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浙大版計算機基礎 用WORD製作賀卡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浙大版計算機基礎 用WORD製作賀卡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浙大版計算機基礎 用WORD製作賀卡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用word製作賀卡》。我說課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設計反思

一、說教材

《用WORD製作賀卡》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基礎》中第六章第四節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後,對圖片、藝術字及文字方塊的進一步的學習。是WORD教學中的一箇中心環節,是學生以後進行圖文混排的基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於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插入圖片,調整圖片,學會設定藝術字格式,並能運用“文字方塊”的方法在圖片中插入文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製作、修改以及完善賀卡的過程中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的運用,初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感悟親情,學會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培養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爲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安排本課的

教學重點是:插入圖片、調整圖片,運用“文字方塊”的方法在圖片中插入文字。

教學難點是:圖片格式的設定。其中設定版式是學生比較難弄清的問題。

二、說學情

職高生的共性是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比較被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而且學生來源不同,技能基礎和個性差異較大。所以,我設計時比較注重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實用性,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技能基礎和個體差異。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有了操作計算機的一般水平和能力,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文字錄入和鼠標操作,對WORD20xx的操作環境有一定了解。

三、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我將採用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作品評價教育法等教法組織教學。這些教法,我將在教學各環節中具體闡述。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創新”。採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以小組協作的方式完成具有創意的任務。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帶着任務透過小組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分五個流程:

1、 創設情境,溫情匯入

2、引導設疑,探究新知

3、 明確任務,分組創作

4、作品欣賞,交流評價

5、 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下面我具體說說各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溫情匯入(大約5分鐘)

首先,讓學生欣賞一則flash動畫《爸爸》,接着,匯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什麼節日嗎?它就是父親節。那你們知道我國的父親節、母親節是什麼時候嗎?中國天天都是父親節、母親節。同時圖片展示《弟子規》中的祖訓:“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現在長大了,學了很多知識,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電腦知識用word來做一張賀卡,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呢?創設這種情境的意圖是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保持感恩的激情,爲製作賀卡做準備。

然後,欣賞幾張賀卡,目的在於爲學生提供目標範例,讓學生了解賀卡格式,讓學生學會對父母親表達愛。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我設計了這第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運用了創設情境法。

第二個環節:引導設疑,探究新知(大約12分鐘)

首先我出示一張賀卡,讓學生觀察分析:這張賀卡由哪幾部分構成?學生就會回答:由背景、圖片、文字三部分構成。然後引導學生分析賀卡製作步驟。

第一步,賀卡的大小

先讓學生開啟WORD軟件,找到頁面設定,嘗試練習,並出示自學任務:你能裁剪出賀卡的大小嗎?提示學生理解課件的內容。教師利用教師機演示。

第二步,賀卡的背景(插入圖片)

提問,同學回答,弄清圖片用“插入”選單中的“圖片”,“來自檔案”或者“剪貼畫”。出示自學任務:如果想讓圖片爲合適大小,你會操作嗎?

第三步,插入文字

文字如何“寫”上去呢?我提示:試試“文字方塊”工具。出示自學任務:你會設定文字方塊格式嗎?

在操作過程中如有學生存在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可以透過對課件的閱讀,同學之間的幫助,教師的指點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新知。透過賀卡製作過程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透過設問啓發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產生一系列依次完成的子任務。透過問題的求解,完成了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體系的建構,掌握了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的自我的嘗試中獲得新知。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運用了演示法和任務驅動法。

第三個環節:明確任務,分組創作(大約13分鐘)

首先佈置任務:讓學生四人一組,限定15分鐘時間,運用學會的知識,發揮想象力,創作一幅《送給爸爸的賀卡》,要求圖文並茂。並把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記下來,在最後展示作品的同時與同學們一起交流。接着我出示圖片素材所在位置。

然後學生開始分組創作。同時,我巡視、指導、調控課堂氣氛。

在這個環節中我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團體協作和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運用的方法是任務驅動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

第四個環節:作品欣賞,交流評價、(大約10分鐘)

首先,小組作品展示: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我相機讓學生就學習方法、操作技巧進行介紹。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評出“優秀設計”獎、“內容精彩”獎等幾個獎項。

接下來,我選幾幅好的作品讓全班欣賞並作評價。

這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這樣的評價方法,本着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結果也多樣化。

然後,透過採訪的形式,提問學生“你準備怎樣把這張賀卡送給你的爸爸或媽媽?”

接下來,欣賞一張賀卡,你們看,老師這兒也有一張賀卡,跟你們做的有哪些不同?有興趣的同學課後試試。這樣,拓展學生創作思路,啓發有能力的學生課後大膽探索插入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檔案。

在這個環節中,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資訊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同時讓學生表達對父親的愛,昇華對父親的感情。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運用了作品評價教育法。

第五個環節:歸納總結,完成建構(大約5分鐘)

首先我提問幾個學生,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最後學生每人提交一份網絡評價表,這個表可以即時反饋學生填寫情況。網絡自我評價實質也是對今天學習內容的小結和回顧,使知識、技能、情感目標更深入一步。

五、說設計反思

本課的設計,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一、引入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

在教學設計中,我給學生設計一個情景,佈置一個任務,構建一個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協作學習,這樣,在我的引導下完成知識的建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情境與任務驅動的有機融合

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情景和任務相吻合,這也是抓住資訊技術的特點。以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爲主線,從而培養學生接收資訊,處理資訊,整合資訊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運用學科整合

在教學設計中,我還注重資訊技術、美術和語文三學科的整合,這樣,實現資訊技術環境下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