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教師中心稿)

惠州市實驗中學    黃志文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教師中心稿)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其最終目的是適應時代的需要,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促進社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合格公民。可持續發展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可持續發展應是面向21世紀的教育重點,應以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思想重新定向,在教學中同時突出對學生的環保意識的灌輸,培養學生科學的環境觀和人口觀,使學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類之家,大自然是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呢?

一、 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學生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及對該事物所採取的行動往往受其審美意識的制約,因此,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整潔、優美、和諧的生活環境是進行環保教育的前提之一,使學生在和諧的大自然和優美的環境前產生美感,而這種審美情感能給學生帶來喜悅和快感,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心理,進而產生要保護這些美的東西的慾望。語文教材中不乏蘊含豐富美感的內容。《五月的青島》、《北海的早晨》裏的自然景觀美,《威尼斯》、《雨中登泰山》裏的人文景觀美,《故都的秋》、《竹林深處人家》裏的人地和諧美,等等。教師在講授中,應充分挖掘這些美景所包含的美感,讓學生充分體驗這些美感,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對學生完美審美觀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環保教育與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情感結合起來。

熱愛家鄉是每一個人的天性,每一個人對家鄉都有一種割不斷、揮不去的愛戀之情,因爲,家鄉里有自己的父母、兄妹及其他親人。家人的健康時時牽掛在在外求學、就業的人的心。語文老師在講授抒發鄉思鄉愁描寫鄉村城鎮或介紹大自然的課文時,應將分析課文的審美與學生的熱愛家鄉的情緒結合起來,進行環保教育。說明文《爲人類創造良好的環境》就點到了幾個地方因環境污染,導致生活在那裏的人要麼得病,甚至死亡,或禍及後代。在講授此文時,老師又舉了目前中國的一些地方所存在的環境污染及其帶來的惡果,再說說我們惠州的生存環境,在慶幸我們惠州的大氣優良、飲水清潔的同時,也認識到這個生態環境的脆弱,及我們所肩負的責任。這樣一來,學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鳴,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問題、關心生活、關愛社會。

當今中國,最熱門的話題,可算是生態保護。去年春夏,北京及華北、華東地區連續遭受了14次沙塵暴的襲擊,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災,西北、華北的沙漠面積進一步擴大,沙漠離北京城只有60公里。而我們南方,大氣污染嚴重,江河除了東江較好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這些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健康。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將我國生態保護的危機感、緊迫感告訴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熱愛我們的生存環境,在自覺保護環境的同時,力勸他人也應遵守法律,對社會上的破壞環境的行爲進行揭發、批評。當然,對我國政府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努力也給以肯定,目的是告訴學生,受污染了的地方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是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恢復的。如北京的什剎海曾經淪爲污水池,我們惠州的南湖也成了周邊單位、住宅區的排水池,但經過政府的努力,現已經或正在改善。但是,保護環境必須講究科學方法,否則會適得其反。如在講《蛇島》裏的蝮蛇的現狀時,就告訴學生,由於當地政府沒有進行科學調研,怕島上的蛇沒有食物,就投放了一批老鼠。但島上的蛇沒見過老鼠,不敢捕食,反而受到老鼠的攻擊,在冬眠期被老鼠從洞穴裏拖出來吃了。因此,環境保護還要講方式方法。

四、環保教育應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

語文教學的實際運用的主要方式是寫作,透過寫作,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要求寫出美感,寫出真情真意,抒發對生存環境的熱愛。如校內的芒果樹,每到四、五月份是結果時節。但以往沒等芒果成熟就被學生摘了。針對這一現象,今年的四月份就佈置寫狀物散文《芒果花》。一開始,學生覺得芒果樹太普通了,沒什麼可寫的,但經過一、二星期的觀察,學生們不知不覺地愛上了芒果樹。從交上的作文可看出,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言表達了對芒果樹的熱愛,對芒果花的珍惜,對芒果成熟的憧憬。我認爲,只要我們老師在每一個年級都能要求寫作這篇作文,相信校園內的芒果樹年年都能結出累累碩果。另外,結合講授散文、說明文、遊記等文體,安排瞭如《校園之春》、《校道月色》、《明月灣之春》、《南國之秋》等作文。學生在抒發對這些美景的喜愛時,自然得到了美的教育,環保意識進一步得到強化。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教師在教育學生要注意保護環境時,別忘了自身的行爲,如節約用水、用電、用紙,別亂扔垃圾。我們相信,只要人人行動起來,我們的生存環境定會一天天地好起來,社會也將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