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篇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本課設計試圖透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採用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切身感受秋天的美麗,衷心讚美勤勞的人們。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3、喜歡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讚美秋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難點:讀準字音,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波浪、勤勞、燃燒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學寫“燈”、“作”、“字”、“麗”四個生字。

第二課時:鞏固生字詞,結合課文抓好會寫字的字(詞)義教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進一步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學寫“波”、“浪”、“蘋”、“勞”四個生字。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秋天風光圖片。

2、學生畫好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圖畫。

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一、激趣引入,鞏固生字。

1、匯入: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們還想見她嗎?只要你們把昨天學過的生字詞認好、寫好,秋姑娘就會出現。

2、(屏幕上出示生字詞)學生先讀生字詞,再跟着老師書空寫“勞”字和“麗”字。(板書:勞、麗)

3、小朋友們把昨天學過的知識記得真牢固。看,秋姑娘來了!

【設計意圖:在上節課認識秋姑娘的基礎上,創設富於童趣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有效地鞏固已學的生字詞。】

二、創設情境,豐富積累。

1、播放秋天風光圖片。

2、小朋友們,秋姑娘美嗎?你們能夠用上學過的描寫秋天的詞語,向大家介紹這美好風光嗎?

3、過渡:有這麼多描寫秋天的好詞語,秋天實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幅多彩的畫。請小朋友們開啟第1課:秋天的圖畫,你們能把課文美美地讀讀嗎?

【設計意圖:把秋天的美景搬進課堂,並讓學生用上學過的詞語來介紹,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爲感悟秋天的美奠定了基石。】

三、披文入情,體驗情感。

(一)朗讀感悟,整體把握。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聽到小朋友們讀得那麼美,老師也想讀,你們想聽嗎?老師讀的時候,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象秋天的美景,好不好?(教師配樂朗讀)

3、聽着老師的朗讀,你們能想象到秋天的美景嗎?

(二)研讀品味,體會情感。

1、直觀感受,調動情感。

(1)在這一幅圖畫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用“——”把它畫出來。

(2)學生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景物的句子。

(3)哪位小朋友願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讀出來?(學生讀後屏幕出示句子)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4)這句話寫了哪幾種景物?(板書:貼圖片)

(5)小朋友們,請你們把這句話多讀幾遍,想一想哪些詞語最能體現這四種景物的美?(學生自由讀句子)

(6)誰來說說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這四種景物的美?(屏幕顯示優美詞語,並演示課件體會。)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景物顏色和動態的詞語來體會秋天的美。

師隨機:秋天有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海,還有火紅的高粱,多美麗啊!(在“麗”字前面板書:美)

(7)老師小結:金黃的梨像燈籠一樣掛着、紅紅的蘋果像小朋友露出的臉頰、金色的稻海像波浪一樣翻滾、火紅的高粱像火把一樣高高舉着,你們喜歡嗎?

(8)你們能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嗎?請小朋友們自由練一練,看誰還能配上動作讀?(學生自由練讀)

(9)指名讀並評議。

(10)四人小組配上動作合作讀(每個小朋友讀一種景物)。

(11)四大組配上動作合作讀(每組讀一種景物)。

(12)小朋友們,剛纔,我們在秋天的圖畫裏看到了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紅的高粱。現在,請你們睜大眼睛再仔細看看,你們一定會有更驚奇的發現!(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上景物的樣子和顏色。

(13)你們看到了什麼?能像課文那樣說一說嗎(出示文字)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

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

辣椒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直抒胸臆,渲瀉情感。

(1)過渡:秋天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真令人陶醉!有一羣像你們一樣喜歡秋天的小朋友正對着秋姑娘興奮地喊道(出示第一句話和錄音)。你們也自由喊一喊吧,看誰喊得最熱情!(學生自由喊)

(2)指名喊,全班齊喊。

3、深入體會,情感昇華。

(1)誰使秋天這樣美麗?哪位小朋友願意告訴大家?

