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研究彙總

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傳不如身教”,環境對個體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從0歲開始,對孩子的影響無所不包的家庭環境。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研究,希望有所幫助!

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研究彙總

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研究 篇1

引語

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傳不如身教”,環境對個體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從0歲開始,對孩子的影響無所不包的家庭環境。孟子有“擇鄰處”“斷機杼”的孟母;歐陽修有以沙做紙,用蘆荻教他寫字的歐母;岳飛有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的岳母;曾紀澤有家書教子的父親曾國藩……中國歷史上許多有成就者的誕生都與用心有效的家庭教育分不開;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及其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我們也不約而同地得出這樣的看法:自己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徵、思維觀念、行爲方式,無不烙下深深的家庭印記。我們發現,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年齡、智力水平相似的初中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學業水平,品德表現,自理能力等卻表現出很大差異。優秀學生往往有關注孩子,教育得法的家長;而問題學生或行爲有偏差的學生家長,往往帶着“恨鐵不成鋼”的憤怒,指責孩子“不聽話”“調皮得很”“惹人生氣”,甚至拳腳相向。歷史與現實的觀察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的巨大影響。

何爲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爲單位進行的教育活動,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裏,家庭教育都承擔了大量的教育任務,在今天,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80年代以來,家庭教育在我國就引起廣泛重視,研究家庭教育科學理論的熱潮在我國開始興起,一些家庭教育學的著作應運而生,這些家庭教育學著作的內容幾乎都提及到家庭教育的作用,並對其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趙忠心認爲家庭和家庭教育不僅對人個體的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在社會發展中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關於家庭和家庭教育對個體發展的作用,他分別從父母遺傳、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其對個體發展的作用;關於家庭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他認爲:家庭教育首先承擔着爲社會造就人才的任務:其次,家庭教育也承擔着傳播社會道德行爲規範的任務。

彭立榮在其《家庭教育學》一書中對家庭教育的社會功能進行了詳細分析。

他認爲,家庭教育的社會功能表現爲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具有促進個體社會化的功能。

第二,家庭教育能提高人口素質。

第三,家庭教育對人生能產生巨大影響。

第四,家庭教育具有培養人才的功能。

第五,家庭教育能促進社會穩定。

陳佑蘭在其著作裏指出:“家庭教育關係到社會發展與兒童個體成長。在社會發展方面,家庭教育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家庭教育狀況關係着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在兒童個體成長方面,首先,家庭對孩子個性形成和健康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其次,父母對兒童發展有特殊價值,即以一種特有的方式給孩子以最早和最持久的影響與教育。

季誠鈞在其《家庭教育學》裏對家庭教育功能作了如下分析:“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如同教育的作用一樣,主要表現在社會和人兩個方面。家庭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家庭教育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基礎;家庭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一條途徑;家庭教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一種手段;家庭教育是影響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是影響子女品德發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能促進智力發展;家庭教育對孩子身體發育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美育有助於發展子女的良好思想品德,在開發智力,增強體質和形成美感;家庭勞動教育對於培養孩子獨立性、自食其力都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現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作爲童年和青年的過渡期,家庭教育在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值得人們注意,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有學者把它稱爲“心理斷乳期”,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家長是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導者,是決定初中生家庭教育效能的最重要因素。

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研究 篇2

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現狀的現狀如何?爲此,我們進行了一些調查:家長教育方式調查顯示,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求多,說教多,指責多,反思少,示範少,具體指導少;親子溝通情況調查顯示,親子溝通內容集中在學習成績上,親子之間存在較大心理認知偏差,親子溝通有效性急待增強;家長教育價值取向調查顯示家長普遍重智育,忽視孩子興趣、愛好、特長,評價孩子標準單一,只以成績論好壞;輕德育,極少關心孩子思想發展,一些傳統的優良品德遭冷遇;家長對青春期少年心理特點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許多家長對青春期少年心理特點知之甚少,對有效教育孩子感到力不從心。

我們查閱資料發現,大多數孩子們表示,在自己犯錯時,多數家長的行爲模式是:發脾氣+說教+指責甚至是打罵,教育方式簡單,缺乏對孩子的有效行爲指導。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喜歡家長的教育方式;根據孩子們的反映,多數家長不會因自己的過錯向孩子致歉,甚至不允許孩子指出。

