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必備】大班語言教案4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大班語言教案4篇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豐富詞彙“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3、嘗試用語言、神態、動作表現角色特徵,感受經典成語故事的魅力。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頭飾。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會“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動難點】嘗試用語言、神態、動作表現“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動過程】

一、出示“狐”和“虎”,談話匯入課題。

“你能用一個詞說說對狐狸和老虎的感覺嗎?”

“森林裏的小動物害怕狐狸還是老虎?”

二、完整講述,幼兒傾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小動物到底害怕誰?老虎認爲小動物害怕誰?”

三、播放課件,分段講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徵。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麼樣?”

2、“狐狸爲什麼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來什麼樣?”

幼兒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線索,引出題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謊言—神氣活現—得逞

老虎:兇猛—矇住—半信半疑—上當

五、、配樂講述,發表看法,引導健康的價值取向。

“你認爲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還是聰明的?爲什麼?”

六、藉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發對成語故事的興趣。

“申公豹藉着誰的威風嚇唬誰?”

“狐假虎威”是一個成語故事,類似的成語故事你還知道什麼?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裏,有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它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噌”,一隻狐狸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頓了!”

狐狸害怕極了,它眼珠骨碌一轉,嗯,有辦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爲什麼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所有的小動物,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

“難道它真的是老天爺派來的?”老虎被矇住了,鬆開了爪子。

狐狸鬆了口氣,搖了搖尾巴,說:“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帶你到動物們面前走一趟,保證它們見了我,沒有一個不趕緊逃命的,到時候讓你看看我有多威風!”

狐狸真有那麼大的威風?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氣勁兒,又有點相信。

於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處走去。看到老虎上當了,狐狸心裏得意極了。它搖頭擺尾,神氣活現;老虎呢,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小動物們真的會害怕狐狸嗎?

森林裏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狸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狐狸今天怎麼這麼神氣,這麼威風啊!”再往狐狸身後一看,呀,一隻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原來,狐狸是藉着老虎的威風把小動物嚇跑的。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較連貫!具體!口語化;接觸過不少詩歌;對詩歌的意境!韻律已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還特別喜歡創編和動手繪製小圖書,在本次詩歌欣賞活動中;爲提升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我挑選了詩歌《我被親了好幾下》爲欣賞內容#。這是一首分段清晰充滿溫馨感和幽默感的散文詩;當你看到“小手親泡泡一下”、“嘴巴親冰激凌好幾下”等文字;會不會也像我一樣笑出聲呢?這首詩用簡單的充滿童趣的語句來表現人們生活中有趣和快樂的情景有助於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生活經驗來進行仿編和藝術創作感受愛的情感;也是我設計此活動的一個用意是大班幼兒相對獨立;也開始有固定玩伴!偶爾還有‘小集體’的現象;對於即將踏入小學的他們來說一個“親”字更能給他們帶來快樂並體驗同伴間!羣體中的親密友好;。相信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表述會很豐富,情感體驗也會很深刻!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形式特點,知道“親”所代表的意義並學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

2、在詩歌的欣賞、表演、創編以及圖書繪製過程中發展對文學語言的感受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感知並體驗‘親’和‘被親’的快樂,樂意與同伴分享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組織表演唱活動;讓幼兒熟悉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鼓勵他們在表演唱的過程中大膽找朋友!交換朋友來親一親!抱一抱體驗友愛的情感。

2、材料準備,動畫課件!詩歌圖片!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親”字卡!紙張,畫夾,油性筆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小遊戲“親親你”自然進入活動主題

1、幼兒隨音樂自由舞蹈,師流露出對幼兒的讚賞並親親幼兒。

指導語:“小朋友,你今天真精神,讓我來抱抱你”,小朋友,你的歌聲真好聽!我喜歡你,讓我抱抱你,親親你吧!……

2、幼兒互相找同伴一起玩“親一親,抱一抱”的遊戲、感受“親一親”的樂趣。

指導語:“你們想怎樣表現自己對好朋友的喜愛呢?(幼兒個別自主回答)互相抱一抱,親一親吧!

3、幼兒回到座位,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提問: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1、師幼共同欣賞有優美音樂的動畫(無詩歌內容)的部分課件,要求幼兒觀察,發現。

2、幼兒討論:說說自己看到的畫面,激發幼兒想象和創造的慾望。

指導語:小朋友們,剛纔的動畫好看嗎?你看完是什麼樣的心情?你都看到了什麼?