(2)一羣大雁迫不及待地趕來了(板書:大雁簡筆畫),請看看大雁又是怎麼回答的?誰來告訴大家?(學生說後屏幕出示最後一句話)

(3)爲什麼說是勤勞的人們畫出了秋天的圖畫?(在“勞”字前面板書:勤)

(4)師總結:春天,農民伯伯撒下種子,常常給它們鋤草、施肥。秋天到了,農民伯伯忙着在田野裏收割、在果園裏摘果子。小朋友們,農民伯伯辛苦嗎?正是有了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才換來了秋天收穫的景象,纔有了這幅秋天的圖畫。但是,“勤勞的人們”指的只是農民伯伯嗎?

(5)我們身邊許許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着的人們都是勤勞的人。你們最想對勤勞的人們說什麼?

(6)下面,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讀最後兩句話,衷心感謝勤勞的人們!(學生自由讀)

(7)男女合作讀,師生合作讀。

(三)誦讀體會,抒發情感。

(1)這麼美的圖畫,你們想把它永遠留在腦海裏嗎?那我們就一起把這篇課文背下來,先請大家自由背背。(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2)老師想跟大家一起合作背,你們願意嗎?第一句老師背前半句,你們齊背後半句,第二句四大組配上動作合作背,第三、四句老師來問,你們來答,清楚嗎?(師生合作背)

(3)指名指着板書背,全班站起來配上動作背。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整體感悟秋天的美,再讀,賞詞、品句,用心體會秋天的美,誦讀,盡情抒發對秋天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之情。透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表達,從而使三維目標和和諧統一。】

四、拓展延伸,自由表達。

1、勤勞的人們畫出的秋天實在太美了,請小朋友們在四人小組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讚美秋天。你可以用自己的話介紹心中的秋天、也可以唱一首有關秋天的歌、還可以背誦讚美秋天的古詩或兒歌。(學生在小組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讚美秋天)

2、全班交流。

3、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用多姿多彩的形式給大家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麗圖畫。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秋天更是個收穫的季節,希望你們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裏都有所收穫,用自己的努力畫出最美的圖畫。

4、小朋友們,要享受秋天的美麗,我們不僅要讀好課文,還要寫好描寫秋天的詞語,現在我們來看看怎樣寫好“波”、“浪”、“蘋”、“字”這四個字?(老師在屏幕上分析“波”和“浪”、“蘋”和“字”兩組字形,在黑板上指導寫。)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讚美秋天,能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業佈置:

1、摘抄文中最美的話或寫一句讚美秋天的話,把它做成卡片送給秋姑娘。

2、抄寫生字:“波”、“浪”、

板書設計:

1、秋天的圖畫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抓住“看花”線索,進一步體會母愛。(重點)

2.體會標題內涵,理解重要語句。

3.拓展閱讀,領悟文章的表達特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秋天是個多情的季節,最易讓人產生懷念之情,尤其是當秋菊怒放時。今天,讓我們繼續陪同作者去看菊懷人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理清線索,體會情感

1.課文三次寫到看花。請勾畫出相關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

“我”的態度

第一次

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兒!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母親爲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

明確: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爲了轉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爲了讓他找到生活的勇氣。

3.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說明。

明確:“我可活什麼勁兒”(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4.找出文中直接表現“我”懊悔的語句,體會其深層意思。

明確: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

(1)“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爲自己沒能關心母親的健康而難過;

(2)“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爲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而悲傷,爲自己的“暴怒無常”而懊悔。

目標導學二:分析細節,理解標題

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母親帶“我”看花,是對生命的熱愛;菊花的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菊花熱烈深沉,是母愛的寫照;母親愛花,“我”看菊花是對母親的緬懷。

2.母親把“好好兒活”這句話重複了兩次,究竟要告訴兒子什麼呢?

明確:要接受現實,不要自暴自棄,你的路還長着呢。

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壓倒,要笑看人生。

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好好兒活。

3.本文在內容上主要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但作者卻不以《懷念我的母親》爲題,而以《秋天的懷念》爲題,好在哪裏?

