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4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4篇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1

課題

第1課開開心心上學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3、動手製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1課時

一、匯入

1、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

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幹什麼?

2、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麼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麼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呢?(聯繫實際指名發言)

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麼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三、動手製作課程表。

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幹什麼的?

2、老師示範做課程表。

3、學生動手製作。

四、總結全文。

活動延伸:

課後開展“找朋友”遊戲,引導學生透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遊戲方式來交往。

2、拉拉手,交朋友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2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基於健康、安全地生活:在學校裏情緒安定,心情愉快,對校園生活充滿期待。

(2)基於愉快、積極地生活: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

(3)基於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關心他人,友愛同伴,樂於分享與合作,並喜歡集體生活。

(4)基於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環境充滿興趣,喜歡接觸新鮮事物。能與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幫助下,能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或資訊。

2.學情分析:

(1)基於健康、安全地生活: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剛入校,一部分學生沒有形成對新環境的認同感與喜悅感,還不能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

(2)基於愉快、積極地生活:剛入學的學生,有一部分學生有緊張不安等情緒,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變化和悅納自己的新身份。

(3)基於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剛入學的學生,不懂得分享與合作,在成人的幫助下逐漸形成熱愛生活,喜歡集體生活的意識。

(4)基於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一部分學生能悅納自己的新身份,適應自己的角色變化,但大部分學生仍然停留在幼兒園的意識狀態。

3.教材分析:

《開開心心上學去》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要讓學生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代表着自己又長大了;幫助學生克服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重點在於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學了”這一事實,積極調整好狀態,接納自己是一個小學生的身份。難點在於幫助學生克服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

教學目標:

1.體會成爲小學生的角色變化。

2.認識幼兒園、小學生活不同,悅納自己的新身份。

3.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積極的心態面對上學。

評價任務:

1.透過故事,回憶自己上學第一天的不安與喜悅,初步體會成爲小學生的角色變化。

2.透過回憶、幫助插圖人物想辦法,初步認識幼兒園、小學生活不同,悅納自己的新身份。

3.透過回憶、交流、討論等,初步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積極的心態面對上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

回憶連結

談話匯入

(1分鐘)回憶領取《入學通知書》,談話匯入,板書。

透過回憶,引出本節課所學。

環節二

分享體會

開心上學

(30分鐘)

活動一:聯繫故事,分享體會(12分鐘)

1.觀看插圖,並回憶自己第一天上學家人對你說的話。

2.說一說自己當天都遇到了誰,說了些什麼。

3.回憶當天學校報到的情景,並說一說。

4.想一想第一次見到老師和同學的心情。

(完成目標一)透過故事,初步體會成爲小學生的角色變化。

(評價任務一)活動二:尋找辦法,開心上學(18分鐘)

1.回憶開學第一天的心情,並選擇心情表情。

2.分享開心事。

3.出示圖片,聯繫自己,說一說圖片中的人物可能在擔心什麼。

4.比較幼兒園和小學生活的不同。

5.小組討論,尋找辦法。

6.小結,板書課題。

(完成目標二、三)1.透過回憶,比較不同,幫助人物想辦法,悅納自己的新身份

2.透過交流、討論,能以愉快和積極的心態面對上學。

(評價任務二、三)環節三

拓展延伸

強化意識

(8分鐘)1.觀看視頻,表演兒歌內容。

2.同桌討論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完成目標一、二、三)透過兒歌,讓學生意識到小學啦,真高興。

(評價任務一、二、三)環節四

愛上上學

健康成長

(1分鐘)小結:預祝你們在小學生活中,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健康成長。

學生有開開心心來上學的意識。

附:板書設計

開開心心上學去

上學啦真高興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差異,感受到角色轉換帶來的快樂;學習瞭解新環境的方法;初步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2.知道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瞭解學校的有關設施、設備;懂得學校與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

3.體驗上學的快樂,體驗作爲一名小學生的愉悅和自豪。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他們對小學生活既充滿好奇、渴望,同時又存在很多擔心和疑慮。學校生活到底怎麼樣?與幼兒園生活有什麼不同?上學有意思嗎?老師、同學會喜歡我嗎?帶着這些好奇、疑問、孩子們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不同的角度,透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孩子消除疑慮,引導孩子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開始全新的小學生活。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並喜歡上學。

教學難點

1.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2.動手製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鑽研好教材,備好課,整理好自己的教學思路;做好教具準備,如課件、多媒體設備等。

2.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1.老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你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上學啦,真高興

1.你想象中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呢?

