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體會課文描寫的手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熱愛身邊的自然環境。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審題質疑,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引情激趣。

提問:你看了這個題目,想知道什麼?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幻燈出示自學提綱,請學生按綱自學。

①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②默讀學文,用圓點和橫線畫出生字詞,並出聲讀三遍。

③瀏覽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組內交流,由小組長帶領,互相說說自己透過學習,懂得了哪些知識。

(3)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檢查驗收,由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隨機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欣賞”等簡單詞語,而一些重點的詞語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等則要等到下一節課來理解,做到有主有次,分散學習。

3、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考,讀了這段知道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看出樹多?(出示紅松、白樺等的圖片,讓學生認識,並瞭解其特點)

(3)自由讀,指導讀,體會“綠色海洋”的美。

二、精讀“春夏”兩段,總結探究方法。

春、夏、秋、冬四段寫法不盡相同,因此教學設計暗含着一條“教——扶——放”的線。

“春”由老師領學,“夏”由老師引導學,“秋”、“冬”由學生自學。

1、教師首先說一說“春”段的學習過程。

(1)指名讀:找一找,描寫了哪些景物。

(2)輕聲讀: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重點理解描寫樹的句子。

首先:作者爲什麼用“抽出”而不用“長出”?這個問題可以看教師的直觀演示。

然後:教師範讀描寫樹的句子,學生仿讀,以培養學生聽、讀能力。

(4)引讀。

師說:春天醒了!

(學生讀描寫樹木的句子,以下類推)雪化了!小鹿跑出來了,……春水流了……河水流淌着……”

(醒、化、跑、流、淌,描繪了春天來到,萬物復甦,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學生讀後再想像畫面,概括出春天的特點)

2、“夏”段的學習過程基本和“春”段的相同。

首先師生共同回憶“春”的學習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方法和探疑方法。

(1)讀——找景物。

(2)讀——寫特點。

(3)讀——悟其情。

3、接着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默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自由讀:小組議一議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在學生自讀彙報時:重點學習描寫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麼特點。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這幾個詞,問學生把這幾詞的位置換一換行不行。因爲這幾個詞都是描寫夏天樹海生機盎然的景象的,用詞很有特色,很準確,所以在這裏,用換詞比較的方法來深刻體會用詞的生動準確。

(4)藉助圖片或錄像理解“浸”、“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或句。

(5)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不同的是用“因爲……所以……”引讀。

因爲“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所以“早晨……”(透過引讀,理清分句之間的因果關係,認識段落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繫。)

板書設計:14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夏——秋——冬

按時間順序描寫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自學“秋”、“冬”兩段,議疑解疑。

運用第2段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1、小組學習,看看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做課後習題。

3、小組彙報。(抓住“飛舞”、“刮”、“積滿”等詞進行理解)

4、配樂有感情地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5、問學生是否明白了課初提出的兩個問題,使學生從有疑到無疑。

小興安嶺美在哪裏?

作者是怎樣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小組爲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回答問題時集思廣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學生的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達到解疑目的。

二、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默讀課文,看課後表格思考。

小興安嶺都有哪些寶?第一寶是什麼?看錶格可以一目瞭然地使學生認識到除了“太陽、雪花”等外,絕大部分景物都是小興安嶺的寶物,進一步體會小興安嶺不但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激發學生的熱愛之情,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如下:小興安嶺不但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看圖書或錄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三、詞句賞析,鞏固練習。

1、找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好在哪裏。

2、你認爲文章哪一段寫得好,爲什麼?

3、從春、夏、秋、冬四段景物描寫中任選一段,有感情地背誦。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2

目標:

1、學生運用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文字內容,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

2、指導學生辨析、理解關鍵詞,體會文中語句的優美和生動貼切。

3、學生透過對文章的學習,學會仔細觀察和細緻描寫景物。

過程:

一、開放的匯入

1、學生介紹自己蒐集到或瞭解到的關於小興安嶺的知識。

2、出示部分小興安嶺圖片的同時教師簡介小興安嶺。(板書:小興安嶺)

二、核心推進過程

第一放: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小興安嶺的?寫出了小興安嶺的什麼特點?

[學生邊輕聲朗讀課文邊做簡要批註]

第一收:檢測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交流:作者是從春、夏、秋、冬四個方面描寫小興安嶺的,寫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進行總結。在小興安嶺的前面板書:美麗的。

第二放:研讀第二小節,作者是怎樣介紹小興安嶺春天的美景的?

[學生自讀第二小節,做好詳細的圈畫批註]

第二收:點撥指導學生把握春天小興安嶺的“可愛”。

[學生交流:“新枝、嫩葉”是樹木美好的開始,“雪溪”清澈淙淙流淌多麼柔和,“小鹿側望水影多麼伶俐乖巧。]

指導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第三放:分組學習第三、四、五小節。運用學習方法學習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小興安嶺夏、秋、冬的美麗的?

