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2.瞭解孔子主張仁政、實行禮治的政治觀點。

教學設想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字詞句的掌握和課文的脈絡層次,難點在於對孔子政治主張出發點的理解。學生學習本文時,只有先掃清文字障礙,才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鑑於此種情況,本文的教學設想如下:

1.課前安排預習,藉助註釋,細讀課文一遍,結合書後練習中的問題,再讀課文,並試作口頭翻譯。

2.結合預習,採用點撥法,理解詞句。掌握應知應會的詞語,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於人物分析則在理清思路的過程中點到爲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學生理清課文層次的基礎上,反覆朗讀,促進學生熟讀課文直至能背誦全篇。

4.比較《季氏將伐顓臾》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篇文章,體會孔子在原則問題上當仁不讓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書,是關於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論語〉六則》一課裏,我們學習了孔子“溫故知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將伐顓臾》也是論語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實行禮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疑難字句,可板書在黑板上,增強學生聽講的針對性。

三、講析第一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請同學朗讀第一段並作口頭翻譯。

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伐:攻打,征討,指正式的戰爭。

過:責備。

無乃……與?一種表示委婉推測語氣的句式。

何以……爲?一種表反問的句式。

2.簡析第一段,提出思考問題。

①這次談話的背景事件是什麼?

點撥:背景事件爲季氏將伐顓臾。教師可根據資料向學生介紹背景。

②孔子對這件事的反對態度可從哪句話看出?孔子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點撥:“無乃爾是過與?”一句。特別是“過”字確切而又傳神地表達了孔子對季氏將伐顓臾的強烈不滿,同時也是對作爲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勸阻、嚴重失職的極大反感。孔子明確指出了不應攻打顓臾的理由:

顓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顓臾是魯國附庸,不必伐

顓臾是社稷之臣,不當伐[板書]

這三條理由體現孔子一向反對國君進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張,也再次對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評。

3.全體朗讀第一段,結合簡析思路,請同學試作背誦。

四、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背誦第一段。

2.細讀第二、三段,並思考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段背誦

二、講析第二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學生朗讀第二段,另指一名學生口譯本段。

教師點撥本段重點字詞:陳、列、危、顛、相、押、櫝、過

注意辨析:

過:是誰之過與?過錯

過:無乃爾是過與?責備

2.簡析第二段,提出思考問題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評了冉有,但他辯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圖推卸責任,孔子是怎樣批駁的?

教師點撥: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應在其位,謀其政,據理力爭勸其改邪歸正,否則,就應離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運用比喻闡釋深刻道理。

[板書]

3.熟讀第二段,試背誦。

三、講析第三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集體朗讀第三段,請兩名學生口頭翻譯。

教師點撥重點字詞:疾、辭、患、寡、均、貧、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貧而患不安安定

安:既來之,則安之使……安定

本段較長,而且集中表達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因此,除重點實詞外,一些重要的語句要認真翻譯(教師可適當板書),爲分析本段內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礎。

四、佈置作業

1.背誦第二段,熟讀第三段,繼續思考練習題

2.完成課後練習三。

3.閱讀語文讀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第三課時

一、檢查第二段背誦及課後練習三

二、簡析第三段

1.請同學默讀課文,然後提出思考問題,請同學從文中找出孔子治國安邦的原則。

教師點撥:

孔子認爲一個國家要達到“無貧”、“無寡”、“無傾”的地步,、只有採取“均”“安”“和”的治國原則,“修文德”則是實現這一原則的具體措施,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實行仁政、實行禮治、加強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張。

2.從孔子的政治主張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季氏“謀動干戈於邦內”非常不滿,請同學思考,孔子認爲季氏當前之“憂”是什麼。

教師點撥:

“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只是漂亮的託辭,季氏之“憂”在於懼怕於魯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蕭牆之內也”。

3.再朗讀第三段,根據以下思路,試作背誦。

冉有爲季氏辯護→孔子提出安邦原則→冉有季路有背原則→孔子指出季氏之憂

三、閱讀比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與《季氏將伐顓臾》

提出思考問題:孔子教育弟子的態度有不同,爲什麼?