資料顯示,初中學生家長普遍比較關心孩子,但多數家長受幾千年封建社會文化傳統的束縛,還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條,不注意與時俱進,思考學習,缺乏民主、平等的教育意識。許多父母缺乏對孩子心理特點的認識與把握,對孩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知之甚少,不理解孩子獨立要求的合理性,習慣於強制、控制孩子,片面要求孩子“聽話”,存在以家長要求爲中心,要求過多,說教過多,指責多,表揚少,反思少,示範少,具體指導少的現象。在教育無效後,家長往往感到悲觀,失望,無力,茫然,容易出現將教育責任推給學校的情況。

現代初中生家庭教育大致存在這幾大誤區:

1,普遍重視智育,忽視人文素養的培養。由於現行考試製度的影響,出於實用主義的考慮及從衆心理的影響,很多家長把教育理解爲純智育,又把智育狹隘等同於提高成績,忽視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評價孩子標準單一,只以學習成績論好壞。家長對孩子有意識的家庭教育都毫無保留地放在學習活動管理上,尤其注重“主科”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的監督、檢查與補習,八年級後,還存在重理輕文現象,相對重視物理、化學,把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音樂、美術等視爲“副科”,忽視孩子人文素養的培養。

2,輕視德育,極少或無暇關心孩子思想的發展變化。7成多家長一些傳統的優良品德遭冷遇,如: “勤勞”在家長心中價值地位不高,4成家長不鼓勵孩子做家務,“愛勞動”品質得不到培養。

3,家長缺乏心理學知識,不注意呵護孩子心靈。不少家長喜歡以自己的要求代替孩子的需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缺乏對孩子的尊重。許多孩子因爲成績沒達到家長的“標準”,家長很少給予讚賞,給孩子的往往是批評責罵、搖頭嘆息,導致孩子缺乏自我價值感及安全感,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讓最有學習力的青春期在無心學習,一無所獲中度過。也導致孩子不願敞開心扉,親子關係緊張。

4, 家長缺乏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以爲自己付出多少孩子會有回報多少,對教育的規律及科學方法缺乏認識及把握,覺得自己教育失敗,但不注意去思考失敗的原因和改進的措施。

管中窺豹,調查告訴我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現狀堪憂。

爲此,我們認爲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1、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文化特色相結合。

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把培養優秀家長作爲辦校目標,力爭“優秀家長的搖籃”成爲學校辦學特色。

2、建立有效家長培訓機制:

建立家長學校,有計劃的開展培訓活動。如:透過問卷調查家長關心的今天教育問題,定期邀請教育專家以講座方式對家長進行團體輔導,幫助家長釋疑解惑,樹立科學教育觀念;開展親子拓展活動,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開展小組家庭教育工作坊活動,幫助家長學習有效教育行爲。

3、建立家庭教育交流機制。

透過建立家長委員會,發現家庭教育骨幹,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改變家長會模式,給家長以發言機會,努力使家長成爲家長會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更關注孩子,更瞭解教育;定期進行教育孩子的好文徵集活動,並在家長會上進行交流;定期開展家長論壇活動,爲家長提供交流家庭教育經驗的平臺。組織家庭教育讀書沙龍,給家長推薦優秀家庭教育的書籍報刊,鼓勵家長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博客圈等,鼓勵家長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教訓。

4、建立家庭教育輔導機制。

爲了有的放矢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指導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的個別問題, 學校還要建立家庭教育諮詢室,對個別家長進行單獨指導,透過面對面的交流,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有效性。

5、建立優秀家長激勵機制

爲促進家教水平提高,應定期組織"好家長"的評選活動,對獲獎家長給予 大力表表彰、激勵,促使家長們更加重視家庭教育工作。

初中生家庭教育問題心得

初中生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初中生家庭教育問題。對家庭教育,許多家長問:有什麼好辦法?有什麼靈丹妙藥?

沒有靈丹妙藥。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孩子不一樣,對這個家庭、這個孩子成功的具體做法,換一個家庭、一個孩子,不一定就有效。但可以有一些一般的大原則。

第一條原則,父母以身作則。

這是老生常談,但是還要談。子女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如果父母親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自然無法要求子女,父母親的話也就沒有權威。中國父母對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調查,絕大部分好學上進學生,都出在家庭父母本身熱愛學習。這不是說父母一定要天天讀書。學習可以是各種不同的文化愛好,熱愛戲劇、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歷史、熱愛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愛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較能夠發展起上進心。當然,許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樣好學上進,這類家庭往往父母言傳身教、爲人正直、勤奮,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學習是自己的準則。好學上進,本身是一種追求。有調查顯示,子女問題比較多的主要是四大類家庭,第一類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農民暴發戶,第二類是官員子女,第三是父母衝突不斷或離異家庭。第四大類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錯,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沒有抽時間關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諺語,造就一個暴發戶只需要一天,造就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國人的諺語,富不過三代。現在全中國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經濟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與道德準繩的富裕環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進的動力。