2.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們的表現好嗎?開學第一天你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3.回憶一下開學第一天,都發生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請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4.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麼辦?

(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5.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麼樣的嗎?請跟我來,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呢?

6.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7.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

三、愛新書,愛書包

1.新學期你都收到了哪些書本呢?

2.我們要愛惜書本嗎?該如何愛護?

3.書包裏應該放些什麼東西呢?

4.你是怎樣整理的書包的?

四、唱《上學歌》

《上學歌》歌詞

太陽當空照

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

你爲什麼背上小書包

我去上學校

天天不遲到

愛學習愛勞動

長大要爲人民立功勞

五、讀一讀

小書包,彆着急,用品文具想仔細。

大大小小排個隊,樣樣不少都愛惜。

我們都是好夥伴,天天一起上學去。

六、全課總結

由老師進行總結。

七、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過程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愛新書,愛書包”是學生入學後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其次,透過讓學生討論:書對我們學習有什麼幫助?你是怎麼和新書交上朋友的?怎樣保護好書?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知道愛護新書的方法,懂得從小應該養成愛新書,愛書包的習慣。

八、活動延伸

課後開展“找朋友”遊戲,引導學生透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遊戲方式來交往。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透過王曉的故事分享,回憶自己上學第一天的不安與喜悅,初步體會成爲小學生的角色變化。

2、透過幫助插圖人物想辦法,初步認識幼兒園、小學生活不同,悅納自己的新身份。

3、透過回憶、交流、討論等,初步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積極的心態面對上學。

教材分析:

《開開心心上學去》是《我是小學生啦》單元裏的第一課,重在使剛離開幼兒園的兒童完成新入學的角色適應。本課側重引導學生形成對新環境的認同感與喜悅感,獲得積極愉快的心理情緒,併爲他們在新環境中認識其他人作準備。兒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過渡、完成對“我是小學生”的角色認同,開開心心地上學,才能主動參與到“結交新朋友”“認識新老師”等後面幾課的活動中來。

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代表着自己又長大了;幫助學生克服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從行爲習慣上,幫助學生學會珍惜書本,愛護學習用品,在師長的協助下,學會整理書包。

學情分析:

進入小學學習,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人生改變。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別。剛入學的學生,有一部分特別嚮往小學生活,心態積極,對未來充滿好奇與期待。也有一部分學生會感到膽怯和不安。小學校園的學習環境不同於幼兒園的遊戲環境,作息時間也不相同。同時,師生間、生生間的人際關係交往也會不一樣。這些都會給一年級的新生帶來不適與不安。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學了”這一事實,積極調整好狀態,從心理、生理以及行爲習慣上儘快完成上學適應,是本課的主要任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難點:幫助學生克服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

重點:透過交流、遊戲等互動,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學了”這一事實,積極調整好狀態,接納自己是一個小學生的身份。

教學準備:

1、白板課件。

2、心情卡片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看故事繪本,回憶上學路

設計意圖

用教材中隱含的繪本故事,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

(一)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丁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王曉上學去。

(二)聚焦上學路,說說感受

1、說說上學前在家裏的感受

設計意圖

透過對家庭場景的回憶,加深學生對上學意義的認識,對學生身份的認可,並初步感受家庭的新期待。

(1)出示課本插圖①。

(2)師: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王曉一大早就起來了。他站在鏡子前,媽媽們幫他背上了小書包。爸爸對他說:“你現在是小學生了!”王曉很開心,他心裏想:學校裏什麼樣呢?

(3)師:小朋友們,上學第一天,爸爸媽和你說了什麼?你聽了之後,心裏是怎麼想的?

(4)師:老師聽明白了,爸爸媽媽對你有很多希望。大家和王曉一樣,對學校也有很多的期盼和疑惑。

2、說說上學路上的遭遇

設計意圖

回顧第一天上學路,聯通學校和家庭,拉近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距離,烘托上學的快樂心情。

(1)出示課本插圖②。

(2)師:看!王曉出門了,在路上,他遇到了小妹,他對小妹說:“小妹,快走,上學啦!”

(3)師:小朋友們,你上學那天路上遇到了誰?你和他說了什麼?