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教學小結:可以從孔子對學生的稱呼和說話時採用的語氣兩方面加以比較。孔子歷來主張溫、良、恭、儉、讓。但冉有、季路違反了他的政治原則,因此孔子激昂、慷慨地批評了他們,《季氏將伐顓臾》一文中寫出了孔子對學說認真執著、對弟子愛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寫出了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一面。

四、佈置作業

1.複習本文重點字詞句。

2.認真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背誦:全文

3.完成課後練習二。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掌握文言字詞、句式等知識,能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學習文言文。

②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並作出評價。

2.過程與方法:講練結合,誦讀,小組探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張及反對戰爭、維護統治秩序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文言知識的落實,難點是學生對孔子政治主張的理解與評價。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媒體】多媒體平臺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必修二第四單元已經學習了文言文(1),對於高中文言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應該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努力,利用課文註釋和工具書掌握一些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及其他的文言現象。

課前學生利用《學案》進行預習,應該能初步掌握文言字詞等基礎知識,但文意理解,孔子政治主張等涉及背景的知識,還需要老師指導。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由孔子的“三怒”匯入。(我們在學了《論語選讀》第一、第二單元,知道了孔子待人處事的態度是“溫良恭儉讓”,稱呼學生也叫“求也”“回也”。然而孔子也會發怒,在記載中,孔子發過三次怒。)

一怒: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①也!於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註釋】①圬(wū):指泥工抹牆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牆面抹平。②與:語氣詞,同“歟”,下文“於予與改是”中的“與”同義。③誅:責備。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又說:“起初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爲;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爲。這是由於宰予的事而改變。

可見學生睡覺,老師批評是天經地義的。

二怒:

求也爲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譯文】“冉求當了季氏的家臣,不能改變季氏的德行,徵收田賦反而比過去增加一倍。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弟子們,你們可以擂起鼓來聲討他!

孔子是發火了,而且脾氣很大,是因爲弟子冉有沒有說服主子實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

三怒:在《季氏將伐顓臾》中,老夫子第三次發火了,這又是冉有惹的禍,到底是爲什麼呢?我們存個疑問,先落實了文言知識,再來找答案。

二、落實文言字詞(10分鐘)

檢查預習的情況。(主要從實詞、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翻譯四部分檢查掌握情況。)

1.實詞

(1)季路見於孔子(見:拜見、謁yè見)

(2)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止:不去)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疾:憎恨、痛恨。辭:託詞、藉口。)

(4)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憂慮、擔心。寡:少。)

2.一詞多義

(1)相相夫子(輔佐,動詞)

則將焉用彼相矣(輔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詞)

(2)是無乃爾是過與(提賓的標誌,助詞)

是誰之過與(此,這,代詞)

(3)過無乃爾是過與(責備,動詞)

爾言過矣(錯,形容詞)

是誰之過與(過失,名詞)

(4)於冉有、季路見於孔子(引出對象)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對)

虎兕出於柙(從)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在)

3.特殊句式——(提示: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

(1)是社稷之臣也——這是國家的臣屬(判斷句)

(2)謀動干戈於邦內(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

(3)龜玉毀於櫝中(被動句)

“龜玉毀於櫝中”一句“龜玉”是指值錢的貴重的東西。玉是值錢的貴重的,無可非議。爲什麼“龜甲”也是值錢的貴重的東西?

明確:孔子所處時代還是巫術餘風未消的時代,龜甲是占卜的重要工具,所以十分珍貴。歷史上的甲骨文很多刻在龜甲之上,是占卜內容的記錄。我們學過的《氓》中“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一句,“卜”就與龜甲有關。

4.翻譯

提示——

翻譯的方法:留、補、刪、換、調。

注意:翻譯要“字字落實”。

(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答案:A)

A.季氏準備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兩人謁見孔子,說道:“季氏準備對顓臾使用兵力。”

B.季氏將興兵攻伐顓臾。冉有、季路來見孔子說:“季氏將向顓臾用兵了。”

C.季氏準備攻打顓臾。冉有、季路來見孔子說:“季氏將要軍事行動對顓臾。

(2)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答案:C)

A.本國以外的人還不歸服,就加強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們前來(歸順)。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下來。

B.所以如有遠方的人不歸服,就加強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們前來(歸順)。已經來了,便設法安頓他們。

C.所以本國以外的人不歸服,就加強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們前來(歸順)。已經使他們來了,就要使他們安定下來。

(3)求!無乃爾是過與?……何以伐爲?(答案:C)

A.求呀!這怕是你的過失吧!……爲何要伐它呢?

