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實用】手指教案4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手指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手指教案4篇

手指教案 篇1

1、 種子發芽

種下一粒籽呀,發了一顆芽。順着南瓜架呀,慢慢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幾天沒澆水呀,焉了。

2、 剪刀石頭布(一)

一把剪刀,一塊石頭,變成小白兔。

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親親小白兔。

一把剪刀,一塊布,抓住小白兔。

一塊布,兩塊布,我是老鷹,不是兔。

3 、剪刀石頭布{二}

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變成小白兔。

一塊布,兩塊布,變成花蝴蝶。

一把剪刀,一塊石頭,變成蝸牛在散步。

4 、手指點點

一根手指點點,兩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彎彎,

四根手指叉叉,五根手指變小花。

5、五根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牙刷,刷刷刷。

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叉子,叉叉叉。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大老虎,嗷嗷嗷。

6 、切土

切土豆,切土豆絲, 切土豆,切土豆片,

切土豆,切土豆,絲絲絲,切土豆,切土豆,片片片,

土豆,土豆,絲絲絲絲絲。 土豆,土豆,片片片片片。

 7 、好孩子,壞孩子

長蘿蔔長蘿蔔,長長。包餃子包餃子,捏捏。

好孩子好孩子,拍拍肩。壞孩子壞孩子,就是他。

 8、三條魚

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好發愁。

兩條小魚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

三條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9、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 開着汽車,開着汽車,嗚嗚叫。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裏跑。 一槍一個,一槍一個,全乾掉。

10、五根手指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

食指是媽媽。 媽媽織毛衣,織織織。

中指是哥哥, 哥哥拍皮球,拍拍拍。

無名指是姐姐,姐姐會跳舞,啦啦啦。

小拇指就是我, 我會敲小鼓,咚咚咚。

11、我們都睡了

小個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個子睡了,

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

12、五隻小猴盪鞦韆

五隻小猴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嘔嘔嘔。

四隻小猴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嘔嘔嘔。

三隻小猴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嘔嘔嘔。

兩隻小猴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嘔嘔嘔。

一隻小猴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嘔嘔嘔。

13、小司機

嘀嘀嘀!嘀嘀嘀! 我是一個小司機。

爸爸媽媽上車吧, 我送你們上班去。

14、大木桶

手上有個大木桶,桶上有個蓋。

蓋上有個孔,讓我看看有什麼。

原來躲着毛毛蟲。

15、小老鼠,上燈臺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喵喵喵。貓來了,嘰裏咕嚕滾下來。

16、五指謠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

食指, 是媽媽,媽媽織毛衣,織織織

中指, 是哥哥,哥哥拍皮球,拍拍拍

無名指,是姐姐,姐姐會跳舞,啦啦啦

小拇指,就是我,我會敲小鼓,咚咚咚

17、寶寶的小手

爸爸瞧,媽媽看,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爸爸瞧,媽媽看,寶寶的小手看不見

爸爸媽媽都來看,寶寶的小手又出現

18、幼兒園像我家

幼兒園像我家

老師愛我我愛她

老師誇我好娃娃

我說老師像媽媽

19、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手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感知兒歌的輕鬆有趣,學說兒歌。

2、 感知兒歌內容,認識小手。

活動準備:

1、 教具:M—PC、大圖書。

2、 教師自備音樂:《幸福拍手歌》

3、 學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匯入過程

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寶寶做運動》

2、 欣賞活動

教師播放兒歌動畫,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內容。

3、 理解活動

(1)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並表演兒歌。

(2) 教師點擊大圖書,引導幼兒分句理解兒歌。

(3) 師幼問答,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4、 閱讀活動

(1) 教師逐句點兒歌,幼兒跟讀,必要時進行糾音。

(2) 藉助大圖,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讀兒歌並進行空中畫指練習。

(3) 教師請幼兒集體朗讀。分組朗讀。

5、 結束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收書,幼兒整理小圖書。教師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請幼兒隨音樂做拍手、拍肩、拍腿的動作,結束活動。

手指教案 篇3

手指印畫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欣賞手指印畫,感受手指變化後印畫所帶來的趣味性,萌發對手指印畫的興趣。

2.嘗試進行手指印畫活動,並添畫出各種小動物,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螃蟹、長頸鹿、小雞等)、水粉顏料、油畫棒、抹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預先動物圖片。

師:“春天到了,草地上來了許多的小動物。它們是誰?是什麼樣子的?”