明確:《秋天的懷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發的對母親的懷念。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課文以此爲題,是爲了更好地抒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目標導學三:拓展理解

幾十年後,回憶起母親,史鐵生寫下了這麼一段話,請讀一讀,說說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那時的我,作爲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明確: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作者完全理解母親了……

三、板書設計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讀四個字。按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字,把字寫端正。

2.在讀中感悟秋天的景象。

3.要讀出語氣,感悟秋天的美麗景象。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詞句擴展練習。

教學難點:難寫字的寫法。發散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理解詞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邊讀邊想,兒歌中寫了哪些秋天的景色?和同座說一說。

2.填空:

()的天空()的白雲

()的藍天()的大雁

()的菊花()的落葉

()的水果()的蔬菜

結合圖指一指。

3.擴展說話:

秋天還有()的()

4.指名讀一讀,想像秋天的圖畫,說說秋天給你的感受。

5.出示一幅畫片,再出示一幅畫卷。使學生理解畫卷的意思。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並擴詞:

2.複習生字字型。

三、指導書寫其他的4個字:

觀察田字格中字的重點筆畫和間架結構。說說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什麼。

描一個寫2個。

四、作業:

1.到大自然裏找秋天,可以畫一畫,寫一寫秋天。

課後反思:

本課是透過讀詞語、讀句子識字的。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運用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一、複習檢查

找一找遊戲:我在那裏?

規則1、老師叫學生閉上眼。2、老師把本課生字圖片貼在黑板上。3、老師說漢字,叫學生睜開眼去找。

二、說一說課文

我們前邊學過的課文都是詩歌,課文還有一種是自然段的形式。有的課文是由一段段自然段組成的。怎樣找一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都要另起一行,開頭空兩格。每一個自然段是由一句一句話組成的,怎樣找每一個自然段有幾句話,就要找這個自然段中有幾個句號“。”,幾個問號“?”,幾個感嘆號“!”,幾個省略號“……”等。今天呀,我們學習課文的時候,就要開始找一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組成的,每一個自然段有幾句話。同學們可要細心呀。

三、朗讀課文,初悟課文

1、老師示範朗讀課文,看圖片或者課件出示短文插圖。

2、學生自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四、分析課文,深悟課文

1、讓學生說一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3個)

2、你是怎樣確定的?(這課文裏有3個開頭空兩格處。)

3、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

(1)讓學生說一說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1句話)

(2)你是怎樣確定的?(有1個句號。)

(3)天氣怎麼樣了?(涼了)

(4)樹葉怎麼樣了?(黃了)

(5)一片片樹葉怎麼樣了?(從樹上落下來)

4、請女生一起讀第二自然段,男生聽着,聽她們讀得對不對。

(1)讓學生說一說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話)

(2)你是怎樣確定的?(有2個句號。)

(3)天空什麼樣?(那麼藍,那麼高)

(4)天空上有什麼?(一羣大雁)

(5)它們怎樣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

(6)大雁爲什麼南飛?

大雁南飛:每到秋天,北方的嚴寒氣候不再適合大雁生存,大雁便會飛往溫暖的南方。

(7)雁羣爲什麼總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隊伍飛行呢?

這是因爲大雁飛行的路程很長,它們除了靠扇動翅膀飛行之外,也常利用上升氣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間斷的休息空隙,以節省自己的體力。當雁羣飛行時,前面雁的翅膀在空中劃過,膀尖上會產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氣流,後邊的雁爲了利用這股氣流,就緊跟在前雁膀尖的後面飛,這樣一個跟着一個,就排成了整齊隊伍。

5、請男生一起讀第三自然段,女生聽着,聽他們讀得對不對。

(1)讓學生說一說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話)

(2)你是怎樣確定的?(有2個感嘆號。)

(3什麼季節來了(秋天)

(2)爲什麼說秋天來了呀?(天氣涼了,樹葉黃了,落下來。天空又藍又高,大雁南飛)

6、老師總結:天氣涼了,樹葉黃了,落下來。天空又藍又高,大雁南飛是秋天特有的特徵。

五、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學生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

六、靈活朗讀

接力朗讀:三個人一小組,進行接力朗讀。

七、背誦課文

1、藉助插圖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2、找學生背誦課文。

八、考一考你

()羣()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字,一會兒排成個“()”字。

九、課文昇華

1、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

2、看圖,發揮你的想象力,你可以說一說嗎?