B.冉求!這難道不該責備你嗎?……憑什麼要去攻打它呢?

C.求!恐怕該責備你吧?……憑什麼還要攻打它呢?

三、解題與背景介紹

1.學生齊讀課文

2.思考:

(1)孔子的第三次發怒緣何而起?——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孔子、冉有、子路是何許人也?)

(2)背景介紹

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於動盪變革之中,當時,魯桓公的後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他要討伐顓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貪其土地,其二是擔心顓臾對己不利。當時冉有(求)、季路(子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的籌劃。也就是在這時候,兩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

四、整體感知

1.針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師生展開了討論,師生的態度各是什麼?(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分析)

文中學生的話: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

(齊讀文中學生的話。)由此得知,學生的態度:支援贊同

文中老師的話:

無乃爾是過與?……何以伐爲?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則將焉用彼相矣?……是誰之過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而在蕭牆之內也。

由此得知,老師的態度:批評反對

(那麼他們在表達各自的態度時,語氣是否有變化呢?下面我們來品味一下師生之間三問三答的語氣變化。)

五、課文分析

1.辨析師生雙方的語氣

(1)冉有()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A.悄悄地B.含糊其辭地C.恭敬地

用“含糊其辭地”“遮遮掩掩地”“輕描淡寫地”。因爲他們不是直截了當地說“季氏將伐顓臾”,而是說“季氏將有事於顓臾”,故意把“伐”字輕描淡寫地說成“有事”,是想試探一下孔子。

如果前加“恭敬地”不妥,冉有等始終尊敬孔子,此時不必專門強調。而“悄悄地”則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辭地”則表現了冉有等贊成此事但又略覺不妥的矛盾心理。

(請一位學生讀一下含糊其辭的語氣。)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何以伐爲?

A.義憤填膺地B.義正辭嚴地C.勃然大怒地

義憤填膺:義憤充滿胸膛。形容極其憤怒。

義正辭嚴:道理正當充足,措辭嚴正有力。可以寫作“義正詞嚴”。

用“義正辭嚴地”、“旗幟鮮明地”。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孔子是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孔子不指責主謀季氏,而指責作爲家臣的兩個學生,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學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孔子擺出三點理,“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顓臾不可罰、不必罰、不當罰。既然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用“義正辭嚴地”好。用“旗幟鮮明地”也對,因爲冉有、季路想試探一下孔子的口氣,而孔子則明確地表示反對。

但“勃然大怒地”、“義憤填膺地”既與“無乃爾是過與?”的語氣不合,又與孔子的性格有點不相符。

(2)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A.口是心非地B.含糊其辭地C.遮遮掩掩地

冉有的“投石問路”遭到了老師的批評。他趕緊爲自己辯解。

用“口是心非地”、“言不由衷地”。冉有、季路是參與了“將伐顓臾”事件的策謀,他們對季氏的這一主張,不僅沒有反對,而且是贊同的。如果他們表示強烈的反對,季氏也可能不會貿然作出伐顓臾的決定,他們是季氏的支援者;從後面冉有繼續爲季氏辯護來看,他倆是認同了季氏伐顓臾的理由。他們缺乏孔子那樣的正義感。他們說“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實是口是心非,只不過是想逃避老師的責備而已。如果用“遮遮掩掩地”,效果差一點。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A.大義凜然地B.語重心長地C.循循善誘地

對冉有爲自己推脫責任的做法,孔子會怎樣?

大義凜然:一身正氣,威嚴不可侵犯的樣子。

用“大義凜然地”、“不依不饒地”。對冉有爲自己推脫責任的做法,孔子表現了強烈的不滿。孔子講究“溫良恭儉讓”,但涉及到原則的事情,他當仁不讓,決不姑息,語氣非常嚴厲。大義凜然,指出了季氏將伐顓臾,作爲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義正詞嚴”也對。

如果用“語重心長地”“循循善誘地”、“曉以大義地”,儘管可以表現孔子對他們的批評是以理服人(用引用和類比的方法),也體現了孔子大教育家的風範,但與孔子直呼“求”不相稱。

(3)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

A.強詞奪理地B.口是心非地

在孔子的步步緊逼之下,冉有終於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用“強詞奪理地”。侵略者把發動戰爭的責任推給受害的弱者,這是強盜邏輯,冉有居然還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詞,真是顛倒黑白。

