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斗笠》教案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斗笠》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斗笠》教案

《斗笠》教案1

【活動目標】

1、充分嘗試斗笠的多種玩法,激發合作能力。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透過玩斗笠的過程練習雙腳跳、鑽等肢體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創設採茶情景、斗笠若干、熱身律動音樂、《採菜撲蝶》音樂,茶樹若干、泡沫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快樂的斗笠操

1、教師出示斗笠:你們見過它嗎?猜猜今天用它做什麼?

2、幼兒聽律動音樂,雙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軀幹轉動等動作,單手拿斗笠做體側運動等肢體動作。

(二)嘗試各種玩法、合作交流

1、自由探索: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自由創造斗笠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全體幼兒集體嘗試。

3、合作遊戲:幼兒進行“火車鑽山洞”等合作遊戲。

4、小組競賽:進行層次遞進的跳斗笠比賽,重點進行雙腳跳的肢體動作。

(三)遊戲:快樂的採茶工

1、動作練習:師:春天來了,茶園的茶葉長出了新芽,我們一起上山去採茶吧!

採茶路上要遇到田埂、山洞、小橋你們自己可以去試一試。遇到困難的地方我們可以多試幾次。

2、集體遊戲:引導幼兒進行採茶遊戲。

(四)放鬆運動:

師:“小小採茶工真能幹,採了這麼多茶,現在我們一起慶祝豐收吧!”教師帶領幼兒拿着斗笠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我在這個健康活動中選擇了“堅固耐用”的斗笠爲“鏈”,以玩斗笠爲“魂”,以分享樂趣爲“情”,透過引導孩子借鑑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嘗試和創造,充分給予他們表現和展示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快樂體育,更好的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該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在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轉、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將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遊戲活動在採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在這個活動中體現了三點亮點:

(一)活動器材選擇的獨特性

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

(二)活動設計流程的創意性

將杭州茶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三)活動過程創造的層次性

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始終以幼兒爲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啓發幼兒大膽嘗試、發現、感知,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旋轉、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

活動設計較有創意。將閩南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串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將安全教育、合作學習融於趣味遊戲中。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搭山洞,自覺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將兩個斗笠製作成陀螺(茶鍋),並一起玩滾陀螺(茶鍋)等活動,在拋斗笠時他們懂得了要注意安全。整個過程趣味性很強。

活動層次分明。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讓不同層次的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大膽嘗試、體驗。同時,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斗笠》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母愛

2、讓學生領略詩歌的美過程與方法以讀爲主,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教師適當的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詩歌優美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優美的朗讀中體會子例行間流露出來的深沉的、無私的母愛以及孩子對母親的熱愛、感激、思念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會私人對母親的熱愛、感激、思念之情,教育學生關心、體貼、孝敬父母。

重難點、關鍵

1、體會一頂斗笠裏飽含着的深深的母愛;

2、理解含義深刻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1、教師出示斗笠:這就是斗笠,他是我們這裏勞動人民遮陽擋雨的主要工具。在家鄉每一頂斗笠就是一個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首小詩《斗笠》。首先,請大家欣賞詩歌,邊聽邊想,這首詩透過斗笠向我們講述了什麼。

二、欣賞詩歌,整體感知。

三、理解詩歌體會意境。

1、教師導讀,是的,母愛是個人類永恆的話題,多少年來,有無數的文人墨客曾經吟誦過它,今天學習的這首小詩又是如何透過一頂小小的斗笠來詮釋母愛這個主體的?

2、師生合作學習第一小節重點分析“蘑菇”、“挺直”,並且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3、師總結學習方法一個物體、一段想象、一鍾情懷

節次

物體

想象

情懷

第1節

斗笠

故鄉

蘑菇

第2節

第3節

第4節

學生按照學習的方法自由讀2、3、4小節,並討論完成上面的練習。

4、集體反饋交流。第2節:創設情景,想象"聲音",感受母愛,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第3節:結合實際,感受"溫暖第4節:從"芬芳"談起,感受母親的心願教學建議:①學生自由發表自己閱讀的感悟。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適當地引導。③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充分的讀文字,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體驗,在集體交流和反饋中,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撥,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結構美以及反覆吟誦所表達出來的濃濃的母愛。

6、激情引入第5節。重點分析"明月"、"亮光"、"不熄的燈",結合地震中的實例,體會母親永不熄滅的愛。

四、吟誦生情,感受母愛

五、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愛是一條小小的絲帶,母親用皺紋輕輕繫着。我們應該感謝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更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關心、體貼、孝敬父母。《斗笠》教學反思《斗笠》這是一首感情細膩、真摯的現代詩,詩歌表達了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因爲擁有一顆豐富而靈動的心。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做到以情爲線,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悟情,讀中悟境,使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詩歌意境美和結構美。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一,以"情"爲線索,在課堂中創設情感氛圍。展示各種斗笠引入新課,讓學生產生認知情;教學流程中使用舒緩而宕蕩,輕柔而憂傷的背景音樂,營造思鄉情。朗讀詩歌時,引導學生情境朗讀,體會母子情;感悟課文時,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聆聽詩人的心聲。二,以"讀"爲本,引導學生充分與文字對話。本堂課在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學生自主讀、分組讀,齊讀以及聽音樂伴奏讀、想象畫面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較充分地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因此學生讀出了情,讀出了意,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三,以“文”悟境,讓課堂充滿詩意。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蘑菇”、“鳥鳴”、“熱土”、“花兒”、“明月”、“明燈”等事物,體會他們用在文中的妙處,感受這些事物組成的詩歌的美感。整堂課中,學生感受到詩中有畫,感受到了畫中有詩。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本人認爲也有不足之處:讀的時間不夠。由於時間安排的不太合理,在解決“你認爲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好?”這個問題上讓學生說得太多,耽誤了一些時間,給學生留的有感情朗讀的時間不足,對美文品味不夠。