秋天來了,蘋果紅了,一個個那麼香甜。

秋天來了,稻子熟了,笑着笑着彎了腰

秋天來了,桂花開了,綻開了它金黃的笑臉。

秋天來了,菊花開了,她們穿着五彩繽紛的衣裳。

3、說說畫畫

學生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什麼樣,再畫一幅畫,把畫的內容講給同學聽。

我眼中的秋天

十、小結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

2、學生說。

3、學習了朗讀和分析了課文,背誦了課文。

十一、下節課我們做什麼?

1、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寫字教學。

2、同學們回家可以把課文背給爸爸媽媽聽。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透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感悟藝術化的語言特色和含蓄的抒情方式。

[教學方法] 精講多讀,以讀促思,以讀促悟,讀練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匯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1課《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想想: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

2.你從哪些自然段知道的?是哪些話給我們直接點明的?

3.把課文中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連起,來多像一首小詩啊!指名學生朗讀這首小詩。

三、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開頭就說“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請同學們自由讀這一段,劃出你喜歡的與顏料有關的句子。

2.交流感受,品讀句子。

3.這麼多漂亮的顏色用文中的一個詞說是什麼?你還能想出其他的的描寫顏色的詞嗎?

4.五彩繽紛的秋天多美呀,讓我們帶着對秋天的讚美之情朗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光有五彩繽紛的色彩,還藏着好聞的氣味呢!請一名同學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2.想象秋天的雨裏還藏着什麼氣味?聞到這些氣味你會怎麼做呢?讀讀最後一句。

3.秋天不僅是個五彩繽紛的季節,從文中還能看出是個怎樣的季節?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當我們陶醉在這香甜的氣味中時,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到了。聽了這個消息,動物、植物們都在幹什麼呢?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讀後同桌交流交流。

2.請學生扮演這些動物、植物:聽到這個消息,你要幹什麼?

3.發揮想象,表演這一段的內容。

四、迴歸整體

1.透過前面的學習,你對秋天有什麼感受?

2.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五、作業

你想以怎樣的方式記錄秋天的美景呢?

A.積累描寫秋天的詞句,辦一張手抄報。

B.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C.寫一首描寫秋天的詩。

D.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秋遊,把看到的景色寫成一段話。

附:板書設計

一把鑰匙

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 藏着好聞的氣味 豐收 、歡樂

吹起小喇叭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境。

學生分析:

讀懂這篇課文很大程度有賴於學生在生活中對對秋天的切身感受。因此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秋天的景物,蒐集秋天的圖畫,增加對秋天的感性認識。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生字新詞,並學寫“梨、菠、蘿、糧、緊、楊”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1、對自然段意義的理解。

2、精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齊讀課題。

2、讀詞語、給生字擴詞並選詞說一句話。

二、品讀課文,體會秋雨的美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

2、學生自讀課文後指名彙報,師隨機板書。

3、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並在小組裏交流彙報。

4、個別彙報,相機點撥,朗讀體會,重點講解第二自然段

(1)理解“五彩繽紛”

(2)賞讀重點句子。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着要人們去摘呢!

(3)齊讀第二自然段。

5、背誦課文。

6、小結。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指名認讀。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及每筆的寫法。

3、學生試寫並反饋交流。

4、師範寫生臨寫。

四、鞏固練習

1、多音字組詞。

shān()()

shàn( )( )

2、填寫表示顏色的詞語。

( )的銀杏樹 ( )的楓葉 ( )的田野

( )的果樹 ( )的菊花

3、圍繞中心句來說一段話。

(1)花壇裏的花真美呀!