“無中生有地”也可。顓臾的城牆堅固,應是出於自衛的需要;雖“近於費”也不會對季氏構成威脅,因爲它只是一個附庸的小國,勢力強大的季氏說它“後必爲子孫憂”,完全是在找藉口。

“固執己見地”、“自欺欺人地”也可。經孔子的批評之後,冉有、季路可能意識到自己有責任,但他們沒有識破季氏的陰謀;他們在師長面前是不敢強詞奪理的,他們也不是那種無中生有別有用心的人,他們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騙;當然,也說明他們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來看問題,沒有孔子那樣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他們既然意識到自己的失職,說明他們也認識到伐顓臾是非正義的,他們還要固執強辯,那應是自欺欺人的狡辯。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A.一針見血地B勃然大怒地

用“一針見血地”、“針鋒相對地”。孔子首先指出,說“後必爲子孫憂”的說法是在找藉口,這種做法是令人深惡痛絕的,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們自欺欺人的陰謀;接着,孔子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再指責學生的失職;最後,揭露了季氏的陰謀,說明季氏認爲顓臾“後必爲子孫憂”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滅顓臾,擴大自己的地盤,削弱魯君的勢力。這一番話,孔子說得針鋒相對,一針見血。

2.孔子的辯難

針對冉有的三次陳述,孔子進行三次反駁。從孔子的說話的語氣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態度是從“不滿”到“生氣”到“怒不可遏”的。

第一次,擺事實,列出三點理由,“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顓臾的不可罰、不必罰、不當罰。從中看出孔子從“禮”的角度教育學生。

第二次,講道理。引用名言,運用類比,斥責學生的失職、不義。從中看出孔子是用“理”來教育學生。

第三次,講道理。首先從君子品質的角度,斥責冉有的爲人。接着從治理國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對內: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外:修文德。最後,揭穿季氏的陰謀。“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從中看出,孔子用“德行”、“治國”的道理來教育學生。)

3.小結:孔子的政治主張

在這次對話中,孔子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均”、“和”、“安”“修文德”。

孔子一貫的政治思想就是禮治、仁政和教化。

“禮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會秩序;“仁政”是這一社會的精神氣質;“教化”是這一氣質得以形成的途徑,也是理想社會秩序得以實現的方式。

六、探討研讀(時間如果允許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和”片段,2分18秒)

思考:孔子對內的政治主張是“均、和、安”,其中“和”的思想對我們當今社會影響最大,請同學們從朋友和氣、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角度舉一些例子,並進一步思考“和”這一思想的現實意義。

老師小結:

《論語》有曰:“禮爲用,和爲貴。”中國人講求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統一,修文德、教養百姓使其安居樂業,互助互愛,天下太平,人心安定,這樣就達到和諧的目的。所以用“和”的理念來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協調各種社會矛盾,正是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亮點。今天,我們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是與古代“和”的思想一脈相承的,是當代中國賦予“和”字以新時代的內涵,是對“和”的理解和傳承。

七、作業做本課的古漢語知識歸納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文言知識點;

2、理解師生對話的背景及過程;

3、深入理解孔子的治國理念。

【教學重點】

理解師生對話的背景及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孔子爲什麼要反對攻打顓臾,從而理解孔子的治國理念。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題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詳見預習資料。

二、課堂匯入

最近國內娛樂界發生了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據說著名導演胡玫正在籌備拍攝電影《孔子》,大家知道演孔子的是誰嗎?(周潤發)你覺得周潤發適合演孔子嗎?(七嘴八舌)孔子第75代直系孫孔健擔心:“周潤發最擅長的是江湖大哥之類的角色,而孔子是個哲人,需要的是沉穩和大度。”那麼,如果你是周潤發,即將排演《季氏將伐顓臾》這場戲,你會怎麼演孔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幫助周潤發來揣摩一下這齣戲的臺詞。

三、整體把握

我建議先一起朗讀全文,找找感覺。(正音)

