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淺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九年級班主任工作論文)

 淺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淺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九年級班主任工作論文)

新蔡    吳安君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校教育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突顯出來,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兩條腿走路越來越被人重視。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它與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相互作用,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呢?

   一、從語文學習中樹立遠大理想

   理想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要利用教材中文質兼美的文章,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例如:引導學生從課文中讀懂祖國的偉大,熱愛祖國的江山多嬌,熱愛祖國的人才輩出 ,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熱愛祖國的優美語言,從而樹立爲報效祖國努力學習的理想,同時,激發其作爲中國人有義務學習好祖國語言的思想。

   二、 讓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

   自信心是學生學習動力因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信心的強弱決定了學生爲自己設定什麼樣的目標,付出多大努力,在困難面前能堅持多久,以及遇到挫折後的恢復能力等。它是學生心理素質優差的重要標誌之一。我認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就要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比如,讓他們回憶自己的成功經驗,寫成文章,在教學中把起點放在學生現有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區的臨界點上,把目標放在最近發展區內,讓學生經過努力就能成功,產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桃子的效應。學生哪怕是取得一點進步,老師都要把這種進步化爲有形的.事實,及時反饋給學生:或公開表揚,或展示其作業,或書信肯定其進步,或作業評語中鼓勵。總之,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自然就會鼓起信心.

三、 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中老師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幾乎可以成爲判定教學成敗的標準。首先老師授課語言要活潑幽默,妙趣橫生,富有情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老是一本正經、喋喋不休地“子曰詩云”,把文情並茂的課文肢解得支離破碎,學生興味索然,昏昏欲睡,何談教學成果呢?當然我們要的幽默不是插科打諢的淺層幽默,而是追求詩意和藝術、能感悟世事哲理意蘊的幽默,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入藝術勝境之中去自由覽勝。其次要注意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故事會、演講、辯論、成語接龍、對對聯、名著推薦、名言欣賞等。在這些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到展示的快樂,成功的自豪,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四、注重情感薰陶

對學生情感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師生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增效劑。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 ”。學生親近、尊敬他的老師,就會對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倍加信任、信賴、信服,爲此我們要不斷充電,以豐富的知識折服學生;要精細入微,以真誠的愛心感動學生;要善於發現,以萬分的喜悅去欣賞學生;要誨人不倦,以極大的耐心教育學生。投以木瓜,報之瓊漿,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只要我們真心對學生,時刻爲他們好,學生一定會愛你、敬你、服你、信你。

準確把握教材中的感情因素,引導學生體會,激發情感共鳴。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成爲情感調控的主導者,把握教材中情感觸動的最深處,營造必要的課堂氣氛,透過一定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健康進步的思想感情。如<<最後一次講演>>是一篇用滿腔的愛國熱情譜成、用鮮血寫就的文章,那悲壯昂揚的感情,充溢於字裏行間。課堂上,我先給學生介紹了背景,然後用深沉、悲憤、昂揚的朗讀,深深地感染學生,讀完之後近十秒鐘,教室內鴉雀無聲。我知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聞一多大義凜然、義無反顧的巨人形象已巍然屹立於他們的心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靈魂的洗禮!

五、授之以漁交給方法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老師不能把學生當成知識容器,而是當成共同進行智力活動的夥伴,教學中多進行學法指導,訓練中注重習慣的養成。例如:教學生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學語文,處處留心皆:學問看小販們討價還價,聽精彩廣告,賞門店招牌,品戲曲經典等等,都能學習語言。這樣堅持下去,就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的習慣。再如,要學生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我要求每篇課文學生在預習時必須提出三個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既促進學生認真閱讀,又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另外,還有不動筆墨不讀書 善於積累等第也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在語文教學中真正開發學生智力決離不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吳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