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 教案教學設計

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

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 教案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瞭解關於蓮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文人賦予蓮的美好品質,並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閱讀、背誦有關蓮的詩文,培養學生的理解、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互相協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活動重點蒐集、篩選資料;組織討論會。課時安排

    三課時。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介紹、推薦有關蓮文化的書籍、網站,激發學生興趣。站在學生的角度,製作一個有關蓮科

學的PPT演示文稿範本。學生準備分組,在對蓮進行科學探究時,將學生分爲分別探究蓮的歷史、蓮葉防水和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蓮生長繁殖之謎、千年古蓮發芽之謎的五個大組,分別查找、篩選五個主題的資料。小組選出組長,並製作爲期兩週的活動計劃。小組同學互相協作,分工合作,將查找及篩選的資料製成圖文並茂的PPT演示文稿。自願報名成立討論會組委會,設計討論會章程。包括討論目的、討論內容、討論方式的確定,討論參與者的評價標準(老師把關),形成《討論章程》。“蓮文化”比賽會的前期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匯入階段

  播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VCD,激發學生熱情,初步感受文人筆下的荷的魅力。■出示活動目標展示評價階段提出展示要求:口齒清楚,主題清晰;內容翔實,實事求是;圖文並茂,妙趣橫生。小組將各自制作的相關主題的PPT演示文稿向全班展示交流。小組按照展示要求,進行評價。老師總結,與學生一起對小組前段工作予以等級的界定■佈置作業

  將你查找到的資料寫成200字的短文,要求保留原文的主旨內容。

    第二課時討論會的組織與討論:    .組委會組長宣讀《討論會章程》討論目的:培養同學們的協作能力,思維論辯能力。感受蓮被賦予的高貴品質。討論內容:宣佈討論題內容,培養學生辯證的、聯繫的思維方式。討論方式:小組討論與班級討論相結合。討論評價標準:要求有理有據,以理服人,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宣佈討論準備開始。小組分組選擇討論題,將選擇同樣討論題的小組編爲一個方陣(以課本前兩個討論題爲主)    .小組長速記分組討論學生討論過程,整理討論記錄。上交作爲過程評價的依據選出中心發言人進行全班交流,總結小組討論結果討論會組委會根據評價標準對每個小組的工作進行等級界定老師總結佈置作業

    將討論會的所思所感所想寫下來。500字左右。

    第三課時組織關於蓮文化比賽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自行選擇參賽形式配樂朗誦。(5分)詩詞賞析。(6分)課件展示。(7分)自創美術繪畫展示。(8分)自創音樂作品展示。(9分)自創舞蹈作品展示。(10分)自創相聲、小品展示。(12分)參加蓮文化比賽會者每人送底分100分,然後選擇參賽形式。每多選一次參賽形式參賽者加2分,同時加上每個參賽形式的基本分,提倡小組合作。三人以上爲單位集體參賽者,送基本分10分。每人所得分數按全班人數1:2:3(以60人記)的比例作三個等級記錄於每一個人的過程性評價記錄冊。學生參賽展示階段,成立評審團,評價審定參賽者的作品內容、形式、主題幾個方面,並於現場學生指名點評。(學生就其評價給予分數定位)老師總結佈置作業上交以上展示的.電子作品。(舞蹈作品交錄像資料)每人寫一份有關蓮文化的活動小結,要求600字以內。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情況下,充分調動了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感受到了文人所賦予的蓮的高貴品質,提高了學生自身的協調能力、管理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同時,較好地完成了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活動目標。

《蓮文化的魅力》活動方案設計及講解

【活動設計理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北宋 周敦頤)是對蓮的絕妙寫照,古往今來,流傳下來無數的表現、歌頌蓮的佳作。之所以蓮爲衆多文人鍾愛,是因爲我們賦予蓮人文內涵和人格魅力。蓮,是中國傳統審美架構中光彩奪目的碧玉,也是中國文人不甘流於世俗、執着追求高潔品質的真實寫照。對當代青少年的成長有着十分積極的、現實的指導意義。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安排這樣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是體現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大膽嘗試。我們既不能將它看作是一堂傳統的語文“傳道授業”課,也不能簡單地把它等同於一次輕鬆而熱鬧的班隊活動。

何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首先它要達成語文學科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其次它實現目標的途徑是與生活密切聯繫的實踐活動,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再次是強調多種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多種學習手段的綜合運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這裏我們要設計的就是這樣的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預期達成目標】

指導學生透過以自主、合作、探究爲途徑的實踐活動,對中國蓮文化進行認知、體驗、感悟和表述,培養語文學習必需的觀察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活動步驟分解】