《斗笠》教案3

一、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斗笠 啃 翹 悠閒 雨簾

2.掌握下列詞語解釋,特別注意對語境義的掌握:

柔和 看管 梳理 翹 偶爾 雨簾 生氣

3.描寫:是對人、事、景、物進行生動形象地描繪和刻畫。可分爲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4.擬人及其作用: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擬人使無生命的物人格化,使描寫更生動、形象。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淡化情節、注重畫面的寫法,理解作者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方法。

2.學習散文中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特別要注意停頓。

3.透過關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三、情感目標

體會本文描繪的風雨童趣圖的畫面所表現出的生活的歡樂與純真的童心。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金黃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景散文,描述結姐姐給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黃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談笑的情形,表現出生活的快樂和姐姐弟的親情。

《金黃的大斗笠》描繪了一幅風雨童趣圖。文章共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一是風小雨稀,二是風疾雨急,三是風雨交加。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之後,又寫姐弟歡樂的形象。

二、思路結構:

《金黃的大斗笠》全文共25個自然段,可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描繪天氣由晴變陰,小男孩兒在田埂上放羊的情形。

第二部分(2~11):寫風雨由小變大,小男孩非常着急,在風雨交加的時候,姐姐帶着大斗笠及時趕來。

第三部分(12~25):寫姐弟倆在大斗笠下避雨談笑的情景。

三、.寫作特點

1.本文跟一般文章寫人記事的方法不同,沒有具體詳細地記敘事情的因果、經過,也沒有細緻地去描寫人物,而是在展示一幅風雨圖畫中,點出了人和事。可見構思之巧妙。

2.本文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善於在簡潔的敘述中選取小故事來表現主題,擇取了風雨中的幾個鏡頭,烘托出了溫馨、歡快的氣氛。

3.本文的景物描寫有兩個特點:一是抓住景物不斷變化的特點寫,一是景中含情。文章融寫景、抒情爲一體,充滿詩情畫意,且較多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朗誦《金黃的大斗笠》應該注意的問題

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我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謂正確,就是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謂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頓合理;所謂有感情,就是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揚頓挫,講究音量、速度、語氣、語調的合理配合等,從而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本文時要特別注意文字的停頓,根據詞語意義的組合,不讀破詞語。全文的感情基調是溫馨、歡快的。

第一部分要讀得平穩、親切、柔和。因爲這是風雨來臨之前的小男孩牧羊圖。藍天是那麼幹淨,烏雲是偷偷溜來,梯田是那麼美麗,小山羊是那麼悠閒地啃青草,文章描繪出清新、和諧的氣氛。

第二部分三幅風雨圖,要讀得一幅比一幅速度加快,音量加大,語氣加強,渲染出急促、緊張的氛圍。

第三部分要讀得溫馨、愉悅。突出姐姐聰慧,識風雨;弟弟天真,可愛。要讀出姐弟之間的情意。

五、可以這樣組織朗誦活動

1.輕聲讀《金黃的大斗笠》,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地讀下來之後,放聲朗讀。

2.列發言提綱,先在小組發言,然後每組推舉一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3.發言題目:我認爲應當這樣朗讀《金黃的大斗笠》

4.發言要求:運用已學會的朗讀方法,具體說明朗讀《金黃的大斗笠》時語氣、語調怎樣把握,語速、重音怎樣處理。

說明:列提綱和發言的過程,正是理解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的過程。

5.聽朗讀,描述畫面。

請甲、乙兩位同學到臺前,甲同學依次朗讀課文中三幅畫面,每朗讀完一幅畫面,乙同學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內容。然後,全班評議朗讀和描述的優缺點。

說明:描述畫面要繪聲繪色。

6.從風雨圖中看故事。

朗讀第三幅畫面(從風來啦!雨來啦!到它是那麼有生氣),然後,按順序敘述姐姐給弟弟送斗笠的經過。

7.由同學們推舉一位朗讀好的同學,談談練習一段話朗讀時該怎樣停頓,然後請他(她)朗讀一遍課文。

六、文章結尾討論活動設計

在課文最後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雨過天晴後的姐弟倆會做些什麼呢?

要求學生緊緊圍繞課文體現的手足情深,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可以設想,在同學們積極參與,互相啓發,思維活躍,創造性的火花在相互討論的啓迪下迸發出來。這樣不但會深刻理解文章主題,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了學生主動性。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透過朗誦和摘評,充分感受課文的詩情畫意,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難點:朗誦過程中對課文感情基調的把握。

教學過程

1. 試着朗誦課文,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時注意句中與句間的停頓。

2. 文中哪些段描繪的是風雨圖?這幅風雨圖包括幾個風雨鏡頭?分別請同學朗誦這幾個風雨鏡頭,並簡單概括一下每個鏡頭的風雨特徵。

3. 在這幅風漸大、雨漸急的風雨圖中,什麼人出現了?課文是怎麼說的?