師:現在,我用小手也能變出這些小動物來,你們瞧!

(幼兒表現: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仔細觀察圖片上的動物,很多幼兒都能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說出圖上的動物幼兒很感興趣)

二、師用手指印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先讓我的手指蘸一點顏料,然後在顏料盒的邊上舔一舔,印在紙上。再用油畫棒給小動物添畫上眼睛、腳、嘴巴等器官。(活動中向幼兒介紹手指印畫:小雞、螃蟹、長頸鹿、毛毛蟲等幾種動物,重點介紹長頸鹿、螃蟹印法)

(幼兒表現:幼兒能仔細觀察教師示範作法,請個別幼兒示範作畫A:幼兒印長頸鹿時兩個圓之間離得太遠,不便於作畫。B:幼兒印螃蟹時手指是豎着印的,因此印的螃蟹不形象,我及時引導幼兒要橫着印,再添畫上腳。)

三、啓發幼兒想象。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看?除了老師上面介紹的一些小動物,你們還想變出誰來?鼓勵幼兒操作之前先想想、說說。

四、請一幼兒嘗試來印畫。

對於一些細節,如:顏料不要蘸太多,予以重點提醒,引起幼兒重視。

五、請幼兒集體操作,提醒幼兒顏料不要弄到身上。

(幼兒表現:在操作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一些幼兒先點,再用抹布擦掉顏料,進行添畫。一些幼兒先點點子再進行添畫。在給小雞添畫時嘴巴畫得不尖,有些圓。

螃蟹的腳畫得太長。)

六、活動延伸。

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你最喜歡誰的畫,爲什麼?”

活動反思

1.結合班級幼兒的特點設計活動過程,突出重難點。

手指印畫在以前的美術活動中我帶領幼兒手指印過毛毛蟲,在區域遊戲時與幼兒一起印過小雞,因此幼兒有一些用顏料作畫的經驗。因此,在示範作畫時重點向幼兒介紹了長頸鹿和螃蟹的畫法。這樣活動開展起來就有側重點,便於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出示範例的時候我也注意到範例的美感,讓幼兒充分的欣賞感受作品的美,從而產生作畫的興趣。範例中選擇的畫我也是有針對性的,如印一個圓可以變出小雞和螃蟹、印兩個圓變成長頸鹿,印多個圓點可以變出毛毛蟲。這樣幼兒在向幼兒介紹作品時讓幼兒感受到遞進性,幼兒從而結合自己的能力進行作畫,便於幼兒操作。

2.把握細節紮實開展活動。

細節的把握對於一個活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我也注意一些細節的把握,如:請個別幼兒到前面示範作畫時,我請2名幼兒分別嘗試繪畫兩種動物,這樣在他們繪畫中我會去捕捉優點進行放大,並捕捉缺點對全體幼兒進行及時教育,這樣爲後面的幼兒分散去作畫做好鋪墊。再如:幼兒作畫時,我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可以模仿老師的範例來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大膽想象的進行作畫。還有在幼兒的作畫紙上我事先畫好了一些小草,這樣幼兒印完動物以後,作品的效果很美。

不足之處:在活動中每組提供的顏料太多,因爲活動的重點並不是感受色彩的變化,因此,可以每組提供一種顏料,小組之間可以不一樣。個別幼兒作畫時的動物方向不一樣,我利用講評的時候進行了教育。