[學生小組學習,任選一節在組長的帶領下分步學習:1、運用學習方法合作學習第三、四、五節。2、辨析、理解關鍵詞,體會語句的優美和生動貼切。3、透過對文章的學習,學會仔細觀察和細緻描寫景物。]

第三收:交流第三、四、五節內容,以小組爲單位,小組代表交流學習情況,其他學生補充。

[小組交流:1、夏天的小興安嶺是活潑的。“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的枝葉多麼生機盎然,“乳白色的濃霧”又是多麼神祕。2、秋天的小興安嶺是成熟的。“落葉”如蝶多麼唯美,各式物產多麼豐富。3、冬天的小興安嶺是純潔的。最美是那漫天飛舞的白雪。

關鍵詞分析:1、“夏天樹木長的蔥蔥蘢蘢的,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中的“封”。2、“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中的“浸”。3、“西北風呼呼的颳着。”中的“刮”。4、黑熊只好用舌頭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中的“只好”。

三、開放的延伸

1、梳理小結本文的寫作手法

今天我們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知道作者是從()、()、()、()、這四個方面來具體描寫小興安嶺()的特點的。

2、拓展延伸。

出示部分景物圖片,請學生選擇景物抓住特點介紹,師生交流,共同評析。

3、佈置作業。

(1)運用學習方法,自學《富饒的西沙羣島》。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篇課外的文章進行閱讀,下次帶到班上交流。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特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感悟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四組的一篇課文。本課描寫的是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全文共6個自然段,先總的講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別講小興安嶺的景色;最後總結: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本文可分爲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總述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緊緊圍繞“美麗”進行具體介紹。作者從色彩、景物、物產幾個方面來寫的。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礎上,用“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一座巨大的寶庫”作總結。緊扣題目,洋溢着作者對小興安嶺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瞭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優美景色,豐富物產。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以讀爲本,緊扣課題中的“美麗”進行導讀,體現語文學習“以人爲本,自主發展”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藉助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感情誦讀,激發情感;補充課外閱讀,拓展深化。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你們知道小興安嶺嗎?到過小興安嶺嗎?老師帶你們去小興安嶺,喜歡嗎?(板書:小興安嶺)

2、多媒體展示小興安嶺的畫面,看後談自己的感受。

3、在原板書前加上“美麗”,今天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空出重點:小興安嶺怎樣美麗。(由“美麗”切入帶動全文)

4、學生質疑

二、自主學習,感知“美麗”。

1、自讀課文。多媒體出示自讀提示:你覺得哪些景物是美麗的?這些景物怎樣美麗?用筆劃出有關重點詞句。

2、學生彙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怎樣美麗?把詞句寫在黑板上,願意寫的就上來寫。(讓學生自己讀書獲取知識)

三、合作交流,感受“美麗”。

1、黑板上寫的景物及描寫景物的詞語,你們能把他們分成幾類嗎?爲什麼這樣分類?(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類)

2、有什麼疑難問題,需要討論的?着重引導學生理解“抽出——長出”“像一支艦隊”“像得劍”“浸”等詞語。

3、小興安嶺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一季節?爲什麼?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小組討論交流。

春天:萬物甦醒,生機勃勃(課件1:春天的小興安嶺)

夏天:枝繁葉茂,絢麗多彩(課件2:夏天的小興安嶺)

秋天:森林獻寶,豐收景象(課件3:秋天的小興安嶺)

冬天:壯麗雄偉,北國風光(課件4:冬天的小興安嶺)

四、感情朗讀,感悟“美麗”。

1、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讀讀。

2、挑選一段自己覺得最喜歡的多練練。

3、指名學生分段讀,教師隨機指導。

4、願意讀哪一段就站起來讀哪一段。

五、首尾對照,深化“美麗”。

1、多媒體出示首尾兩段,讀首尾兩段,想想爲什麼要寫小興安嶺是“寶庫”,“寶庫”與“美麗”有什麼聯繫。

“寶庫”:

1)盛產木材;

2)名貴藥材,野果、木耳、蘑菇;

3)珍禽異獸,天然動物園。

小興安嶺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對人類有貢獻,有價值,美得實在,“寶庫”使小興安嶺更美。

六、拓展活動,遷移學習

1、課件出示課外閱讀資料,讓學生閱讀。

2、憑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景。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

3.瞭解小興安嶺物產豐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感情。

談話引入:大家好,歡迎大家跟我一起開始一段愉快的旅程。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美麗的小興安嶺(師指板書,生齊讀課題)

師:出發之前,我們得做些準備:請你們帶上你們那專注的眼睛和善於傾聽的耳朵。一起來看看地圖找找方向吧!(課件出示地圖,生觀察)小興安嶺在哪兒?說說你的發現。(生:在黑龍江)

評價:你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是孩子們喜歡的一位老師的家鄉。(生:這是教我們數學的劉老師的家鄉!)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劉老師的東北老家——黑龍江去欣賞小興安嶺的美麗風光吧!準備好了嗎?馬上出發!

