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概念。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的方法,學會用直尺畫定長線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什麼是線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課桌的寬。

提問:你們覺得這條邊有多長?

現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得知的?

(2)提問:想一想爲什麼他們說的數不同?

(3)小結:爲了更加準確,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用尺子來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體的長度,首先要認識尺上的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較小的長度單位“釐米”。

說明了:量比較短的東西,可以用釐米做單位。

2、認識釐米

(1)觀察尺上“釐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訴學生:

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個一個的刻度叫刻度線,刻度線的數字表示所對應的刻度長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數字寫着“0”,說明刻度由此開始,從0到1是1釐米,從1到2也是1釐米……每個這麼長就是1釐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兒?

B、0到1的長度是幾釐米?1到2是幾釐米?3到4呢?從刻度0到5這麼長是幾釐米?從0到10呢?

(3)請學生用食指、拇指比劃一下1釐米大概有多長。

(4)請每位學生觀察一下2釐米、5釐米各有多長,再用手比劃出它們的長度。

3、找一找。

讓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1~52頁“想想做做”第1~6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組織學生共同覈對。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完成練習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做題時,可利用已有的各種表象作爲參照來估計,估計的長度與實際長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學生的估計。

6、“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畫一條7釐米長的線段,畫完後,同桌之間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對方所畫的線段的長。

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的實際長度。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用“釐米”作單位量較短的物體。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師生交流引入。

教師: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單位長度。下面,請同學們用同樣的小木塊作單位來量一量學具中紙條的長度。

教師:再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量貼在黑板上的這張紙條,讓學生來量。

讓學生談自己在量的感受。(小木塊在黑板上放不住,測量起來很不方便。)

教師說明:在測量這兩張紙條的過程中,我們採用了同樣小木塊,雖然得出了結果,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請同學們想一想:爲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還有什麼好的方便的工具?

生:……

師:爲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量長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這是米尺的一部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在不同位置的兩張紙條,引起學生認知衝突:雖然統一了單位長度,但用同一物體作標準擺放時受到限制。激發學生想用比較方便的測量工具——刻度尺的慾望。

二、探究新知

1、介紹認識尺子。

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尺子?你仔細觀察過尺子嗎?

(1)出示刻度尺,請小組內先說說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識。

(2)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小結結題:剛纔,你們對刻度尺的認識還真不少,今天就讓這把尺子幫助我們認識一個測量較短的物體時用到的較小的一個長度單位:釐米(板書:認識釐米,用釐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線嗎?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尺子上的這些線叫刻度線。(課件演示,認識刻度線)

指出0刻度線在哪兒?標有5的刻度線在哪兒?

師:0刻度線也表示尺子的起點。量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釐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釐米可以寫成1cm。(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學生現有的數學經驗是學生學習認知的起點,也是探索、建構新知識的“支架”,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教師瞭解學生對刻度尺的認識程度,爲下面的學習作準備。

2、認識長度單位“釐米”。

(1)1釐米有多長?:那麼你知道1釐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表示出來。

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釐米。(課件演示)

師:請同學們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釐米,看看還有哪段是1釐米。

學生活動:在尺子上找出1釐米。

交流得出:每標有相鄰數字的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cm。(課件演示)

(2)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感知1釐米的實際長度。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學生交流後,課件演示)

(3)認識幾釐米。

師:你還有什麼發現?

生:有幾大格,就是幾釐米。

在尺子上分別指出2cm,5cm和8cm的長度。(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採用多種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釐米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尺,知道1釐米不僅僅是從刻度0到刻度1的距離。透過多種形式,鞏固1釐米的表象,幫助學生形成1釐米的鮮明表象。使學生在頭腦裏建構了豐富、科學的釐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釐米就是1大格,2釐米就是2大格……爲後面自主探索測量物體的長度打下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3、用釐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畫棒有多長?

(2)量一量:一支鉛筆有多長?

(彙報量的方法,全班評價)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紙條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課件演示)

(2)請學生再測量一次。

(3)估一估,這幅畫的長是多少?(課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確的方法量出這幅畫的長是多少。(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體會到從“刻度0”開始測量的優勢,並且能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合理的測量方法,測量的方法在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中生成。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

三、方法應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

2、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3、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長。

4、判斷題。(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釐米的長度觀念,加深用釐米量的正確測量方法。培養了學生的估測意識。使學生明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必須建立在對“釐米”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我們一同解決。(請生回答)

師:這節課,我們知道了量比較短的物體,要用“釐米”作單位。認識了1釐米的實際長度。進一步認識了刻度尺,學會了用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並能估計一個物體大約的長度。同學們採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成功的掌握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但是,還有幾個同學,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向這些同學學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積極回答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談收穫,在一次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最後的小結,不僅重申了本節課學習重點內容,同時激勵那些不愛發言的同學,積極參與,享受成功的快樂。

二年級上冊《認識釐米》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用釐米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目標: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以發展爲本,營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團結合作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學習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釐米做單位的測量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尺、長方形紙條、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新學期到了,在螞蟻王國裏有一所螞蟻學堂,它馬上要開學了。看!這就是螞蟻學堂,漂亮嗎?小螞蟻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一座小橋。一天,一陣狂風吹過,把小橋的一個扶手給刮斷了!這可怎麼辦好呀?小螞蟻們決定重新再做一個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長呢?