手指印畫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1.複習手指各部位名稱。

2.瞭解螃蟹的基本特徵,並能用手印畫螃蟹。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重點難點

複習手指各部位名稱,瞭解螃蟹的基本特徵,並能用手印畫螃蟹。

活動準備

1. 螃蟹圖片一張、螃蟹各部位手印畫分解圖、小魚圖片、《神奇的手指》《小魚遊》音樂,池塘背景圖

2.繪畫用具:每個幼兒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蘸有顏料的海綿、顏料、紙;每個幼兒人手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起幼兒繪畫興趣

1.教師與幼兒一起跳《神奇的手指》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到郊外郊遊吧,小朋友說說,剛纔我們的手指都變出了哪些動物啊?(毛毛蟲、小兔、小貓、螃蟹、老虎)那麼我們一起學一學。

2.簡單複習手指各部位名稱

師:我們的手真神奇,我們小朋友張開我們的`手,中間這塊叫什麼?(手掌),連着手掌的五個手指呢,他們都有名字,叫什麼啊?(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師:五指兄弟太神奇了,可以變出那麼多動物,小朋友再看看,我們的手指還可以變出什麼動物?讓幼兒試一試,並讓幼兒猜猜像什麼。

小結:我們的手真神奇,我們小朋友要愛護我們的手。

4.創設情境,引起幼兒學印畫的意願

師:聽,誰在哭啊?(出示小魚圖片)我們來問一問小魚爲什麼哭?原來小魚把他的好朋友小螃蟹的畫像給弄丟了,急得哭了。那我們要不要幫助一下小魚啊?(要)

二、教師講解示範手印畫螃蟹過程

1.師:可是老師只發現這裏有一些顏料和筆,我們怎麼幫小魚呢?今天老師教你們一個新本領,用我們神奇的手印畫螃蟹,那我們先來看看螃蟹長什麼樣的。

2.瞭解螃蟹的特徵

師:老師這裏正好有一張螃蟹圖片,我們一起看看螃蟹的樣子(出示圖片)。他的肚子有點圓,頭頂上長着一雙大鉗子,他有多少條腿啊(8條),左邊有4條,右邊也有4條。再看他的眼睛,圓碌碌的,真可愛。

3.教師講解示範印畫過程

(1)教師分別展示螃蟹各部分的圖片,讓幼兒思考這些部分是用什麼手的哪個部分印出來的。

(2)教師示範

師:剛纔我們觀察了螃蟹的各個部位了,待會兒我們將螃蟹的各個部位組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螃蟹的畫像了呢?

(3)教師提出作畫要求

師:就這樣,一幅螃蟹的手印畫就畫出來了,池塘裏的小魚等不及了,想讓小朋友快點幫幫忙了,待會兒小朋友就到後邊的桌子上用顏料作畫,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送來的小螃蟹最乾淨最漂亮。小朋友要注意了,你們在畫畫的時候要把袖子挽起來,不要被顏料弄髒衣服,畫好之後就到小盆裏面用毛巾擦擦手,再把小螃蟹送上來,然後回到你的位置安靜地坐下。

三、幼兒嘗試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交流分享

1. 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已經畫出小螃蟹的小朋友,我們把他送到小魚身邊。

2.欣賞幼兒的作品

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幼兒的作品。

五、結束部分

師:現在小魚可開心了,小魚非常感謝小朋友幫他送上了那麼多漂亮的小螃蟹圖,爲了感謝小朋友們,現在,小魚邀請小朋友到他家裏做客,我們一起游到他家裏面吧。(伴隨音樂,幼兒跟隨教師“遊”出教室)

教學反思

手印畫能夠鍛鍊幼兒的創造力,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促進大腦更快發展。這一活動的題材來自幼兒的生活,幼兒對自己的小手有一定了解,並且對螃蟹也沒有陌生感,而且對手印畫充滿濃厚的興趣,所以我生成了這次活動,我把這次活動目標定爲:首先複習手指各部位名稱,其次瞭解螃蟹的基本特徵,並能用手印畫螃蟹,最後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整個活動貫穿着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先透過小舞蹈《神奇的手指》匯入本次活動,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然後透過與幼兒談話的方式複習手的各個部位名稱,再讓幼兒用手變出更多動物,讓幼兒感知我們手的靈活性,爲下面用手指印畫做好鋪墊。我們知道情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創設了興趣,而興趣又是幼兒遊戲、學習的維繫紐帶,透過情境的創設和利用,能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我創設了讓幼兒幫助小魚畫螃蟹畫像這一情境,初步培養幼兒同情心這一社會情感,以激起幼兒的作畫願望。

