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研究初中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指,在一切爲了學生的條件下,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生本教育理念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緊隨課改步伐,領會教學精髓,調整教學規劃與設計,不斷進行反思與總結.

研究初中教育理念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內驅力是改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根本.怎樣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是值得物理教師研究的問題.情境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着重大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情境匯入,幫助學生深化知識,使學生帶着興趣與疑問進入課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1.強化生活情境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性,創設有趣、新奇,並且與生活直接相關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相關問題的.解答,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價值與意義.例如,在講“大氣壓強”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展示生活實例,利用自動喂水器、高壓鍋、打氣筒等,讓學生感受到相關概念與規律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探索大氣壓的慾望.爲了深化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常見物品,如一個軟管與兩個水瓶進行模擬演示,並提問:將盛滿水的水瓶放在高處,將空瓶放在低端,怎樣才能讓水自高處流向低處?此時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認爲可以透過導管進行引流.這樣可行嗎?先讓幾個學生嘗試,其他同學在一旁觀察,然後分析成功的原因.當軟管進入水後,因爲內部氣壓是0,沒有外部大氣壓,此時液體就能利用大氣壓進行倒流.又如,在講“槓桿”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某天,同學們駕車去旅行,路過某山路時,發現路前有一塊大石頭,將道路阻擋,此時車輛很難正常通行,而這條路又是必經之路,該怎麼辦?此時學生會想:大家一起搬動.新問題隨之出現,怎樣搬?要求學生轉動大腦進行思考,此時課堂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有的學生想到用一根棍子將石頭撬開,從而過渡到槓桿內容,並且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槓桿原理與相關知識點上.

2.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教師透過情境預設的形式,將學生熟悉的相關問題變成形象、生動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提出並發現問題.參與問題情境的同時,幫助學生建成直觀的形式,促進知識連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將問題貫穿到學習中,在精心設問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髮散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問題爲重點的教學,是以問題爲重點,幫助學生開啟思維,提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髮展.例如,在講“浮力”時,教師可以提問:你們坐過船嗎?對於輪船,你們有什麼建議與疑問?思考後,學生有以下疑問:將鐵塊放在水中會下沉,爲何以鐵塊爲原材料的輪船不會下沉?輪船是實心還是空心?爲何貨物越多船越下沉?輪船能像汽車一樣行駛在水面嗎?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聚精會神聆聽的同時,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提高了學習成果.

二、因材施教,改善合作學習效果

初中物理學習是一項動態的過程.爲了讓課堂更加有致,必須促進師生整合,在雙向交流的過程中,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對相關內容進行延伸與剖析.在課堂設計過程中,先明確師生分工,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資源,帶領學生分析摩擦力,摩擦力方向與產生的條件,完成教學任務.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利用實驗解決問題.如,引導學生用力壓住桌面,手掌靜止,然後用手掌向前用力,以方便手掌滑動;讓兩根手指模仿人體走路的姿勢,以感受摩擦力.

三、提高思維可視化,拓展探究領域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可視化是將知識內化,不斷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習題教學是生態教學的重要環節與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概念圖、草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例如,在講“分析電路故障”時,針對學生的學習特徵,教師可以透過畫圖的方式或者實驗,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便於知識沉澱.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收尾則是另一半.收尾雖然是本節課的結束,但是對課堂教學具有連貫影響.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教材要求,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概括與深化,在畫龍點睛的同時,深化相關知識.總之,爲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整合物理教學難點與問題,從提高自身素養着手,不斷改善教學策略,對教學方案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標籤:初中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