4. 隨着姐姐的出現,故事情節進一步發展。請一個同學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故事。

5. 讀完這個故事,你對姐姐和弟弟有什麼看法?(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6. 再次朗讀課文,可由教師示範朗讀,也可聽朗誦錄音,請同學注意體會朗讀每一部分時的語氣。

7. 同學們在本上摘評,抄寫自己最喜歡的.句段,並簡單寫寫喜歡的理由。

8. 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推選點評高手,並在全班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9.老師爲學生提供三幅畫面(有條件的製作成幻燈片),配合畫面內容,學生反覆練習朗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手段:以朗讀訓練爲基本形式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同時,重視識字、寫字、積累詞語的訓練。

探究活動

讓學生在筆記本上練習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點評。學生自主選擇句段,點評圍繞遣詞造句、畫面的意趣、修辭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開,言之成理即可。在學生細緻地讀書,有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分小組發言,評選出點評高手在全班交流。爲了能夠控制交流的進度,使交流有條不紊的展開,可按照課文所描繪的三幅畫面進行交流。一方面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可以進行自主閱讀,另一方面讓學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規律,可以加深對文字的感受能力。應當注意:在這個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髮言,讓他們表述自己的觀點。教師發揮導的作用,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出現的難點上加以點撥。切忌教師喧賓奪主,使交流活動流於形式。

《斗笠》教案4

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將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遊戲活動在採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在這個活動中體現了三點亮點:

(一)活動器材選擇的獨特性

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

(二)活動設計流程的創意性

將杭州茶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三)活動過程創造的層次性

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始終以幼兒爲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啓發幼兒大膽嘗試、發現、感知,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網絡綜合-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教案】

這篇《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教案》是爲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資訊僅供參考!!

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康橋鎮中心幼兒園大班 滕宇玲

活動領域:

健康活動前評析

《綱要》中要求爲每個幼兒提供豐富的玩具、可操作的材料,爲他們創造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機會。在目前市場上雖然說教玩具琳琅滿目、品種繁多,但在農村幼兒園由於受經費和其他條件限制,各類活動材料還是比較欠缺。針對以上現象,我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課題“綠色夢想——幼兒園環保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我園的教師們集思廣益,充分利用了農村的資源,竹竿、稻草、斗笠、竹篾,這些材料雖然我們的孩子們經常看見,但是在體育活動中它們變成了玩具,孩子們感到十分地驚喜。

我採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熱身運動——嘗試多種玩法、合作交流——遊戲活動——放鬆活動。

第一個環節是熱身運動:這是在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在的音樂聲中開始做斗笠操。使幼兒的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爲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嘗試斗笠的各種玩法。教師要啓發鼓勵孩子創造出不同的玩斗笠的方法,這是活動的重點,透過這環節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交流、分享斗笠的不同玩法,從中感到成功的樂趣。這一環節分四個層次來完成:分散玩、集合分享、合作玩、競賽活動。透過已有經驗探索更多的玩法,接下來的合作環節——玩火車鑽山洞的遊戲則是教師在這兩次分散玩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完成的。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活動:中班的孩子非常喜歡情境類的遊戲活動,他們希望自己在集體活動中能有出色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延伸出遊戲“快樂的採茶工”,孩子透過跳田埂(斗笠)、鑽叢林(呼啦圈)、走過獨木橋(凳子)教師帶幼兒一起採龍井茶的過程。使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

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由練習、教師示範掌握動作要領。第二部分以情境遊戲方式結合正確的動作完成遊戲。

第四個環節是放鬆運動:在孩子們採茶後的喜悅歡呼聲中,每個孩子都體驗了成功感。最好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動作。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激緩結合。

活動目標

1.充分嘗試斗笠的多種玩法, 激發合作能力。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透過玩斗笠的過程練習雙腳跳、鑽等肢體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創設採茶情景、斗笠若干、熱身律動音樂、《採菜撲蝶》音樂,茶樹若干、泡沫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熱身運動:快樂的斗笠操

1、教師出示斗笠:你們見過它嗎?猜猜今天用它做什麼?

2、幼兒聽律動音樂,雙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軀幹轉動等動作,單手拿斗笠做體側運動等肢體動作。

(二)嘗試各種玩法、合作交流

1、自由探索: 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自由創造斗笠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全體幼兒集體嘗試。

3、合作遊戲: 幼兒進行“火車鑽山洞”等合作遊戲。

4、小組競賽: 進行層次遞進的跳斗笠比賽,重點進行雙腳跳的肢體動作。

(三)遊戲:快樂的採茶工

1、動作練習:師:春天來了,茶園的茶葉長出了新芽,我們一起上山去採茶吧!

