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公開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給大家分享《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公開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父愛的偉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4、使學生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爲什麼了不起。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板書“地震”,讓學生彙報所蒐集的有關地震危害的資料。

2、播放教師蒐集的影片資料,學生談感受,(地震對人們的危害是很大的)

3、揭示課題:當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曾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地故事。讓我們來共同走進《地震中的父與子》(補全板書)

二、自由讀文感知內容

1、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課文,自己讀課文,自己設計問題,自己做出回答。

(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自主佈置學習任務,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方面理解文章主要內容,並且訓練了學生的對語言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2、小組間交流學習收穫。

三、品讀精華感悟親情

1、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式朗讀,在讀中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讀懂”既包括讀懂這句話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讀懂作者用來表達情感的語言形式,瞭解課文的語言特色。這個環節意在讓學生領悟“父親”的了不起,受到崇高親情的感染和薰陶,同時讓學生消化、吸納課文的'語言,掌握課文的語言形式。)

2、學生嘗試續寫(師:那14個孩子的父親就更加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了,我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會談論些什麼?或者對這位父親說些什麼,是嗎?下面就請你們續寫這篇課文,把你們對這位父親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這個環節一方面學生對詞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另一方面訓練寫作能力)

3、學生彙報。

四、感情昇華:

設計兩個和結尾不同的可能發生的結局:

A:挖出了孩子,但是孩子已經死了。

B:父親在挖孩子的過程中突然發生爆炸,父親也和孩子“在一起”了。

學生來討論,父親是否還“了不起”?(學生產生心靈上的震撼,被主人公執着的愛感染)

五、實話實說: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感受父愛的?

(學生自省,達到良好教育效果)

六、拓展延伸

學生蒐集其他讚頌親情的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2

三維目標:

1.會讀會寫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體會父親對孩子的關愛。

3.初步樹立關愛他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初步明白這對父子爲什麼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一段電影片段《唐山大地震》,大家看完之後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在危難來臨的時候,父母永遠是保護我們的港灣,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的一段父子,一起走進他們感人的故事。

3、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上課之前老師想提一個問題,文章中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將不懂的生字詞畫出來,藉助工具書查一查。遇到令你感動的句子邊讀邊劃,聽明白了嗎?開始吧!

(三)檢查字詞學習情

1、出示生字進行認讀並理解生字詞;開展“我是小老師”或開火車的遊戲方式鞏固生字詞。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父親”爲什麼一直堅信他兒子還活着,拼命挖?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讀一讀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及時的加以分析、引導,集體交流得出答案)

2、師評價引導:

隨機板書:“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3、出示相關段落文字,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現在哪些地方:

(1)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勸阻他時,"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着挖。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4、教學小結:從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父親對兒子的愛及真誠的諾言,爲兒子提供了信賴和力量源泉:兒子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對生存的希望,對他人的關愛。

(五)再讀課文,融入情感

1、同學們,請大家有感情地再讀一讀這篇感人的文章,帶着關愛的情感讀一讀這句話:“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2、(板書:愛)同意嗎?假如你是一位記者,有幸見到這對父子,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

3、總結: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蹟”!父親節就要到了,請大家給自己的父親寫一段話,或者幫助父親力所能及的家務。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讀準多音字“血”、“着”等詞,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多元解讀父與子的“了不起”,抓住父親的“挖”和兒子的“讓”來體會。

3、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愛,感悟文字中高於愛的親情教育帶來的影響。

4、學會用比較,想象,練習,質疑等閱讀方法深入理解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解讀父親的了不起,感受父親的內心世界。

2、難點是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板書:地震

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

配樂旁白:地震,一個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個城市在轉眼間變成有一片廢墟,它使千萬個家庭在一瞬間家破人亡。然而,這種不幸卻降臨在了1994年的美國落杉磯。出示課文第一節(師讀)

2、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

3、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

1、學生自讀課文

自由地朗讀課文,讀讀了課文後想想: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2、檢查字詞

阿曼達 砸着 血跡

3、引出中心句: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滴緊緊擁抱在一起。

三、精讀

同學們,讀了課文我們知道,這對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多麼了不起,那麼你從哪裏看出了父親的了不起,又從哪裏看出了兒子的了不起呢?用“~~”劃出來父親的了不起,用“——”劃出兒子的了不起。

(一)父親的“挖”

切入點:一個“挖”字型現父親的了不起

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師:父親的一個動作,讓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覺得是哪個動作?(挖)

⑵挖了多久?(38小時)

⑵同學們,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1-12自然段,你覺得這是怎樣的38小時呢?

板塊一:漫長的38小時:

策略:比較,感受父親挖的漫長(寫法上:細節描寫

38小時是多久?(兩天一夜多,日以繼夜地挖)

*句子比較: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這樣改,你覺得怎樣?說說你的理解。

(感受文字在表達上的細節描寫,每一段挖的過程,都讓人感覺漫長,感受父親漫長過程中的內心世界。)

*朗讀指導:讀出時間的漫長,語調輕緩深沉。

板塊二:痛苦的38小時

策略:想象,感受父親挖的艱辛(寫法上:略寫了人物心理)

解讀人物身體和心靈雙重痛苦

*理解詞語:衣服破爛不堪,雙眼佈滿血絲,到處都是血跡

*配樂,想象說話:

父親徒手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挖到8小時的時候,父親的手臂被玻璃劃出個大口子,鮮血頓時涌了出來,他_______________

挖到12小時的時候,強烈的疲勞佔據了父親整個身體,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24小時的時候,父親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兒子,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36小時的時候,父親已經體力不支倒在廢墟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塊三:危險的38小時

策略:聯繫,感受父親挖時的危險

*地震的嚴重性: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裏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消防隊長攔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自爆和引爆)

*地震之後,還有餘震,可能再次發生坍塌。

*警察勸說,說明現場不適合逗留,更別說要挖。

(指導朗讀消防隊長和警察的話)

板塊四:內心煎熬的38小時

想找到兒子,但又擔心找到的是死去的孩子,還擔心受傷在家的妻子,身心煎熬。

板塊四:信念的38小時

策略:質疑,感受父親挖的信念

*爲什麼其他的家長趕到現場,痛哭之後,便離開了呢?難道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愛孩子,只是略寫了)

過渡:在所有家長都認爲沒有希望的時候,奇蹟發生了,挖到38小時的時候,從瓦礫堆底下傳來孩子的聲音,課件展示。(出示ppt)

(二)兒子的“讓”

1、切入點:一個“讓”體現兒子的了不起

師:兒子的一個動作也不由得讓人敬佩,讓人感動,你知道是什麼嗎?(讓)

你覺得這是一種怎樣的“讓”呢?

2、質疑:兒子才7歲,按照我們上學的年紀來算一年級都還沒上,如此年幼,爲什麼會做出如此偉大的行爲呢?背後支撐他做出如此行爲來的力量是什麼?

3、指導朗讀。

(三)補充詩歌

一、寫一首詩

(能寫幾個就幾個,填完後連起來有感情讀一讀)

是啊,這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與子;

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與子;

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與子;

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與子;

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與子;

這就是了不起的父與子!

四、總結全文

這節課,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們都在思考這對父子的行爲,我們也深深的被他們偉大的行爲而感動,文章的父親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行爲卻不普通,他平日裏對孩子的教育充滿承諾和責任,在廢墟中又是堅定信念找到生還的兒子,此情此景,讓我們感受到:人因信念產生愛,因愛而堅定信念。下課。

五、作業和閱讀推薦

閱讀推薦:《奇蹟的名字叫父親》

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     子         挖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