四、揣摩臺詞

1、背景介紹。

這齣戲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間的對話,對話的起因是什麼呢?(學生七嘴八舌)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伐”,攻打,季氏將攻打顓臾。“有事”,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戰爭稱爲國家大事。冉有、季路向孔子彙報了這件事。)季氏是誰呢?(季孫氏,魯國貴族季友之後,這裏指季康子。)顓臾是什麼地方呢?(魯國的附屬國)季氏爲什麼要攻打顓臾呢?(當時季氏專制國政,與魯哀公矛盾很大。他擔憂顓臾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權勢,所以搶先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又是誰呢?(孔子的學生,當時都擔任季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有是他的字,求是他的名。季路,即子路。有必要補充的是冉有是季氏的主要謀臣,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是季氏智囊團的核心成員,首席顧問,參謀長。)

2、第一次責備

孔子在聽了弟子的彙報後什麼態度?(責備)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求!無乃而是過與?)爲什麼責備?(因爲孔子反對攻打顓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顧問,在這件事情上肯定負有責任。)能翻譯一下這句話嗎?(冉求!恐怕應該責備你吧。)“爾”什麼意思呢?(你)“過”什麼意思呢?(責備)因此,“爾是過”就是“過爾”的意思。“是”是什麼意思呢?(課下注釋:“是”是“爾”的復指;另一種解釋,“爾”作爲“過”的賓語提前,因此這個“是”是提賓的標誌。記上去。)“無乃……與”又是什麼意思呢?(恐怕……吧,表示推測語氣)

那麼這句臺詞可以怎麼念呢?能試試看嗎?(指導:這是一句責備的話,但是語氣上帶有推測,可以稍微輕一點。重音放在“求”和“過”上。)

3、第二次責備

冉有在老師責備之後有沒有認錯?(沒有)他說:“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是那個季康子想要這麼做的,我們兩人都不想呢。這其實是在推卸責任。孔子原本以爲自己的責備應當會起到效果,不想冉有並未信服,所以這段話在語氣上和第一段相比有沒有變化呢?(有,語氣比前一次更嚴厲。老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給大家時間揣摩這段臺詞,我建議把我們課前發下的參考譯文利用起來,原文和譯文各讀一遍,然後將不懂的字詞圈點出來,等下我們可以來交流。

有理解不了的字詞嗎?(重點引導到這麼幾個字詞上。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陳,展現;力,才能;就,擔任;列,職務。展現才能擔任職務,不能勝任就辭職。孔子爲什麼要引用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什麼呢?冉有,你和季路身爲季康子謀臣,他犯了過錯,就是你們的'責任,應該辭職。2、“相”,攙扶盲人走路的人。“相”和冉有、季路有什麼關係呢?他爲什麼要做這樣的類比呢?“相”的責任是攙扶盲人走路,冉有和季路的責任是輔助季氏,別讓他走上歪路。在孔子看來做官不是爲了榮華富貴,而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打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他用“虎兕”比喻誰?(季氏)對,季氏本來就像虎狼一樣,很有野心,我讓你們去做他的家臣,原本是想讓你們看住他,別讓他跑出來禍害人間,現在你們看不住,當然是你們的責任。他用“龜玉”來比喻什麼呢?(顓臾)顓臾即將像龜甲玉器一樣碎裂了,這是誰的責任呢?

有同學願意來嘗試下這段臺詞嗎?(朗讀指導:關鍵兩個反問句,“則將焉用彼相矣”和“是誰之過與?”重音放在“相”和“誰”上)

4、第三次責備

冉有聽了老師孔子的責備後信服了嗎?(沒有)他第二次狡辯,推卸責任: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季氏的封地,擔憂它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權勢,所以先發制人。

因此孔子第三次責備他,怎麼責備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什麼意思呢?(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藉口的人。)因此這句話斷句可以怎麼斷?中間該如何停頓?(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語氣應該怎樣把握呢?(稍許停頓)當中的一個詞可以給我們啓示,哪個詞(“疾”,痛恨,討厭)能來讀一下嗎?(指導:重音放在“疾”上。)

五、文化提升

(一)問題探究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孔子爲什麼反對攻打顓臾,你能總結一下原因嗎?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1、第一段中他提出“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這些理由從三個層次來闡述,一是從歷史上講的,先王冊封,不可伐;第二是從地理上講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第三是從政治地位上講的,是社稷之臣,已經臣服於你,是你的附屬國了,不當伐。

2、最後一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對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對外“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要以德服人,“來”,使動用法。然而,現在他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卻無法做到,搞得國內雞飛狗跳,混亂不堪,對外也不能使別人歸順。最後他以敏銳的政治眼光指出:“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蕭牆之內”即魯國國君,季康子想透過攻打顓臾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地位,最後取代魯國國君。

3、孔子是不是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呢?本文選自《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的第一段,在這段文字背後緊接着有這麼一句話: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意思是:天下清明,那麼制禮作樂和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做主;天下昏亂,那麼制禮作樂和出兵征伐都由諸侯做主。

能不能結合這一段資料思考下這個問題呢?

