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與思考

【教學目標】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與思考

1、認識“沿、際”等3個生字。會寫“信、沿”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課文寓意。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讀寫生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寓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坐井觀天》是一篇傳統課文,以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本課設計以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把“對話”作爲教學的主要內容,把“讀”作爲感悟理解“對話”的重要學習方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趣。在朗讀技巧的運用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化朗讀處理,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請小朋友認真聽故事,完成貼圖任務。

一隻青蛙,天天坐在井裏,擡頭看着外面的天空,過着清閒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飛來一隻小鳥,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誰能把青蛙、小鳥貼到黑板上?你爲什麼這樣貼呢?(認識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釋題

1、請大家齊讀課題。

2、誰知道“觀”是什麼意思?“坐井觀天”呢?

三、朗讀感悟

1、老師引讀:

青蛙問小鳥──小鳥回答說──

青蛙說──小鳥說──

青蛙笑着說──小鳥也笑了,說──

2、想讀誰的話?自己練一練。

3、同桌分角色讀。

4、指名分角色讀。

5、去掉提示語,男女生分角色讀,讀出爭論的語氣,可以配上自己設計的動作。

6、讀課文後,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過( )那麼大。小鳥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討論: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集體交流。

四、戴頭飾表演故事

五、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2、結束語:小朋友,《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讓人讀後能明白一個個道理。你們喜歡讀寓言故事嗎?請大家課下找幾則寓言故事來讀好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擴詞訓練

課件出示生字:

沿際信

1、學生齊讀,指名讀。

2、誰能用“沿、際、信”這三個字分別來說幾個詞?

3、學生自由讀組的詞。

三、指導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

信沿擡際蛙錯答還

1、指名讀。

2、學生觀察每個字的位置,引導學生書空。

3、教師範寫。

4、學生在田字格里先描紅,再臨寫。

5、小組內評議。

四、讀讀抄抄

課件出示:

小鳥青蛙朋友坐井觀天

看見井沿擡頭無邊無際

1、齊讀,指名讀。

2、學生在書上抄寫詞語。

五、拓展練習

續編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你弄錯了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麼大我不會弄錯的

【教學後記】學生對於這個故事很感興趣,課下早就讀了很多遍,因此,課上經過分角色朗讀,學生很容易能夠了解其中的內容,感悟其中的道理。續編故事時,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口語交際能力仍需進一步訓練。

標籤:坐井觀天 教學