三、進一步欣賞散文詩,感知並理解“親“的含義

1、播放完整的詩歌課件,幼兒欣賞,討論指導語:剛纔大家都說的很好!在動畫中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它們組合起來就是一首很好聽的詩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完後請猜猜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說一說你都聽到了什麼?

2、在詩、圖、情並茂的多媒體詩歌欣賞結束後,幼兒集體討論自己欣賞後的感受,如:詩歌的名字是什麼?聽到了什麼?聽完詩歌后心情怎樣?“有什麼感覺?

3、師針對幼兒的表述在磁性黑板上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並鼓勵幼兒用完整句表達。

4、師與幼兒簡單討論後這首詩歌的句式特點及每段內容。

指導語:請小朋友找找看,詩歌的句子有什麼排列特點呢?哪一句是說“親了好幾下?

哪幾句是說“親了一下”?詩歌有幾段?每一段說的是什麼?你最喜歡哪一段?

幼兒表述,師幫助整理提煉,這首詩每段中的句式,是按照前三句的“親一下”、第四句“親了好幾下”的規律來排列的。全詩分成四段,每段分別說了一種親密接觸,第一段是大自然景物的親密接觸,第二段是玩具類的親密接觸,第三段是身體部位的親密接觸,第四段是人物間的親密接觸。

四、欣賞和配樂朗誦詩歌

1、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①幼兒評價對師朗讀的感受,並朗讀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②師幼共同對詩歌內容進行回憶:詩歌裏出現最多的是哪個字?師出示“親”字,請幼兒說說“親”的含義,一起感知並理解“親”代表的是喜歡、愛和關懷。

2、幼兒再次完整欣賞詩朗誦,在此過程中可以小聲跟讀並記憶詩歌。

3、幼兒集體進行配樂朗誦詩歌。師提供背景音樂。

五、運用已有經驗,仿編詩句、繪製圖書。

1、請23名幼兒自願在集體而前嘗試仿編,師幼對其仿編結果進行評價。

指導語:“這首詩歌裏用“親”字說了很多好玩的話,說的都是小朋友們平時熟悉的事物,不如我們也來學着編一編詩句吧!看看你還能想到什麼呢?”

2、師提出詩歌仿編的基木要求,幼兒每四人一組進行討論並仿編詩歌內容。

①要求:四人一組、前三人仿編句式“親一下”,最後那位小朋友仿編句式“親了好幾下”;嘗試用同一類事物進行仿編。

②指導語:“將你們仿編的詩歌一起朗誦給大家聽好嗎?”

3、師鼓勵幼兒嘗試將仿編的詩歌內容,運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①提出繪畫要求:“用你們的繪畫木領,把剛纔自己編的詩歌,在畫板上畫出來。小組內每人畫一句詩歌。”

②幼兒按組進行繪畫創作,自主分配所繪畫的詩句。

③成果展示:幼兒分小組上前輪流展示自己繪製的圖片內容(見圖3),並大聲朗讀出自己小組所仿編的詩歌內容。

六、結束部分:評選“我最喜歡的仿編詩歌”,同伴間交流仿編和創作的體會。

活動延伸:將幼兒的創編作品裝訂成小圖書,放置在班級語言區角,或者開展班級自制圖書展覽,鼓勵幼兒多進行閱讀或故事講述。

附詩歌《我被親了好幾下》 陽光親日曆一下,

白雲親大山一下,

風親蒲公英一下,

雨滴親花兒好幾下。

籃球親天花板一下,

車子親牆壁一下,

布娃娃親奶瓶一下,

遙控器親電視機好幾下。

鞋尖親石頭一下,

屁股親地上一下,

小手親泡泡一下,

嘴巴親冰激凌好幾下、

爸爸親我一下,

媽媽親我一下.