一.創設情境,學習第一段

1.課件出示林海畫面,師:這就是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這裏真是樹木的海洋啊!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還有許許多多各種的樹呢!幾百裏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

2.師:你也感受到了嗎?讓我們開啟書,一起讚美這綠色的海洋吧!齊讀第一段

3.問:讀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生:“數不清”“幾百裏”說明樹木多)師板書:樹木多

師:你覺得這綠色的海洋裏可能還有什麼樹?(生自由舉手發言)

小結:小興安嶺的樹木真多呀!

二.感受四季之美

1.朗讀自測,看你能登上哪級臺階?小黑板出示:

有感情

流利

正確

①選擇你最拿手的段落,讀給同桌聽一聽,請他給你評一評。

②指名讀,最好選擇與別人不同的。

③評價:你認爲他讀得怎麼樣?

2.大家也許已經發現,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比較特別。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生: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的)

師:你的眼睛真會發現!真棒!

過渡:各位朋友,有人說我們的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我們還是親自走進去看看吧!

3.自主探究:爲什麼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①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見課件)學習2——5段

②生自讀勾畫,師巡視指導

④指名自由彙報,師相機點撥,利用課件出示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中所描寫的四季美景。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特點,引導生從朗讀體會中小結(師相機板書):

春:生機勃勃

夏:樹木蔥蘢

秋:物產豐富

冬:雪花飛舞

小結: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忍不住要說:小興安嶺,我要大聲讚美你,你真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更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你們此時此刻也想對小興安嶺說些什麼嗎?(生自由說)

4.鞏固,拓展

課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師:參加這次旅行,沒有白來一趟吧?現在四季的美景又展現在我們眼前,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你也來當一回小導遊吧!給大家介紹介紹(同桌互當小導遊,用自己的話或書上的優美語言都行。)

三.課後延伸:回家後給爸爸媽媽當導遊

師:這次旅行就要結束了,此時此刻你的心裏有什麼感想?帶着戀戀不捨的心情我們不得不跟小興安嶺說再見了。今天回家我們也當小導遊,也帶着爸爸媽媽去參觀美麗的小興安嶺。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樹木多

春:生機勃勃

一年四季夏:樹木蔥蘢美麗的大花園

秋:物產豐富巨大的寶庫

冬:雪花飛舞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結合生活實際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點,瞭解課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瞭解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既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誘人的,瞭解那裏有豐富的物產,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描寫夏天的段落,以及結合生活實際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音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裏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去看看這裏美麗的春天吧!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邊讀邊畫,把描寫春天景物的詞句用(____)線畫出來,並說說讀完這段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把讀和理解結合起來。)

⑵板書:春抽出枝條葉子嫩綠

⑶理解“抽出”一詞,說說爲什麼又“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

⑷師:請學生欣賞小興安嶺的春天的美景。(課件)

⑸師:小興安嶺的春天萬物生機勃勃,是那樣的美麗,你能把這種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嗎?(配樂朗讀)

過渡:河裏漲滿了春水。在不知不覺中,夏天來臨了。我們看看小興安嶺的夏天又是怎樣的?

2、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小聲讀課文,說說夏天的樹木與春天的有什麼不同?

板書:夏密密層層鬱鬱蔥蔥

⑵出示句子:

夏天,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請學生先看課件,再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⑶朗讀比賽:

請學生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過渡:同學們讀得可真好。春、夏小興安嶺的景色是那樣美麗、誘人。秋冬兩季景色又是怎樣呢?

3、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⑴學生小聲讀課文,分小組說一說這兩季的景色有什麼不同?

⑵學生彙報

⑶小興安嶺的物產資源非常豐富,除了書上說的,你還知道那些?(讓學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資料,豐富他們的知識。)

師: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誘人的,它還有那麼豐富的物產資源。你能用一句話概括說說小興安嶺是什麼樣的嗎?

三、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四、拓展

你喜歡小興安嶺嗎?你願意做個小導遊,把你喜歡的那一季節的景色介紹給大家嗎?(給學生兩分鐘的準備時間)

五、發散思維

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又是一座大花園。我們如何對待已擁有的一切呢?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抽出枝條

葉子嫩綠

密密層層

鬱鬱蔥蔥

巨大的寶庫

樹葉飄落

黃中透綠

美麗的大花園

樹上積雪

銀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