(2)我們的課間生活豐富多彩。

(3)天氣真熱呀!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載了重病纏身的母親精心照顧下肢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的事,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也表達了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思念與愧疚。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以讀爲主,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接受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的薰陶,引發情感共鳴,接受情感的洗禮。同時引導學生抓住文字中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感知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內心的呼喚,感受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與作者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和愧疚之情。透過這些教學環節,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藉助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3.在“秋天的懷念”中,感悟母愛的平凡偉大,獲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藉助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學難點:用心品讀課文,領悟文中蘊含着的平凡而偉大的母愛,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好好活”。

教學方法:學生研讀爲主,嘗試探究學習。

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誰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秋天的懷念》。

二、品讀感悟,溝通感情。

(一)出示自學提示

學習任務:

1、你覺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氣怎麼樣?你是從什麼地方感受到的?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透過這些句子你感受到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學習方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在書上做好標記。

2、小組合作交流。將自己找到的答案,在小組內探討一下,看看大家都感受到了什麼。

(二)學生自學、小組合作

(三)感知“我”的形象

師:首先我們來感知“我”的性格脾氣怎樣?請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回答。(板書:我:暴躁無常)

師:哪些句子表現了我的暴躁無常呢?

比如:

(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窗外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錄音機裏那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

師:史鐵生的這些表現讓我們看到面對雙腿癱瘓這個事實,他有點怎麼樣?你能讀出這種情感嗎?(板書:彷徨 無助 絕望)

師:是啊,我活着還有什麼勁?他還可能做出哪些反常的舉動?

師:你們多大?21歲活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四處周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沒有了雙腿,他這樣做,你們覺得可以理解嗎?

(四)感知母親的形象

1.請注意:母親的自身情況又是怎樣?請找課文中相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比如:

a、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也是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b、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擡上車,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

c、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的呼吸着。

2.這些句子讓我們看到母親身患重病。(板書:母親:身患重病 ) 母親清醒地知道她離死亡更近了,然而,即使面對死亡,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向牆壁?有沒有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教師問一句,學生接一句)?她可以打碎玻璃、摔東西或者哭喊嗎?不可以。因爲她還要照顧癱瘓的兒子。面對死亡都不害怕的母親讓我們看到了母親的堅強與勇敢。板書:堅強 勇敢

3、那麼母親是如何照顧我的呢?請同學們將你們找到的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說一說當時母親的心裏是怎麼想的。

(1)比如——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學生說到這裏,教師就抓住這一“擋”,追問,擋住的究竟是什麼?實際是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2)“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3)“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

(4)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

小結:撲和抓這兩個詞反映了母親的急切和擔心。忍住哭聲可見母親內心的痛苦。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母親身患重病她自己想好好活,史鐵生雙腿癱瘓,母親希望他也能好好活。所以是咱娘倆好好活。可是史鐵生懂得母親的話嗎?他只知道母親想讓他好好活,卻並不知道母親也已經病入膏肓了。那你覺得史鐵生有沒有好好活呢?你們覺得母親希望他怎樣的活着啊?

(5)“……母親這時候就悄悄兒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兒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兒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小結:作者藉助對母親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爲我們刻畫了以爲無微不至、無怨無悔的母親。板書: 無怨無悔

5、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朗讀這些句子,再次感受母親的形象。

學生齊讀課件中的句子。

1 、母親這時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時,她又悄悄地過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

2、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3、“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三、探討愛母的懷念

師:是這樣的一位堅強、勇敢、無怨無悔的、對兒女關懷備至的母親,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課文,“鄰居們……”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是什麼嗎?(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3.我和妹妹也懂,因此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4.昇華:當兒子懂得母親告訴兒女的“好好活”的含義,那和母親發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無比的懷念。他開始好好生活,完成母親未了的心願。所以,又一個秋天,望着窗外天上北歸的雁陣,我——————;聽着錄音機裏那甜美的歌聲,我—————————;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改造課文的訓練,讓學生選擇一處補充。)

5、在母親的影響、教育下,我深深地懂得了活着的意義,所以也像母親一樣堅強、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經過努力,他成爲了全國有名的作家,他的文字鼓舞了許多的人,讓人們燃起生活的勇氣!

6、指名朗讀最後一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爲什麼總想讓我去看菊花嗎?