採茶路上要遇到田埂、山洞、小橋你們自己可以去試一試。遇到困難的地方我們可以多試幾次。

2、集體遊戲:引導幼兒進行採茶遊戲。

(四)放鬆運動:

師:“小小採茶工真能幹,採了這麼多茶,現在我們一起慶祝豐收吧!”教師帶領幼兒拿着斗笠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我在這個健康活動中選擇了“堅固耐用”的斗笠爲“鏈”,以玩斗笠爲“魂”,以分享樂趣爲“情”,透過引導孩子借鑑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嘗試和創造,充分給予他們表現和展示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快樂體育,更好的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該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在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轉、

《斗笠》教案5

活動領域

健康活動前評析《綱要》中要求爲每個幼兒提供豐富的玩具、可操作的材料,爲他們創造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機會。在目前市場上雖然說教玩具琳琅滿目、品種繁多,但在農村幼兒園由於受經費和其他條件限制,各類活動材料還是比較欠缺。針對以上現象,我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課題“綠色夢想——幼兒園環保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我園的教師們集思廣益,充分利用了農村的資源,竹竿、稻草、斗笠、竹篾,這些材料雖然我們的孩子們經常看見,但是在體育活動中它們變成了玩具,孩子們感到十分地驚喜。

我採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熱身運動——嘗試多種玩法、合作交流——遊戲活動——放鬆活動。

第一個環節是熱身運動:這是在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在的音樂聲中開始做斗笠操。使幼兒的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爲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嘗試斗笠的各種玩法。教師要啓發鼓勵孩子創造出不同的玩斗笠的方法,這是活動的重點,透過這環節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交流、分享斗笠的不同玩法,從中感到成功的樂趣。這一環節分四個層次來完成:分散玩、集合分享、合作玩、競賽活動。透過已有經驗探索更多的玩法,接下來的合作環節——玩火車鑽山洞的遊戲則是教師在這兩次分散玩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完成的。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活動:中班的孩子非常喜歡情境類的遊戲活動,他們希望自己在集體活動中能有出色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延伸出遊戲“快樂的採茶工”,孩子透過跳田埂(斗笠)、鑽叢林(呼啦圈)、走過獨木橋(凳子)教師帶幼兒一起採龍井茶的過程。使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

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由練習、教師示範掌握動作要領。第二部分以情境遊戲方式結合正確的動作完成遊戲。

第四個環節是放鬆運動:在孩子們採茶後的喜悅歡呼聲中,每個孩子都體驗了成功感。最好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動作。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激緩結合。

活動目標

1、充分嘗試斗笠的多種玩法,激發合作能力。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透過玩斗笠的過程練習雙腳跳、鑽等肢體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創設採茶情景、斗笠若干、熱身律動音樂、《採菜撲蝶》音樂,茶樹若干、泡沫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熱身運動:快樂的斗笠操

1。教師出示斗笠:你們見過它嗎?猜猜今天用它做什麼?

2。幼兒聽律動音樂,雙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軀幹轉動等動作,單手拿斗笠做體側運動等肢體動作。

(二)嘗試各種玩法、合作交流

1。自由探索: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自由創造斗笠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全體幼兒集體嘗試。

3。合作遊戲:幼兒進行“火車鑽山洞”等合作遊戲。

4。小組競賽:進行層次遞進的跳斗笠比賽,重點進行雙腳跳的肢體動作。

(三)遊戲:快樂的採茶工

1。動作練習:師:春天來了,茶園的茶葉長出了新芽,我們一起上山去採茶吧!

採茶路上要遇到田埂、山洞、小橋你們自己可以去試一試。遇到困難的地方我們可以多試幾次。

2。集體遊戲:引導幼兒進行採茶遊戲。

(四)放鬆運動:

師:“小小採茶工真能幹,採了這麼多茶,現在我們一起慶祝豐收吧!”教師帶領幼兒拿着斗笠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我在這個健康活動中選擇了“堅固耐用”的斗笠爲“鏈”,以玩斗笠爲“魂”,以分享樂趣爲“情”,透過引導孩子借鑑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嘗試和創造,充分給予他們表現和展示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快樂體育,更好的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該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在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轉、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將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遊戲活動在採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在這個活動中體現了三點亮點:

(一)活動器材選擇的獨特性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

(二)活動設計流程的創意性將杭州茶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三)活動過程創造的層次性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旋轉、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

活動設計較有創意。將閩南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串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將安全教育、合作學習融於趣味遊戲中。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搭山洞,自覺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將兩個斗笠製作成陀螺(茶鍋),並一起玩滾陀螺(茶鍋)等活動,在拋斗笠時他們懂得了要注意安全。整個過程趣味性很強。

活動層次分明。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讓不同層次的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大膽嘗試、體驗。同時,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斗笠》教案6

教學目標

1、透過品讀,自悟,討論,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3、鼓勵學生大膽模仿並創作詩歌。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深深母愛。

教學難點:1、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2、引導學生創作詩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同學們,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指名說

板書:做 故鄉的蘑菇

聽 故鄉的聲音

斗笠 感 故鄉的溫暖

聞 故鄉的芬芳

戴 故鄉的明月

二、再讀課文,感受語言美。

1、同座的爲一組 再讀課文,一個讀一個聽,說說自讀後或者聽後的感受或者疑問。開始!

a 、讀 b 、指名說自讀後或者聽後的感受或者疑問.

