 

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