師: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爲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師:越是懷念,就越難過,我多麼想讓母親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園看菊花啊,我是多麼想再聽聽母親對我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啊,所以,爲了還母親的心願,爲了這永遠的懷念,又是秋天——引讀,“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體一起朗讀,課件再次出現這句)板書:秋天:好好兒活

四、拓展延伸、配樂朗讀

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義,就越是無比的懷念,就如飄落的樹葉片片飄到兒子的心裏,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樂,學生靜靜默讀下文,然後老師再讀一段。)

A“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爲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

B“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C“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纔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世道多舛,人生不易”,在這個歡欣與傷痛共存的世界,我們唯有接受,唯有面對,包括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殘酷。如果你不幸被選作去充當那苦難的角色,就去承擔,選擇一種堅強的方式去詮釋生命,生命會因對苦難的超越而顯得恢弘與深邃。

五、作業

1、我想,你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你一定想對你的母親說點什麼,請你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爲題,寫一篇文章。

2、課外閱讀《我與地壇》。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我:雙腿癱瘓

彷徨 無助 痛苦

母親:身患重病

堅強 勇敢 無怨無悔

秋天:好好兒活

八、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透過閱讀而激發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取得收成。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深有體會。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改強調學生的語文學習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資訊轉爲主動地蒐集、篩選、整合和處理資訊。遵循課改的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上,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在情感激發的氛圍中圍繞着讀而展開,注重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意圖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交流、探究中明理,在聯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新,在練筆中鞏固,在快樂中學習, 在感悟中生活。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大地經過了春雨的滋潤,夏天炎熱的洗禮,秋姑娘像把鑰匙,悄悄開啟了秋天的大門——秋天的雨給我們送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給我們帶來豐收的喜悅,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分享《秋天的雨》吧。

二、新授:

(1)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後填空: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二)這四句話,作者分別用四個自然段具體地描寫了,你喜歡哪個自然段,說說你爲什麼喜歡?

(三)學生自由說,然後分組交流。

(四)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教學。

1、出示第一段:(鑰匙)

a、我喜歡第一段。(請他讀)

b、重點指導“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開啟了。”

c、指名比賽讀。

d、過度:秋天的雨這把鑰匙幫我們開啟了秋天的大門,把我們帶進了秋天,使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美麗的景色,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讓我們繼續交流。

[秋天的雨帶給了我們這麼多美麗的景色,它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秋天的大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段,感受秋天到來時的氣息吧。]

(這個環節出現在學生沒有選擇第一段的情況下)

2、出示第二段:(顏色)

a、我喜歡第二段,因爲秋雨帶給大地五彩繽紛的顏色。

b、思考:秋雨把哪些顏色都給了誰?

學生一邊說,一邊用課件點出這些顏色。

c、秋雨的顏色真多,同學們能不能用一個課文中的詞來形容秋雨的顏色呢?(五彩繽紛)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五彩繽紛的秋雨吧!全班齊讀第二段。

d、拓展:秋雨還能把哪些顏色送給誰呢?

3、出示第三段:(氣味)

a、我喜歡第三段。

b、秋天的雨滴裏藏着哪些好聞的氣味?(學生別說邊點出“香香的,甜甜的”)

c、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秋雨還把哪些香味送給誰?

d、你們想不想聞聞這樣的香味呢?讓我們再來讀讀吧!願意讀的都站起來讀,看誰能讀出香味和甜味來!

4、出示第四段:(小喇叭)

a、我喜歡第四段。

b、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傢什麼?誰聽到了?

c、冬天快要到了,大自然中呈現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一下好嗎?(引讀課文)

(五)

1、同學們你們覺得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

2、學習最後一段,全班齊讀。(假如沒有學生說到,教師引導)

(六)小結板書: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秋天的雨的美麗景色,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領我們領略了秋天的顏色、氣味和聲音,它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快樂的歌。

(七)最後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秋天美麗的景色。(課件展示全文的動畫朗讀)讓我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想象一下秋天美麗的景色吧

三、課後作業:

1、同學們,學完了課文,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2、下課後,請同學們選擇以下的一項來做。

幻燈出示:

1、蒐集一些描寫秋天的詞句。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3、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秋遊,親身體驗一下秋天的美景,並記錄下你的感受。

標籤:課時 教學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