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 透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3。 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 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5。 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 透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4.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3. 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 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5. 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反思:

優點:

1、 在活動中透過玩一玩及一些操作活動來讓孩子們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另外也體現了以孩子爲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2、 在玩一玩這一環節,孩子們的習慣也很好,在玩紙的時候,孩子們可以一個一個地傳;玩橡皮泥的時候,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再有操作活動中體現了孩子們的合作。

缺點:

1、 孩子的傾聽能力和自控能力還有待加強。

2、 在尋找生活中的球體和圓柱體這一環節組織的不太好,有些亂。還有待改進。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出謎語,請幼兒猜。

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圓球)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二、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三、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四、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五、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六、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七、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活動結束】

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透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徵,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爲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活動上述目標。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在科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後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課後透過反思,我發現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利用準備的材料探索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自己想辦法來區別二者,但是,在教學時,我卻疏忽了。直接讓幼兒用滾、看、摸的辦法來區別。因而,對幼兒學習方法的培養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動中,能放手讓幼兒自己想辦法,這樣既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又能達到活動目的。

2、在指名讓幼兒說說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過於急噪,沒有給幼兒充分的發言時間,沒有顧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動感受,給幼兒語言的組織及發展的空間太小。

3、爲給幼兒創設一種輕鬆的學習環境,我準備了很多的活動材料,但各種材料沒有最大可能的發揮出作用來。比如:在讓幼兒透過摸、看、滾來區別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有一部分幼兒只是做到了看和滾,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準備了小的乒乓球,用拳頭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體的特徵,我沒能及時的提醒幼兒。

4、在讓幼兒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球體物品時,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培養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這一環節給孩子的時間不夠,過於急噪。

5、我發現部分幼兒參與活動不夠積極,只能跟着老師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動,缺乏創造性。另外,還有一些幼兒操作速度過於慢。

在幼兒經歷了探索、發現→感知、體驗→發展的全過程中,作爲教師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的角色定位應是組織者、點拔者,我們更應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和評價,才能促使幼兒獲得一次又一次新的發現,充分地體驗成功的快樂。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

2、能區別圓片和球體及圓柱體的不同,發展幼兒的辨別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在實踐中感受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

活動準備

小箱子,乒乓球及各種球體、圓片紙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組織教學。

二、邊看邊玩,引導探究。(區分圓形與球體)

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後)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後回答。

2、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3、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瞭解球體的特徵。

4、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後)、向左(右)等方向滾動,並啓發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後,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6、教師小結: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球體的外部特徵,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三、自主嘗試,認識區分。(區分球體與圓柱體)

1、出示圓柱體。

2、球體和圓柱體比賽滾。(比滾)

A、請個別幼兒上來滾一滾圓柱體與球體,看看他們誰快誰慢?

B、講講爲什麼?

3、球體和圓柱體比疊高。(比疊高)

A、請小朋友把你疊的圓柱體和好朋友再疊一疊,可以嗎?把兩個球也疊一疊,可以嗎?

B、爲什麼?

4、擺一擺。(把五個一圓的硬幣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麼?)

5、小結:象球這種每個面都是圓形的,可以往前往後,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滾,但不可以疊起來的物體,我們叫它球體。象幾個硬幣疊起來的,上下兩個面都是一樣大小的圓,上下一樣粗,可以向前向後滾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四、參與遊戲,鞏固練習。

“奇妙的箱子”。讓幼兒逐個摸出箱中的物體,摸出後按圓形、球體、圓柱體分類。

五、活動小結,拓展延伸。

說說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球體和圓柱體?

六、課後完成,親子活動

1、開展一次家庭球賽。

2、將家裏的衛生紙疊一疊,看看能疊幾個,明天與大家分享。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透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徵,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爲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活動上述目標。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在科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後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課後透過反思,我發現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利用準備的材料探索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自己想辦法來區別二者,但是,在教學時,我卻疏忽了。直接讓幼兒用滾、看、摸的辦法來區別。因而,對幼兒學習方法的培養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動中,能放手讓幼兒自己想辦法,這樣既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又能達到活動目的。

2、在指名讓幼兒說說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我過於急噪,沒有給幼兒充分的發言時間,沒有顧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動感受,給幼兒語言的組織及發展的空間太小。

3、爲給幼兒創設一種輕鬆的學習環境,我準備了很多的活動材料,但各種材料沒有最大可能的發揮出作用來。比如:在讓幼兒透過摸、看、滾來區別圓與球體的區別時,有一部分幼兒只是做到了看和滾,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準備了小的乒乓球,用拳頭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體的特徵,我沒能及時的提醒幼兒。

4、在讓幼兒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球體物品時,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培養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這一環節給孩子的時間不夠,過於急噪。

5、我發現部分幼兒參與活動不夠積極,只能跟着老師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動,缺乏創造性。另外,還有一些幼兒操作速度過於慢。