在講解示範手印畫這一重點環節,先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圖片,讓幼兒直觀認知螃蟹的特徵。接下來分別出示螃蟹各部位手印畫分解圖,讓幼兒觀察思考各個部分分別用手的哪個部分印畫出的,還讓個別幼兒示範,實現師幼互動,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我用表揚法鼓勵幼兒向畫得好的幼兒學習,體現幼幼互動的理念。

整個活動過程,動靜結合,各環節銜接得自然,從作畫結果看,幼兒基本掌握這一技能,實現了教學目標,整個活動體現了“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理念。活動中,也許是教學經驗不夠,我感覺自己對幼兒隨機教育不夠。

手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找出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3品味作者的語言特點,體會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語言特點,在寫作中也能應用。

二、教學重點

1 學習作者的寫作特點和語言特點,並能在日後的寫作中熟練運用。

2透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把文章的語言特點,寫作特點內化爲自己的需要,並能在今後的寫作中自覺運用。

四、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手指的名稱,來歷,故事傳說等資料。

2手影戲片段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同學們,認識手指嗎?伸出你的手,告訴老師這五根手指分別叫什麼?知道它的來歷嗎?(手指是同學們再熟悉不過的了,但對相關知識的瞭解卻很少,這樣的提問目的就是激發大家的興趣)

2同學們,你瞭解手指嗎?它們的作用,特點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並不是要考查學生倒底會不會,而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注意,引起對課文內容的關注)

3同學們,對於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認真地去觀察和思考,就會有意外的發現。豐子愷就是這樣一位作家,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明確自學目標,自讀報自悟

出示閱讀要求(因爲是閱讀課文,所以以學生自學爲主)

1反覆閱讀,力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看看你能讀懂哪些內容,可在書上空白處寫一寫點評;還有哪些內容你讀不懂或有疑問,做上標記。

學生自學,老師要巡視,初步瞭解學生的自學情況。

交流自學收穫(假設學生可能的收穫,要善於引導學生抓重點,不可離題千里)

1每根手指的特點和作用。(誰更重要呢?初步認識)

2作者的語言特點(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指導學生認真體會這樣一來寫的好處,展開聯想讀着這些話你想到了什麼?重點體會)

3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歸納整理,突出重點

1作者對於五根手指的態度是怎樣的?(課文最後一句話,比第一次感受更深)

2放手影戲片段談體會。(精彩。五根手指協調一致,才這樣精彩。再一次加深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

(三)拓展運用

1擬人化的寫作手法能夠使描寫更生動,更耐人尋味,更能吸引讀者,請同學們再讀大拇指一段,認真體會。

2你能描寫一下春天的景色嗎?注意,請運用擬人的寫法。

[教學反思]

最近在網友的博客中常看到這樣的感受和評價,教的好不如學的好。別看只有這麼幾個字,卻包涵着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對什麼樣的課堂是好課堂的獨特見解。仔細琢磨一下,味道還挺足。

一堂好課應是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有效果,而不是教師教的多麼精彩,因爲課堂不是演講會,教師不是演講家,學生不是聽衆。此一味。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責任不是自顧自地完成備課任務,而是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自覺地學習。備課,情節的設計,問題的提出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此二味。

在課堂中教師要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而不僅是知識。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不是在課內而是在課外。是靠課外大量的閱讀和實踐來提高的,正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此三味。

知識的傳授是有一定規律性的,教師的責任就是教給學生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正所謂教是爲了不教。此四味。

總之,一堂好課就應該處處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是不是有利於學生的學,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處處是春天。

標籤:教案 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