第二個原則是,家長要學會保護子女。

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有兩個錯誤的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學校和教師;另一個是完全信任學校,信任老師,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現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隸。在學校裏壓力很大,學業壓力、考試焦慮、人際關係壓力、包括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壓力,不可能個個同學都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實際上大部分同學是學習一般的學生。到初中以後,少男少女還有體相煩惱壓力,體相煩惱,對自己的長相很在乎,對同學的評價很敏感,還有生理和身體迅速發育帶來的種種困惑與煩惱,等等。

當子女與學校與老師發生衝突矛盾的時候,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偏袒子女,也決不能不問青紅皁白就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上批評子女。要替子女設身處地着想,要學會傾聽子女傾訴,實事求是地瞭解情況,如果確實是子女的錯,也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錯,更應該心平氣和地與子女交流,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確實不是子女的錯,而是學校方面的問題,老師方面的問題,家長就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分擔子女的壓力,而不是與老師一起對子女施加壓力。兒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長的呵護。

家庭和家長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最後堡壘。簡單地說,家長要學習在學校的壓力下保護子女,學會維護子女的`權利,不能夠事事都與學校站在同一個立場。許多反面的悲劇的例子,導致學生走向極端行爲的,許多都是因爲家長不問青紅皁白跟着老師訓子女。

第三個原則是,切忌嘮叨,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所謂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的一個階段、逆反的一個階段。子女生理髮育迅速,長成半個大人,個頭與父母差不多,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資訊,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爲是。父母的那些說教也聽了10多年了,聽煩了,備戰中考《初中生家庭教育問題》。加上學業壓力大,這個階段的子女,一般都會非常討厭嘮叨的家長。

要學會傾聽子女,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學階段還願意有什麼事都與家長交流,那家長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願意與家長交流,有什麼問題都能夠得到比較妥善地解決。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忙於賺錢,不想聽子女的傾吐,認爲那是毛孩子雞毛蒜皮的事。這樣就喪失了了解子女、引導子女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第四個原則是,對子女多鼓勵,少批評,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多一點寬容。

少年兒童只有在鼓勵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第五個原則是,隨着子女的成長,給子女越來越大的自主空間,父母和子女雙方都要學會這一點。

有些家長總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設計子女。適當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隨着年齡增長,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覺和自律,而且要給子女以自主的空間,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間。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不僅孩子要解決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決好自己與子女關係上的困惑。父母親過分管制已經長大的子女,是許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分的戀子情結戀女情結,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家長應該明白,子女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家長最大的幸福,如果子女對家長非常服從,但他/她自己不快樂,那麼家長還是失敗的。

子女來到這個世界是家長的選擇而非子女自己的選擇。而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恰如金庸小說裏所說:“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學生少年又有那麼大的壓力。所以,家長有責任創造條件使子女健康成長,而不是使子女完全成爲實現家長願望和要求的機器。

第六個原則是,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要實事求是,只要子女盡了努力,就決不能再苛求,還要學會爲子女減壓。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適應目前這種學校教育的。有些孩子盡了努力,可是成績還不理想,家長要學會爲孩子化解煩惱、分擔壓力。西方人說,壓跨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好了還要再好,一次考試就要達到什麼什麼名次,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險的方向。

家長應該懂得並記住,子女的身心健康、個性開朗豁達,比學業成績重要得多。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只有在父母慈愛而不寵愛、多幫助少施壓、多引導少管制、多鼓勵少批評、多寬容不苛責的家庭環境中,子女才能逐步發展健康的個性。

第七個原則,要逐漸培養子女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是富裕地區、富裕家庭的一個問題我想,對子女成長和教育的重視絕對必要,對具體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案可以也應該精心設計。但千萬不要把孩子本身當作一個可以設計的對象。孩子是人,是生命,而不是工程師手中的一塊材料。在父母的引導和學校的教學之外之上,要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愛好,不要把孩子當作爲學校製造分數的機器、爲老師製造教學業績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當作爲父母爭光的工具。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迪生,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因斯坦,沒有人能夠設計。人最重要的素質:好奇心、興趣與愛好、欣賞與追求美與和諧的能力、創造發明的能力、求智愛真的渴望,都不是他人能夠設計出來的。這些素質只能在一個平等、寬鬆、自由而又富於文化傳統的環境中自發生長。

在說了一些大原則以後,我們可以具體看看“對於我們的學生,學習上應該怎樣有所側重?因該達到什麼目標?也就是怎樣才能做到內容和目標的落實?”說起來許多還是老話。

第一,強健的體魄。

這是一切學業和事業成功的基礎。家長要注意培養子女的體育愛好,有了體育愛好,孩子就養成了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習慣,也就比較順當地促進與保障了體魄強健。