2、師小結: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你們剛纔認真讀了,也認真聽了。是呀,“聽”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今天這節課很多地方我們會用到這一方法。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講解第一小節 (1)學生自由讀詩)(2)這一小節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濃濃的母愛?(走到哪裏,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娘在夢裏也能看見你挺直的身影。)

(3)從這句詩中你體會到了母親怎樣的心願?(希望孩子在外能身體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將自己的感受朗讀出來嗎?(指名朗讀)(5)師評價

(6)朗讀技巧指導: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藝術,它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藝術鑑賞力。我們在朗讀的時候只要用心體會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讀出作者的感情。

2、小結學第一節的方法。(出示)齊讀:(1)自由讀詩 (2)找出小節中最能體現母愛的句子。(3)你體會到了母親怎樣的心願?(4)將你的感受透過聲音的變化朗讀出來。

3、運用以上方法學習以下(2——5小節)中自己喜歡的小節。然後小組合作學習。

四、聯繫生活,昇華情感。

1、討論:本詩爲什麼以“斗笠”爲題?(一物寄情深)老師提示:傘、碗……

2、說一說: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濃濃的親情?

(每天的營養早餐、整潔舒適的臥室、凝聚愛心的藥丸、溫暖貼心的毛衣……)

3、交流:我們可以爲父母做些什麼?

4、喜歡整篇課文的同學請你們一起大聲地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吧!

能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嗎?(引導學生說出文章的結構美和音樂美、語言美、情感美、想象美。)

5、小結全詩:這是一頂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異鄉能聽到故鄉的聲音,感到故鄉的溫暖,聞到故鄉的芬芳,望見故鄉的明月,其實這都是來自故鄉母親的愛。

6、你們想把母親的愛讀出來嗎?(想)那就請你們一起讀吧! 7、評價。

五、即興創作,表達感情,實現創造美

提示:(假如你就是那“孩子”,會用什麼樣的詩歌來回答“母親“呢?有興趣的同學可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自創詩歌,用文字的形式告訴老師吧!)(拓展延伸)

1、學生創作詩歌。 2、展示作品

六、總結全文,深化情感。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斗笠》這首詩。它是特殊的斗笠, 不捨;是牽腸掛肚的思念;是聖潔無私的母愛。讓我們大喊一聲:“媽媽,我愛您!”來表達我們對母親的愛吧!

板書:

做 故鄉的蘑菇

聽 故鄉的聲音 鄉情

斗笠 { 感 故鄉的溫暖 }

聞 故鄉的芬芳 母愛

看 故鄉的明月

《斗笠》教案7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在身體基本動作上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潛能,喜歡嘗試一些新奇的玩法以及富有挑戰性的動作。與同伴也開始出現一些合作關係,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助跑跨跳”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助跑跨跳過一定障礙物能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展的自信心。在活動中我將利用斗笠連成不同的長度,讓孩子自己設計一些挑戰自己的機會,透過自由嘗試、集體分享和挑戰賽等形式讓發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助跑跨跳的能力發展。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斗笠新玩法,體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腿部力量。

3、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及挑戰困難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助跑跨跳動作要領:助跑跨跳要想跨得遠就要快跑,然後用力蹬地向前跨腿。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斗笠、音樂、椅子、能量球若干、秒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斗笠變變變。

教師帶領幼兒手拿斗笠以開火車的形式各種熱身活動。(跑、滾、舉高、下蹲、轉)

(二)基本部分

1、探索分享各種斗笠的玩法。

2、引導幼兒探索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1)教師拋出問題,幼兒討論。

“小朋友們想到了許多斗笠的玩法,現在我可要要考考你們,如果三個斗笠連在一起,有什麼辦法能一下子越過去呢?”

(2) 請個別幼嘗試,引出助跑跨跳的內容

(3) 三人一組,幼兒自由分組練習助跑跨跳,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

(4) 集體分享幼兒助跑跨跳的經驗,教師小結並講解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助跑跨跳要想跨得遠就要快跑,然後用力蹬地向前跨腿。)

3、跨跳PK賽。

(1)集體練習三個斗笠的助跑跨跳。

(2)個人PK賽:挑戰四個斗笠的助跑跨跳。

4.集體遊戲:團隊挑戰賽。

(1)隊長組隊,幼兒自由選擇。

(2)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幼兒分四組,用競賽的方式取回能量球,在規定時間取回能量球最多一隊獲勝。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放鬆運動。師生共同收拾斗笠,整理遊戲場地。

【活動反思】

在開展這次活動之前我遵循“讓孩子學什麼、做什麼之前,教師先要親身體驗”的想法,所以,我先對“助跑跨跳”動作進行了分析,尋找跨跳動作的要領和難點,並實際感受,我發現助跑跨跳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正確判斷障礙物的位置、寬度選擇起跨點,學會用力蹬地,向前邁腿。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挑戰、競賽的形式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調動幼兒積極主動的情緒狀態、利用團體賽的遊戲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合作意識,使幼兒積極參與、信心百倍的成功的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本次體育活動中掌握跨跳動作要領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對於這個環節的教學我沒有先對幼兒進行示範,而是讓幼兒自由探索“跨跳”的基本要領後,鼓勵幼兒自我感悟,讓幼兒對跨跳動作有了初步感知,同時也讓教師對幼兒的實際情況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集體分享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然後再進行提升概括,讓幼兒對掌握“跨跳”的基本要領有充分了解和嘗試。這次活動我感覺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並達到了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預期目標。