爲達成目標,計劃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環    節 操    作

一、感知環節

觀察、閱讀、體驗

二、感悟環節

對比、分析、思考

三、表達環節

述說、抒發、闡明

四、評價環節

總結、考覈、鼓勵

    一、感知環節

(一)準備階段

1、  參加本活動的相關學科指導老師(包括語文、生物、美術等)的準備工作:蒐集篩選資料,對要指導的內容和學生探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預案。

(儘管我們強調教師應該是一個冷靜指導者,但如果一個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可能發生的情況沒有充分準備的話,那就只能是一個無能爲力的局外人。

新課程需要能綜合多學科知識教學的“一專多能”型的教師,在課改實驗初期可以透過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促進各學科內容的相互滲透,提高教師的“跨學科”能力。)

2、結合本冊課本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內容,指導學生蒐集資料和觀察的方法。例如:如何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和書籍,如何在互聯網上搜尋需要的資訊,如何記觀察筆記等等。並開始着手蒐集文字和圖片資料。

(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云:磨刀不誤砍柴功。)

3、向學生簡要介紹研究性學習的範圍:蓮文化的魅力,明確研究總目標和基本方法。

(點到爲止,讓學生明確將要做什麼,怎樣着手,要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有這一步驟與發揮學生主體性並不矛盾,只有有了一定的“約束”,學生才能更好地“自由”發揮,盡情表現。)

4、在老師說明分組要求和原則後,學生根據需要自由分組,組成“探究小組”。

(分組合作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既鼓勵個人目標的達成,又強調集體目標的實現,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人人蔘與,人人進步;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大大提高。)

(二)活動階段

1、欣賞蓮、瞭解蓮(生物教師指導)

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前往公園觀賞蓮。細心觀察,與從書本和網絡上了解到的有關蓮的習性、特點、品種、用途等知識相聯繫,分組探討,現場介紹蓮花的某一部分的特點,並說明其價值所在。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生物老師的指導下栽培蓮,寫好種植觀察記錄。

(要求有清晰的觀察、說明的思路和步驟。學生表達能力的體現,首先表現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是不能忽視的。)

2、  蓮的繪畫、攝影(美術教師指導)

透過觀察、欣賞,用畫筆或者相機表現眼前的蓮。學會捕捉能給人一美好遐想或深刻感悟的瞬間、部分。畫的形式不拘一格。整理後用展板展出。

(和上面的一個活動相映成趣,上面的活動適合理性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關注事物的自然屬性,而這一個活動適合偏向於感性思維方式的學生。)

以上兩個活動學生小組可以自由選擇期中一個在假期完成。

   3、追根溯源,自主探究蓮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提供參考課題,各小組自主選擇

     ①蓮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②詠蓮文學作品賞析

     ③關於蓮的名勝古蹟

     ④蓮與佛教

     ⑤關於蓮的傳說故事

……

     (隨着對蓮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目光漸漸由蓮本身轉移到蓮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蓮的人文價值。這是接近真理的關鍵階段,在蒐集整理的基礎上要進入下一環節)

二、感悟環節

分小組活動(一課時)學生充分、自由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注意主題的挖掘和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分小組學習採用“半開放式”,即全班確定一個共同的內涵豐富的研究學習主題,然後由學生選擇一個在該主題範疇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題目,小組研究的題目可以重複,每個題目都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小組獨立開展合作研究,易於達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效果,促進研究水平的提高。全年級同步開展時,還可以鼓勵跨班級合作。)

三、表達環節

語文教師指導小論文寫作常識(1/2課時)

各小組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小論文)

彙報形式:1、展板:圖片、文字、美術作品

2、賽詩會

3、小論文交流評比

      (這一環節正是體現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與班隊活動的區別所在,即活動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把自己所觀、所感,經過思維加工,流暢地、生動地表達出來。)

四、評價環節

評價方式的改變:

1、個人自評

2、小組自評

3、小組互評             綜合評定等級,頒發“結題證書”

4、指導老師評價

5、觀摩者評價

(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是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個人努力上進並且樂於與同學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這就必須改變過去單純鼓勵個人競爭的作法和相應的評價方式,實行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將整個評價的重心由激勵個人競爭達標轉變爲激勵小組集體合作達標。

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特徵是"兩個結合,兩個側重",即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爲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例如: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研究活動的形式、內容、頻次、效度,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達成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等等,都應當成爲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個人對分擔任務的態度,執行及完成情況,小組集體活動中的表現,如何與同伴互助合作,個人對課題研究的貢獻(是否有創新),個人達成研究結果的方式以及對集體研究結果的作用等等,則應當成爲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