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用加減法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組。

2、進一步理解解方程組的消元思想,滲透轉化思想。

3、增強克服困難的勇力,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把方程組變形後用加減法消元。

教學難點

根據方程組特點對方程組變形。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用加減消元法解方程組。

二、新課。

1、思考如何解方程組(用加減法)。

先觀察方程組中每個方程x的係數,y的係數,是否有一個相等。或互爲相反數?

能否透過變形化成某個未知數的係數相等,或互爲相反數?怎樣變形。

學生解方程組。

2、例1解方程組

思考:能否使兩個方程中x(或y)的係數相等(或互爲相反數)呢?

學生討論,小組合作解方程組。

提問:用加減消元法解方程組有哪些基本步驟?

三、練習。

1、P40練習題(3)、(5)、(6)。

2、分別用加減法,代入法解方程組。

四、小結。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加減法,代入法有何異同?

五、作業。

P33習題2.2A組第2題(3)~(6)。

B組第1題。

選作:閱讀資訊時代小視窗,高斯消去法。

後記:

2.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1)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應用題,並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實世界量之間相等關係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

3、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滲透將來未知轉達化爲已知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1、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問題。

2、徹底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係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小剛與小玲一起在水果店買水果,小剛買了3千克蘋果,2千克梨,共花了18.8元。小玲買了2千克蘋果,3千克梨,共花了18.2元。回家路上,他們遇上了好朋友小軍,小軍問蘋果、梨各多少錢1千克?他們不講,只講各自買的幾千克水果和總共的錢,要小軍猜。聰明的同學們,小軍能猜出來嗎?

二、建立模型。

1、怎樣設未知數?

2、找本題等量關係?從哪句話中找到的?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答案。

思考:怎樣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誰更容易?

三、練習。

1、根據問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

(1)甲、乙兩數和是40差是6,求這兩數。

(2)80班共有64名學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這個班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3)已知關於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練習第1題。

四、小結。

小組討論: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有哪些基本步驟?

五、作業。

P42習題2.3A組第1題。

後記:

2.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題並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

2、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問題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難點

1、找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係。

2、徹底理解題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二、新課。

例1:小琴去縣城,要經過外祖母家,頭一天下午從她家走到個祖母家裏,第二天上午,從外外祖母家出發勻速前進,走了2小時、5小時後,離她自己家分別爲13千米、25千米。你能算出她的速度嗎?還能算出她家與外祖母家相距多遠嗎?

探究:

1、你能畫線段表示本題的數量關係嗎?

2、填空:(用含S、V的代數式表示)

設小琴速度是V千米/時,她家與外祖母家相距S千米,第二天她走2小時趟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時她離家距離是______千米;她走5小時走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時她離家的距離是________千米。

3、列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檢驗寫出答案。

討論:本題是否還有其它解法?

三、練習。

1、建立方程模型。

(1)兩在相距280千米,一般順流航行需14小時,逆流航行需20小時,求船在靜水中速度,水流的速度

(2)420個零件由甲、乙兩人制造。甲先做2天后,乙加入合作再做2天完成,乙先做2天,甲加入合作,還需3天完成。問:甲、乙每天各做多少個零件?

2、P38練習第2題。

3、小組合作編應用題:兩個寫一方程組,另兩人根據方程組編應用題。

四、小結。

本節課你有何收穫?

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2、使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義,會檢驗一對數是不是它們的.解。

3、透過引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使用代數中的方程去反映現實世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代數方法的優越性。

重點:

瞭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

難點;

瞭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含義。

導學提綱:

1、什麼叫一元一次方程?什麼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樣檢驗一個數是否是這個方程的解?

2、閱讀教材問題1思考下列問題

⑴、能否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

用算術法解答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

解後反思:既然是求兩個未知量,那麼能不能同時設兩個未知數?

⑵、此問題中有兩個問題如果分別設爲x、y,怎樣列式呢?(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⑶、對於方程x十y=73x+y=17請思考下列問題

①它們是一元一次方程嗎?

②這兩個方程有沒有共同特點/若有,有河共同特點?

③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從教材中找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結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對“元”和“次”作進一步的解釋)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書寫方式,方程組中的各方程中,同一個字母必須代表同一個量

4、與是否滿足方程①與是否滿足方程②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注意:

(1)未知數的值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方程時,纔是方程組的解。若取,時,它們能滿足方程①,但不滿足方程②,所以它們不是方程組的解。

(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數,而不是一個數,所以必須把與合起來,纔是方程組的解。

5、思考討論在方程組①②③④

⑤⑥中,屬於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有

達標檢測:

1、根據下列語句,分別設適當的未知數,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或方程組:

(1)甲數的比乙數的2倍少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托車的時速是貨車的倍,它們的速度之和是200千米/時:________;

(3)某種時裝的價格是某種皮裝的價格的1.4倍,5件皮裝比3件時裝貴700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2x+x=1B、x—3yC、x+x—3=0D、x+y=2

3、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是()

x+3y=5m+3m=152x+3x=0m+n=5

A、B、C、D、

2x—3x=3+=3—5y=02m+n=6

x=2

4、在方程3x—ky=0中,如果是它的一個解,則k的值爲_______。

y=—3

5、若mxy+9x+3y=—9是關於x、y的二元一次方程,則m=_______n=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