【明確】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復周代的禮樂社會,所謂“禮”就是用以區別尊卑貴賤的社會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儀式。他強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各自有各自的地位和責任,不可僭越。

在孔子看來,如果真到了有必要發動戰爭的時候,那麼只能由天子來決定,而季康子僅僅是一個魯國大夫,連諸侯都算不上,沒有資格攻打顓臾。

(二)分角色朗讀。(機動)

(三)課外延伸

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爲什麼還要學習孔子的思想,甚至把他拍成電影,搬上銀屏呢?孔子的思想對現今社會有什麼指導意義呢?或許我們可以做一些有關現實的思考:

孔子所竭力維持的等級制度在當今社會仍舊適用嗎?這種等級制度在當時是否有其先進性呢?“修文德以來之”是否對當今國際關係的處理有借鑑意義呢?“均無貧”是否等同於“均貧富”?“和”的概念和當今社會所提倡的“和諧”有區別嗎?

這些問題我們還須不斷探索,一堂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季氏將伐顓臾》中體現的孔子的思想也僅僅是冰山一角。因此,我給大家列了一個書單,推薦大家閱讀,希望透過閱讀讓孔子的形象逐漸清晰和豐滿起來。只有走進了孔子的心靈世界,才能真正演好孔子。

1、《論語別裁》南懷瑾著,復旦大學出版社。普通讀者的入門功夫,上下幾千年盡在其中,百看不厭;

2、《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錢老夫子的畢生心血;

3、《<論語>鼓吹》金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敲擊論語的磚頭。

4、《論語心得》于丹著,中華書局。美麗的心得;

5、論語別裁》(明)張居正講評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皇家讀本;

最後請允許我用伏爾泰評價孔子的話作爲本堂課的結尾:

他探索思想,一點也不狂妄,

併爲人類揭露了理性之光;

他是作爲哲人而立言,不是先知,

但也奇怪,他的國家奉他爲祖師。

教學反思

“有效性”的落腳點在哪裏?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腳點是學生。這是我在課後的最大感悟。因此,我在充分聽取學生反饋意見之後,對照課前定下的三個標準——紮實(文字)、清晰(文章)、到位(文化),對本堂課進行了反思總結。

首先是文字落實不夠紮實。學生能基本讀懂文章大意,但對具體字詞等文言知識點的理解就顯得較爲吃力,這反映在句段翻譯的不流暢上。顯然,我在文字的落實上做的還不夠。我想,或許可以從四方面彌補:一是課前就提供參考譯文,二是在文章梳理中強調字詞落實,三是課後習題的鞏固練習,四是加強朗讀和背誦。

其次是文章解讀清晰明瞭。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老師都認爲文章梳理的清晰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從關鍵句“求!無乃爾是過與”入手帶動對全文的理解,問題的層層推進催化思維的運動,同時,整堂課都由一條主線貫穿——孔子爲什麼態度如此強硬地反對季康子攻打顓臾?或許,這可以成爲文言文文章梳理的一個模式。

最後是文化拓展定位準確。學生在文字落實和文章梳理的基礎上結合提供的課外資料,基本上能把握孔子的政治理想及人物形象,並透過課堂結尾的一系列帶有啓發式的問題(孔子所竭力維持的等級制度在當今社會仍舊適用嗎?這種等級制度在當時是否有其先進性呢?“修文德以來之”是否對當今國際關係的處理有借鑑意義呢?“均無貧”是否等同於“均貧富”?“和”的概念和當今社會所提倡的“和諧”有區別嗎?),對孔子及《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爲學生提供的書單也成爲課外閱讀的熱門書目。

我想,讓學生在課前瞭解,在課內讀懂,在課外研究,是否可以說達到了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這是否也適用於除了文言文之外的其他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