小朋友,你們能幫小螞蟻們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長呢?

生:用尺子量。

師:用尺子量,這確實是個好辦法,那你們有尺子嗎?

生:有!

【設計意圖:利用《螞蟻王國》的故事引入,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透過讓學生幫小螞蟻解決問題這一情節吸引學生對新知產生學習的慾望。】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觀察尺

1、讓學生觀察尺子,仔細瞧瞧,你發現尺上有些什麼?把你的發現與同桌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尺子上有數字、刻度線、“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點的意思。

3、當學生說到尺子上有“cm”時,介紹“cm”表示釐米,釐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來認識釐米。(板書:認識釐米)

(二)感知1釐米

1、師:那你們知道1釐米有多長嗎?我們來聽聽小螞蟻的介紹(課件介紹一釐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釐米嗎?(學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臺說一說、指一指:1釐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生回答:從0刻度到1刻度是1釐米。(學生邊說邊指)

4、你發現1釐米其實就是什麼?(一大格)

5、除了從0刻度到1刻度是1釐米外,你們還能找到不同的1釐米嗎?

生1:從1刻度到2刻度是1釐米.

生2:從2刻度到3刻度也是1釐米

……

6、比一比,請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劃一下1釐米有多長,舉出來看一看,1釐米長嗎?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釐米有多長。

師:1釐米很短,所以我們一般用釐米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

7、找一找,生活當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生舉例、課件展示:圖釘、牙齒、小正方體、小鈕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觀察尺子、認識1釐米,形成表象。學生能從尺子上找到1釐米,並體會方法的多樣性;從周圍物體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體驗了l釐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

(三)感知幾釐米

1、師:剛纔我們知道了1釐米是1大格,那2釐米有多長,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嗎?(學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2、2釐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生:2釐米是從0刻度到2刻度。

師:有不同想法的嗎?

生:從1刻度到3刻度之間也是2釐米。

……

師:你們怎麼能找到這麼多2釐米的?你們有什麼法寶嗎?

生:2釐米其實就是2大格。

3、2釐米有這麼長,不用直尺,你能來估計一下5釐米有多長嗎?指名估計比劃,小朋友自己估計一下呢?

4、那5釐米到底有多長呢?還是請我們的好朋友——尺子來幫忙,請小朋友在尺上比劃一下,同桌互相說一說:5釐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指名回答:5釐米從哪兒到哪兒,有不同的嗎?

不管從哪兒到哪兒,5釐米就是幾大格?

5、你還想知道幾釐米的長度,指名說一說。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計一下,再拿着尺比劃給同桌看一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生在認識認識1釐米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探索幾釐米的長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量一量

1、猜一猜紙條有多長。(學生猜一猜、估一估)

2、課件展示量紙條的方法,學生細心學習。

3、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量紙條。

4、集體交流用尺子量紙條的方法。

(紙條的左端對齊0刻度線,把尺子與紙條放平,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刻度幾,就是幾釐米。)

5、唱一唱。

《測量小兒歌》

小朋友要牢記,

物體要放平。

用尺子兩物體,

左端要和0對齊,

右端指向刻度幾,

物體就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學生透過猜想、自學用尺子測量的方法再嘗試測量,歸納測量的方法這一系列活動,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力。這個環節還設計了唱一唱活動,既鞏固了測量的方法又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三、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師:同學們,既然我們已經學會測量物體的長度了,那現在是時候幫小螞蟻的忙,測量一下小橋扶手的長度了。

1、量一量扶手的長度。

(1)學生動手量一量。

(2)指名上臺展示測量的方法。

2、闖關遊戲。

師:小螞蟻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它們帶來了一份大大的禮物,準備要送給大家,可是需要同學們闖過三關才能獲得禮物哦!有信心嗎?小精靈兒童網站

(1)第一關:眼明手快(填一填)

(2)第二關:火眼金睛(判斷測量的方法對嗎?爲什麼?)

第三關:心靈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這裏長方形的寬是接近4釐米,引導學生像這樣接近4釐米的可以說它是大約4釐米。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了二十多分鐘的學習已經開始出現疲倦,此時設計闖三關獲獎品的遊戲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透過遊戲鞏固新知,一舉兩得。】

四、回顧全課,總結延伸

同學們,透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學生說收穫,是更好的對知識進行梳理。這樣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時有承前啓後的作用,對下一節課《認識米》作知識性的鋪墊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