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由於本次活動是幼兒進行的“跨跳”的第一次活動,所以,幼兒雖然掌握了相關的技巧,但對於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面對有難度的障礙時,有一些幼兒就跨跳不過去了,老師沒有對這些孩子動作加以規範和能力提升。如果在幼兒自由活動時教師如果能及時給予指導和原因的分析可能會更好一些。

《斗笠》教案8

活動目標

1.充分嘗試斗笠的多種玩法,體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激發合作能力,發展幼兒滾、投、跳、平衡等基本動作。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斗笠,每個斗笠鑽四個小孔;平衡木若干;細鐵線若干;錄音機一臺,《採茶撲蝶》錄音帶一盒;幼兒熟悉製茶的步驟。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快樂的斗笠操

(1)教師出示斗笠:你們見過它嗎?你們猜猜今天老師用它做什麼?現在我們每人拿一個斗笠和老師一起做熱身運動。

(2)幼兒聽《採茶撲蝶》音樂,在老師的帶領下,雙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軀幹轉動等動作,單手拿斗笠做體側運動等動作。

2.自由探索活動

(1)師:小朋友喜歡這些斗笠嗎?今天我們就和這些漂亮的紙斗笠做遊戲.看哪個小朋友和斗笠玩得最開心,方法最多,你們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2)幼兒自由探索玩斗笠,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玩,如轉斗笠、兩人互滾斗笠、跳斗笠等。

(3)交流分享。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全體幼兒集體嘗試最普遍的玩法,如,斗笠平放於地面單腳跳、雙腳跳、跨跳、背斗笠當小烏龜在墊子上爬等。

3教師組織幼兒合作嘗試

(1)跳斗笠。幼兒分組,將斗笠擺放在地上進行跳斗笠比賽。

(2)滾陀螺。每兩名幼兒將斗笠當陀螺互相滾動。

(3)火車鑽山洞。幼兒兩兩將斗笠架起來當山洞,最後兩名幼兒將斗笠當方向盤開始鑽山洞,鑽完後繼續到前面搭山洞,這樣流水式進行遊戲。

4.幼兒集體遊戲:快樂的採茶工

(1)過平衡木的基本動作練習

師:春天來了,茶園的茶葉長出了新芽,我們一起上山去採茶吧!採茶時要戴上斗笠,小心地從彎彎的小路上走過去。然後再跨跳過田埂去採茶,採完茶葉後將茶運回來。

第一次:戴斗笠過小路;第二次:單手持斗笠過小路;第三次:讓斗笠從小路上滾過。

(2)教師組織幼兒遊戲,重點指導幼兒走平衡木時注意安全,當心從小路上掉下,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跨跳過“田埂”。

5.活動結束

師:“小小採茶工真能幹,採了這麼多茶,現在我們一起慶祝豐收吧!”教師帶領幼兒拿着斗笠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活動延伸

師:“這麼多茶青採來,我們可以用什麼來炒呢?待會兒你就可以同你的好朋友一起來將斗笠製成滾筒(用細鐵絲穿過小孔綁起來),裝好茶青來炒。”引出活動“炒茶青”。

點評

活動器材的選擇獨特。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旋轉、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

活動設計較有創意。將閩南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串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將安全教育、合作學習融於趣味遊戲中。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合作搭山洞,自覺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將兩個斗笠製作成陀螺(茶鍋),並一起玩滾陀螺(茶鍋)等活動,在拋斗笠時他們懂得了要注意安全.整個過程趣味性很強。

活動層次分明。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讓不同層次的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大膽嘗試、體驗。同時,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斗笠》教案9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學習散文訴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

2、透過關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3、理解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方法

難點

透過關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大家喜歡圖畫嗎?你曾經覺得一幅圖畫很美嗎?它們爲什麼讓人覺得美呢?其實,不僅用色彩和線條可以畫畫,用文字也可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文字畫的畫--《金黃的大斗笠》(板書課題--金黃的大斗笠)看看它美在哪裏,又爲什麼美?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範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爲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讓學生朗讀課文,訓練語感。然後讓學生自由畫想象畫,然後根據課文校正。

2.提問:文章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在腦海中能浮現出來嗎?

明確:湛藍的天空,起伏的山巒,層層的梯田,綠海似的莊稼;只穿一身短褲的男孩兒,手裏拿着掛滿綠葉的樹枝,一頭可愛的雪白的小山羊,天空中飄來的一團烏雲。一個小男孩趕着一頭小山羊到田野裏去放牧,這時風雨來了,眼看大雨就要落在小男孩的頭上,這時小男孩的姐姐來了,她戴着一個金黃的大斗笠,爲小弟弟和小山羊遮了雨。雨過了,天晴了,姐弟倆沐浴在陽光裏,很美,很有生氣。(可讓學生盡力想象,要想得美,想得巧,想得合理。譬如又看到了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農民,大路上馳過的汽車,匆匆趕路的行人,遠處天空中飄着的風箏,閃着相翼一掠而過的飛機,揹着書包一邊走一邊嬉戲的孩子的等等。)

3.這幅畫美嗎?美在哪裏?

明確:這是一個自然、和諧的農村原野風景。這是一幅風雨童趣圖。

4.姐姐和弟弟分別有什麼特點?兩人關係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略)

5.這幅畫實際上有三個片斷(鏡頭),看看各包括哪些段落?