在幼兒經歷了探索、發現→感知、體驗→發展的全過程中,作爲教師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的角色定位應是組織者、點拔者,我們更應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和評價,才能促使幼兒獲得一次又一次新的發現,充分地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一個半圓繞直徑所在直線旋轉一週所成的空間幾何體叫做球體,簡稱球,半圓的半徑即是球的半徑。球體是有且只有一個連續曲面的立體圖形,這個連續曲面叫球面。

球體與圓柱體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

2、能區別平面圖形和幾何圖形以及幾何圖形之間的不同,發展幼兒的辨別力。

3、發展幼兒空間概念想象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認識球體與圓柱體》、電腦、貝投各一。

2、學具:每人一隻球、五隻一圓的硬幣、一隻簍子、一張有圓形或球體或圓柱體的圖片。各類廢舊報紙、毛線等。

3、座位安排:兩個半圓行、每人一隻墊子,席地而座。

4、三處有圓形、球體、圓柱體娃娃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小朋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開心嗎?姜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還有一位客人要來做客呢,你們看,他來了。

(出示課件一:硬幣來了。透過硬幣的介紹,進一步感知圓形,初步感知球形。)

這是誰呀?他是什麼形狀的?轉起來呢又是怎樣的?

二、透過硬幣的引見,匯出球體,體現圓與球的特徵。

1、球和硬幣有什麼區別。

(出示課件二:球和硬幣的區別)

2、請幼兒看一看,球與硬幣在外形上有什麼區別。

3、請幼兒比一比,球與硬幣誰滾的快。

4、請幼兒講一講,球與硬幣的特徵。

5、小結:對,小朋友講的真好。我們來聽聽硬幣和球體是怎麼說的?

(課件三:透過硬幣與球的比賽,以及形象的講解進一步瞭解硬幣與球的特

徵:硬幣圓圓的、扁扁的,就象一張紙;球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圓的,不管從哪個方向滾都可以。)

三、認識球體與圓柱體。

1、透過課件四,引出圓柱體。(五個硬幣疊在一起變成圓柱體。)

2、擺一擺,(把五個一圓的硬幣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麼?)

3、球體和圓柱體比賽滾。(課件五比滾)

A、請個別幼兒上來滾一滾老師疊起來的圓柱體與球體,看看他們誰快誰慢?

B、講講爲什麼?

4、球體和圓柱體比疊高。(課件五比疊高)

A、請小朋友把你疊的圓柱體和好朋友再疊一疊,可以嗎?把兩個球也疊一疊,可以嗎?

B、爲什麼?

5、小結:(觀看課件六。)象球這種每個面都是圓形的,可以往前往後,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滾,但不可以疊起來的物體,我們叫他球體。象幾個硬幣疊起來的,上下兩個面都是一樣大小的圓,上下一樣粗,可以向一個向前向後滾的物體,我們叫他圓柱體。

四、透過講講生活中的圓形、圓柱體、球體,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1、象硬幣這樣的圓形,你們還在哪裏見到過?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2、哪裏看到過球體?比一比誰想的最多。

3、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五、遊戲:找家

生活中有這麼多的圓形、球體、圓柱體,老師的電腦裏也有,你們看——他們想和你們做遊戲呢?

1、電腦遊戲:找家

(給各種圓形的物體、圓柱體的物體、球形物體分別找到各自的家。)

2、綜合遊戲:找家

你們都想做遊戲,我們一起來做,好嗎?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拿出墊子下面的圖片,看看是什麼形狀的?把他送到圖形寶寶的家。

六、變一變,嘗試用各種材料製作球體、圓柱體。

你們給圖形寶寶找到了家,還想用球體、圓柱體制作一些好玩的玩具,可是球體、圓柱體不夠多,我們來幫他們一起做球體、圓柱體,有困難嗎?

(孩子們開始積極地尋找製作球體、圓柱體的材料,有的孩子選擇報紙做金箍棒,有的選擇長方形紙張做望遠鏡,有的把圓形圖片疊在一起做柱子,有的用橡皮泥做球……蔡浩翔拿起毛線綁來綁去的,說“太難做了”我走到他身邊,撿起地上的毛線團起來,立刻高興地說,“我會了,把線團起來就可以變成球了。”開開拿起碎布也團團團,變成球。)

七、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結束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新《綱要》中指出:“學習科學的過程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幼兒學習活動應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幼兒的興趣。本次活動的設想來源於幼兒的興趣,爲了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會滾動的的廢舊物品以及一圓硬幣。同時,根據本班幼兒喜歡探索及看動畫片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看電腦課件爲主線以動手操作爲探索過程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觀看及嘗試操作各種物體中認識圓形、球體、圓柱體,感知圓形、球體、圓柱體的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