體育愛好一般要從單項技能型運動着手。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爲運動健將,但在一項技能型運動中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並不困難。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比較擅長、有優勢的活動。經過一段時間培養訓練,孩子在某項運動中超過了平均水平,與他人競技勝多負少,他/她自然比較容易發展出興趣和習慣。

第二,心理健康、個性豁達開朗。

第三,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學習就認真、全力以赴、高效率地學習,玩就全身心地玩。學習做事要培養效率和條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命。

第四,只要孩子有上進心、學習有自覺性,就要儘量引導孩子看輕分數、看輕名次。

這是學到真本領的關鍵,可惜許多教育局長、校長和家長不懂。牛頓、達爾文、愛迪生、李敖、金庸、三毛、柏楊乃至王朔、韓寒等等,都不是學校裏的好學生。

第五,語文學習,要引導孩子要多看高層次的課外書,提高鑑賞水平和擴展知識面。

這比考試多得幾分重要得多。例如,就近現代而言,如果孩子通讀了金庸的小說,對其他武俠小說多半就不會感興趣了,如果讀了梁啓超、胡適、龍應臺、朱學勤、秦暉,以及李敖、柏揚、餘秋雨的部分作品,對其他那些平庸的作品就不會感興趣了,對那些大衆電視劇特別是胡說八道的帝王劇也不會有興趣了,而會對更高層次的真學問產生興趣。

第六,英語學習,要引導孩子重視英語運用能力、儘快提升英語運用能力,不要重視考試成績。

例如,現在哈里波特非常流行,很多孩子非常有興趣,高層次的家長可以引導這種興趣來幫助孩子學習英文版的哈里波特,可以從電影開始,孩子的英語能力肯定可以突飛猛進。英語的詞彙量要大大增加,閱讀面要大大擴大,閱讀速度要儘量提高,聽力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口語要大膽說練。中學英語教材倒可以不必過分重視。

第七,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至少不要討厭它。國內的教學方式,雖然使許多中國學生解數學題的能力很強,卻不能促進對數學的興趣、不能建立對數學運用的自信,也不知道怎樣運用數學,不明白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將來問題多多,許多人都是白學。

第八,歷史科,有時間的時候都要重視課外高層次的廣泛閱讀,不要重視成績。興趣最重要。

第九,要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至於留學方面的問題,你的孩子現在年齡還小,可以以後再討論。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說道家庭教育,這不僅讓我回味了自從孩子從出生之後家庭的進步和改變。還記的在最初的時候,我們作爲父母,一心只想着將自己認爲最好的一切都教給孩子。讓他努力的上學,努力的讀書,將來再供他讀最好的大……一切,在開始的時候都是這麼的簡單。

但是,漸漸的,我們都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孩子越發的反抗,我們也越發的無力管教,每次受到孩子的對抗,我們作爲父母,也很傷心,在之後也有多次的反思過自己。但是在後來,我們才明白,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

回顧到最初的起點,我們總是將“最好”的拿給自己的孩子,但是這個“最好”卻往往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判斷。確實,比起未成年的孩子,我們在社會以及生活中都有着豐富的經驗,而且都非常瞭解作爲一個優秀的大人所需要的“營養”。但是,我們卻往往忘記了,這份來自我們判斷的“最好”,是否適合孩子現在的階段呢?

再過去,我們總是將典型的高材生行爲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是否樂意不說,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方式,是否又真的能讓孩子接受呢?如果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目標,將孩子培養成自己眼中的“最好”,那麼也不過是將孩子當做完成自己心願的機會罷了。

在現在的我看來,學習主要應該是學校中的事情,而家庭,應該是休息的溫暖場所。孩子在學校中費盡學習了回來,如果回到家中卻還是要面對父母的催促,那簡直如同24小時都在爲學習而努力。不說孩子,我們自己都會受不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主張,在家中,父母負責的,更多的是引導,是包容。要在家中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空間,努力的營造家庭關係,多對孩子的生活關心。但是,也必須要有底線,作業、學習任務,該做好必須陪伴孩子完成。最終的目標,是爲了讓家成爲一個休息,但卻不是毫無紀律的場所。

爲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在家中空想,更要去主動的瞭解孩子在學校中的情況,並且,要了解孩子自己心中的所想!這樣才能去了解,他自己的想法,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

一個教室中有幾十個孩子,老師不可能每個都細心引導好。但自己的孩子只有一個,那就必須努力的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