6.再把課文朗讀一篇,看一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1)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生。

(2)崇尚純真、自然、無邪的童心。

(3)渴望天真無邪的親情。可就以上三點,聯繫課文,具體分析。

三、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透過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姐弟之間純真的愛”這一主題。

四、拓展

教師有感情的敘述故事:

不久以前,一位來中國觀光旅遊的美國老太太,在一羣中國孩子中指點了三下,於是三個孩子:一個十負的女孩子,十個七歲的男孩和一個大約只有五歲的女孩,站到了這位美國老太太面前。

美國老太太拿出一隻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隻剛能單獨透過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着一根絲繩,像青藤一樣從瓶口爬出來,攥在這個美國老太太手裏。她對着一旁的中國主人說,都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現在我要試一試。

三個中國孩子露出緊張惶恐的神色。

他宣佈遊戲規劃:這三個小球分別代表你們三個。這個瓶子代表一口乾井。他們正在井裏玩,突然,乾井裏冒出水來,水漲得很快,你們必須趕快逃命。記住,我數七下,也就是隻有七秒鐘,如果你們誰沒有逃出來,誰就被淹死在井裏了。

她把三根絲繩給了三個中國孩子。

空氣驟然凝滯了,好像死神正在四周徘徊。

老太太做了一個可以開發始的手勢。

……

美國老太太驚呆了,一場本來驚心動魄的遊戲,竟這麼輕而易舉又井井有條地做完了。

1.請你想象一下,這三個中國孩子是怎樣完成這個遊戲的?把想象內容口述出來。

2.這三個中國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做?請你想象美國老太太會怎樣與中國孩子對話。

『佈置作業』

把你的所感所想寫在你的筆記本上,課下交流。

《斗笠》教案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感情細膩、真摯的現代詩。本詩以一位母親的口吻,叮囑即將遠行的孩子戴上故鄉的斗笠,表達了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尤以詩句“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迴旋反覆吟詠,奈人尋味。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笠”,正確規範地書寫“笠、戴、蘑、菇、襲、熄”,自主積累“我的詞語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藝,感悟詩中濃濃的鄉情,暖暖的母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讀文,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文意,感受母愛。

激發學生感激母親、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文字感受母愛,從生活的點滴體驗親情的無處不在及偉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開火車讀生詞。

2.配樂朗讀課文。

3.談讀文的感受——母愛。

二.品讀課文,感悟情感。

1.組織自學。

2.彙報自學。

集體交流,師隨機指導,讀中感悟:

a.你覺得“編進的鳥鳴”會有怎樣的聲音?讀到這裏你的腦海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b.“故鄉的聲音”會是怎樣的?詩句讓你想起了怎樣的情景?

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燈”可以幹什麼?有何作用?(帶來光明、溫暖、信心、勇氣等允許學生暢談,引導學生感受孩子是母親的希望,其中滲透着濃濃的母愛。)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詩節。

3.藉助課文結構圖師生合作背誦詩歌。

三.聯繫生活,昇華情感。

1.討論:本詩爲什麼以“斗笠”爲題?(一物寄情深)

2.說一說: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濃濃的親情?

(每天的營養早餐、整潔舒適的臥室、凝聚愛心的藥丸、溫暖貼心的毛衣……)

3.齊讀《遊子吟》交流:我們可以爲父母做些什麼?

(感受母愛,感謝母親,激發熱愛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實踐作業。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2.蒐集閱讀有關親情的文章、詩歌。

(推薦:《同步閱讀》之《慈母情深》、《我的母親》等)

3.有興趣的同學可選一個體現母子情的事物,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自創詩歌。

備課參考

讓詩歌點亮讀者的眼睛——談五年級上冊《斗笠》的創作與欣賞 《斗笠》這首小小的詩歌於20xx年6月16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後,引起了一些反響。

不少讀者來信告訴我,這首詩歌像一粒小小的石子,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激起了波瀾,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年母親節,我站在母親的遺像前,對母親產生了深深的思念。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大我們姊妹6個,她那普通而閃光的一生,常常感動着我。懷着對故鄉和母親的深深思念,我想創作一首反映故土情結和母愛的小詩。主題有了,就要選取一個小的角度,把一個大的主題濃縮在一個小的載體上。想來想去,覺得用故鄉的斗笠來反映這一主題最具代表性。由於對農村生活的熟悉和長期生活的積澱,一個個新鮮的畫面、一個個新奇的意象便涌流在我的筆端,我激動得不能自已,便一口氣寫出了小詩《斗笠》。

《斗笠》這首詩並不長,只有五節二十行。它的內容也並不複雜,寫了兒子在離開家鄉的時刻,母親沒有什麼好禮物相送,只吩咐兒子戴上一頂斗笠。然後,由斗笠生髮開去,把故土情思和母愛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一位母親崇高而偉大的胸懷,展現了一位母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一首如此簡單的小詩,何以會產生這樣大的藝術魅力呢?我想,應該歸結爲小詩的亮點點燃了讀者的眼睛。一首優美的詩歌,應該由許多亮點組成。亮點就是詩的閃光點,它常常隱藏在詩的字裏行間,在讀者讀詩的時候,它便從詩中跳出來,使讀者眼前爲之一亮,點亮了讀者的眼睛,使讀者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這就是詩的藝術魅力。這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亮點,往往由奇特的瑰麗的意象組成,一連串的閃光點,有時顯得“妙語連珠”。有着妙語連珠的詩歌,一定會深深地感染讀者,給讀者一種愉悅的美的陶冶。