(4)師:是啊,鄰居知道你要上學了,都替你高興呢!

3、說說校門口的活動

設計意圖

回憶學校的開學典禮,感受學校的悅納、歡迎的氛圍,引發交流的願望,逐步產生親近新學校的情感。

(1)出示課本插圖③。

(2)師:王曉很快就到了校門口,校門口掛着“歡迎新同學”的橫幅。老師、高年級的哥哥姐姐還站在校門口迎接!

(3)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校的開學典禮嗎?

(4)師:當你走進校園,成爲小學生,學校的老師,哥哥姐姐也爲你高興。

4、說說找到教室的方法

(1)出示課本插圖④。

(2)師:王曉走進了學校,走到了班級門口。老師已經在門口迎接他。

(3)師:小朋友們,開學第一天,你是怎麼找到自己的教室的?

(4)師:小朋友們長大了,都有辦法找到教室。

5、說說見到老師(同學)的心情

設計意圖

樹立故事中主人公的良好行爲表現,強化學生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幫助剛入學的兒童完成家庭生活、幼兒生活向學校生活的心理過渡。

(1)出示課本插圖⑤。

(2)師:我們接着看王曉的故事!走進教室後,王曉見到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他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話。他很高興地想:我是小學生了!

(3)師:小朋友們,你第一次見到老師、同學的時候心情怎樣?

(三)師:王曉的故事講完了,開學第一天,他特別高興。那麼,小朋友們,開學第一天,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呢?

二、選心情表情,交流開心事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積極愉悅的活動氛圍,增進同伴之間的關注與瞭解。

(一)舉舉心情牌

1、教師示範舉出笑臉牌和哭臉牌。

2、師:請從抽屜裏拿出心情卡,選擇自己的開學第一天的心情,舉一舉。

(二)說說開心事

1、師:你爲什麼舉這張心情牌,和同桌說一說。

2、師:誰願意和大家一起說一說。咱們先說開心的事。

(1)預設:真能幹!你還介紹了自己的名字。你們記住了這位開開心心來上學的小朋友的名字了嗎?

(2)預設:祝賀你,找到了新朋友!

(3)預設: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喜歡開學典禮活動的同學舉舉手!

(4)預設:是啊,今後,你會在學校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本領。

(三)師:剛纔,大家聊了這麼多開心的事情,老師要獎勵大家一首兒歌。我們一起唱唱跳跳,看誰最開心。

(四)播放視頻《上學歌》。

三、聚焦小妹表情,想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

根據低年級年齡特點,安排課中操,調節注意力分配,激發愉快的情感體驗。

(一)觀察表情,猜猜想法

1、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請坐!但丁老師發現,我們書中的小妹在開學第一天不太開心。

2、使用放大鏡功能,出示教材插圖②。

3、師:請你仔細看看圖,想一想這位小女孩怎麼了?和同桌一起猜猜,她可能在擔心什麼?

(二)小組討論,尋找辦法

設計意圖

透過羣體分享,在同伴中尋求肯定與支援,緩解畏懼的情緒。

1、師:小朋友很動腦筋很會猜。的確,離開熟悉的幼兒園到新的學校上學,難免會和這位小姑娘一樣,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幼兒園和學校,你們能說說有哪些不一樣嗎?

2、師:小朋友說得很好!是啊,老師同學也都變了;作息時間變了,學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了。那你們是怎麼知道小學與幼兒園有這些方面的不同的?

3、師:看來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希望你們能儘快成爲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上學前真的和你們聊了很多,所以大家都早早做好心理準備,開開心心來上學。因爲,從今天起,我們是小學生了。

4、板貼(書):我是小學生了

5、師:那麼,書上的小妹,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她呢?你想想,我們可以和她說些什麼?和四人小組交流一下吧!

6、師:小朋友真能幹,這樣想,也能幫助我們自己戰勝那些小擔心,讓我們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上學去!

(三)課題出示:開開心心上學去

(四)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課堂,我們讀了故事:《王曉上學去》,回憶了自己開學第一天的開心事,感受到了家人、親戚對我們的期盼。我們還幫助小妹,想出了開開心心上學的好辦法。希望你在今後的每一天,都能和王曉一樣,開開心心上學去!下一節課我們還將繼續學習怎樣愛護新書,愛護書包。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