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中學作文三步四自教學法(網友來稿)

四川渠縣巖峯職業中學  張安強

中學作文三步四自教學法(網友來稿)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傳統的作文教學是把學生關在教室裏,閉門造車,紙上談兵,陳詞濫調,無病呻吟。這樣的作文大都變成了與學生個性、心靈毫不相干的東西,更談不上創意,不僅不利於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還會污染心靈,敗壞文風。

長期以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倡導“三步四自”法,收效甚佳。

一、“三步”教學:觀察、構想、作文。

1、 看,即觀察,作生活的有心人。

要作文,必須由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細緻的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留心任何細小的動作和語言。絕不是走馬觀花的獲取一點淡薄的印象,也不是浮光掠影地捕捉一點淺顯的感受。總之,要自覺的調動眼、耳、鼻、面板等各種感官,多角度的觀察,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使學生獲得豐富的作文素材,從而寫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文章來。

2、 想,即構想,開啓思路。

透過觀察,得到的原材料是零亂的,不許經過周密的構想才能表達某個主題。“鳥獸蟲魚皆學問,煙霧山水是文章。”但僅僅只是平鋪直敘的描繪,蜻蜓點水的敘述,決不是佳作。教師必須教會學生用豐富而巧妙的想象,以形傳神,由實生虛,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多角度構想,作文才有生命力。如有自然火想到光明,想到奧運聖火;由自然界的風,想到搶購風,時髦風,大吃大喝風等。這樣思路就活了,主題也昇華了。

3、 寫,即作文,化諸書面文字。

在“看”、“想”的基礎上,人與物渾然一體,情與景交融碰撞,學生有了一種“我想說”、“我要寫”的躍躍欲試。在這種急欲表達的情感激發下,學生就可以書面作文了。

書面作文實行“四自”教學法。

二、“四自”教學:自己命題、自己列提綱、自己遣詞造句、自己修改。

1、 自己命題。

學生作文要改變傳統教學“教師命題、學生搜腸刮肚、奉命應試作文”的僵化模式。把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己出題目,寫自己覺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要不拘一格,要活、新、小。好的文題,簡潔明瞭,生動形象,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生在練習作文時,要力求用恰當、貼切、新穎、別緻的詞句來做文章的題目。

2、 自己列提綱。

凡善於寫作的人動筆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那就得打“腹稿”,編寫作文提綱。作文得提綱好比建造高樓大廈的藍圖,是對整篇作文的設計,怎樣開頭,怎樣結尾,分幾段,中心思想是什麼,一一都要寫明。有了作文提綱,作文不慌不忙,哪裏是重點,哪些是詳寫,一目瞭然,寫好每一個片斷,完成整篇作文就心中有底了。對於中學生來說,在作文的起步階段,學會邏輯思維,編寫作文提綱,而且養成良好習慣,將終生受用。

3、自己遣詞造句。

鋪路要石子,蓋房要磚瓦,作文要詞句。文章是詞句的連綴,每個學生要會靈活的駕馭語言文字,用準確生動的詞語表情達意。要認真辨別近義詞的細微差別,如表示手的動作的詞語就有抓、捏、拎、提、舉、掀、握等幾十個,它們分別用在不同的地方;要仔細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如表示“死”的詞語有去世、逝世、天逝、遇難、犧牲、喪命、夭折等。作文是要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準確自如的調遣詞彙,同時還要熟練的掌握常用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恰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4、自己修改。

“文章不厭千遍改,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修改作文是作者對所寫作文的內容不斷加深認識,對錶現形式不斷完善的過程。學生完成初稿後,要多看幾遍,多讀幾遍,仔細琢磨,看看層次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交待是否明白,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和用得不當的標點符號等。只有經過認真修改的作文,才能做到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更加統一,才能更恰當的表現和反映生活。

“三步四自”法是一種開放式作文教學法,不定時,不定題,不定內容,不定文體。可以旁徵博引,洋洋灑灑;可以片言隻語,短小精悍;可以寫鳥魚花蟲,風雨雷電;也可以寫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無拘無束,自由發揮,嬉笑怒罵,苦辣酸甜,皆成文章。這對於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