好朋友親我一下,

我被親了好幾下。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離家小兔》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詩,作者用簡練的語言刻畫了孩子慢慢長大,而母親默默幫助孩子的動人場景,讀後不由得讓人爲之動情。它體現了新的教育觀念: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學會獨立,一方面又會告訴孩子父母就在孩子的身邊。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我們一定會伸出溫暖的手,拉孩子一把,給孩子力量。透過欣賞這篇散文詩,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愛,加深母子之間的親情。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媽媽,愛家的情感,加深母子之間的親情。

2、培養幼兒前書寫和語言表達能力。

3、能用書信的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學習書信的書寫格式。

2、製作《離家小兔》課件,音樂磁帶。

3、小魚,花,鳥,帆船字卡。

4、信紙,筆,大信封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

提問:

1)聽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覺?

2)小兔爲什麼要離家?

3)你們想果要離家嗎?

2、幼兒再次欣賞散文詩。

提問:

1)變成了魚,花,小鳥和帆船的小兔離開了媽媽會遇到什麼事情?

2)媽媽爲什麼要變成:捕魚人,園丁,大樹和風?

3)你的媽媽常幫助你嗎?是怎樣幫助你的?

3、教師小結。

4、給媽媽寫一封信。

老師:我們愛自己的媽媽,怎樣才能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呢?(幫助媽媽做事,唱歌,寫信……)這些主意都不錯,前些天我們學習了寫信,今天我們就動手給媽媽寫一封信吧!把你們要對媽媽說的話都寫在信裏。你們多想對媽媽說些什麼呢?

幼兒分組給媽媽寫信。

5、請幼兒說說自己給媽媽寫的信。

6、結束。

老師這兒有一個大信封,今天先把你們的信裝在這裏,等你們的信封寫好了就可以把新寄給媽媽了。

附詩歌: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它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想離家出走。

有一天,它對媽媽說:“我要走了。"

媽媽說:“你還小,我要跟着你。”

小兔子說:“你要跟着我,我就變條魚,游到小河裏。”

媽媽說:“你要變條魚,我就變漁夫,用釣鉤住你。"

小兔子說:“你要變漁夫,我就變朵花兒,躲在花園裏。”

媽媽說:“你要變朵花,我就變花匠,每天給你澆水,每天來看你。”

小兔子說:“你要變花匠,我就變只鳥,飛得高高的。”

媽媽說:“你要變只鳥,我就變顆樹,讓你飛累的時候來休息。”

小兔子說:“你要變顆樹,我就變成小帆船,飄得遠遠得。”

媽媽說:“你要變條船,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

小兔子說:“你要變成風,我就變成娃娃,跑回屋子裏。”

媽媽說:“你要變娃娃,我正好就是你的媽媽,我會張開雙臂好好地擁抱着你。”

活動反思

透過這個詩歌,幼兒體會到了媽媽疼愛、保護自己孩子的心意,也明白小兔渴望長大的願望是好的。從而感受到自己父母也是愛自己的,並能做個乖孩子。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運用線條和花紋畫出月亮的主要特徵並大膽裝飾。

2、幼兒能夠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添畫有關的情節和景物。

3、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體驗創造性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瞭解月亮的有關知識如:月亮的圓缺;學習有關的花紋。

2、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經驗回憶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引出課題。:“月亮每天都一樣嗎?“誰來說一說月亮每天有什麼不一樣?

2、出示範例:月亮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小朋友和星星們見面。

3、透過提問引導幼兒欣賞:“看月亮今天都打扮成什麼樣子?在幹什麼?你喜歡月亮的哪個地方?”“這些畫跟我們以前的畫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都是運用線條和花紋畫的。運用線條和花紋畫畫是不是也很好看?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運用兒歌和遊戲的語言示範,幼兒仔細欣賞。如:彎彎的月亮象小船,笑咪咪的眼睛長睫毛。嘴兒彎又翹,臉頰的紅暈象花朵,螺旋紋畫發,流星來做伴,雲兒來跳舞。

2、提出作畫要求:請小朋友運用好看的線條和花紋來給月亮穿上新衣,並給月亮畫出合適的背景和有關的情結。在畫花紋時既要快又要好,不要浪費時間,在畫時要把頭擡起。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能力弱的幼兒幫助它確立繪畫內容;能力中的幼兒引導他們添畫有關情節和花紋;能力強的幼兒引導他們豐富畫面。

(三)結束部分

1、評價欣賞幼兒的作品,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最滿意作品的那個地方?講一講自己的畫面內容。

2、請小朋友互相根同伴講一講自己的作品。

標籤:語言 教案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