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 篇1

一、把握知識內在聯繫,找準新知識的最佳生長點。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又是難點,它在計算教學中處於關鍵地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着除數的變化而變化”。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較容易掌握。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卻是個難點。而商不變性質正是聯繫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在教學中,複習舊知後,我要求學生根據表格的數據總結出商不變的規律。這是學習層面的一個飛躍,但卻是有根據、有基礎的飛躍。學生能根據商不變性質來說理,就證明了這個飛躍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只要緊緊抓住商不變性質這根線索,這部分內容就能輕鬆獲得突破。

二、抓住本質,化繁爲簡,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第一、教學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繫,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根據商不變性質先轉化爲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出商,教學中讓學生在計算前多說一說除數和被除數要同時擴大到原數的多少。

倍,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幾位。使學生習慣於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第二、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5÷0.85後,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麼不一樣?你會算嗎?自己先試試”。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透過思考出現認知衝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說算式7.65÷0.85的算理這個地方一定要使學生說清楚算理。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 篇2

我認爲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數學,獲得成功的體驗,取得預設的教學目標,爲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這節課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情境教學培養數學興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創設生活情境,列舉生活中的問題,更能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產生很想解決生活問題的衝動。這種生活味的數學帶來的現實感和親切感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枯燥的計算生活性、生動性、趣味性,讓學生願算、會算、算準、算活!

二、計算方法學生自主探索。

課前,教師出示問題,簡便快速地引出這節課的問題----如何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因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及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所以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經驗探索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之所以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反饋校正中獲得經驗,得出計算方法,關鍵在於我對計算教學有了新的認識:着眼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計算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計算,還要對學生探究能力、知識遷移、合作交流能力進行培養。爲以後的數學學習積累經驗,打下基礎。

三、學生自主優化計算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非常強調:計算教學時,要鼓勵算法多樣化,要避免繁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呈現各種方法,學生在理解各種方法的.過程中,不僅思維得到鍛鍊,而且提高了自己對方法的優化。教師不強求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方法,這會侷限學生的思維,同時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好的方法。教學時我也注意到了不能一味地追求算法的多樣化,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衆多算法中更簡便的方法。學生在選擇合理方法進行計算時,處理了算法的多樣化與一般化之間的關係,滲透策略優化的思想。

四、實踐應用感受數學價值。

過去的解決問題,總是一些數學模式化後的習題。學生按照模式能很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說,這些數學化的習題,降低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本節課的實踐應用,較真實地呈現給學生各種方案,學生在進行了比較的時候,自然地發現要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題。這樣的習題設計,一方面鞏固了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李老師在講座中說的“計算是“數與代數”知識內容中“數的運算”的教學內容,應該說不管是新課改之前,還是新課改之中,其地位和作用都是比較顯而易見的,因爲,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計算。同樣,紮實的計算基礎和計算技巧是學生學好“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的前提。計算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具備了計算能力,就具備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就能適應未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爲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我將繼續研讀李國良老師的講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特點,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