小詩四句爲一段,每一段都有一至兩個小的閃光點。“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故鄉戴在頭頂”,意象是新的,給讀者一種新鮮的感覺。這是詩的第一個閃光點。接着,詩中寫孩子不論走到哪裏,都是故鄉的第一朵蘑菇,這“一朵蘑菇”又是一個閃光點。在四句的詩歌裏,有了兩個閃光點,就會使讀者茅塞頓開,給讀者一種意境開闊的感覺。第二段寫娘把鳥鳴編進斗笠,這是一個新的意象,又是一個閃光點。只有把鳥鳴編進斗笠,遠行的孩子才能時時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即使在寧靜的夜晚,也會有一串串鳥鳴滑進夢裏。第三段寫讓孩子戴上斗笠,讓孩子把這片故鄉的熱土靠近心胸。把斗笠比作“故鄉的一片熱土”是新的意象,這是這一自然段的一個閃光點。

正因爲斗笠是故鄉的一片熱土,孩子不論走到哪裏,都能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即使是寒流侵襲的冬夜,也會感到春意融融。第四段把斗笠比喻爲“故鄉的花兒”,這是一個新的意象,也是一個閃光點。正因爲小小的斗笠是故鄉的一朵花兒,孩子不論走到哪裏,都能聞到來自故鄉的芬芳,而這泥土的芳香會在城市裏瀰漫,會拍打着城市的每扇窗櫺。在詩歌四個小的自然段裏,出現了五個小的亮點後,詩歌的最後一段,便是一個大亮點,這個大亮點就是把斗笠喻作“月亮”“娘心尖上的一點亮”和亮在頭頂的“一盞不熄的燈”。由三個小亮點組成大亮點,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內涵,深化了詩歌所要表現的主題。它告訴讀者,娘給予孩子的絕不只是一頂斗笠,而是從娘心尖上摘下的一點亮光,這亮光亮在孩子的頭頂,爲孩子的人生征程點起了一盞明燈。不少讀者來信說,詩的結尾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說,這是小詩一個個亮點產生的衝擊力和穿透力,它們像一個個“抓手”,抓住了讀者的心,使讀者感到一種閱讀的快感和美的享受。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試着瞭解這種創作手法。這種創作手法,彷彿一個人在旅途上行走,每走一段,就會遇到一盞路燈,許多路燈連接起來,就會把你的整個旅途照亮。寫詩也是這樣。一個又一個小的閃光點組合起來,就使你的整個詩篇在閃爍發亮。當然,這只是詩歌創作中的一種手法,其他地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試着理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詩歌創作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詩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力,才能寫出與讀者心靈產生共鳴的好詩來,才能寫出富有藝術感染力、點亮讀者眼睛和心靈的好詩來。

王宜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少年月刊》雜誌主編。出版《秋風娃娃》、《獻給少男少女的詩》、《少先隊之歌》、《笛王的故事》、《綠太陽》、《21世紀校園朗誦詩》等著作多部。曾獲陝西省蓓蕾文學藝術獎、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陝西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二等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這首詩是選讀課文,配合第二單元“月是故鄉明”做延伸閱讀。很多教師對選讀課文不是很重視,不把選讀課文作爲教學的規定內容,這是狹隘的教學觀。就《斗笠》這首詩而言,可能恰好需要教師進行閱讀指導,因爲它的寫作方法與其他詩歌不太一樣。

人教版課標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選了不少詩歌,但難度是逐步增加的。就本詩而言,已經不像低中年級的詩那樣直白,它運用了不少現代詩歌技巧。作者認爲,這首詩的一些新鮮的意象打動了讀者,這種新鮮的意象給讀者一種新異而別緻的感覺。例如,“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斗笠裏有我編進的鳥鳴”。這種語言方式是陌生而新鮮的,甚至用語法分析是“錯誤”的,但卻給讀者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所以,詩歌語言就是要掙脫日常語言的束縛,古今中外真正優秀的詩歌莫不如此,如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王宜振是著名的兒童詩人,他的童詩常常借用現代派詩歌中常用“思想知覺化”(也可以叫做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和“自由聯想”作爲兩種主要的創作手法。詩歌評論家孫紹振在《跨越時代的童詩》一文中,把這兩種手法取名爲“遠取譬”。何爲“遠取譬”呢?他指出,“古典詩歌的想象變形,沒有這麼大的幅度。傳統的想象,屬於浪漫型的‘近取譬’,以生活的近距離感取勝,而現代派的想象則以‘遠取譬’,因而聯想不但遙遠而曲折。”把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進行聯結,而這個聯結需要靠讀者的聯想、想象去補充,其審美愉悅也就在這聯結當中。

小學高年級的詩歌教學絕不能一讀了事,“在讀中感悟”的教法可能讓學生不能獲得太多解讀詩歌的技巧,而這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本冊的《最後一分鐘》也有很多的現代詩歌技巧。這個時候,教師不妨多看點詩歌理論的書籍,多給學生講一點有關詩歌的“知識”,培養起比較純正的詩歌趣味。

標籤:教案 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